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L锁、进程池与线程池、同步异步
GIL锁定义
GIL锁:Global Interpreter Lock 全局解释器
本质上是一把互斥锁
官方解释:
在CPython中,这个全局解释器锁,也称为GIL,是一个互斥锁,防止多个线程在同一时间执行Python字节码,
这个锁是非常重要的,因为CPython的内存管理是非线程安全的,也有很多其他的特性依赖于GIL(比如有些
东西是依赖这个GIL写好的,要替换成本很高),所以即使它影响了程序的效率,也无法直接将其去除。
需要知道的是,解释器并不只有CPython,还有PyPy,Jpython等等,GIL仅存在于Cpython中,这并不是Python
这们语言的问题,而是CPython解释器的问题
GIL解决的问题
执行py文件的三个步骤
1.从硬盘加载python解释器到内存
2.从硬盘加载py文件到内存
3.解释器解析py文件内容,交给cpu执行
并且,每当执行一个py文件,就会立即启动一个python解释器
解释器的作用
py文件中的内容本质都是字符串,cpu无法执行,只有当字符串被解释器解释成python字节码的时候,
才能被cpu执行起来,所以,对于一个进程来说,同时只能有一个线程被解释器执行
内存管理机制
对于python而言,我们是不需要手动去清除垃圾的,因为python中有一个垃圾回收机制
垃圾回收机制的原理是依据引用计数
a = 10 内存中10的地址计数为1
b = a 10的计数变为2
b = 1 10的计数变为1
a = 1 10的计数变为0
当垃圾回收启动后,会将计数为0的数据清除掉,回收内存(占着内存没有计数的称为内存泄漏)
产生的问题
垃圾回收机制本质上也是一串代码,也是需要被解释器解释执行
所以对于一个开启的进程而言
不仅有你执行py文件的一个线程,还有着向垃圾回收机制这样的线程
当多个线程同时并发执行的时候,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就是两条线程同时访问统一资源带来的数据错乱问题
例如:
主线程定义一个变量,刚使用解释器被cpu执行到开辟空间的时候,引用计数还没有变成1,然后cpu切走了
然后垃圾回收线程被唤醒了,并且解释器切换到它使用,他一看内存空间有引用计数为0的,就清除了
当主线程再切回来的时候就懵逼了
GIL如何解决
GIL会给解释器上一把锁,当一条线程使用解释器的时候,其他线程无法使用解释器,
解释器会在cpu切走之前,切换线程,并且会保存上一个线程的一些状态,保证不会被其他线程修改
这样就让一个系统资源的一个安全性得到保障
GIL带来的问题
问题
由于这个GIL的锁的问题,就导致在同一个进程中,多个线程只能并发执行,并不能做到并行执行
所以在计算密集型的问题上,CPython的速度要慢于其他高级编程
为什么要这么设计
CPython诞生于1991年,多核处理器诞生于2004年,
所以在CPython诞生的时候,本来就不行并行执行,所以在当时加锁的处理是基本完美的
为什么拿掉这个锁的设计,在这个期间,很多已经完成的代码都是依赖GIL锁完成的
如果直接拿掉,代码得重新修改,成本太大
GIL锁的加锁与解锁时机
加锁:当一个线程使用解释器时,就立马加锁
释放:
1、该线程任务结束
2、该线程遇到IO操作
3、该线程使用解释器过程 默认100纳秒(一般比cpu的时间片短)
关于GIL的性能讨论
GIL的优点:
保证了CPython中的内存管理是线程安全的
GIL的缺点:
互斥锁的特性使得多线程无法并行
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否认Python这门语言,原因如下:
1、GIL仅仅在CPython解释器中存在,在其他解释器中没有,并不是Python这门语言的缺点
2、在单核处理器下,多线程之间本来就无法真正的并行执行
3、在多核处理器下,运算效率的却是比单核处理器高,但要知道现代应用程序多数都是基于网络的
CPU无法决定网络速度的,当IO操作比较多的时候,多核也需要等待IO操作完成,优势就没那么明显了
总结:
1、单核状态下,无论是IO密集还是计算密集型GIL都不会产生任何影响(本来就只能并发)
2、多核情况下对于IO密集型任务,GIL会有细微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
3、CPython中IO密集任务应该采用多线程,计算密集型应该采用多进程
自定义的线程锁与GIL的区别
相同点:都是互斥锁
不同点:GIL锁锁的是解释器内部的资源,例如引用计数,分带回收数据等等,
但并不能保证我们自定义数据资源的安全性
所以我们自己开启的共享资源还得自己加锁,保证资源的安全
进程池与线程池
池 就是容器,
进程池:装进程的容器
线程池:装线程的容器
好处
1、自动管理线程的开启和销毁
2、自动分配任务给空闲的线程
3、可以限制开启线程的数量,保证系统的稳定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限制数量和信号量中的控制并发数量不一样,这里限制的是开启
线程的最大数量(线程可能还没开启),但是信号量中的线程已经全部开启,控制并发量
如何使用
1、创建池子
2、submit提交任务
3、pool.shutdown() # 等待所有任务全部完毕,销毁所有线程后关闭线程池(主线程需要等待)
from concurrent.futures import ThreadPoolExecutor # 导入类 pool = ThreadPoolExecutor() # 实例化产生池子对象 def task(name):
# 代码区
print(name)
pass pool.submit(task,"rock") pool.shutdown() # 可以让主线程等待线程池里的任务全部完毕,才往下执行
同步异步
在并发编程中,经常提及到的名词:阻塞非阻塞,并行并发,同步异步
阻塞非阻塞
指的是程序的运行状态,程序运行有三个状态:阻塞态、运行态、就绪态
阻塞指的是阻塞态 非阻塞可能是运行态或者是就绪态
并发并行
指的是多任务状态下处理任务的方式
并发:多个任务看起来像在同时运行,本质上是切换+保存状态
并行:真正的同时执行,必须具备多核处理器
同步异步
指的是任务提交的方式
同步:指的是任务发起后,必须在原地等待任务完成,拿到结果,才能接着往下执行,
这就称之为同步,默认的情况就是同步
注意:协程也是同步
异步:指的是任务发起后,不需要再原地等待,可以接着执行其他代码,称之为异步
异步任务必须依赖并发或者并行 再python中通过多进程、多线程实现
异步可以一起执行代码,效率明显高于同步
需要注意的是:
1、同步不等于阻塞:同步虽然需要在原地等待,但是提交的任务可能一直在运行,那就不是阻塞
2、卡住不等于阻塞:原因同上
3、异步不等于非阻塞:提交完任务后,如果两边都遇到了IO操作,那就阻塞了
异步回调
异步指的是任务提交的方式是异步的
异步出现的问题
如果这个任务需要返回值,我需要拿到返回值处理结果,那么该什么时候去拿返回值
如果早了,任务还未完成;如果晚了,那么结果就没有得到及时处理
解决方案
异步回调
异步回调指的就是一个函数,该函数会在任务完成后自动被调用,并且会把一个Future对象传进去(任务对象)
通过Future对象的result()获取执行结果
import time
from concurrent.futures import ThreadPoolExecutor # 导入类 pool = ThreadPoolExecutor() # 实例化产生池子对象 def task(): # 任务函数
print("task run")
time.sleep(2)
print("task over")
return "执行结果" # 返回结果 def call_back(obj): # 回调函数,调用会自动把Future对象传进去,所以在这需要接收一下
res = obj.result() # 通过result() 拿到结果
print(res) p = pool.submit(task) # 创建一个Future对象 <Future at 0x200d73230f0 state=running>
p.add_done_callback(call_back) # Future对象有个方法添加回调函数
# 这样提交完任务后不仅会被及时处理,而且还不需要等待,可以接着执行其他代码
通常异步任务都会绑定一个回调函数,用来处理任务结果
在进程池中,回调函数是在父进程中执行的,进程间数据不共享,需要把数据返回来
在线程池中,回调函数是由当前执行的线程发起执行的,同一进程中的线程共享资源,可以直接运行
GIL锁、进程池与线程池、同步异步的更多相关文章
- GIL锁、进程池与线程池
1.什么是GIL? 官方解释: ''' In CPython, the global interpreter lock, or GIL, is a mutex that prevents multip ...
- GIL解释锁及进程池和线程池
官方介绍 ''' 定义: In CPython, the global interpreter lock, or GIL, is a mutex that prevents multiple nati ...
- day37 GIL、同步、异步、进程池、线程池、回调函数
1.GIL 定义: GIL:全局解释器锁(Global Interpreter Lock) 全局解释器锁是一种互斥锁,其锁住的代码是全局解释器中的代码 为什么需要全局解释器锁 在我们进行代码编写时,实 ...
- GIL全局解释器锁、死锁现象、python多线程的用处、进程池与线程池理论
昨日内容回顾 僵尸进程与孤儿进程 # 僵尸进程: 所有的进程在运行结束之后并不会立刻销毁(父进程需要获取该进程的资源) # 孤儿进程: 子进程正常运行 但是产生该子进程的父进程意外死亡 # 守护进程: ...
- GIL解释器锁 & 进程池与线程池
今日内容 GIL 全局解释器锁(重要理论) 验证 GIL 的存在及功能 验证 python 多线程是否有用 死锁现象 进程池与线程池(使用频率高) IO模型 详细参考: https://www.bil ...
- 4月27日 python学习总结 GIL、进程池、线程池、同步、异步、阻塞、非阻塞
一.GIL:全局解释器锁 1 .GIL:全局解释器锁 GIL本质就是一把互斥锁,是夹在解释器身上的, 同一个进程内的所有线程都需要先抢到GIL锁,才能执行解释器代码 2.GIL的优缺点: 优点: 保 ...
- GIL与普通互斥锁区别,死锁现象,信号量,event事件,进程池与线程池,协程
GIL与普通互斥锁区别 GIL锁和互斥锁的异同点 相同: 都是为了解决解释器中多个线程资源竞争的问题 异: 1.互斥锁是Python代码层面的锁,解决Python程序中多线程共享资源的问题(线程数据共 ...
- -1-5 java 多线程 概念 进程 线程区别联系 java创建线程方式 线程组 线程池概念 线程安全 同步 同步代码块 Lock锁 sleep()和wait()方法的区别 为什么wait(),notify(),notifyAll()等方法都定义在Object类中
本文关键词: java 多线程 概念 进程 线程区别联系 java创建线程方式 线程组 线程池概念 线程安全 同步 同步代码块 Lock锁 sleep()和wait()方法的区别 为什么wait( ...
- GIL,queue,进程池与线程池
GIL 1.什么是GIL(这是Cpython解释器) GIL本质就是一把互斥锁,既然是互斥锁,原理都是一样的,都是让多个并发线程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执行 即:有了GIL的存在,同一进程内的多个线程同一时 ...
随机推荐
- SSH工具登录远程指定节点时输入用户名密码方式【我】
通过堡垒机部署项目, 一种方式:先把补丁传到接入机,然后用CRT等命令行工具登录指定接入机,然后用SCP命令把 补丁传到 生产服务器,比如 scp -P90010 /app/backup/packet ...
- React vs. Angular vs. Vue
原文连接 历史 React是一个用于构建Web应用程序UI组件的JavaScript库. React由Facebook维护,许多领先的科技品牌在其开发环境中使用React. React被Faceboo ...
- 采购信息记录批导BAPI
转自:https://www.cnblogs.com/freeandeasy/p/11810272.html作者的话: 可以批导创建及修改信息记录的主数据.而且可以对条件中的时间段及其数量等级中的 ...
- 启后台JOB处理单据遇到锁定问题
/用户XXX已经处理采购凭证 9000036590 DN过账失败:/已冻结临时过账:用户 XXX已冻结编号范围 /用户XXX已经处理采购凭证 9000036589 ???问题:怎么检查采购订单正在 ...
- sql 获取本周周一和周日
版本1.0(获取周日存在问题,请勿使用,仅用于引以为戒) 存在问题,获取周日的时候,当当前时间正好是周日,会获取下一周的周日,而非本周周日. ,)),) ),, ,)),) 版本2.0 看到版本1.0 ...
- DB2存储过程简单示例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将在DB2中创建一个名为DEMO1201的存储过程. 该存储过程的输入参数IN_NAME和IN_CREDITCARD,表示用户的姓名和身份证号. 该存储过程的作用是根据身份证号来新建 ...
- 《CNCF × Alibaba云原生技术公开课》知识点自测(三):Kubernetes核心概念
(单选)1.Kubernetes的中文含义是___. A. 船 B.舵手 C.容器平台 D.起重机 (单选) 2.Kubectl是_____. A. 一个与Kubernetes集群进行交互.管 ...
- 第一篇博客==>Hello_World
1,为什么写博客? 大佬都说程序员需要写博客的说,被无数到的大佬帮我洗脑之后,慢慢也发现了写博客的好处,写博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1.打开博客,记录世界记录你.emmm 2.可以把自己的一些经 ...
- SQL查询当天、本周、本月记录详解
--查询当天: select * from info where DateDiff(dd,datetime,getdate())=0 --查询24小时内的: select * from info wh ...
- JS选中和取消选中checkbox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input")[0].checked = 0;//不选择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