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我这是在较真, 但是我们确实有时候就不小心就错写为这种情况了。

看如下代码: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 = 3;
                int b = 5;
                a = a++;
                b = ++b;
        }

}

  这时候, 如果输出 a 和 b ,那么 他们的值是什么? 答案是 a = 3; b = 6;

  如果你感到迷惑, 那么继续往下看, 如果你知道其中的原理,那么就不用看了。

我们利用 jdk 自带的两个命令(javac,javap)来看看 JVM 虚拟机到底在底层做了些什么。

建立一个文件 Test.java 并把上面的代码写入其中, 然后里用 javac 命令编译

wuqinglong@debian:~$ javac -g:vars Test.java

  然后利用 javap 命令查看 JVM 编译之后的虚拟机指令。

wuqinglong@debian:~$ javap -verbose Test

  输出如下内容

Classfile /home/wuqinglong/Test.class
  Last modified 2016-3-16; size 326 bytes
  MD5 checksum 2e2f3ec62c26d0e1e53bb121e83b9032
public class Test
  minor version: 0
  major version: 52
  flags: ACC_PUBLIC, ACC_SUPER
Constant pool:
   #1 = Methodref          #3.#17         // java/lang/Object."<init>":()V
   #2 = Class              #18            // Test
   #3 = Class              #19            // java/lang/Object
   #4 = Utf8               <init>
   #5 = Utf8               ()V
   #6 = Utf8               Code
   #7 = Utf8               LocalVariableTable
   #8 = Utf8               this
   #9 = Utf8               LTest;
  #10 = Utf8               main
  #11 = Utf8               ([Ljava/lang/String;)V
  #12 = Utf8               args
  #13 = Utf8               [Ljava/lang/String;
  #14 = Utf8               a
  #15 = Utf8               I
  #16 = Utf8               b
  #17 = NameAndType        #4:#5          // "<init>":()V
  #18 = Utf8               Test
  #19 = Utf8               java/lang/Object
{
  public Test();
    descriptor: ()V
    flags: ACC_PUBLIC
    Code:
      stack=1, locals=1, args_size=1
         0: aload_0
         1: invokespecial #1                  // Method java/lang/Object."<init>":()V
         4: return
      LocalVariableTable:
        Start  Length  Slot  Name   Signature
            0       5     0  this   L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java.lang.String[]);
    descriptor: ([Ljava/lang/String;)V
    flags: ACC_PUBLIC, ACC_STATIC
    Code:
      stack=1, locals=3, args_size=1
         0: iconst_3    // 将int类型的3送到栈顶
         1: istore_1    // 将栈顶的int类型的值存储到slot为1的int类型的本地变量中,slot编号对应的变量名在后三行。
         2: iconst_5    // 将int类型的5送到栈顶
         3: istore_2    // 将栈顶的int类型的值存储到slot为2的int类型的本地变量中
         4: iload_1    // 将slot为1的int类型的本地变量加载到栈顶
         5: iinc          1, 1    // 将slot为1的本地int类型的变量的值加1
         8: istore_1    // 将栈顶的int类型的值存储到slot为1的本地变量中
         9: iinc          2, 1    // 将slot为2的本地intbeijing的变量的值加1
        12: iload_2    // 将slot为2的int类型的本地变量加载到栈顶
        13: istore_2    // 将栈顶的int类型的值存储到slot为2的int类型的本地变量中
        14: return    // 结束
      LocalVariableTable:    // 变量对应的slot编号如下
        Start  Length  Slot  Name   Signature
            0      15     0  args   [Ljava/lang/String;
            2      13     1     a   I
            4      11     2     b   I
}

  如果有点汇编知识的话,看上面的代码会比较好理解点, 如果没有学过汇编指令的话, 就看注释。

其中最主要的区别是:

  对于  a = a++;  JVM 进行的操作是:

    1. 将本地变量的值加载到栈顶  (注意: 这时候这个值是没有经过自增操作的)

    2. 对本地变量的值进行自增(对栈顶对象没有影响)

    3. 把栈顶变量的值存储到本地变量中(重新对本地变量赋值,栈顶变量的值并没有进行自增操作,自增操作是对本地变量进行操作的)

  对于  b = ++b;  JVM 进行的操作是:

    1. 将本地变量的值先自增

    2. 将自增完之后的本地变量的值加载到栈顶(注意:这时候这个值是经过了自增操作的)

    3. 将栈顶变量的值存储到本地变量中

Java中的自增问题(i=i++)的更多相关文章

  1. 【Java】【4】关于Java中的自增自减

    摘要:理解j = j++与j = ++j的区别:正确用法:直接用j++,不要用前两种 正文: import java.util.*;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

  2. java中的自增问题

    运行下面这段代码,其结果是什么呢? package com.test; public class Inc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c ...

  3. java中集合的增删改操作及遍历总结

      集合的增删改操作及遍历总结

  4. java中双向链表的增、删、查操作

    import java.util.NoSuchElementException; public class DoublyLinkedListImpl<E> { private Node h ...

  5. Java中的自增自减

    情况①: for (int i = 0; i < 100; i++) { j = 1 + j++; } System.out.println(j); 结果是 0 !! 这是由于在进行后自增/自减 ...

  6. Java中AtomicInteger的使用!!!

    今天在看Volley的源码的时候,看到里面使用了AtomicInteger这个类,曾经没用过,今天看了一下API学习了一下: 首先介绍一下这个类的用处,这个类主要是用来替换java中的自增和自减操作, ...

  7. Android(java)学习笔记186:对ListView等列表组件中数据进行增、删、改操作

    1.ListView介绍 解决大量的相似的数据显示问题 采用了MVC模式: M: model (数据模型) V:  view  (显示的视图) C: controller 控制器 入门案例: acit ...

  8. Android(java)学习笔记129:对ListView等列表组件中数据进行增、删、改操作

    1. ListView介绍 解决大量的相似的数据显示问题 采用了MVC模式: M: model (数据模型) V:  view  (显示的视图) C: controller 控制器 入门案例: aci ...

  9. java中如何理解:其他类型 + string 与 自增类型转换和赋值类型转换

    java中如何理解:其他类型 + string 与 自增类型转换和赋值类型转换 一.字符串与其他类型连接 public class DemoString{ public static void mai ...

随机推荐

  1. MySQL服务 - 客户端工具mysql及mysqladmin使用介绍

    mysql客户端: mysql工具是MySQL官方提供的连接工具,用户可以通过mysql连接到mysqld上进行一系列的SQL操作.mysql工具有两种模式:交互模式和命令行模式.交互模式指令需要连接 ...

  2. 关于STM32的FLASH操作【转载】

    说到STM32的FLSAH,我们的第一反应是用来装程序的,实际上,STM32的片内FLASH不仅用来装程序,还用来装芯片配置.芯片ID.自举程序等等.当然, FLASH还可以用来装数据. FLASH分 ...

  3. 修改Windows Server 2008+IIS 7+ASP.NET默认连接限制,支持海量并发连接数

    WIN7中IIS7默认配置的服务器同时最多只能处理5000个请求,如果由于某些情况(程序问题等)造成同时请求超过5000时,将会导致服务器错误.为此,修改服务器的设置,从而支持10万个同时请求. 具体 ...

  4. Disruptor 极速体验

    已经不记得最早接触到 Disruptor 是什么时候了,只记得发现它的时候它是以具有闪电般的速度被介绍的.于是在脑子里, Disruptor 和"闪电"一词关联了起来,然而却一直没 ...

  5. git和github使用方式

    git 和github github是远程管理代码的服务器的名称 git代码管理系统 (git既然是一个系统,所以说git也有一些命令) git操作过程 首先在本地建立一个仓库,用来把代码提交到git ...

  6. socket listen参数中的backlog 的意义!

    服务器监听时,在每次处理一个客户端的连接时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这个时间非常的短(也许只有1ms 或者还不到),但这个时间还是存在的.而这个backlog 存在的意义就是:在这段时间里面除了第一个连接请求 ...

  7. DELL PowerEdge 2950更换告警硬盘

    硬盘为SAS300G15K,四块,3#告警,打算还掉,在R900上找到一块对应的硬盘直接换下. 进入控制台后发现硬盘阵列里还是只有三块硬盘,物理磁盘倒是有四块,新插上的一块状态为“外部”,其他状态是“ ...

  8. [POJ2096] Collecting Bugs (概率dp)

    题目链接:http://poj.org/problem?id=2096 题目大意:有n种bug,有s个子系统.每天能够发现一个bug,属于一个种类并且属于一个子系统.问你每一种bug和每一个子系统都发 ...

  9. Premier使用笔记

    在高中时喜欢打CS,也喜欢看高手的视频,一直打到这游戏淘汰了,为了纪念,也尝试着做了一个视频,就是利用该入门级软件.无意中翻出了当时使用这软件时的笔记,整理到这里,可能这些内容对于博客园来讲太垃圾,毫 ...

  10. div,li,span自适应宽度换行问题

    <ul class="news">    <li><span class="lbl">右对齐,换行显示的解决方法</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