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基于前后端,尤其是使用Ajax请求的接口,现在市面上网页上调用的Ajax基本都是没有验证的,如果单独提取之后可以无线的刷数据。

继上一篇http://www.cnblogs.com/EasonJim/p/6178402.html文档所提到的Ajax请求的接口验证问题,现在基本上有了解决思路了,就是JWT标准,注意,这个是一个标准协议,和oAuth这种协议类似。

JWT主要实现的Token机制,为每一个需要调用的接口生成验证的Token,然后后端进行验证合法性。

JWT是一个标准,那么实现这个标准的语言就非常多,比如C,C++,Java等,具体的参考官方提供的文档即可。

官网:https://jwt.io/

生成原理:比如我们请求一个接口时,会使用JWT生成的Token,一同传递到后端进行验证合法性,对于生成Token可以是页面载入的时候写到Cookie,或者写到页面的固定位置。

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1、如果基于Java Web系统,前后端没有做分离时,基本页面输出使用了Java Web的模板引擎的,可以为输出的页面带上生成Token字符串,然后这些Ajax请求全部带上这个Token。

1.1、可能会出现这个Token暴露在页面,然后用工具提取到,然后进行请求;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这样做,Token本身有过期机制,比如2个小时过期,这样一般能杜绝绝对部分的请求。

1.2、再加强一下,比如请求的接口上做一个验证,比如获取请求时判断上一个请求的头上Referer值,看下是否为当前域名下的。

1.2、比如生成Token时,带上请求的参数进行生成再输出,这样也就一个Token只能做一个参数的请求,也能杜绝掉一大部分的伪造请求。

1.3、对于生成Token,可以是单独的接口,但这样有点危险,可能会让人提取去用,但是如果判断只能当前域名下使用可能会有效。

1.4、也可以这样生成这个Token,比如我们要访问的B页面,那么先请求A页面再跳转到B页面,此时就会带上Token在Cookie上,然后再请求。不过同样也会被提取的风险。

1.5、学微信的做法,微信的前端JS做了Token的验证,比如页面上写好AppID,然后Token是服务端生成好放入到页面的,并且与域名进行绑定,如果域名变了,就无法使用这个Token请求。那么我们还是回到Referer的判断上进行判断,是否是本域名发出的请求。

2、如果是别的系统进行调用时,比如前后端分离的方案,需要使用到Ajax进行请求第三方接口的。

2.1、没办法,这个Token只能有后端生成好给你,然后你再使用它进行请求,并且第三方接口上也会判断Referer的来源域名。

2.2、还是使用上面的A和B页面进行跳转,然后获取Token,当然这个A页面可以是第三方去做,然后针对域名写Cookie。

3、综上,基本上是生成Token要过期时间,要判断请求的来源域名。、

4、针对Ajax是没有绝对安全的,只能做到比较安全;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微信Web端,网上同样针对微信的Web API进行抓包分析,然后实现了请求的。既然加了Token机制只是为了再复杂多一步,使刷包的人做多一步难的操作。

参考:

http://m.blog.csdn.net/zwz568017880/article/details/61197587

前端和后端采用接口访问时的调用验证机制(基于JWT的前后端验证)(思路探讨)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转)也谈基于NodeJS的全栈式开发(基于NodeJS的前后端分离)

    原文链接:http://ued.taobao.org/blog/2014/04/full-stack-development-with-nodejs/ 随着不同终端(pad/mobile/pc)的兴起 ...

  2. 也谈基于NodeJS的全栈式开发(基于NodeJS的前后端分离)

    前言 为了解决传统Web开发模式带来的各种问题,我们进行了许多尝试,但由于前/后端的物理鸿沟,尝试的方案都大同小异.痛定思痛,今天我们重新思考了“前后端”的定义,引入前端同学都熟悉的NodeJS,试图 ...

  3. 基于NodeJS的全栈式开发(基于NodeJS的前后端分离)

    也谈基于NodeJS的全栈式开发(基于NodeJS的前后端分离) 前言 为了解决传统Web开发模式带来的各种问题,我们进行了许多尝试,但由于前/后端的物理鸿沟,尝试的方案都大同小异.痛定思痛,今天我们 ...

  4. [转] 基于NodeJS的前后端分离的思考与实践(五)多终端适配

    前言 近年来各站点基于 Web 的多终端适配进行得如火如荼,行业间也发展出依赖各种技术的解决方案.有如基于浏览器原生 CSS3 Media Query 的响应式设计.基于云端智能重排的「云适配」方案等 ...

  5. 从零玩转SpringSecurity+JWT整合前后端分离

    从零玩转SpringSecurity+JWT整合前后端分离 2021年4月9日 · 预计阅读时间: 50 分钟 一.什么是Jwt? Json web token (JWT), 是为了在网络应用环境间传 ...

  6. 基于Kubernetes实现前后端应用的金丝雀发布

    基于Kubernetes实现前后端应用的金丝雀发布 公司的研发管理平台实现了Gitlab+Kubernetes的Devops,在ToB和ToC场景中,由于用户量大,且预发布环境和生产环境或多或少存在差 ...

  7. 基于 koajs 的前后端分离实践

    一.什么是前后端分离? 前后端分离的概念和优势在这里不再赘述,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各个前辈们一系列总结和讨论: 系列文章:前后端分离的思考与实践(1-6) slider: 淘宝前后端分离实践 知乎提问: ...

  8. Spring Security + JWT实现前后端分离权限认证

    现在国内前后端很多公司都在使用前后端分离的开发方式,虽然也有很多人并不赞同前后端分离,比如以下这篇博客就很有意思: https://www.aliyun.com/jiaocheng/650661.ht ...

  9. 【SpringSecurity系列2】基于SpringSecurity实现前后端分离无状态Rest API的权限控制原理分析

    源码传送门: https://github.com/ningzuoxin/zxning-springsecurity-demos/tree/master/01-springsecurity-state ...

随机推荐

  1. C++系统学习之四:数组

    与vector的异同 相同:都是存放类型相同对象的容器 不同:数组的大小确定不变,不能随意向数组中增加元素 1.定义和初始化内置数组 数组中元素的个数也属于数组类型的一部分,编译的时候维度应该是已知的 ...

  2. C++系统学习之二:字符串

    上一篇文章主要学习的是C++的基本类型,它们是C++语言直接定义的,它们体现了计算机硬件本身具备的能力.而本篇文章将主要学习内置类型之外的标准库所定义的类型,分别是string和vector,此外还将 ...

  3. Django之学员管理一

    Django之学员管理一 建表结构: #班级表class: id title 1 五年一班 2 五年二班 3 五年三班 4 五年四班 #学生表student: id name 班级ID(FK外键) 1 ...

  4. Python 列表相关

    python列表 列表推导式 例1 [ i*i for i in range(10) ] 打印如下: >>> [i*i for i in range(10)] [0, 1, 4, 9 ...

  5. Python-约瑟夫环

    n个人(以编号0,1,2,3...n-1分别表示)围坐在一张圆桌周围.从编号为0的人开始报数1,数到m的那个人出列: 他的下一个人又从1开始报数,数到m的那个人又出列:依此规律重复下去,直到圆桌周围的 ...

  6. solr 日志配置

    配置Solr日志记录 临时记录设置 您可以使用Admin Web界面来控制Solr中的日志输出量.选择LOGGING链接.请注意,此页面只允许您更改正在运行的系统中的设置,并不会保存在下一次​​运行中 ...

  7. Android自动化测试Uiautomator--UiDevice接口简介

    Uiautomator主要分为UiDevice, UiObject, UiScrollable, UiSelector, UiCollection几个类. getUiDevice()方法可以得到一个U ...

  8. luogu3231 [HNOI2013]消毒

    前置技能:poj3041 如果是二维平面有一些方块,这些方块被染了黑色,你每次可以选择 \((x,y)\) 的区域染成白色,代价是 \(\min(x,y)\),问你付出的最小代价 显然我们不会这么染 ...

  9. 爬虫开发python工具包介绍 (4)

    本文来自网易云社区 作者:王涛 此处我们给出几个常用的代码例子,包括get,post(json,表单),带证书访问:Get 请求 @gen.coroutine def fetch_url():     ...

  10. 【C#】堆、栈和堆栈的区别

    导读:今天看视频,就看到了堆.栈这一块了.记得当年初相见(VB视频),劈头盖脸一阵蒙,什么都不知道,那时候师傅叫我挂起来,说我随着学习的进度,慢慢的就会懂了.现在,学到了这里,想着自己对自己从前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