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C编译器源码之语法分析
MyC编译器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进行语法解析,这种语法解析方式,一般是从最左边的Token开始,然后自顶向下看哪一条语法规则可能包含这个Token,如果包含这个Token,则自左向右根据这条语法规则逐一匹配后面的Token。自顶向下的语法解析我会在其他文章中说明,在前文我们已经列出了MyC的语法规则:
program ::= (
outer_decl
| func_decl
); outer_decl ::= [ class ] type ident { "," ident } ";";
func_decl ::= [ class ] type ident "(" params ")" outer_block;
outer_block ::= "{" { inner_decl } { stmt } "}";
inner_decl ::= [ class ] type ident { "," ident } ";";
inner_block ::= "{" { stmt } "}"; ident ::= name | function_call;
function_call ::= name "(" [expr {, expr}] ")";
params ::= type ident { , type ident }; stmt ::= (
if_stmt
| while_stmt
| for_stmt
| break_stmt
| cont_stmt
| ret_stmt
| assign_stmt
); if_stmt ::= "if" "(" expr ")" stmt_block [ "else" inner_block ];
while_stmt ::= "while" "(" expr ")" inner_block;
for_stmt ::= "for" "(" assign ";" expr ";" assign ")" inner_block
break_stmt ::= "break" ";";
cont_stmt ::= "continue" ";";
ret_stmt ::= "return" expr ";";
assign_stmt ::= assign ";" ; assign = ident "=" expr;
class ::= "extern" | "static" | "auto";
type ::= "int" | "void"; factor ::= (ident | integer | "(" expr ")" );
unary_factor ::= ["+"|"-"] factor; term1 ::= ["*"|"/"] factor;
term0 ::= factor { term1 };
first_term ::= unary_factor term1; math_expr ::= first_term { ["+"|"-"] term0 }
rel_expr ::= math_expr ("=="|"!="|"<"|">"|">="|"<=") math_expr;
not_factor ::= ["!"] rel_expr;
term_bool ::= not_factor { ("&" | "&&") not_factor };
bool_expr ::= term_bool { ("|" | "^") term_bool };
expr ::= bool_expr; name ::= letter { letter | digit };
integer ::= digit { digit }; letter ::= "A-Za-z";
digit ::= "0-9";
我们用几个例子来说明自顶向下的解析过程,比如下面这个全局变量的定义:
int a;
采用自顶向下的过程如下:
- 首先编译器从最上面的语法规则 – program开始向下解析;
- program包含两个规则,outer_decl和func_decl,因为outer_decl是第一个规则,所以编译器开始尝是当前的关键字是否匹配outer_decl的语法规则;
outer_decl ::= [ class ] type ident { "," ident } ";";
而组成outer_decl规则的class, type, ident都是语法规则,不是词法规则 – 即Token,这是因为在MyC的语法里,我们能找到class, type和ident的语法定义。其中 class 被方括号包围,说明其是可选的。
- 编译器向右再尝试看当前的token是否跟type匹配,发现第一个单词 int 跟type的语法规则匹配成功:
type ::= "int" | "void";
- 到这一步,编译器顺利消化掉第一个Token – int,再继续向右在outer_decl中匹配下一个Token,outer_decl规则里下一个要求的是ident。因此编译器判断下一个Token是不是匹配ident:
ident ::= name | function_call;
name ::= letter { letter | digit };
letter ::= "A-Za-z";
digit ::= "0-9"; - 此时词法分析器给出的下一个Token是a,匹配ident里的name规则(向下匹配路径是:ident -> name -> letter)。
编译器继续向右消化Token,此时源码中还有一个分号‘;’尚未匹配,而outer_decl里还有下面这些规则:
{ "," ident } ";";
- 然而outer_decl中,大括号里的规则是零到多个的可选项,因此源码里最后剩下的分号和outer_decl的最后一个分号匹配,编译器到这时顺利完成了一条C语句的分析,进而得知这条语句是一个全局变量的定义语句。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来演示编译器是如何处理函数定义的:
void main()
{
int c;
int d;
}
- 与前面分析全局变量的方式一样,编译器自顶向下解析,首先尝试outer_decl这个语法规则,并且从左向右根据 [class] type ident这些规则消化掉void main这两个Token,然而在处理括号‘(’编译器遇到麻烦,outer_decl里没有处理括号的规则。
- 编译器只好往左回溯,将已经处理掉的void和main两个token放回Token流,尝试program的第二个规则func_decl。注意:这里说的往左回溯,在人工编写的语法分析器里很少会这么做 – 因为这样的效率太低,在后面说明具体的源码的时候你会看到myc编译器是如何处理这种情况的。
func_decl ::= [ class ] type ident "(" params ")" outer_block;
与处理outer_decl的过程类似,编译器从左往右处理掉void和main两个Token,继续向右处理的时候,此时源码里的Token – ‘(’跟func_decl下一个规则 ”(” 是匹配的,因此编译器可以继续自顶向下,从左往右根据func_decl的规则消化源码里剩下的Token。
- 在func_decl里有一个规则很有意思,inner_decl的定义和outer_decl的定义看起来是类似的,但是正是这样的区分使得编译器能够正确识别,同是 int a; 这样的语句,是全局变量定义还是函数内的局部变量定义 – 因为inner_decl只能从func_decl里递归解析到。
剩下的语句解析部分,我就不在这里多说了,请有兴趣的网友自己找几条C语句对着上面的语法自顶向下过一遍。
下面我们开始分析MyC的语法解析源码,这些功能都由parse类完成。Parse类的构造函数接受两个参数:Io对象和Tok对象,这里Io对象主要就是两个用处,一个是在语法解析过程中记录当前源码的位置,另一个是输出些错误消息,因此这里我们就不放什么篇幅说明Io对象了。
public Parse(Io i, Tok t)
{
io = i;
tok = t;
// 初始化静态变量列表
staticvar = new VarList();
}
Parse对象创建之后,实际的解析过程是由program函数处理的 – 即在myc.cs的Main函数里调用,大致浏览下源码,你应该就可以发现函数命名跟前面的语法规则名非常重合,如program、outerDecl等函数,因为语法解析的函数思路都差不多,这里我挑几个关键的函数说明下:
public void program()
{
// 准备要生成的模块信息
prolog();
// 循环消耗源码里的Token流
while (tok.NotEOF())
{
// 虽然名字叫outerDecl,实际上包含了两条语法规则,即program
// 规则里的outer_decl和func_decl
outerDecl();
}
// 错误处理
if (Io.genexe && !mainseen)
io.Abort("Generating executable with no main entrypoint");
// 结束代码生成
epilog();
}
MyC的语法很简单,因此在program函数里就一并将语法解析和代码生成做掉了。由于C语言是没有类的概念的,而.NET的IL却又是一个面向对象的中间语言,所以在program函数的一开始调用prolog函数,一方面是为正在编译的C程序生成一个默认的对象,另一方面,由于.NET的可执行文件Assembly实际上是可以由多个模块 – Module组成的,所以在prolog函数里也顺便生成了一个默认模块。下面是prolog函数的源码:
void prolog()
{
// 创建代码生成对象
emit = new Emit(io);
// 准备最终包含C程序的.NET模块
emit.BeginModule(); // need assembly module
// 生成一个默认的类
emit.BeginClass();
}
outerDecl函数里负责处理program的两个语法规则outer_decl和func_decl:
void outerDecl()
{
// 保存当前解析的C语句中变量的信息,如变量名
// 函数名、变量类型等信息
Var e = new Var();
#if DEBUG
Console.WriteLine("outerDecl token=["+tok+"]\n");
#endif
// 记录当前源码位置,以便在结果IL文件(如果要生成IL的话)
// 中保存位置信息
CommentHolder(); /* mark the position in insn stream */ // 处理 outer_decl 和 func_decl 规则共有的 [class] 规则
dataClass(e);
// 处理 outer_decl 和 func_decl 规则共有的 type 规则
dataType(e); // 判断下一个字符是否是左括号,如果是的话,则按
// func_decl规则处理
if (io.getNextChar() == '(')
declFunc(e);
// 否则按outer_decl规则处理
else
declOuter(e);
} // 解析outer_decl语法规则的剩余部分
void declOuter(Var e)
{
#if DEBUG
Console.WriteLine("declOuter1 token=["+tok+"]\n");
#endif
// 前面在outerDecl函数里已经处理过 [class] 和 type 规则了
// 因此目前Token流的第一个Token时ident,也就是变量名
// 这里将变量名赋值给e - 即由outerDecl创建的变量名
e.setName(tok.getValue()); /* use value as the variable name */
// 将这个变量保存到全局变量列表里,以备后面语义分析时使用
addOuter(e); /* add this variable */
// 在结果语法树里创建一个变量声明节点
emit.FieldDef(e); /* issue the declaration */
// 如果当前语句有匹配 [class] 规则的部分,即语句的前面有static,
// extern 这些关键字,把这个信息也保存到变量声明节点里,以便
// 后面生成代码时参考
if (e.getClassId() == Tok.T_DEFCLASS)
e.setClassId(Tok.T_STATIC); /* make sure it knows its storage class */ // 处理 outer_decl 规则里 { "," ident } 这个多变量声明部分
// 即处理类似:int a, b, c; 这样的变量声明语句
// 这个过程是通过判断后面的Token是否是 ',' 来完成的
/*
* loop while there are additional variable names
*/
while (io.getNextChar() == ',')
{
// 后面跟着 ',',那么先消化掉这个字符
tok.scan();
if (tok.getFirstChar() != ',')
io.Abort("Expected ','");
// 向右扫描
tok.scan();
// 尝试找到一个匹配 ident 规则的Token
if (tok.getId() != Tok.T_IDENT)
io.Abort("Expected identifier");
// 找到一个变量名 - 即匹配 ident 规则的Token
e.setName(tok.getValue()); /* use value as the variable name */
// 将这个新的全局变量添加到全局变量表里
addOuter(e); /* add this variable */
// 当然也要在结果语法树里保存这个变量声明节点
emit.FieldDef(e); /* issue the declaration */
if (e.getClassId() == Tok.T_DEFCLASS)
e.setClassId(Tok.T_STATIC); /* make sure it knows its storage class */
} // 消化完前面的变量定义,看看后面跟着的字符是不是分号 - ';'
/*
* move beyond end of statement indicator
*/
tok.scan();
if (tok.getFirstChar() != ';')
io.Abort("Expected ';'");
// 顺利解析完一条语句,扫尾处理
CommentFill();
tok.scan();
#if DEBUG
Console.WriteLine("declOuter2 token=["+tok+"]\n");
#endif
}
MYC编译器源码之语法分析的更多相关文章
- MYC编译器源码之词法分析
前文 .NET框架源码解读之MYC编译器 和 MYC编译器源码分析之程序入口 分别讲解了 SSCLI 里示例编译器的架构和程序入口,本文接着分析它的词法分析部分的代码. 词法解析的工作都由Tok类处 ...
- MYC编译器源码分析之程序入口
前文.NET框架源码解读之MYC编译器讲了MyC编译器的架构,整个编译器是用C#语言写的,上图列出了MyC编译器编译一个C源文件的过程,编译主路径如下: 首先是入口Main函数用来解析命令行参数,读取 ...
- MYC编译器源码之代码生成
前面讲过语法的解析之后,代码生成方面就简单很多了.虽然myc是一个简单的示例编译器,但是它还是在解析的过程中生成了一个小的语法树,这个语法树将会用在生成exe可执行文件和il源码的过程中. 编译器在解 ...
- TypeScript 编译器源码研究(一)
TypeScript (以下简称 TS)是一个非常强大的语言,其编译器源码超过 10000 行. 源码在 Github 可以找到:https://github.com/Microsoft/TypeSc ...
- .NET框架源码解读之MYC编译器
在SSCLI里附带了两个示例编译器源码,用来演示CLR整个架构的弹性,一个是简化版的lisp编译器,一个是简化版的C编译器.lisp在国内用的少,因此这里我们主要看看C编译器的源码,源码位置是:\ss ...
- laravel源码解析
本专栏系列文章已经收录到 GitBooklaravel源码解析 Laravel Passport——OAuth2 API 认证系统源码解析(下)laravel源码解析 Laravel Passport ...
- .NET框架源码解读之SSCLI编译过程简介
前文演示了编译SSCLI最简便的方法(在Windows下): 在“Visual Studio 2005 Command Prompt”下,进入SSCLI的根目录: 运行 env.bat 脚本准备环境: ...
- TypeScript 源码详细解读(1)总览
TypeScript 由微软在 2012 年 10 月首发,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外很多前端团队的首选编程语言.前端三大框架中的 Angular 和 Vue 3 也都改用了 TypeScript ...
- 大白话Vue源码系列(02):编译器初探
阅读目录 编译器代码藏在哪 Vue.prototype.$mount 构建 AST 的一般过程 Vue 构建的 AST 题接上文,上回书说到,Vue 的编译器模块相对独立且简单,那咱们就从这块入手,先 ...
随机推荐
- phpStudy4——前端页面使用Ajax请求并解析php返回的json数据
项目需求: 在html页面显示所有用户列表信息. 需求分析: 1. html页面使用ajax向后端php请求用户数据 2. php脚本查询数据库,并将查询后的结果以json格式返回前端html页面 3 ...
- WIN7系统IIS上发布站点后水印效果失效的解决方法
关于使用一般处理程序给图片添加水印的方法,请参考: 使用一般处理程序(IHttpHandler)制作图片水印 有些时候,给图片添加水印了,在本机运行也都正常,但是发布到IIS上后就没有水印效果了.本人 ...
- 动态加载JS,并执行回调函数
有些时候我们需要动态的加载一些JS,并在JS加载完成后执行一些回调函数. var loadscript = { $$: function (id) { return document.getEleme ...
- linq to sql之like
contains——like '%提交%' StartsWith—— like '条件%' EndWith——like '%条件'
- Golang之go 命令用法
Go 命令 Go 命令 Go语言自带有一套完整的命令操作工具,你可以通过在命令行中执行go来查看它们: 图1.3 Go命令显示详细的信息 这些命令对于我们平时编写的代码非常有用,接下来就让我们了解一些 ...
- CentOS日志列表
anaconda/* 包含至少5个日志文件:anaccmda.log用于保存一般安装消息:anaconda.packaging.log用于保存包安装消息:anaconda.programJog用于调用 ...
- iOS.AddFont
为iOS App 添加定制字体 http://www.developers-life.com/how-to-include-ttf-fonts-to-ios-app.html http://blog. ...
- 04 存储库之mongodb
MongoDB 一 简介 MongoDB是一款强大.灵活.且易于扩展的通用型数据库1.易用性 MongoDB是一个面向文档(document-oriented)的数据库,而不是关系型数据库.不采用 ...
- 如何看待阿里 AI 每秒制作 8000 张海报?
看了其他设计老师们的回答,给了我一些启发,于是更新一波. 设计本质上是产品和服务的一部分,如果只站在设计师角度看这问题,免不了会有一种被取代的危机感. 来源:千锋UI 但如果站在整个产品和服务的角度 ...
- 在Jmeter中用JAVA获取Rolling Date
Rolling Date_Weekly import java.util.*; import java.text.SimpleDateFormat; import java.text.DateFo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