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http://blog.csdn.net/zzz_781111/article/details/7534649

许多web应用都会向用户提供大量的静态内容,这意味着有很多data从硬盘读出之后,会原封不动的通过socket传输给用户。这种操作看起来可能不会怎么消耗CPU,但是实际上它是低效的:kernal把数据从disk读出来,然后把它传输给user级的application,然后application再次把同样的内容再传回给处于kernal级的socket。这种场景下,application实际上只是作为一种低效的中间介质,用来把disk file的data传给socket。

data每次穿过user-kernel boundary,都会被copy,这会消耗cpu,并且占用RAM的带宽。幸运的是,你可以用一种叫做Zero-Copy的技术来去掉这些无谓的copy。应用程序用zero copy来请求kernel直接把disk的data传输给socket,而不是通过应用程序传输。Zero copy大大提高了应用程序的性能,并且减少了kernel和user模式的上下文切换。

Java的libaries在linux和unix中支持zero copy,一个关键的api是java.nio.channel.FileChannel的transferTo()方法。我们可以用transferTo()来把bytes直接从调用它的channel传输到另一个writable byte channel,中间不会使data经过应用程序。本文首先描述传统的copy是怎样坑爹的,然后再展示zero-copy技术在性能上是多么的给力以及为什么给力。

Date transfer: The traditional approach

考虑一下这个场景,通过网络把一个文件传输给另一个程序。这个操作的核心代码就是下面的两个函数:

Listing 1. Copying bytes from a file to a socket

File.read(fileDesc, buf, len);
Socket.send(socket, buf, len);
尽管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在OS的内部,这个copy操作要经历四次user mode和kernel mode之间的上下文切换,甚至连数据都被拷贝了四次!Figure 1描述了data是怎么移动的。

Figure 2 描述了上下文切换

Figure 2. Traditional context switches

其中的步骤如下:

read() 引入了一次从user mode到kernel mode的上下文切换。实际上调用了sys_read() 来从文件中读取data。第一次copy由DMA完成,将文件内容从disk读出,存储在kernel的buffer中。
然后data被copy到user buffer中,此时read()成功返回。这是触发了第二次context switch: 从kernel到user。至此,数据存储在user的buffer中。
send() socket call 带来了第三次context switch,这次是从user mode到kernel mode。同时,也发生了第三次copy:把data放到了kernel adress space中。当然,这次的kernel buffer和第一步的buffer是不同的两个buffer。
最终 send() system call 返回了,同时也造成了第四次context switch。同时第四次copy发生,DMA将data从kernel buffer拷贝到protocol engine中。第四次copy是独立而且异步的。
使用kernel buffer做中介(而不是直接把data传到user buffer中)看起来比较低效(多了一次copy)。然而实际上kernel buffer是用来提高性能的。在进行读操作的时候,kernel buffer起到了预读cache的作用。当写请求的data size比kernel buffer的size小的时候,这能够显著的提升性能。在进行写操作时,kernel buffer的存在可以使得写请求完全异步。

悲剧的是,当请求的data size远大于kernel buffer size的时候,这个方法本身变成了性能的瓶颈。因为data需要在disk,kernel buffer,user buffer之间拷贝很多次(每次写满整个buffer)。

而Zero copy正是通过消除这些多余的data copy来提升性能。

Data Transfer:The Zero Copy Approach

如果重新检查一遍traditional approach,你会注意到实际上第二次和第三次copy是毫无意义的。应用程序仅仅缓存了一下data就原封不动的把它发回给socket buffer。实际上,data应该直接在read buffer和socket buffer之间传输。transferTo()方法正是做了这样的操作。Listing 2是transferTo()的函数原型:

public void transferTo(long position, long count, WritableByteChannel target);
transferTo()方法把data从file channel传输到指定的writable byte channel。它需要底层的操作系统支持zero copy。在UNIX和各种Linux中,会执行List 3中的系统调用sendfile(),该命令把data从一个文件描述符传输到另一个文件描述符(Linux中万物皆文件):

#include <sys/socket.h>
ssize_t sendfile(int out_fd, int in_fd, off_t *offset, size_t count);
在List 1中的file.read()和socket.send()可以用一句transferTo()替代,如List 4:

transferTo(position, count, writableChannel);
Figure 3 展示了在使用transferTo()之后的数据流向

Figure 4 展示了在使用transferTo()之后的上下文切换

在像Listing 4那样使用transferTo()之后,整个过程如下:

transferTo()方法使得文件内容被DMA engine直接copy到一个read buffer中。然后数据被kernel再次拷贝到和output socket相关联的那个kernel buffer中去。
第三次拷贝由DMA engine完成,它把kernel buffer中的data拷贝到protocol engine中。
这是一个很明显的进步:我们把context switch的次数从4次减少到了2次,同时也把data copy的次数从4次降低到了3次(而且其中只有一次占用了CPU,另外两次由DMA完成)。但是,要做到zero copy,这还差得远。如果网卡支持 gather operation,我们可以通过kernel进一步减少数据的拷贝操作。在2.4及以上版本的linux内核中,开发者修改了socket buffer descriptor来适应这一需求。这个方法不仅减少了context switch,还消除了和CPU有关的数据拷贝。user层面的使用方法没有变,但是内部原理却发生了变化:

transferTo()方法使得文件内容被copy到了kernel buffer,这一动作由DMA engine完成。
没有data被copy到socket buffer。取而代之的是socket buffer被追加了一些descriptor的信息,包括data的位置和长度。然后DMA engine直接把data从kernel buffer传输到protocol engine,这样就消除了唯一的一次需要占用CPU的拷贝操作。
Figure 5描述了新的transferTo()方法中的data copy:

Zero Copy 简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转)zero copy原理

    转自: http://blog.csdn.net/zzz_781111/article/details/7534649 Zero Copy 简介 许多web应用都会向用户提供大量的静态内容,这意味着有 ...

  2. H5复制粘贴

    H5 复制粘贴 - execCommand 字数748 阅读399 评论0 喜欢0 需求:自动复制一段内容到剪切板, 让用户可以在其他客户端粘贴(发小广告做推广经常要用吧) window.clipbo ...

  3. HEC-ResSim原文档

              HEC-ResSim Reservoir System Simulation             User's Manual       Version 3.1 May 201 ...

  4. 01-Foundation简介、NSObject、copy、NSString

    目录: 一.Foundation常用类 二.Foundation简介 三.NSObject 四.NSString 回到顶部 一.Foundation常用类 1 NSObject.NSString.NS ...

  5. python简介-copy

    首先python的老家https://www.python.org/ 原文http://www.runoob.com/python/python-intro.html Python 简介 Python ...

  6. 关于@property()的那些属性及ARC简介【nonatomic,atomic,assign,retain,strong,weak,copy。】

    @property()常用的属性有:nonatomic,atomic,assign,retain,strong,weak,copy. 其中atomic和nonatomic用来决定编译器生成的gette ...

  7. iOS之NSArray类簇简介-(copy、mutableCopy导致程序crash)

    1.前言 开发时常常用数组对数据进行处理,对NSMutableArray进行操作时经常导致程序崩溃,特研究一下NSArray的类簇!涉及__NSPlaceholderArray.__NSArray0. ...

  8. 比特币_Bitcoin 简介

    2008-11   Satoshi Nakamoto  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 http://p2pbucks.com/?p=99 ...

  9. kafka入门:简介、使用场景、设计原理、主要配置及集群搭建(转)

    问题导读: 1.zookeeper在kafka的作用是什么? 2.kafka中几乎不允许对消息进行"随机读写"的原因是什么? 3.kafka集群consumer和producer状 ...

随机推荐

  1. How to call getClass() from a static method in Java?

    刚才在学习Java 使用properties类,遇到这样的错误: Cannot make a static reference to the non-static method getClass() ...

  2. ACM/ICPC 之 数据结构-邻接表+BFS(TSH OJ-无线广播Broadcast)

    这道题中若能够构成互不干扰的区域,其构成的图其实就是汉密尔顿路(Hamilton road),因此如果能够观察出来可以直接转化为汉密尔顿路的存在性证明,即便不能观察,我相信ACMer也能转化为BFS问 ...

  3. HttpWebRequest.GetResponse 方法

    GetResponse 方法返回包含来自 Internet 资源的响应的 WebResponse 对象. 实际返回的实例是 HttpWebResponse,并且能够转换为访问 HTTP 特定的属性的类 ...

  4. FFMpeg ver 20160213-git-588e2e3 滤镜中英文对照

    1 FFMpeg ver 20160213-git-588e2e3 滤镜中英文对照 2016.02.18 by 1CM 2 T.. = Timeline support 3 支持时间轴 4 .S. = ...

  5. 服务器×××上的MSDTC不可用解决办法

    MSDTC(分布式交易协调器),协调跨多个数据库.消息队列.文件系统等资源管理器的事务.该服务的进程名为Msdtc.exe,该进程调用系统Microsoft Personal Web Server和M ...

  6. js 中 toString( ) 和valueOf( )

    1.toString()方法:主要用于Array.Boolean.Date.Error.Function.Number等对象转化为字符串形式.日期类的toString()方法返回一个可读的日期和字符串 ...

  7. JS练习题

    1.带参数的函数不能重复调用 2.顺序语句: 3.在重复调用中打断 调用用 return   例如: Interval 时间间隔   先清一下  再接着 return:其他的调用也可以加return打 ...

  8. Android笔记:实现点击事件

    布局文件声明控件 .java文件获取控件 1. button.setOnClickListener(new View.OnClickListener() {            @Override  ...

  9. Google earth

    装了Google earth之后,需要联网,才能放缩看不同精细程度的场景,除非你之前看过,在你自己的缓存中有存储. Google earth有自己的server,我们交互化的时候,server传数据给 ...

  10. XMPP框架下微信项目总结(6)刷新好友列表(删除,添加好友)

    原理:1 服务器(openfire)添加/删除 好友,会向客户端(app)发送消息, 2 代理(xmppStreamDelegate)监听到添加/删除消息后,花名册模块(RosterModule)会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