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ypedef的定义

  很多人认为typedef 是定义新的数据类型,这可能与这个关键字有关。本来嘛,type 是数据类型的意思;def(ine)是定义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定义数据类型啦。

  不过很遗憾,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也许这个关键字该被替换为“typerename”或是别的词。

typedef 的真正意思是给一个已经存在的数据类型(注意:是类型不是变量)取一个别名,而非定义一个新的数据类型。 

 

  在实际项目中,为了方便,可能很多数据类型(尤其是结构体之类的自定义数据类型)需要我们重新取一个适用实际情况的别名。这时候typedef 就可以帮助我们。

例如:

typedef struct student
{
//code
}Stu_st,*Stu_pst;
A)struct student stu1;和Stu_st stu1;没有区别。
B)struct student *stu2;和Stu_pst stu2;和Stu_st *stu2;没有区别。

  这个地方很多初学者迷惑,B)的两个定义为什么相等呢?其实很好理解。

  我们把“struct student { /*code*/}”看成一个整体,typedef 就是给“struct student {/*code*/}”取了个别名叫“Stu_st”;同时给“struct student { /*code*/} *”取了个别名叫“Stu_pst”。

  不管在C还是C++代码中,typedef这个词都不少见,当然出现频率较高的还是在C代码中。typedef与#define有些相似,但更多的是不同,特别是在一些复杂的用法上,就完全不同了,看了网上一些C/C++的学习者的博客,其中有一篇关于typedef的总结还是很不错,由于总结的很好,我就不加修改的引用过来了。

用途一:

定义一种类型的别名,而不只是简单的宏替换。可以用作同时声明指针型的多个对象。比如:

char* pa, pb; // 这多数不符合我们的意图,它只声明了一个指向字符变量的指针,和一个字符变量;

以下则可行:

typedef char* PCHAR;

PCHAR pa, pb; 

这种用法很有用,特别是char* pa, pb的定义,初学者往往认为是定义了两个字符型指针,其实不是,而用typedef char* PCHAR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减少了错误的发生。

用途二:

用在旧的C代码中,帮助定义结构体struct。以前的代码中,声明struct新对象时,必须要带上struct,即形式为: struct 结构名对象名,如:

struct tagPOINT1
{
int x;
int y;
}; struct tagPOINT1 p1;

而在C++中,则可以直接写:结构名对象名,即:tagPOINT1 p1;

typedef struct tagPOINT
{
int x;
int y;
}POINT; POINT p1;

  

这样就比原来的方式少写了一个struct,比较省事,尤其在大量使用的时候,或许,在C++中,typedef的这种用途二不是很大,但是理解了它,对掌握以前的旧代码还是有帮助的,毕竟我们在项目中有可能会遇到较早些年代遗留下来的代码。

用途三:

用typedef来定义与平台无关的类型。

比如:

定义一个叫 REAL 的浮点类型,在目标平台一上,让它表示最高精度的类型为:
typedef long double REAL;
在不支持 long double 的平台二上,改为:
typedef double REAL;
在连 double 都不支持的平台三上,改为:
typedef float REAL;

也就是说,当跨平台时,只要改下 typedef 本身就行,不用对其他源码做任何修改。

标准库就广泛使用了这个技巧,比如size_t。另外,因为typedef是定义了一种类型的新别名,不是简单的字符串替换,所以它比宏来得稳健。

这个优点在我们写代码的过程中可以减少不少代码量哦!

用途四:

这里其实不好理解,我一开始,就真的不大理解。有的地方,涉及到了函数指针的内容。

为复杂的声明定义一个新的简单的别名。方法是:在原来的声明里逐步用别名替换一部分复杂声明,如此循环,把带变量名的部分留到最后替换,得到的就是原声明的最简化版。举例:

原声明:void (*b[10]) (void (*)());

变量名为b,先替换右边部分括号里的,pFunParam为别名一:

typedef void (*pFunParam)();

再替换左边的变量b,pFunx为别名二:

typedef void (*pFunx)(pFunParam);

原声明的最简化版:

pFunx b[10];

原声明:doube(*)() (*e)[9];

变量名为e,先替换左边部分,pFuny为别名一:

typedef double(*pFuny)();

再替换右边的变量e,pFunParamy为别名二

typedef pFuny (*pFunParamy)[9];

原声明的最简化版:
pFunParamy e;

  

理解复杂声明可用的“右左法则”:从变量名看起,先往右,再往左,碰到一个圆括号就调转阅读的方向;括号内分析完就跳出括号,还是按先右后左的顺序,如此循环,直到整个声明分析完。举例:

int (*func)(int *p);

首先找到变量名func,外面有一对圆括号,而且左边是一个*号,这说明func是一个指针;然后跳出这个圆括号,先看右边,又遇到圆括号,这说明(*func)是一个函数,所以func是一个指向这类函数的指针,即函数指针,这类函数具有int*类型的形参,返回值类型是int。

int (*func[5])(int *);

func右边是一个[ ]运算符,说明func是具有5个元素的数组;func的左边有一个*,说明func的元素是指针(注意这里的*不是修饰func,而是修饰func[5]的,原因是[]运算符优先级比*高,func先跟[]结合)。跳出这个括号,看右边,又遇到圆括号,说明func数组的元素是函数类型的指针,它指向的函数具有int*类型的形参,返回值类型为int。

这种用法是比较复杂的,出现的频率也不少,往往在看到这样的用法却不能理解,相信以上的解释能有所帮助。

下面还是举个例子吧,将来如果真的用到就算赚了O(∩_∩)O~

  1. #include<stdio.h>
  2. typedef int (*FP_CALC)(int, int);
  3. int add(int a, int b)
  4. {
  5. return a + b;
  6. }
  7. int sub(int a, int b)
  8. {
  9. return a - b;
  10. }
  11. int mul(int a, int b)
  12. {
  13. return a * b;
  14. }
  15. int div(int a, int b)
  16. {
  17. return b? a/b : -1;
  18. }
  19. FP_CALC calc_func(char op)
  20. {
  21. switch (op)
  22. {
  23. case '+': return add;//返回函数的地址
  24. case '-': return sub;
  25. case '*': return mul;
  26. case '/': return div;
  27. default:
  28. return NULL;
  29. }
  30. return NULL;
  31. }
  32. int (*s_calc_func(char op)) (int, int)
  33. {
  34. return calc_func(op);
  35. }
  36. int calc(int a, int b, char op)
  37. {
  38. FP_CALC fp = calc_func(op); //根据预算符得到各种运算的函数的地址
  39. //同样你也可以使用下面这种方法
  40. //int (*s_fp)(int, int) = s_calc_func(op);//用于测试
  41. //ASSERT(fp == s_fp);   // 可以断言这俩是相等的
  42. if (fp)
  43. return fp(a, b);
  44. else
  45. return -1;
  46. }
  47. void main()
  48. {
  49. int a = 100, b = 20;
  50. printf("calc(%d, %d, %c) = %d\n", a, b, '+', calc(a, b, '+'));
  51. printf("calc(%d, %d, %c) = %d\n", a, b, '-', calc(a, b, '-'));
  52. printf("calc(%d, %d, %c) = %d\n", a, b, '*', calc(a, b, '*'));
  53. printf("calc(%d, %d, %c) = %d\n", a, b, '/', calc(a, b, '/'));
  54. }

结果

  1. calc(100, 20, +) = 120
  2. calc(100, 20, -) = 80
  3. calc(100, 20, *) = 2000
  4. calc(100, 20, /) = 5

想要具体了解的可以看看这段代码,相对理解起来简单很多

c语言typedef关键字的理解的更多相关文章

  1. C语言学习及应用笔记之五:C语言typedef关键字及其使用

    在C语言中有一个typedef关键字,其用来定义用户自定义类型.当然,并不是真的创造了一种数据类型,而是给已有的或者符合型的以及复杂的数据类型取一个我们自己更容易理解的别名.总之,可以使用typede ...

  2. c语言static关键字的理解

    static 一.概述 在c语言中static恰当的使用能让程序更加完美,细节上的严谨,代码会更好,也更利于程序的维护与扩展. 而static使用灵活,且又有两种完全无关的用法,所以整理总结一下. 二 ...

  3. C语言第四讲,typedef 关键字,以及作用域

    C语言第四讲,typedef 关键字,以及作用域 一丶typedef关键字 在C语言中,有typedef 关键字,这个关键字的作用就是允许你为类型定义一个新的名字,也就是 起个别的名字 例如: typ ...

  4. C语言typedef的用法(转)

    http://www.cnblogs.com/afarmer/archive/2011/05/05/2038201.html 一.基本概念剖析 int* (*a[5])(int, char*);    ...

  5. c语言typedef的用法-解惑阿!很多天书般的东西解释的不错(转)

    转自(http://www.cnblogs.com/wchhuangya/archive/2009/12/25/1632160.html) 一.基本概念剖析 int* (*a[5])(int, cha ...

  6. C语言中关键字auto、static、register、const、volatile、extern的作用

    原文:C语言中关键字auto.static.register.const.volatile.extern的作用 关键字auto.static.register.const.volatile.exter ...

  7. C++(extern关键字的理解和作用深入)

    extern关键字的理解和作用深入 extern是一个关键字,它告诉编译器存在着一个变量或者一个函数,如果在当前编译语句的前面中没有找到相应的变量或者函数, 也会在当前文件的后面或者其它文件中定义 引 ...

  8. C语言typedef详解

    原文链接 C语言允许用户使用 typedef 关键字来定义自己习惯的数据类型名称,来替代系统默认的基本类型名称.数组类型名称.指针类型名称与用户自定义的结构型名称.共用型名称.枚举型名称等.一旦用户在 ...

  9. typedef关键字

    1. typedef的作用 在计算机编程语言中用来为复杂的声明定义简单的别名,与宏定义有些差异.它本身是一种存储类的关键字,与auto.extern.static.register等关键字不能出现在同 ...

随机推荐

  1. 【转】C#路径/文件/目录/I/O常见操作汇总

    文件操作是程序中非常基础和重要的内容,而路径.文件.目录以及I/O都是在进行文件操作时的常见主题,这里想把这些常见的问题作个总结,对于每个问题,尽量提供一些解决方案,即使没有你想要的答案,也希望能提供 ...

  2. bootstrap IE兼容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     & ...

  3. 1064. Complete Binary Search Tree

    二叉排序树: http://www.patest.cn/contests/pat-a-practise/1064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 ...

  4. Android 的自定义Spinner组件实现方式

    一.Android的API方式默认实现的方式 1.layout下编辑main_activity.xml <RelativeLayout xmlns:android="http://sc ...

  5. MySQL 5.5主从同步设置教程

    先修改Master(10.1.123.197)的 my.cnf 配置 在 [mysqld] 中新增以下内容 log-bin=mysql-bin log-bin-index=mysql-bin.inde ...

  6. poj 2762 Going from u to v or from v to u?(强连通分量+缩点重构图+拓扑排序)

    http://poj.org/problem?id=2762 Going from u to v or from v to u? Time Limit: 2000MS   Memory Limit:  ...

  7. 《Head First HTML&CSS》笔记

    void元素是指HTML页面中开始标记和结束标记之间没有任何内容的元素. 应当使用相对链接来链接同一网站中的页面,而用URL来链接其他网站上的页面. 浏览器读取计算机本地文件时会使用file协议.文件 ...

  8. DWR

    DWR(Direct Web Remoting)是一个用于改善web页面与Java类交互的远程服务器端Ajax开源框架,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开发包含AJAX技术的网站.它可以允许在浏览器里的代码使用运行在 ...

  9. PYTHON设计模式,创建型之工厂方法模式

    我感觉和上一个差不多,可能不要动最要的地方吧... #!/usr/bin/evn python #coding:utf8 class Pizza(object): def prepare(self, ...

  10. HDU4714+三分

    题意:给定N个点,每个点有初始位置和初始速度. 问:在哪个时刻 使得所有的点的最大距离值最小. 分析:一开始枚举两两之间的最大值,然后在最大值中求一个最小值...(WA:题意严重理解不清..) 由两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