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9:用go语言,给你两个整数数组 arr1 和 arr2,

返回使 arr1 严格递增所需要的最小「操作」数(可能为 0)。

每一步「操作」中,你可以分别从 arr1 和 arr2 中各选出一个索引,

分别为 i 和 j,0 <= i < arr1.length 和 0 <= j < arr2.length,

然后进行赋值运算 arr1[i] = arr2[j]。如果无法让 arr1 严格递增,请返回 -1。

输入:arr1 = [1,5,3,6,7], arr2 = [4,3,1]。

输出:2。

答案2023-12-09:

灵捷3.5

大体过程如下:

算法1(makeArrayIncreasing1):

1.对arr2进行排序并去除重复元素,生成新的数组help,并统计cnt为help的长度。

2.通过递归函数process1来计算从arr1的索引i开始到结尾的最小操作数。初始时,i为-1。

3.在process1中,通过二分查找函数find,在arr2中找到第一个大于cur的元素的索引f。

4.使用循环遍历arr1中从i+1到末尾的元素。

  • 若当前元素大于cur,则说明可以选择该元素,继续递归调用process1,并将操作数times加1。

  • 若f不等于-1且小于arr2的长度,更新cur为arr2[f],同时f加1,times加1。

  • 若f等于-1或大于等于arr2的长度,跳出循环。

5.返回递归调用的结果ans,即最小操作数。

算法2(makeArrayIncreasing2):

1.对arr2进行排序并去除重复元素,生成新的数组help,并统计cnt为help的长度。

2.创建dp数组,初始值为-1。

3.通过递归函数process2来计算从arr1的索引i开始到结尾的最小操作数。同时,使用dp数组记录已计算过的结果,以便后续查询。

4.在process2中,若dp[i+1]不等于-1,直接返回dp[i+1]。

5.剩下的过程与makeArrayIncreasing1基本相同,只是将递归调用替换为对dp数组的查询和更新。

6.返回递归调用的结果ans,同时将其保存到dp[i+1]中。

算法3(makeArrayIncreasing3):

1.对arr2进行排序并去除重复元素,生成新的数组arr2,并统计m为arr2的长度。

2.创建dp数组,长度为n+2,并初始化为最大整数。

3.从arr1末尾向前遍历,使用循环计算从索引i开始到结尾的最小操作数。

  • 初始化cur为arr1[i],f为在arr2中找到第一个大于cur的元素的索引。

  • 初始化dp[i+1]为最大整数,times为0。

  • 使用循环遍历arr1中从i+1到末尾的元素,操作步骤与makeArrayIncreasing1和makeArrayIncreasing2相似。

  • 若dp[j+1]不等于最大整数,更新dp[i+1]为times+dp[j+1]与dp[i+1]中的较小值。

  • 若f不等于-1且小于m,更新cur为arr2[f],同时f加1,times加1。

  • 若f等于-1或大于等于m,跳出循环。

4.若dp[0]等于最大整数,返回-1;否则返回dp[0]作为最小操作数。

时间复杂度分析:

  • 算法1和算法2的时间复杂度为O(n * m),其中n和m分别为arr1和arr2的长度,因为每个元素都需要遍历一次。

  • 算法3的时间复杂度为O(n * m + m * log(m)),其中m为arr2的长度,因为要对arr2进行排序并进行二分查找。

额外空间复杂度分析:

  • 算法1和算法2的额外空间复杂度为O(m),用于存储去重后的arr2。

  • 算法3的额外空间复杂度为O(m),用于存储去重后的arr2,并且使用了一个大小为n+2的dp数组来记录中间结果。

go完整代码如下: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math"
"sort"
) func makeArrayIncreasing1(arr1 []int, arr2 []int) int {
sort.Ints(arr2)
cnt := 1
for i := 1; i < len(arr2); i++ {
if arr2[i] != arr2[i-1] {
cnt++
}
}
help := make([]int, cnt)
help[0] = arr2[0]
for i, j := 1, 1; i < len(arr2); i++ {
if arr2[i] != arr2[i-1] {
help[j] = arr2[i]
j++
}
}
ans := process1(arr1, help, -1)
if ans == math.MaxInt64 {
return -1
}
return ans
} func process1(arr1 []int, arr2 []int, i int) int {
if i == len(arr1) {
return 0
} else {
cur := 0
if i == -1 {
cur = math.MinInt64
} else {
cur = arr1[i]
}
f := find(arr2, cur)
ans := math.MaxInt64
times := 0
for j := i + 1; j <= len(arr1); j++ {
if j == len(arr1) || cur < arr1[j] {
next := process1(arr1, arr2, j)
if next != math.MaxInt64 {
ans = min(ans, times+next)
}
}
if f != -1 && f < len(arr2) {
cur = arr2[f]
f++
times++
} else {
break
}
}
return ans
}
} func find(arr2 []int, num int) int {
l := 0
r := len(arr2) - 1
ans := -1
for l <= r {
m := (l + r) / 2
if arr2[m] > num {
ans = m
r = m - 1
} else {
l = m + 1
}
}
return ans
} func min(a, b int) int {
if a < b {
return a
}
return b
} func makeArrayIncreasing2(arr1 []int, arr2 []int) int {
sort.Ints(arr2)
cnt := 1
for i := 1; i < len(arr2); i++ {
if arr2[i] != arr2[i-1] {
cnt++
}
}
help := make([]int, cnt)
help[0] = arr2[0]
for i, j := 1, 1; i < len(arr2); i++ {
if arr2[i] != arr2[i-1] {
help[j] = arr2[i]
j++
}
}
dp := make([]int, len(arr1)+1)
for i := range dp {
dp[i] = -1
}
ans := process2(arr1, help, -1, dp)
if ans == math.MaxInt64 {
return -1
}
return ans
} func process2(arr1 []int, arr2 []int, i int, dp []int) int {
if i == len(arr1) {
return 0
} else {
if dp[i+1] != -1 {
return dp[i+1]
}
cur := 0
if i == -1 {
cur = math.MinInt64
} else {
cur = arr1[i]
}
f := find(arr2, cur)
ans := math.MaxInt64
times := 0
for j := i + 1; j <= len(arr1); j++ {
if j == len(arr1) || cur < arr1[j] {
next := process2(arr1, arr2, j, dp)
if next != math.MaxInt64 {
ans = min(ans, times+next)
}
}
if f != -1 && f < len(arr2) {
cur = arr2[f]
f++
times++
} else {
break
}
}
dp[i+1] = ans
return ans
}
} func makeArrayIncreasing3(arr1 []int, arr2 []int) int {
sort.Ints(arr2)
m := 1
for i := 1; i < len(arr2); i++ {
if arr2[i] != arr2[m-1] {
arr2[m] = arr2[i]
m++
}
}
n := len(arr1)
dp := make([]int, n+2)
for i := n - 1; i >= -1; i-- {
cur := 0
if i == -1 {
cur = math.MinInt64
} else {
cur = arr1[i]
}
f := find3(arr2, m, cur)
dp[i+1] = math.MaxInt64
times := 0
for j := i + 1; j <= n; j++ {
if j == n || cur < arr1[j] {
if dp[j+1] != math.MaxInt64 {
dp[i+1] = min(dp[i+1], times+dp[j+1])
}
}
if f != -1 && f < m {
cur = arr2[f]
f++
times++
} else {
break
}
}
}
if dp[0] == int(^uint(0)>>1) {
return -1
}
return dp[0]
} func find3(arr2 []int, size int, num int) int {
l := 0
r := size - 1
ans := -1
for l <= r {
m := (l + r) / 2
if arr2[m] > num {
ans = m
r = m - 1
} else {
l = m + 1
}
}
return ans
} func main() {
if true {
arr1 := []int{1, 5, 3, 6, 7}
arr2 := []int{4, 3, 1}
fmt.Println(makeArrayIncreasing1(arr1, arr2))
}
if true {
arr1 := []int{1, 5, 3, 6, 7}
arr2 := []int{4, 3, 1}
fmt.Println(makeArrayIncreasing2(arr1, arr2))
}
if true {
arr1 := []int{1, 5, 3, 6, 7}
arr2 := []int{4, 3, 1}
fmt.Println(makeArrayIncreasing3(arr1, arr2))
}
}

2023-12-09:用go语言,给你两个整数数组 arr1 和 arr2, 返回使 arr1 严格递增所需要的最小「操作」数(可能为 0)。 每一步「操作」中,你可以分别从 arr1 和 arr2的更多相关文章

  1. c语言经典算法——查找一个整数数组中第二大数

    题目: 实现一个函数,查找一个整数数组中第二大数. 算法思想: 设置两个变量max1和max2,用来保存最大数和第二大数,然后将数组剩余的数依次与这两个数比较,如果这个数a比max1大,则先将max1 ...

  2. Leecode刷题之旅-C语言/python-88合并两个有序数组

    /* * @lc app=leetcode.cn id=88 lang=c * * [88] 合并两个有序数组 * * 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merge-s ...

  3. 12天学好C语言——记录我的C语言学习之路(Day 12)

    12天学好C语言--记录我的C语言学习之路 Day 12: 进入最后一天的学习,用这样一个程序来综合考量指针和字符串的关系,写完这个程序,你对字符串和指针的理解应该就不错了. //输入一个字符串,内有 ...

  4. 12天学好C语言——记录我的C语言学习之路(Day 11)

    12天学好C语言--记录我的C语言学习之路 Day 11: 因为指针部分比较的难,所以我们花费的时间也是最长的,希望大家耐的住性子,多多理解,多多打代码.好了,废话不多说,来看第11天的学习. //编 ...

  5. 12天学好C语言——记录我的C语言学习之路(Day 9)

    12天学好C语言--记录我的C语言学习之路 Day 9: 函数部分告一段落,但是我们并不是把函数完全放下,因为函数无处不在,我们今后的程序仍然会大量运用到函数 //转入指针部分的学习,了解指针是什么 ...

  6. 12天学好C语言——记录我的C语言学习之路(Day 8)

    12天学好C语言--记录我的C语言学习之路 Day 8: 从今天开始,我们获得了C语言中很有力的一个工具,那就是函数.函数的魅力不仅于此,一个程序到最后都是由众多函数组成的,我们一定要用好函数,用熟练 ...

  7. 12天学好C语言——记录我的C语言学习之路(Day 7)

    12天学好C语言--记录我的C语言学习之路 Day 7: 昨天进行了一天的数组学习,今天大家可以先写几个昨天的程序热热身,回顾回顾,然后今天第一个新程序也是关于数组的,比较难,准备好就开始啦! //输 ...

  8. 12天学好C语言——记录我的C语言学习之路(Day 3)

    12天学好C语言--记录我的C语言学习之路 Day 3: 不知不觉到了第三天的学习,我们前两天学习的东西很杂乱,各个方面都有学习.我觉得这不是不系统,也不是学的不扎实,这种学习对于初学者而言我认为是很 ...

  9. 12天学好C语言——记录我的C语言学习之路(Day 1)

    12天学好C语言--记录我的C语言学习之路 Day 1: 刚刚入门C语言,那么肯定要先把什么是C语言和大家讲清楚,那么大家看下面一段程序(program  1.1): /*//program 1.1 ...

  10. 12天学好C语言——记录我的C语言学习之路(Day 10)

    12天学好C语言--记录我的C语言学习之路 Day 10: 接着昨天的指针部分学习,有这么一个题目: //还是四个学生,四门成绩,只要有学生一门功课没及格就输出这个学生的所有成绩 /*//progra ...

随机推荐

  1. 文心一言 VS 讯飞星火 VS chatgpt (74)-- 算法导论7.2 2题

    二.如果用go语言,当数组A的所有元素都具有相同值时,QUICKSORT的时间复杂度是什么? 文心一言: 在Go语言中,对一个所有元素都相等的数组进行快速排序(QuickSort)的时间复杂度是O(n ...

  2. 《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读书笔记:Class类文件的结构

    Class类文件的结构 Sun公司以及其他虚拟机提供商发布了许多可以运行在各种不同平台上的虚拟机,这些虚拟机都可以载入和执行同一种平台无关的的程序存储格式--字节码(ByteCode),从而实现了程序 ...

  3. 推荐几款三维模型OBJ格式轻量化处理工具软件

    推荐几款三维模型OBJ格式轻量化处理工具软件 以下是几款常用的三维模型OBJ格式轻量化处理软件的介绍: 1.MeshLab: MeshLab是一款免费且强大的开源三维模型处理软件,支持多种文件格式,包 ...

  4. 三维模型OSGB格式轻量化压缩点云处理技术探讨

    三维模型OSGB格式轻量化压缩点云处理技术探讨 点云是一种常用的三维模型表示方法,由于其具有高精度.高保真度.易处理等优点,因此在很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点云数据的存储量通常比较大,为了使点云 ...

  5. Redis系列20:LFU内存淘汰算法分析

    Redis系列1:深刻理解高性能Redis的本质 Redis系列2:数据持久化提高可用性 Redis系列3:高可用之主从架构 Redis系列4:高可用之Sentinel(哨兵模式) Redis系列5: ...

  6. 浅谈API安全的应用

    ​ 理论基础 API它的全称是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也叫做应用程序接口,它定义了软件之间的数据交互方式.功能类型.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API 从早期的 ...

  7. 震坤行根据ID取商品详情 API

    item_get-根据ID取商品详情 注册开通 zhenkunhang.item_get 公共参数 名称 类型 必须 描述 key String 是 调用key(必须以GET方式拼接在URL中) se ...

  8. 蚂蚁集团混沌工程 ChaosMeta V0.5 版本发布

    混沌工程 ChaosMeta 的全新版本 V0.5 现已正式发布!该版本包含了许多新特性和增强功能,为用户提供了支撑混沌工程各个阶段的平台能力,以及降低使用门槛的用户界面. ChaosMeta V0. ...

  9. Paddle图神经网络训练-PGLBox代码阅读笔记

    图存储部分 paddle/fluid/framework/fleet/heter_ps graph_gpu_wrapper.h GPU图主入口 graph_gpu_ps_table.h GPU图的主要 ...

  10. 【项目源码】基于JavaEE的健康管理系统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站的开发与运用变得更加广泛.这次采用java语言SSH框架(Spring,Struts,Hibernate)设计并实现了面向特定群体的健康管理平台.该网站主要有教师饮食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