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那个孤独的小包到底怎么回事?
内核3.10,接《tcp的发送端一个小包就能打破对端的delay_ack么?》
我们继续来分析这个没满mss的小包,

可以看到,由于受到syn ack这端是发包端,所以该发送链路协商的mss为 1460,而接收的时候,mss只能为1412.
我们来找下规律,看下小包发送有没有其他时间规律:

可以看到,小包就是下面那排小点,其中总长度为490,很明显的一排。
图形还是比较好找规律,可以大概看出,小包的发送间隔几乎是固定的,间隔为400ms。凭着对tcp的了解,协议栈肯定不会有固定400ms发送一个固定大小的小包的
行为,所以这个应该是用户态行为。
用户态如何制造这种情况,我们再来看两个时间间隔内的报文总长度:
对应的seq分别为:1052063,1576351,2100639,2624927,3149215,3673503,4197791,4722079,5246367。
可以算出,两个小包之间的seq相差刚好为524288字节,也就是512k,而从下图的报文时间分布来看,发包的时候,是一种burst现象,也就是有包赶紧发,有的时间段是没有包的。

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每400ms,用户态进程发送512k的报文,其中最后一个报文,是不满mss的,这个不满mss的报文,因为某种原因,
等待了一会,发现后面没有报文继续发送,所以还是发送出去了,前面等待是因为不满mss,等待超时之后,只能发送出去,发送出去之后,因为没有新的数据要下发,所以形成了一个明显的前后间隔。
那什么样的情况,不满mss的报文需要等待呢?熟悉tcp的兄弟肯定会想起来,这个就像nagle啊。
我们来看这样一个流程,在一个establish的链路中,在收到ack之后,会先调用tcp_ack处理这个ack,尽可能地清理到之前因为未收到ack而保存在在发送队列中的skb,
void tcp_rcv_established(struct sock *sk, struct sk_buff *skb,
const struct tcphdr *th, unsigned int len)
{
。。。 if (len <= tcp_header_len) {
/* Bulk data transfer: sender */
if (len == tcp_header_len) {
/* Predicted packet is in window by definition.
* seq == rcv_nxt and rcv_wup <= rcv_nxt.
* Hence, check seq<=rcv_wup reduces to:
*/
if (tcp_header_len ==
(sizeof(struct tcphdr) + TCPOLEN_TSTAMP_ALIGNED) &&
tp->rcv_nxt == tp->rcv_wup)
tcp_store_ts_recent(tp); /* We know that such packets are checksummed
* on entry.
*/
tcp_ack(sk, skb, );//入向ack处理
__kfree_skb(skb);
tcp_data_snd_check(sk);---------------检查是不是有数据需要发送,收到ack是触发数据发送的三大原因之一,其余两个为用户调用发送以及定时器超时后发送
return;
}
处理完ack之后,也就是清理了那些ack的skb之后,需要再检查是否有数据发送,因为一个有效的ack除了清理我们保存的skb外,也就是调用tcp_clean_rtx_queue,还可能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窗口信息:
static inline void tcp_data_snd_check(struct sock *sk)
{
tcp_push_pending_frames(sk);
。。。
} static inline void tcp_push_pending_frames(struct sock *sk)
{
if (tcp_send_head(sk)) {
struct tcp_sock *tp = tcp_sk(sk); __tcp_push_pending_frames(sk, tcp_current_mss(sk), tp->nonagle);
}
} void __tcp_push_pending_frames(struct sock *sk, unsigned int cur_mss,
int nonagle)
{
....... if (tcp_write_xmit(sk, cur_mss, nonagle, ,
sk_gfp_atomic(sk, GFP_ATOMIC)))
tcp_check_probe_timer(sk);--------------------------tcp_write_xmit返回1,则设置timer
}
最后进入到熟悉的tcp_write_xmit 函数,
static bool tcp_write_xmit(struct sock *sk, unsigned int mss_now, int nonagle,
int push_one, gfp_t gfp)
{
。。。。。 if (tso_segs == ) {------走的这个流程
if (unlikely(!tcp_nagle_test(tp, skb, mss_now,
(tcp_skb_is_last(sk, skb) ?-----------------确实是最后一个报文,因为其他报文因为nginx限速没有下来
nonagle : TCP_NAGLE_PUSH))))
break;
} else {
if (!push_one &&
tcp_tso_should_defer(sk, skb, &is_cwnd_limited,
max_segs))
break;
}
。。。。
}
break出去之后,并没有发包,而是等待,因为
static inline void tcp_check_probe_timer(struct sock *sk)
{
const struct tcp_sock *tp = tcp_sk(sk);
const struct inet_connection_sock *icsk = inet_csk(sk); if (!tp->packets_out && !icsk->icsk_pending)
inet_csk_reset_xmit_timer(sk, ICSK_TIME_PROBE0,
icsk->icsk_rto, TCP_RTO_MAX);
}
主要就是设置定时器,ICSK_TIME_PROBE0,对应的超时时间为rto,
static inline u32 __tcp_set_rto(const struct tcp_sock *tp)
{
return usecs_to_jiffies((tp->srtt_us >> ) + tp->rttvar_us);
}
tp->rttvar_us 其实不能小于 200ms,由于tp->srtt_us存储的是平滑rtt的8倍(为了不进行float计算,因为平滑的时候,是取的7/8的老rtt+1/8新rtt),所以需要>>3,按照当前流来说,
在设置rto之前,前面都是有多个40ms的delay_ack作为rtt,所以最终的定时器大概就是在240ms左右。和ttl图形是吻合的。当然,由于第一个小包之前的rtt都不大,平滑之后大概20ms左右,
所以第一个小包离收到ack之后的rto大概在220ms,也是符合图形的。
tcp那个孤独的小包到底怎么回事?的更多相关文章
- 表连接到底咋回事,就是产生中间结果啊!用于给select/insert等操作用
1.表连接到底咋回事,就是产生中间结果啊!用于给select/insert等操作用啊. 2.表连接产生的结果用于select/insert用 3.表连接产生的结果用于select/insert用 比如 ...
- Spring Boot Starters到底怎么回事?
前言 上周看了一篇.你一直在用的Spring Boot Starters究竟是怎么回事(https://www.cnblogs.com/fengzheng/p/10947585.html) 感觉终 ...
- Java 的Integer、int与new Integer到底怎么回事?
先做一些总结,询问了些经验比较多的师傅,在这里表示感谢,然后自己总结下,今天的收获分享给大家: 1. int 和Integer在进行比较的时候,Integer会进行拆箱,转为int值与int进行比较. ...
- java中自动插入一个默认的构造函数,这到底怎么回事?
1.2 当没有任何构造函数,java编译器,会插入一个默认的构造函数 见下面的例子: class Line { double x = 0.02; double y; } publ ...
- Nginx使用教程(三):Nginx配置性能优化之I/O和TCP配置
配置Nginx I/O <br\> Sendfile 当应用程序传输文件时,内核首先缓冲数据,然后将数据发送到应用程序缓冲区. 应用程序反过来将数据发送到目的地. Sendfile方法是一 ...
- Swift 函数调用到底写不写参数名
最近真正开始学 Swift,在调用函数的时候遇到一个问题:到底写不写函数名? 我们来看两个个例子: // 1 func test(a: Int, b: Int) ->Int { return a ...
- python编程系列---白痴女朋友(我没有女朋友!)看了都能懂的TCP/IP协议介绍
前言 早期的计算机网络,都是由各厂商自己规定一套协议,IBM.Apple和Microsoft都有各自的网络协议,互不兼容:为了把全世界的所有不同类型的计算机都连接起来,就必须规定一套全球通用的协议,为 ...
- 2.jdk1.8+springboot中http1.1之tcp连接复用实现
接上篇:https://www.cnblogs.com/Hleaves/p/11284316.html 环境:jdk1.8 + springboot 2.1.1.RELEASE + feign-hys ...
- C/C++ 笔试题
/////转自http://blog.csdn.net/suxinpingtao51/article/details/8015147#userconsent# 微软亚洲技术中心的面试题!!! 1.进程 ...
随机推荐
- docker mysql8 注意
1. mysql8 出了有段时间了,但公司项目的django还不支持mysql8的默认加密方式. 连接时报错 Error : The server requested authentication m ...
- Python之 Virtualenv简明教程
virtualenv通过创建独立Python开发环境的工具, 来解决依赖.版本以及间接权限 问题. 比如一个项目依赖Django1.3 而当前全局开发环境为Django1.7, 版本跨度过大, 导致不 ...
- Docker外包团队 2019年3月更新 企业如何使用Docker
很难将Docker所带来的影响统一的用一种特质来说.当使用Docker执行好时,它对组织,团队,开发者以及运维人员有多层次的好处.Docker使得架构设计简单化,因为所有的应用都将一致的从外部来透视主 ...
- ERROR: cannot launch node of type [teleop/teleop_key]: can't locate node [teleop_key] in package [teleop]
节点由python写成,编译通过,运行时报错如下: ERROR: cannot launch node of type [teleop/teleop_key]: can't locate node [ ...
- c# 16进制大端小端解析长度
//前两个字节为长度的解析string hexstr = "00 13 59 02 80 00 E7 00 80 00 E9 00 80 00 EA 00 80 00 EB 00 80&qu ...
- Java小问题
Java中的小问题,放在这里备查. 1.匿名类模仿block排序 Collections.sort(names, new Comparator<String>() { @Override ...
- javaAgent介绍
JavaAgent(转载) http://www.cnblogs.com/diyunpeng/archive/2011/05/26/2057932.html 一文带你了解Java Agent http ...
- C++Primer第五版——习题答案目录
目前正在刷<C++Primer>这本书,会在博客上记录课后习题答案,答案仅供参考. 因为水平有限,如有有误之处,希望大家不吝指教,谢谢! 目录地址 使用的系统为:win 10,编译器:VS ...
- 初学者常用的LINUX命令
测试初学者常用的LINUX命令 一.常用管理命令:1. shutdown -h now 关机命令2. shutdown -r now (reboot) 立即重启命令 3. clear 清屏命令 4. ...
- Filter简易实现.
一 代码结构: 二 代码 Test.java: package com.demo.test; import com.demo.filter.ApplicationFilterChain; impor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