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基础(ES6)
起步
1.扎实的HTML/CSS/Javascript基本功,这是前置条件。
2.不要用任何的构建项目工具,只用最简单的<script>,把教程里的例子模仿一遍,理解用法。不推荐上来就直接用 vue-cli 构建项目,尤其是如果没有 Node/Webpack 基础。
什么是ECMAScript,以及es6的诞生?
1997年 ECMAScript 1.0 诞生
1999年12月 ECMAScript 3.0诞生,它 是一个巨大的成功,在业界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它奠定了JS的基本语法,被其后版本完全继承。直到今天,我们一开始学习JS,其实就是在学3.0版的语法
2000年的ECMAScript4.0是当下ES6的前身,但由于这个版本太过激烈,对ES3做了彻底升级,所以暂时被“和谐”了
2009年12月,ECMAScript5.0版正式发布。ECMA专家组预计ECMAScript的第五个版本会在2013年中期到2018年作为主流的开发标准。2011年6月,ES5.1版发布,并且成为ISO国际标准
2013年,ES6草案冻结,不再添加新的功能,新的功能将被放到ES7中;2015年6月,ES6正式通过,成为国际标准
好的,介绍es6的诞生,我们简单来学几个es6的语法,仅仅的只是为了后面咱们vue的课程做课前准备。如果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查看
es6语法:let和const
es6新增了let命令,用来声明变量。它的用法类似于var,但是所声明的变量,只在let命令所在的代码块内有效。
{
//let a=12; //let声明的变量是块级作用域,不能重复声明
var a=12;
var a=13;
}
console.log(a); //这里只能打印var声明的,如果是let声明的只能在括号内起作用。
上面代码在代码块之中,分别用let
和var
声明了两个变量。然后在代码块之外调用这两个变量,结果let
声明的变量报错,var
声明的变量返回了正确的值。这表明,let
声明的变量只在它所在的代码块有效
for循环下面这种现象扭曲了我们块级作用域的思想!如果将var改成let就可以了!
再看一个例子:
var a = [];
for (var i = 0; i < 10; i++) {
a[i] = function () {
console.log(i);
};
}
a[6](); //10
上面代码中,变量i
是var
命令声明的,在全局范围内都有效,所以全局只有一个变量i
。每一次循环,变量i
的值都会发生改变,而循环内被赋给数组a
的函数内部的console.log(i)
,里面的i
指向的就是全局的i
。也就是说,所有数组a
的成员里面的i
,指向的都是同一个i
,导致运行时输出的是最后一轮的i
的值,也就是 10
如果使用let
,声明的变量仅在块级作用域内有效,最后输出的是 6
var a = [];
for (let i = 0; i < 10; i++) {
a[i] = function () {
console.log(i);
};
}
a[6]();
上面代码中,变量i
是let
声明的,当前的i
只在本轮循环有效,所以每一次循环的i
其实都是一个新的变量,所以最后输出的是6
。你可能会问,如果每一轮循环的变量i
都是重新声明的,那它怎么知道上一轮循环的值,从而计算出本轮循环的值?这是因为 JavaScript 引擎内部会记住上一轮循环的值,初始化本轮的变量i
时,就在上一轮循环的基础上进行计算
不存在变量提升
var
命令会发生”变量提升“现象,即变量可以在声明之前使用,值为undefined
。这种现象多多少少是有些奇怪的,按照一般的逻辑,变量应该在声明语句之后才可以使用。
为了纠正这种现象,let
命令改变了语法行为,它所声明的变量一定要在声明后使用,否则报错。
// var 的情况
console.log(foo); // 输出undefined
var foo = 2; // let 的情况
console.log(bar); // 报错ReferenceError
let bar = 2;
上面代码中,变量foo
用var
命令声明,会发生变量提升,即脚本开始运行时,变量foo
已经存在了,但是没有值,所以会输出undefined
。变量bar
用let
命令声明,不会发生变量提升。这表示在声明它之前,变量bar
是不存在的,这时如果用到它,就会抛出一个错误。
不允许重复声明
let
不允许在相同作用域内,重复声明同一个变量。
// 报错
function func() {
let a = 10;
var a = 1;
} // 报错
function func() {
let a = 10;
let a = 1;
}
因此,不能在函数内部重新声明参数。使用ES6更加的符合所有编程语言的逻辑。
function func(arg) {
let arg; // 报错
} function func(arg) {
{
let arg; // 不报错
}
}
为什么需要块级作用域?
ES5 只有全局作用域和函数作用域,没有块级作用域,这带来很多不合理的场景。
第一种场景,内层变量可能会覆盖外层变量。
var tmp = new Date(); function f() {
console.log(tmp);
if (false) {
var tmp = 'hello world';
}
} f(); // undefined
上面代码的原意是,if
代码块的外部使用外层的tmp
变量,内部使用内层的tmp
变量。但是,函数f
执行后,输出结果为undefined
,原因在于变量提升,导致内层的tmp
变量覆盖了外层的tmp
变量。
第二种场景,用来计数的循环变量泄露为全局变量。
var s = 'hello'; for (var i = 0; i < s.length; i++) {
console.log(s[i]);
} console.log(i); //
上面代码中,变量i
只用来控制循环,但是循环结束后,它并没有消失,泄露成了全局变量。
const命令
基本语法
const
声明一个只读的常量。一旦声明,常量的值就不能改变。
const PI = 3.1415;
PI // 3.1415 PI = 3;
// TypeError: Assignment to constant variable.
上面代码表明改变常量的值会报错
const
声明的变量不得改变值,这意味着,const
一旦声明变量,就必须立即初始化,不能留到以后赋值
const foo;
// SyntaxError: Missing initializer in const declaration
上面代码表示,对于const
来说,只声明不赋值,就会报错
const
的作用域与let
命令相同:只在声明所在的块级作用域内有效。
if (true) {
const MAX = 5;
} MAX // Uncaught ReferenceError: MAX is not defined
模板字符串
类似于python的字符串动态变量拼接。
<script>
var a=1;
var b=2; // var str="哈哈哈哈"+a+"呵呵呵"+b;
// console.log(str) //字符串拼接 哈哈哈哈1呵呵呵2 var str=`哈哈哈哈${a}呵呵呵${b}`;
console.log(str) //哈哈哈哈1呵呵呵2
</script>
箭头函数
ES6允许使用“箭头”(=>)定义函数
//function(){} 等价于箭头函数 ()=>{}
var f = (a) = > a //等同于
var f = function(a){
return a;
}
如果箭头函数不需要参数或需要多个参数,就使用一个圆括号代表参数部分。
//无形参
var f = () => 5;
// 等同于
var f = function () { return 5 }; //多个形参
var sum = (num1, num2) => num1 + num2;
// 等同于
var sum = function(num1, num2) {
return num1 + num2;
};
使用箭头函数注意点:
(1)函数体内的this
对象,就是定义时所在的对象,而不是使用时所在的对象。
var name = '张三';
var person = {
name:'日天',
age:18,
fav:function(){
console.log(this)
console.log(this.name)
}
} person.fav();
此时this指向的是使用它的对象,也就是person对象。
{name: "日天", age: 30, fav: ƒ} //是使用时定义的对象
而使用箭头函数的时候:
var person2 = {
name:'小马哥',
age:18,
fav: ()=>{
// 当前this指向了定义时所在的对象(window)
console.log(this);
}
} person2.fav();
//Window {postMessage: ƒ, blur: ƒ, focus: ƒ, close: ƒ, frames: Window, …}
打印的结果却是一个window对象。使用箭头函数,它表示定义时所在的对象window。
EG:
function foo() {
setTimeout(() => {
console.log('id:', this.id);
}, 100);
} var id = 21; foo.call({ id: 42 });
// id: 42
上面代码中,setTimeout
的参数是一个箭头函数,这个箭头函数的定义生效是在foo
函数生成时,而它的真正执行要等到 100 毫秒后。如果是普通函数,执行时this
应该指向全局对象window
,这时应该输出21
。但是,箭头函数导致this
总是指向函数定义生效时所在的对象(本例是{id: 42}
),所以输出的是42
。
(2)不可以使用arguments
对象,该对象在函数体内不存在。如果要用,可以用 rest 参数代替。
第二个坑就是箭头函数不能打印arguments
var person3 = {
name:'小马哥',
age:18,
fav: ()=>{
console.log(argument);
}
} person3.fav('把妹','把爷');
会报错。arguments is not defined.
对象的单体模式
<script>
var person = {
name:"张三",
age:18,
fav(){ //使用这种单体模式的写法。
console.log(this) //{name: "张三", age: 18, fav: ƒ}
}
}
person.fav()
//使用单体模式可以解决this的问题。
</script>
面向对象
//es6的面向对象
class Animal{
constructor(name,age){
this.name=name;
this.age=age
} //此处不要加逗号
showName(){
console.log(this.name) }
}
var d = new Animal("张三",19);
d.showName() //张三
Vue基础(ES6)的更多相关文章
- Vue(1)- es6的语法、vue的基本语法、vue应用示例,vue基础语法
一.es6的语法 1.let与var的区别 ES6 新增了let命令,用来声明变量.它的用法类似于var(ES5),但是所声明的变量,只在let命令所在的代码块内有效.如下代码: { let a = ...
- 从壹开始前后端分离 [ Vue2.0+.NET Core2.1] 十九║Vue基础: 样式动态绑定+生命周期
回顾 哈喽大家好,前后端分离系列文章又开始了,今天周一,还是感谢大家花时间来观看我写的博客,周末呢,没有写文章,但是也没有闲着,主要是研究了下遗留问题,看过之前文章的应该知道,之前的在AOP使用Red ...
- 从壹开始前后端分离 [ Vue2.0+.NET Core2.1] 二十║Vue基础终篇:传值+组件+项目说明
缘起 新的一天又开始啦,大家也应该看到我的标题了,是滴,Vue基础基本就到这里了,咱们回头看看这一路,如果你都看了,并且都会写了,那么现在你就可以自己写一个Demo了,如果再了解一点路由,ajax请求 ...
- Vue 1-- ES6 快速入门、vue的基本语法、vue应用示例,vue基础语法
一.ES6快速入门 let和const let ES6新增了let命令,用于声明变量.其用法类似var,但是声明的变量只在let命令所在的代码块内有效. { let x = 10; var y = 2 ...
- vue基础知识之vue-resource/axios
Vue基础知识之vue-resource和axios(三) vue-resource Vue.js是数据驱动的,这使得我们并不需要直接操作DOM,如果我们不需要使用jQuery的DOM选择器,就没 ...
- Vue基础及脚手架环境搭建
From:http://www.jianshu.com/p/dc5057e7ad0d 一.vue基础 “Vue2.0”跟俺一起全面入坑 01 “Vue2.0”跟俺一起全面入坑 02 “Vue2.0”跟 ...
- Vue基础知识之vue-resource和axios
Vue基础知识之vue-resource和axios 原文链接:http://www.cnblogs.com/Juphy/p/7073027.html vue-resource Vue.js是数据驱 ...
- VUE基础实用技巧
Vue以前听说过,有了解过一点.当时还在热衷于原生JavaScript去写一些方法的封装,不是为啥,就感觉这样很帅,后面多多少少接触了一些JQuery的用法,到现在为止,JavaScript原生封装的 ...
- vue - vue基础/vue核心内容
终于算是顺利进入vue了,确实也只有学了过后才知道,之前三过vue而不学,确实是对的,现在进来了一点都不后悔,ajax.node.js.promise.webpack.git等等确实是除了三大基础外还 ...
- vue - vue基础/vue核心内容(终结篇)
今天是vue基础.vue核心内容第三天,也是最后一天,后面开始进入组件化学习,整个基础内容以生命周期的结束而结束,不得不说,张天禹把这节课讲活了,开始觉得vue是一个有生命的东西,包括前面所说的很多脏 ...
随机推荐
- VMware 15 pro虚拟机
VMware虚拟机都到VMware Workstation 15 Pro,真快,VMware 14还没用好
- Lua5.1 升级 Lua5.3 升级 小结
Lua的版本差异确实是比较让人头疼的事情,之前在移动端一直采用Android下使用LuaJit,Ios下使用Lua5.1.这次升级到Xlua(lua5.3版本)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ulua后续维护 ...
- 关于pycharm中使用charts无法显示图表的问题(属于个人粗心问题)
在练习用charts库对爬取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并图表化时遇到一个问题,无法显示图表,如下: 经过重装charts库等一顿折腾后,终于发现一个问题,看这里: def data_gen(type): le ...
- MySQL高级知识(二)——Join查询
前言:该篇主要对MySQL中join语句的七种情况进行总结. 0.准备 join主要根据两表或多表之间列的关系,从这些表中进行数据的查询. 首先创建两张表:tb_emp(员工表)和tb_dept(部门 ...
- 使用Intellij IDEA将web项目导出为war包
前言:IDEA导出war包的方式与MyEclipse有一点不同,使笔者在使用的时候有点困惑,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的时候,发现其描述十分不清晰,于是就有了这篇随笔的诞生.话不多说,直接进入正题. 注:ID ...
- 设计模式のIteratorPattern(迭代器模式)----行为模式
一.产生背景 迭代器模式(Iterator Pattern)是 Java 和 .Net 编程环境中非常常用的设计模式.这种模式用于顺序访问集合对象的元素,不需要知道集合对象的底层表示. 二.实现方式 ...
- python之常用模块(续)
time模块 random模块 sys模块 os模块 序列化模块 time模块 有三种方式表示 在Python中,通常有三种方式来表示时间:时间戳.元组(struct_time).格式化的时间字符串 ...
- 移动HTML5前端性能优化指南
概述 1. PC优化手段在Mobile侧同样适用 2. 在Mobile侧我们提出三秒种渲染完成首屏指标 3. 基于第二点,首屏加载3秒完成或使用Loading 4. 基于联通3G网络平均338KB/s ...
- 彻底关掉MyEclipse的自动校验,特别是对js文件的校验!!
百度搜出来的一大堆方法都没有用,因为他们都是一样的,让你关掉校验:Window -->Preferences -->MyEclipse -->单击Validation. 但是还是没用 ...
- 多线程爬虫爬取详情页HTML
注意:如果想爬取详情页的信息请按须添加方法 import requests import os import re import threading from lxml import etree #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