Java程序员必须掌握的线程知识-Callable和Future

Callable和Future出现的原因

  创建线程的两种方式:继承Thread类和实现Runnable接口

  这两种方式都有一种缺陷,执行完任务之后无法获取执行结果

  如果获取执行结果就必须通过共享变量或者线程通信的方式来达到效果。这样使用起来就比较麻烦

自从jdk1.5开始,就提供了Callable和Future接口,通过他们可以在任务执行完毕之后得到任务执行结果

Callable和future介绍

  Callable代表一段可以调用并返回结果的代码。

  Future表示异步任务,是还没有完成的任务给出的未来的结果,

  Callable用于产生结果,Future用户获取结果

  Callable用泛型来定义它的返回类型

  Executors类中提供了一些常用的方法在线程中执行Callable的任务。由于Callable是并行的,我们必须等待它返回结果

  java.util.concurrent.Future对象为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在线程池中提交Callable任务后返回一个Future对象,使用它可以知道Callable任务的状态和得到Callable返回的执行结果。Future提供了get方法让我们可以等待Callable结果并获取它的执行结果

Callable与Runnable

java.lang.Runnable吧,它是一个接口,在它里面只声明了一个run()方法:

public interface Runnable {
public abstract void run();
}

  由于run()方法返回值为void类型,所以在执行完任务之后无法返回任何结果。

Callable位于java.util.concurrent包下,它也是一个接口,在它里面也只声明了一个方法,只不过这个方法叫做call():

public interface Callable<V> {
/**
* Computes a result, or throws an exception if unable to do so.
*
* @return computed result
* @throws Exception if unable to compute a result
*/
V call() throws Exception;
}

  可以看到,这是一个泛型接口,call()函数返回的类型就是传递进来的V类型。

那么怎么使用Callable呢?

一般情况下是配合ExecutorService来使用的,在ExecutorService接口中声明了若干个submit方法的重载版本:

<T> Future<T> submit(Callable<T> task);
<T> Future<T> submit(Runnable task, T result);
Future<?> submit(Runnable task);

  

第一个submit方法里面的参数类型就是Callable。

暂时只需要知道Callable一般是和ExecutorService配合来使用的,具体的使用方法讲在后面讲述。

一般情况下我们使用第一个submit方法和第三个submit方法,第二个submit方法很少使用。

Future

  Future就是对于Runnable和Callable的任务的执行结果进行取消,查询是否完成,获取结果。必要时可以通过get获取结果,该方法会阻塞知道任务返回结果

  Future位于java.util.concurrent包下,是一个接口

  

public interface Future<V> {
boolean cancel(boolean mayInterruptIfRunning);
boolean isCancelled();
boolean isDone();
V ge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ExecutionException;
V get(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ExecutionException, TimeoutException;
}

  

在Future接口中声明了5个方法,下面依次解释每个方法的作用:

cancel方法用来取消任务,如果取消任务成功则返回true,如果取消任务失败则返回false。参数mayInterruptIfRunning表示是否允许取消正在执行却没有执行完毕的任务,如果设置true,则表示可以取消正在执行过程中的任务。如果任务已经完成,则无论mayInterruptIfRunning为true还是false,此方法肯定返回false,即如果取消已经完成的任务会返回false;如果任务正在执行,若mayInterruptIfRunning设置为true,则返回true,若mayInterruptIfRunning设置为false,则返回false;如果任务还没有执行,则无论mayInterruptIfRunning为true还是false,肯定返回true。

isCancelled方法表示任务是否被取消成功,如果在任务正常完成前被取消成功,则返回 true。

isDone方法表示任务是否已经完成,若任务完成,则返回true;

get()方法用来获取执行结果,这个方法会产生阻塞,会一直等到任务执行完毕才返回;

get(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用来获取执行结果,如果在指定时间内,还没获取到结果,就直接返回null。

也就是说Future提供了三种功能:

  1)判断任务是否完成;

  2)能够中断任务;

  3)能够获取任务执行结果。

  因为Future只是一个接口,所以是无法直接用来创建对象使用的,因此就有了下面的FutureTask。

FutureTask

FutureTask实现了RunnableFuture接口,这个接口的定义如下

  

public interface RunnableFuture<V> extends Runnable, Future<V> {
void run();
}

  可以看到这个接口实现了Runnable和Future接口,接口中的具体实现由FutureTask来实现。这个类的两个构造方法如下 :

  

public FutureTask(Callable<V> callable) {
if (callable == null)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
sync = new Sync(callable);
}
public FutureTask(Runnable runnable, V result) {
sync = new Sync(Executors.callable(runnable, result));
}

  

如上提供了两个构造函数,一个以Callable为参数,另外一个以Runnable为参数。这些类之间的关联对于任务建模的办法非常灵活,允许你基于FutureTask的Runnable特性(因为它实现了Runnable接口),把任务写成Callable,然后封装进一个由执行者调度并在必要时可以取消的FutureTask。

FutureTask可以由执行者调度,这一点很关键。它对外提供的方法基本上就是Future和Runnable接口的组合:get()、cancel、isDone()、isCancelled()和run(),而run()方法通常都是由执行者调用,我们基本上不需要直接调用它。

一个FutureTask的例子

  

public class MyCallable implements Callable<String> {
private long waitTime;
public MyCallable(int timeInMillis){
this.waitTime=timeInMillis;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call() throws Exception {
Thread.sleep(waitTime);
//return the thread name executing this callable task
return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public class FutureTask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yCallable callable1 = new MyCallable(1000); // 要执行的任务
MyCallable callable2 = new MyCallable(2000); FutureTask<String> futureTask1 = new FutureTask<String>(callable1);// 将Callable写的任务封装到一个由执行者调度的FutureTask对象
FutureTask<String> futureTask2 = new FutureTask<String>(callable2); ExecutorService executor =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2); // 创建线程池并返回ExecutorService实例
executor.execute(futureTask1); // 执行任务
executor.execute(futureTask2); while (true) {
try {
if(futureTask1.isDone() && futureTask2.isDone()){// 两个任务都完成
System.out.println("Done");
executor.shutdown(); // 关闭线程池和服务
return;
} if(!futureTask1.isDone()){ // 任务1没有完成,会等待,直到任务完成
System.out.println("FutureTask1 output="+futureTask1.get());
} System.out.println("Waiting for FutureTask2 to complete");
String s = futureTask2.get(200L, TimeUnit.MILLISECONDS);
if(s !=null){
System.out.println("FutureTask2 output="+s);
}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 Execution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catch(TimeoutException e){
//do nothing
}
}
}
}

  运行如上程序后,可以看到一段时间内没有输出,因为get()方法等待任务执行完成然后才输出内容.

输出结果如下:

FutureTask1 output=pool-1-thread-1
Waiting for FutureTask2 to complete
Waiting for FutureTask2 to complete
Waiting for FutureTask2 to complete
Waiting for FutureTask2 to complete
Waiting for FutureTask2 to complete
FutureTask2 output=pool-1-thread-2
Done

  

Callable和Future详解的更多相关文章

  1. C++11 并发指南四(<future> 详解二 std::packaged_task 介绍)

    上一讲<C++11 并发指南四(<future> 详解一 std::promise 介绍)>主要介绍了 <future> 头文件中的 std::promise 类, ...

  2. C++11 并发指南四(<future> 详解三 std::future & std::shared_future)

    上一讲<C++11 并发指南四(<future> 详解二 std::packaged_task 介绍)>主要介绍了 <future> 头文件中的 std::pack ...

  3. C++11 并发指南四(<future> 详解三 std::future & std::shared_future)(转)

    上一讲<C++11 并发指南四(<future> 详解二 std::packaged_task 介绍)>主要介绍了 <future> 头文件中的 std::pack ...

  4. java.util.concuttent Callable Future详解

    在传统的多线程实现方式中(继承Thread和实现Runnable)无法直接获取线程执行的返回结果,如果需要获取执行结果,就必须通过共享变量或者使用线程通信的方式来达到效果,这样使用起来就比较麻烦. 从 ...

  5. C++11 并发指南四(<future> 详解一 std::promise 介绍)

    前面两讲<C++11 并发指南二(std::thread 详解)>,<C++11 并发指南三(std::mutex 详解)>分别介绍了 std::thread 和 std::m ...

  6. C++11 并发指南四(<future> 详解一 std::promise 介绍)(转)

    前面两讲<C++11 并发指南二(std::thread 详解)>,<C++11 并发指南三(std::mutex 详解)>分别介绍了 std::thread 和 std::m ...

  7. Future详解

    Future模式 [1]Future模式是多线程开发中常见的设计模式,它的核心思想是异步调用.对于Future模式来说,它无法立即返回你需要的数据,但是它会返回一个契约,将来你可以凭借这个契约去获取你 ...

  8. Future、Callable 、FutureTask详解

    1.Future和Callable Future是一个接口表示异步计算的结果,它提供了检查计算是否完成的方法,以等待计算的完成,并获取计算的结果.Future提供了get().cancel().isC ...

  9. 【C/C++开发】C++11 并发指南三(std::mutex 详解)

    本系列文章主要介绍 C++11 并发编程,计划分为 9 章介绍 C++11 的并发和多线程编程,分别如下: C++11 并发指南一(C++11 多线程初探)(本章计划 1-2 篇,已完成 1 篇) C ...

随机推荐

  1. GPS模块输出的NMEA数据ddmm.mmmm转换成dd.ddddd并在google Earth Pro中描点

      GPS模块输出的数据是NMEA格式,其中GPGGA字段包含我们需要的经纬度信息. 例:$GPGGA,092204.999,4250.5589,S,14718.5084,E,1,04,24.4,12 ...

  2. [LeetCode 题解]: Symmetric Tree

    前言   [LeetCode 题解]系列传送门:  http://www.cnblogs.com/double-win/category/573499.html   1.题目描述   Given a ...

  3. WebBrowser控件支持WebSocket

    修改html页面,在Header标签中添加如下标签: <meta http-equiv="X-UA-Compatible"content="IE=edge" ...

  4. MVC页面移除HTTP Header中服务器信息

    默认情况下,每一个MVC请求的HTTP Header中都会包含着当前服务器的一些信息,出于安全还是性能还是处女座的强迫症等等,都想把这些信息移除掉,增加一些应用程序的神秘感,如下,默认情况下Chrom ...

  5. 索引+sql优化

    索引的概念: 索引是提高查询速度的一种手段.索引有很多种,以下是索引树的结构 要求查询出薪资大于5000的雇员信息,只要在树中找到5000的节点,直接查询该节点右边的数据即可,左边就不用管了,这样提高 ...

  6. Codeforces Gym 100513F F. Ilya Muromets 水题

    F. Ilya Muromets Time Limit: 20 Sec Memory Limit: 256 MB 题目连接 http://codeforces.com/gym/100513/probl ...

  7. http协议与https协议的区别

    1.前言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协议被用于在Web浏览器和网站服务器之间传递信息,HTTP协议以明文方式发送内容,不提供任何方式的数据加密,如果攻击者截取了Web浏览器和网站服务器之间的传输报文,就可 ...

  8. [Swift]遍历集合类型(数组、集合和字典)

    Swift提供了三种主要的集合类型,称为数组,集合和字典,用于存储值集合. 数组是有序的值集合. 集是唯一值的无序集合. 字典是键值关联的无序集合. Swift中无法再使用传统形式的for循环. // ...

  9. PDF转HTML的方法。

    上个项目客户提出了一个需求,要求把PDF格式的文件转化为HTML格式. 上网查了一下,要么使用软件处理,要么是HTML格式转化为PDF.因为涉及到图文识别问题,所以说仅仅依靠前端不能实现.在网上查了几 ...

  10. P3622 [APIO2007]动物园

    题目链接 题意分析 这是一道状压\(DP\)的题 一个人只可以欣赏到\(5\)只动物 显然可以状压 我们用\(dp[i][j]\)表示当前\([i,i+4]\)中这\(5\)只动物的状态\(j\) 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