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恶的回调

对前端工程师来说,异步回调是再熟悉不过了,浏览器中的各种交互逻辑都是通过事件回调实现的,前端逻辑越来越复杂,导致回调函数越来越多,同时 nodejs 的流行也让 javascript 在后端的复杂场景中得到应用,在 nodejs 代码中更是经常看到层层嵌套。异步操作的回调一旦嵌套很多,不仅代码会变的臃肿,还很容易出错。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异步场景:先通过异步请求获取页面数据,然后根据页面数据请求用户信息,最后根据用户信息请求用户的产品列表。过多的回调函数嵌套,使得程序难以维护,发展成万恶的回调

$.get('/api/data', function(data) {
console.log(data);
$.get('/api/user', function(user) {
console.log(user);
$.get('/api/products', function(products) {
console.log(products)
});
});
});

2、异步流程控制

  • 最原始异步流程的写法,就是类似上面例子里的回调函数嵌套法,用过的人都知道,那叫一个酸爽。

  • 后来出现了 Promise ,它极大提高了代码的可维护性,消除了万恶的回调嵌套问题,并且现在已经成为 ES6 标准的一部分。

$.get('/api/data')
.then(function(data) {
console.log(data);
return $.get('/api/user');
})
.then(function(user) {
console.log(user);
return $.get('/api/products');
})
.then(function(products) {
console.log(products);
});
  • 之后在 nodejs 圈出现了 co 模块,它基于 ES6 的 generator 和 yield ,让我们能用同步的形式编写异步代码
co(function *() {
var data = yield $.get('/api/data');
console.log(data);
var user = yield $.get('/api/user');
console.log(user);
var products = yield $.get('/api/products');
console.log(products);
});
  • 以上的 Promise 和 generator 最初创造它的本意都不是为了解决异步流程控制。其中 Promise 是一种编程思想,用于“当xx数据准备完毕,then执行xx动作”这样的场景,不只是异步,同步代码也可以用 Promise。而 generator 在 ES6 中是迭代器生成器,被 TJ 创造性的拿来做异步流程控制了。真正的异步解决方案请大家期待 ES7 的 async 吧!本文以下主要介绍 co 模块。

3、co 模块

上文已经简单介绍了co 模块是能让我们以同步的形式编写异步代码的 nodejs 模块,主要得益于 ES6 的 generator。nodejs >= 0.11 版本可以加 --harmony 参数来体验 ES6 的 generator 特性,iojs 则已经默认开启了 generator 的支持。

要了解 co ,就不得不先简单了解下 ES6 的 generator 和 iterator。

  • Iterator

Iterator 迭代器是一个对象,知道如何从一个集合一次取出一项,而跟踪它的当前序列所在的位置,

它的接口很简单,一般拥有以下三个方法就可以了。

hasNext() //集合中是否还有下一个元素
next() //迭代到下一个元素
reset()//重置,我见到的代码一般是抛出异常,即一般不支持多次迭代

它提供了一个next()方法返回序列中的下一个项目。

var lang = { name: 'JavaScript', birthYear: 1995 };
var it = Iterator(lang);
var pair = it.next();
console.log(pair); // ["name", "JavaScript"]
pair = it.next();
console.log(pair); // ["birthYear", 1995]
pair = it.next(); // A StopIteration exception is thrown
  • 可以没有真正的集合(像Array),只要有相应的生成规则就行。这种情况下,没有内存的限制,因此可以表示无限序列

  • 不调用next(),迭代器不进行迭代的,因此有延迟加载的特性。

  • 迭代器,本质上是一个状态机,每个状态下,进行一些操作,然后进入下一个状态或维持状态不变。

乍一看好像没什么奇特的,不就是一步步的取对象中的 key 和 value 吗,for ... in也能做到,但是把它跟 generator 结合起来就大有用途了。

  • Generator

迭代器模式是很常用的设计模式,但是实现起来,很多东西是程序化的;当迭代规则比较复杂时,维护迭代器内的状态,是比较麻烦的。 于是有了generator。Generator 生成器允许你通过写一个可以保存自己状态的的简单函数来定义一个迭代算法。 Generator 是一种可以停止并在之后重新进入的函数。生成器的环境(绑定的变量)会在每次执行后被保存,下次进入时可继续使用。generator 字面上是“生成器”的意思,在 ES6 里是迭代器生成器,用于生成一个迭代器对象,最大特点就是可以交出函数的执行权(即暂停执行)。只有在调用了 next() 函数之后,函数才会开始执行。

function *gen() {
yield 'hello';
yield 'world';
return true;
}

以上代码定义了一个简单的 generator,看起来就像一个普通的函数,区别是function关键字后面有个*号,函数体内可以使用yield语句进行流程控制

 var iter = gen();

 var a = iter.next();

 console.log(a); // {value:'hello', done:false}

 var b = iter.next();

 console.log(b); // {value:'world', done:false}

 var c = iter.next();

 console.log(c); // {value:true, done:true}

当执行gen()的时候,并不执行 generator 函数体,而是返回一个迭代器。迭代器具有next()方法,每次调用 next() 方法,函数就执行到yield语句的地方。next() 方法返回一个对象,其中value属性表示 yield 关键词后面表达式的值,done 属性表示是否遍历结束。generator 生成器通过nextyield的配合实现流程控制,上面的代码执行了三次 next() ,generator 函数体才执行完毕。

  • co 模块思路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generator 函数体可以停在 yield 语句处,直到下一次执行 next()。co 模块的思路就是利用 generator 的这个特性,将异步操作跟在 yield 后面,当异步操作完成并返回结果后,再触发下一次 next() 。当然,跟在 yield 后面的异步操作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 thunks 和 promises。

4、7行代码

再看看文章开头的7行代码:

function co(gen) {
var it = gen();
var ret = it.next();
ret.value.then(function(res) {
it.next(res);
});
}

首先生成一个迭代器,然后执行一遍 next(),得到的 value 是一个 Promise 对象,Promise.then() 里面再执行 next()。当然这只是一个原理性的演示,很多错误处理和循环调用 next() 的逻辑都没有写出来。

下面做个简单对比: 传统方式,sayhello是一个异步函数,执行helloworld会先输出"world"再输出"hello"

function sayhello() {
return Promise.resolve('hello').then(function(hello) {
console.log(hello);
});
}
function helloworld() {
sayhello();
console.log('world');
}
helloworld();

输出

> "world"
> "hello"

co 的方式,会先输出"hello"再输出"world"

function co(gen) {
var it = gen();
var ret = it.next();
ret.value.then(function(res) {
it.next(res);
});
}
function sayhello() {
return Promise.resolve('hello').then(function(hello) {
console.log(hello);
});
}
co(function *helloworld() {
yield sayhello();
console.log('world');
});

输出

> "hello"
> "world"

5、消除回调金字塔

假设sayhello/sayworld/saybye是三个异步函数,用真正的 co 模块就可以这么写:

var co = require('co');
co(function *() {
yield sayhello();
yield sayworld();
yield saybye();
});

输出

> "hello"
> "world"
> "bye

通过上面的分析,yield之后,实际上本次调用就结束了,控制权实际上已经转到了外部调用了generator的next方法的函数,调用的过程中伴随着状态的改变。那么如果外部函数不继续调用next方法,那么yield所在函数就相当于停在yield那里了。所以把异步的东西做完,要函数继续执行,只要在合适的地方再次调用generator 的next就行,就好像函数在暂停后,继续执行。

  • yield与return的区别:

(1)yield仅代表本次迭代完成,并且还必有下一次迭代;
(2) return则代表生成器函数完成;

利用生成器函数可以进行惰性求值,但无法获取到第一次next函数传入的值,而且只要执行了yield的返回操作,那么构造函数一定没有执行完成,除非遇到了显式的return语句。

6、代理yeild

yield* 后面接受一个 iterable object 作为参数,然后去迭代(iterate)这个迭代器(iterable object),同时 yield* 本身这个表达式的值就是迭代器迭代完成时(done: true)的返回值。调用 generator function 会返回一个 generator object,这个对象本身也是一种 iterable object,所以,我们可以使用 yield* generator_function() 这种写法。

➜ qiantou cat yield05.js

 function* outer(){

   yield 'begin';

 var ret = yield* inner();

 console.log(ret);
yield 'end';

 }

 function * inner(){

 yield 'inner';
r

 return 'return from inner';

 }

 var it = outer(),v;

 v = it.next().value;

 console.log(v);

 v = it.next().value;

 console.log(v);

 v = it.next().value;

 console.log(v)

输出:

 ➜ qiantou node yield05.js

 begin

 inner

 return from inner

 end

yield* 后面接受一个 iterable object 作为参数,然后去迭代(iterate)这个迭代器(iterable object),同时 yield* 本身这个表达式的值就是迭代器迭代完成时(done: true)的返回值。调用 generator function 会返回一个 generator object,这个对象本身也是一种 iterable object,所以,我们可以使用 yield* generator_function() 这种写法。

  • yield* 的作用

(1)用原生语法,抛弃 co 的黑魔法,换取一点点点点性能提升

(2)明确表明自己的意图,避免混淆

(3)调用时保证正确的 this 指向

7、总结

对于ES6的生成器函数总结有四点:
(1) yield必须放置在*函数中;
(2) 每次执行到yield时都会暂停函数中剩余代码的执行;
(3) *函数必须通过函数调用的方式(new方式会报错)才能产生自身的实例,并且每个实例都互相独立;
(4)一个生成器函数一旦迭代完成,则再也无法还原,一直停留在最后一个位置;

尤其是第二点,是非常强大的功能,暂停代码执行,以前只有在浏览器环境中,alert、comfirm等系统内置函数才具有类似的能力,所以如果熟悉多线程的语言,你会找到类似的感觉,于是也有人说,有了yield,NodeJS就有协程的能力,完全可以处理多个需要协作的任务。

js之yeild的更多相关文章

  1. vue.js组件化开发实践

    前言 公司目前制作一个H5活动,特别是有一定统一结构的活动,都要码一个重复的轮子.后来接到一个基于模板的活动设计系统的需求,便有了下面的内容.借油开车. 组件化 需求一到,接就是怎么实现,技术选型自然 ...

  2. VUE.JS组件化

    VUE.JS组件化 前言 公司目前制作一个H5活动,特别是有一定统一结构的活动,都要码一个重复的轮子.后来接到一个基于模板的活动设计系统的需求,便有了下面的内容.借油开车. 组件化 需求一到,接就是怎 ...

  3. ASP.NET MVC深入浅出系列(持续更新) ORM系列之Entity FrameWork详解(持续更新) 第十六节:语法总结(3)(C#6.0和C#7.0新语法) 第三节:深度剖析各类数据结构(Array、List、Queue、Stack)及线程安全问题和yeild关键字 各种通讯连接方式 设计模式篇 第十二节: 总结Quartz.Net几种部署模式(IIS、Exe、服务部署【借

    ASP.NET MVC深入浅出系列(持续更新)   一. ASP.NET体系 从事.Net开发以来,最先接触的Web开发框架是Asp.Net WebForm,该框架高度封装,为了隐藏Http的无状态模 ...

  4. Ext JS学习第十六天 事件机制event(一) DotNet进阶系列(持续更新) 第一节:.Net版基于WebSocket的聊天室样例 第十五节:深入理解async和await的作用及各种适用场景和用法 第十五节:深入理解async和await的作用及各种适用场景和用法 前端自动化准备和详细配置(NVM、NPM/CNPM、NodeJs、NRM、WebPack、Gulp/Grunt、G

    code&monkey   Ext JS学习第十六天 事件机制event(一) 此文用来记录学习笔记: 休息了好几天,从今天开始继续保持更新,鞭策自己学习 今天我们来说一说什么是事件,对于事件 ...

  5. 【前端知识体系-JS相关】ES6专题系列总结

    1.如何搭建ES6的webpack开发环境? 安装Node环境 node -v // 10.14.1 安装NPM环境 npm -v // 6.4.1 安装babel npm install @babe ...

  6. Vue.js 和 MVVM 小细节

    MVVM 是Model-View-ViewModel 的缩写,它是一种基于前端开发的架构模式,其核心是提供对View 和 ViewModel 的双向数据绑定,这使得ViewModel 的状态改变可以自 ...

  7. js学习笔记:操作iframe

    iframe可以说是比较老得话题了,而且网上也基本上在说少用iframe,其原因大致为:堵塞页面加载.安全问题.兼容性问题.搜索引擎抓取不到等等,不过相对于这些缺点,iframe的优点更牛,跨域请求. ...

  8. js学习笔记:webpack基础入门(一)

    之前听说过webpack,今天想正式的接触一下,先跟着webpack的官方用户指南走: 在这里有: 如何安装webpack 如何使用webpack 如何使用loader 如何使用webpack的开发者 ...

  9. JS调用Android、Ios原生控件

    在上一篇博客中已经和大家聊了,关于JS与Android.Ios原生控件之间相互通信的详细代码实现,今天我们一起聊一下JS调用Android.Ios通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便帮助我们在进行混合式开发时, ...

随机推荐

  1. SQL1042C running a fenced routine (stored procedure/UDF)

    Relation to this link http://www-01.ibm.com/support/docview.wss?uid=swg21399105 2015-01-11-13.38.19. ...

  2. (转)一张图学会Dockerfile

    原文:http://blog.51cto.com/kusorz/1942816 前言 Dockerfile是非常容易学的,和SHELL相比那简单的太多了. Dockerfile是为快速构建docker ...

  3. Java并发编程——阻塞队列BlockingQueue

    Java 并发编程系列文章 Java 并发基础——线程安全性 Java 并发编程——Callable+Future+FutureTask java 并发编程——Thread 源码重新学习 java并发 ...

  4. linux 创建软链接和硬链接

    Linux 系统中有软链接和硬链接两种特殊的“文件”. 软链接可以看作是Windows中的快捷方式,可以让你快速链接到目标档案或目录. 硬链接则透过文件系统的inode来产生新档名,而不是产生新档案. ...

  5. 【树】Validate Binary Search Tree

    需要注意的是,左子树的所有节点都要比根节点小,而非只是其左孩子比其小,右子树同样.这是很容易出错的一点是,很多人往往只考虑了每个根节点比其左孩子大比其右孩子小.如下面非二分查找树,如果只比较节点和其左 ...

  6. 在Android中调用KSOAP2库访问webservice服务出现的服务端传入参数为null的问题解决

    ksoap2-android-3.0.0-jar 第三方库来调用.net 写的Web Service 如果没有参数,那么调用一切顺利,但是如果服务是带参数的,那么服务端接收的参数都是nul.      ...

  7. 《python灰帽子》学习笔记:调试器设置

    一.构造 C  数据类型 C Type | Python Type | ctypes Typ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JavaScript设计模式-10.工厂模式实例xhr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 ...

  9. WPF中Window的ShowInTaskbar、Owner和Topmost属性

    1. ShowInTaskbar:设置窗口是否在任务栏上有一席之位,默认为true, 当在父窗口上新开一个子窗口时,任务栏上就会出现两个窗口,所以当要实现 不管开启多少个窗口,在任务栏上都只显示一个窗 ...

  10. Nginx的upstream的5种分配方式

    转自:Nginx的upstream目前支持5种分配方式 1.轮询(默认) 每个请求按时间顺序逐一分配到不同的后端服务器,如果后端服务器down掉,能自动剔除. 2.weight指定轮询几率,weig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