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之前我们结合设计模式简单说了下OkHttp的大体流程,今天就继续说说它的核心部分——拦截器

因为拦截器组成的链其实是完成了网络通信的整个流程,所以我们今天就从这个角度说说各拦截器的功能。

首先,做一下简单回顾,从getResponseWithInterceptorChain方法开始。

简单回顾(getResponseWithInterceptorChain)

internal fun getResponseWithInterceptorChain(): Response {
// Build a full stack of interceptors.
val interceptors = mutableListOf<Interceptor>()
interceptors += client.interceptors
interceptors += RetryAndFollowUpInterceptor(client)
interceptors += BridgeInterceptor(client.cookieJar)
interceptors += CacheInterceptor(client.cache)
interceptors += ConnectInterceptor
if (!forWebSocket) {
interceptors += client.networkInterceptors
}
interceptors += CallServerInterceptor(forWebSocket) val chain = RealInterceptorChain(
interceptors = interceptors
//...
) val response = chain.proceed(originalRequest)
}

这些拦截器会形成一条链,组织了请求接口的所有工作。

以上为上节内容,不了解的朋友可以返回上一篇文章看看。

假如我来设计拦截器

先抛开拦截器的这些概念不谈,我们回顾下网络通信过程,看看实现一个网络框架至少要有哪些功能。

  • 请求过程:封装请求报文、建立TCP连接、向连接中发送数据
  • 响应过程:从连接中读取数据、处理解析响应报文

而之前说过拦截器的基本代码格式是这样:

  override fun intercept(chain: Interceptor.Chain): Response {
//做事情A response = realChain.proceed(request) //做事情B
}

也就是分为 请求前工作,请求传递,获取响应后工作 三部分。

那我们试试能不能把上面的功能分一分,设计出几个拦截器?

  • 拦截器1: 处理请求前的 请求报文封装,处理响应后的 响应报文分析

诶,不错吧,拦截器1就用来处理 请求报文和响应报文的一些封装和解析工作。就叫它封装拦截器吧。

  • 拦截器2: 处理请求前的 建立TCP连接

肯定需要一个拦截器用来建立TCP连接,但是响应后好像没什么需要做连接方面的工作了?那就先这样,叫它连接拦截器吧。

  • 拦截器3:处理请求前的 数据请求(写到数据流中) 处理响应后的 数据获取(从数据流拿数据)

这个拦截器就负责TCP连接后的 I/O操作,也就是从流中读取和获取数据。就叫它 数据IO拦截器 吧。

好了,三个拦截器好像足够了,我得意满满的偷看了一眼okhttp拦截器代码,7个???我去。。

那再思考思考

从网络请求过程看OkHttp拦截器的更多相关文章

  1. OkHttp拦截器的实现原理

    今天项目中遇到需要将从push接收到的数据按照协议parse成应用层需要的结构化数据类型问题:因为push消息类型繁多,等待解析出的结构化数据类型也多样,有的还需要经过几步的parse过程:而且因为项 ...

  2. Android okHttp网络请求之Retrofit+Okhttp+RxJava组合

    前言: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不难发现单纯使用okHttp来作为网络库还是多多少少有那么一点点不太方便,而且还需自己来管理接口,对于接口的使用的是哪种请求方式也不能一目了然,出于这个目的接下来学习一下R ...

  3. Okhttp拦截器统一异常处理并多次读取response.body().string()

    参考:https://blog.csdn.net/a624806998/article/details/73863606 引言: 写这篇文章,因为在自己编写实现Http日志拦截器的时候,在拦截器中使用 ...

  4. Android 开发 框架系列 OkHttp拦截器

    前言 此篇博客只讲解okhttp的拦截器功能的详细使用,如果你还不太了解okhttp可以参考我另外一篇博客 Android 开发 框架系列 OkHttp使用详解 添加Interceptor的简单例子 ...

  5. 记录请求的耗时(拦截器、过滤器、aspect)

    文章前言 记录控制器请求的耗时处理通常有三种实现方式,分别是:过滤器.拦截器.aspect:下文将逐一实现. 1.Filter 过滤器 1.1.方法说明 需要实现 Filter 类,主要涉及三个方法: ...

  6. 【坑】前端使用ajax异步请求以后,springMvc拦截器跳转页面无效

    文章目录 前言 `$.ajaxSetup( )` 后记 前言 本文着重解决前后端分离开发的页面调整问题. 笔者,在做一个需求,需要对访问网站,但是没有登录的用户进行拦截,将他们重定向到首页. 很简单的 ...

  7. 网络请求三方库——OkHttp

    我们知道在Android开发中是可以直接使用现成的API进行网络请求的,就是使用 HttpClient 和 HttpURLConnention ,而Android 4.4 之后 HttpClient  ...

  8. 一次完整的HTTP网络请求过程详解

    0.  前言 从我们在浏览器的地址栏输入http://blog.csdn.net/seu_calvin后回车,到我们看到该博客的主页,这中间经历了什么呢?简单地回答这个问题,大概是经历了域名解析.TC ...

  9. NetWork——描述一次完整的网络请求过程

    台根DNS,根DNS服务器收到请求后会返回负责这个域名(.net)的服务器的一个IP,本地DNS服务器使用该IP信息联系负责.net域的这台服务器.这台负责.net域的服务器收到请求后,如果自己无法解 ...

随机推荐

  1. js console.log color all in one

    js console.log color all in one console.log color Chrome console.log 语法 / grammar %c, %s, css style ...

  2. MySQL 8.x

    MySQL 8.x SQL & NoSQL $ mysql --version # mysql Ver 8.0.21 for osx10.15 on x86_64 (Homebrew) # M ...

  3. Interview of Chinese IT companies Ratings and Reviews website/app

    Interview of Chinese IT companies Ratings and Reviews website/app // js hack const getShitRank = (st ...

  4. COOP & COEP

    COOP & COEP Cross-Origin Opener Policy (COOP) and Cross-Origin Embedder Policy (COEP) https://de ...

  5. taro alipay

    taro alipay 开发指南 https://nervjs.github.io/taro/docs/GETTING-STARTED.html#支付宝小程序 { "name": ...

  6. uniapp 发起网络请求

    推荐下我写的uni-http 创建http-config.js import Vue from 'vue' const BASE_URL = 'http://xxx.com'; if (process ...

  7. java初学者必看之构造方法详细解读

    java初学者必看之构造方法详细解读 构造方法是专门用来创建对象的方法,当我们通过关键字new来创建对象时,其实就是在调用构造方法. 格式 public 类名称(参数类型 参数名称){ 方法体 } 注 ...

  8. 基本ILS面的评估

    一.定义与用途 基本ILS面是ICAO DOC8168飞行程序设计规范中提到的一种限制面. 它相当于附件14中代码为3或4的精密进近跑道所规定的障碍物限制面的子集. 包含:进近面(分为两部分).过渡面 ...

  9. Springboot项目架构设计

    导航 前言 流水线 架构的艺术 项目架构 理解阿里应用分层架构 superblog项目架构 结语 参考 本节是<Spring Boot 实战纪实>的第7篇,感谢您的阅读,预计阅读时长3mi ...

  10. 设计模式之抽象工厂模式(Abstract Factory Pattern)

    一.抽象工厂模式的由来 抽象工厂模式,最开始是为了解决操作系统按钮和窗体风格,而产生的一种设计模式.例如:在windows系统中,我们要用windows设定的按钮和窗体,当我们切换Linux系统时,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