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 const

1. let要好好用

1. 基本用法

let命令用于声明变量,但是在所声明的变量具有块级作用域的特性,只在let命令所在的代码块中有效。

先看下面这段代码输出什么:

var a = [];
for (var i = 0; i < 10; i++){
    a[i] = function () {
        console.log(i);
    };
}
a[8]();

程序的输出结果是10而不是8,因为i是全局变量,执行完for循环后,i的值变为10,a数组中存放的是console.log(i)这段代码,在调用 a[8]()i 的值 为10,故最终输出10.

若使用let上述代码的输出会变成什么呢?

var a = [];
for (let i = 0; i < 10; i++){
    a[i] = function () {
        console.log(i);
    };
}
a[8]();

程序最终输出8,因为使用let声明变量 i 后,每一次循环的的 i 实际上都是一个新的变量,a[6]a[8] 对应的 i 并不是同一个 iJavaScript 引擎会记住当前的 i 值,在进行下一个 i 值执行 i++ 时会在当前的 i 的基础上进行计算。

for (let i =0; i < 3; i++){
    let i = 'abc';
    console.log(i);
}
//程序输出
'abc'
'abc'
'abc'

可以看到内部的 i 并没有覆盖掉外部for循环中的 i ,两个变量虽然同名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变量,两者互不影响,并不存在覆盖的情况。它们有各自单独的作用域。

2. let声明的变量不存在变量提升

var 命令声明的变量是有变量提升的,但是 let 命令声明的变量不存在变量提升

看下面的例子:

// var
consol.log(i); // 输出undefined
var i = 3;

// let
console.log(i); // ReferenceError
let i = 3;

使用 var 命令时,在程序预解析阶段,js 解释器遇到 var 命令时会将后面变量进行提前声明,但是注意并不会赋值,而 let 命令并不会进行提前声明,故会报ReferenceError 错误。

3. TDZ(temporal dead zone)暂时性死区

ES6明确规定,如果在某个区块中存在 letconst 命令,那么这个区块中对用 letconst 命令声明的变量从一开始就形成封闭作用域,只要在声明之前使用这些变量,就会报错。

也就是说在这个区块中用这两个命令声明的变量的作用域链中只有当前作用域,只在当前作用域中起作用,在其它作用域中重名的变量和它们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并不会形成覆盖等作用,就像第一条基本用法中第三段代码,变量 i 并不会进行覆盖。

var tmp = 123;
if (true) {
    tmp = 'abc';
    let tmp;
    console.log(tmp);
}

运行结果截图:



在使用 let 声明之前就执行tep = 'abc'; 使用了变量 tmp 导致出现引用错误。

再看一例:

var tmp = 123;
if (true) {
    let = tmp;
    console.log(tmp);
}

运行结果截图:



if 语句块内的 tmp 变量和外面的 tmp 变量并不是一个变量,它们两个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在 if 语句块内声明了 tmp 但是并没有赋值,故输出 undefined.

ES6规定暂时性死区和let,const不出现变量提升,主要是为了减少运行时的错误,在没有声明变量之前就使用它,一是不符合正常的思维逻辑,二是会引发一些意料之外的行为。

因此,平时在写代码时要养成先声明后使用的编程习惯!

4. 不允许重复声明

ES6规定:let 不允许在相同的作用域内重复声明同一个变量

下面的代码都是错误的:

// 报错
function () {
    var i;
    let i;
}
// 报错
function () {
    let a = 1;
    let a = 2;
}
// 报错
function f (arg) {
    let arg;
}
// 不报错
function f (arg) {
    {
        let arg;
    }
}

前面两种很好理解,第三种,我们知道在 js 中函数的形参实际上就是函数内部的一个局部变量,function f(arg) 就相当于 function f (var arg), 所以实际上和前面两种情况一样。

第四种由于在函数内部又新建了一个区块,故两个变量是存在于不同的区块中,故不会报错。

let 声明的变量只在当前的区块中有效,并且在当前区块中只能有一个这样的变量,不能出现同名的变量

2. 块级作用域

1. 为什么需要块级作用域

两段代码来说明原因:

例1(内层变量覆盖外层变量):

// 覆盖
var tmp = new Date();

function f () {
    console.log(tmp);
    if (false) {
        var tmp = 'hello';
    }
}

f(); // 输出 undefined

上述代码相当于:

// 覆盖
var tmp = new Date();

function f () {
    var tmp; // 变量提升
    console.log(tmp);
    if (false) {
    	var tmp = 'hello';
    }
}

f(); // 输出 undefined

在预解析阶段,由于变量提升,在函数 f 内部,变量 tmp 被提升到函数 f 作用域的头部,但是并未赋值,赋值是在执行阶段进行的。

例2(循环计数变量变为全局变量):

for (var i = 0; i < 10; i++) {
    console.log(i);
}
console.log(i); // 输出10

在其它具有块级作用域的语言中,在 for 循环执行完毕后,变量 i 就被销毁了,但是在 js 中,变量 i 并没有被销毁,反而变成了全局变量。

2. ES6中实现了块级作用域

ES6中块级作用是利用 let 命令实现的,单纯写一对大括号,并不是块级作用域

// 没有用let命令
{
    var tmp =2
}
	console.log(tmp); // 输出2

上面的代码并没有利用 let 命令,tmp 是一个全局变量。

// 使用let命令
{
    let tmp =2
}
	console.log(tmp); // undefined

运行结果:



tmp是一个局部变量,在外部无法访问内部的变量,故输出undefined。

块级作用域的出现使得之前广泛使用的立即执行匿名函数(IIFE)的写法变得不再必要

3. 块级作用域与函数声明

ES5规定:函数只能在顶层作用域和函数作用域中声明,不能在块级作用域中声明

ES6规定:允许在块级作用域中声明函数,在块级作用域中,函数声明语句的行为类似于 let 在块级作用域之外不可引用

ES6环境浏览器行为方式:

  • 允许在块级作用域内声明函数
  • 函数声明类似于 var ,即会提升到全局作用域或函数作用域的头部
  • 同时,函数声明还会提升到所在的块级作用域的头部

可以看到ES6规定和浏览器的实现是不一致的,这是为了降低对旧代码产生的影响。

下面举例来说明一下:

例:

function f () {
	console.log("I am outside");
}
(function () {
	if (false) {
		function f() {
			console.log("I am inside");
		}
	}
	f();
}());
// 输出结果:
// "I am inside"

ES5环境下,以上代码相当于:

// ES5环境
function f () {
	console.log("I am outside");
}
(function () {
    function f() {
			console.log("I am inside"); // 函数f声明提前,注意在ES5下函数体也提前了
		}
	if (false) {
	}
	f();
}());
// 输出结果:
// "I am inside"

在IE浏览器下调试时,IE10及以下浏览器版本应该都是 ES5 环境,因为运行上述代码时结果与理论上一致,而在 edge版本上运行时,却发生引用错误和 ES6 环境理论上一致。

ES6环境下,以上代码相当于:

// ES6环境
function f () {
	console.log("I am outside");
}
(function () {
    var f = undefined; // 在ES6环境下同样也是提前了,但是函数体并没有提前
	if (false) {
        function f() {
			console.log("I am inside"); // 函数f声明提前,注意在ES5下函数体也提前了
		}
	}
	f();
}());

运行结果:



chrome,IE edge ,Firefox下和上述结果是一致的,应该是 ES6 环境。

无论支不支持在块级作用域中声明函数,这种行为是不好的,即使真的需要,也应该在块级作用域中写成函数表达式的形式

4. do表达式(仅仅是提案)

do 表达式解决的是在块级作用域不能返回值的问题

do 表达式的用法如下:

let x = do {
    let t = 3;
    t+1;
};

如果浏览器能实现的话, x 的值应该为块级作用域的返回值 t+1 为4.

3. const(不要忘记立即初始化哦)

1. 基本用法

const 声明的是一个只读的常量,一旦声明,常量的值就不能改变

const PI = 3.1415929;
pi = 2; // 报错,不能够给常量再赋值

const 一旦声明常量,就必须立即初始化,否则也会报错

const PI; // SyntaxError:Misssing initializer in const declaration

const 的作用域与 let 命令相同,也是只在声明所在的块级作用域中生效

if (true) {
    const MAX = 5;
}
console.log(MAX); // Uncaught ReferenceError MAX is not defined

const 命令声明的常量不会提升,同样存在暂时性死区

if (true) {
    console.log(MAX); // ReferenceError,必须在变量使用之前声明它
    const MAX = 5;
}

使用const 声明的常量与let 一样不可进行重复声明

var a = 1;
const a = 1; // 报错,在同一个块级作用域内不能声明两个同名的变量(常量)

2. const的本质

const 实际上保证的并不是变量的值不得改动,而是变量指向的那个内存地址不得改动,对于简单数据类型而言,值就保存在变量指向的内存地址中,内存地址不改变,值自然也就不会改变。但是对于复合类型的数据类型而言,变量指向的内存地址中保存的是一个指针,这个指针指向的内存空间中保存的是这个复合数据类型的值。我们对象是可变的数据类型,故地址不变,对象的内容实际上是可以改变的。

举例说明:

const obj = {};
// 为对象添加一个属性
obj.prop = 1; // 添加成功
// 令obj指向另一个对象
obj = {}; // 报错

obj 指向另一个对象时,由于地址发生了改变,会改变 obj 的值,故会报错。

如果真的想将对象冻结,可以使用 Object.freeze 方法

const foo = Object.freeze({});
// 常规模式下,下面一行不起作用
// 严格模式下,下面一行会报错
foo.prop = 123;

常量 foo 指向了一个冻结的对象,所以添加新属性时不起作用,严格模式下还会报错。

4. ES6中声明变量的六种方法

  • var
  • function
  • let
  • const
  • import
  • class

5. ES6对顶层对象属性的改变

1. ES5中顶层对象的属性

顶层对象在浏览器环境中指的是 window 对象,在 Node 环境中指的是 global 对象。在 ES5 中顶层对象的属性与全局变量是等价的。

window.a = 2;
console.log(a) // 输出2

顶层对象的属性与全局变量相关带来的问题:

  • 无法在编译时就提示变量未声明的错误,只有在运行时才能知道(因为全局变量有可能是顶层对象的属性创造的,而属性的创造是动态的)
  • 程序员不知不觉就会创建全局变量(比如打字出错)
  • 顶层对象的属性是到处都可以读写的,非常不利于模块化编程

2. ES6中顶层对象的属性

1. 为了保持兼容性,varfunction 命令声明的全局变量依然是顶层对象的属性

2. let,const,class 命令声明的全局变量不属于顶层对象的属性

var a = 1;
console.log(window.a); // 1
let b = 2;
console.log(window.b); // undefined

let 声明的变量 b 并不是顶层对象的属性,故会输出 undefined

let和const总结(ES6)的更多相关文章

  1. 01 | let 和 const语法 | es6

    01 | let 和 const语法 ES6新增了let命令,用来声明变量.它的用法类似于var,但也有区别 let 和 var 1.作用范围不同 var声明的变量在全局范围内都有效,所以全局只有一个 ...

  2. 2. let和const命令--ES6

    1. let命令 let 命令不存在变量提升let 命令 只在let命令所在的代码块内有效. { let a = 10; var b = 1; } a // ReferenceError: a is ...

  3. let和const在es6中的异同点

    let和const这两个都是声明一个变量或函数的方法与var差不太多的效果 let的声明在for循环中,当你定义的是多少,最后你的值就是多少开始的,它只进行一次循环,不会像var那样去一遍一遍的去遍历 ...

  4. ES6 学习笔记(一)let,const和解构赋值

    let和const let和const是es6新增的两个变量声明关键字,与var的不同点在于: (1)let和const都是块级作用域,在{}内有效,这点在for循环中非常有用,只在循环体内有效.va ...

  5. ES6知识整理(1)--let和const命令

    最近准备在业余空闲时间里一边学习ES6,一边整理相关知识.只有整理过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也就是学习之后要使用和整理成文,才是正在的学到了... 那么现在开始 LINK START!(首先是第一讲,前 ...

  6. 现代JavaScript—ES6+中的Imports,Exports,Let,Const和Promise

    转载请注明出处:葡萄城官网,葡萄城为开发者提供专业的开发工具.解决方案和服务,赋能开发者.原文出处:https://www.freecodecamp.org/news/learn-modern-jav ...

  7. es6 快速入门 系列 —— 变量声明:let和const

    其他章节请看: es6 快速入门 系列 变量声明:let和const 试图解决的问题 经典的 var 声明让人迷惑 function demo1(v){ if(v){ var color='red' ...

  8. 深入研究const(es6特性)

    const  申明常量 var str = 'es6' console.log(window.str) // es6 属于顶层对象window const不属于顶层对象window const str ...

  9. ES6+ 现在就用系列(二):let 命令

    系列目录 ES6+ 现在就用系列(一):为什么使用ES6+ ES6+ 现在就用系列(二):let 命令 ES6+ 现在就用系列(三):const 命令 ES6+ 现在就用系列(四):箭头函数 => ...

随机推荐

  1. 基于Galera Cluster多主结构的Mysql高可用集群

    Galera Cluster特点 1.多主架构:真正的多点读写的集群,在任何时候读写数据,都是最新的 2.同步复制:集群不同节点之间数据同步,没有延迟,在数据库挂掉之后,数据不会丢失 3.并发复制:从 ...

  2. 【Elasticsearch 7 探索之路】(四)Analyzer 分析

    上一篇,什么是倒排索引以及原理是什么.本篇讲解 Analyzer,了解 Analyzer 是什么 ,分词器是什么,以及 Elasticsearch 内置的分词器,最后再讲解中文分词是怎么做的. 一.A ...

  3. 2019-9-26:渗透测试,基础学习,js正则以及什么是目录扫描,笔记

    js正则表达式,用单个字符串描述或者匹配符合特定语句规则的字符串,相当于一种搜索模式.一些字符序列组合在一起,可以简单也可以复杂模式的,可以去搜索还可以替换 正则表达式语法/表达式/修饰符(可选),例 ...

  4. Theano教程

    让我们开始一个交互式会话(例如使用python或ipython)并导入Theano. from theano import * 你需要使用Theano的tensor子包中的几个符号.让我们以一个方便的 ...

  5. JavaScript 数组学习总结

    类数组转数组 ES5解决方案 let arr = Array.prototype.slice.call(arrlike) ES6解决方案 let arr = Array.from(arrlike) / ...

  6. python calendar 时间处理类库

    #python中的calendar import calendar #返回指定年的某月 def get_month(year, month): return calendar.month(year, ...

  7. 计算购物车金额总和( jquery )

    今天简单写了一个jq版购物车计算金额总和的例子,如图: 整体页面代码如下: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 ...

  8. KNN学习笔记

    简单地说,KNN算法就是通过测量不同特征值之间的距离来对特征进行分类的一种算法. 优点:精度高.对异常值不敏感.无数据输入假定. 缺点:计算复杂度高.空间复杂度高. 适用数据范围:数值型和标称型. 工 ...

  9. 【跟唐老师学习云网络】-第8篇 iptables - filter过滤功能

    [摘要] 前面的各种协议已经可以把基本可用的物理网络世界给形成了,在正常情况下,它可以玩的很溜.比如组个局域网办公,或者打个联机魔兽争霸,都没有什么问题. 一.背景介绍 前面的各种协议已经可以把基本可 ...

  10. Spring通过IOC帮我们做火鸡

    一.IOC--setter注入 1.准备dmo 首先准备一只火鸡 public class Turkey { private int id;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