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ct躬行记(12)——Redux中间件
Redux的中间件(Middleware)遵循了即插即用的设计思想,出现在Action到达Reducer之前(如图10所示)的位置。中间件是一个固定模式的独立函数,当把多个中间件像管道那样串联在一起时,前一个中间件不但能将其输出传给下一个中间件作为输入,还能中断整条管道。在引入中间件后,既能扩展Redux的功能,也能增强dispatch()函数,适应不同的业务需求,例如通过中间件记录日志、报告奔溃或处理异步请求等。
图10 中间件管道
一、开发模式
在设计中间件函数时,会遵循一个固定的模式,如下代码所示,使用了柯里化、高阶函数等函数式编程中的概念。
function middleware(store) {
return function(next) {
return function(action) {
return next(action);
};
};
}
middleware()函数接收一个Store实例,返回值是一个接收next参数的函数。其中next也是一个函数,用来将控制权转移给下一个中间件,从而实现了中间件之间的串联,它会返回一个处理Action对象的函数。由于闭包的作用,在这最内层的函数中,依然能调用外层的对象和函数,例如访问action所携带的数据、执行store中的dispatch()或getState()方法等。示例中的middleware()函数只是单纯的将接收到的action对象转交给后面的中间件,没有对其做额外的处理。
之所以将中间件函数写成层层嵌套的模式,有以下几个原因。
(1)扩展Redux需要遵循函数式编程的设计思想。
(2)柯里化让中间件更容易处理数据流,即便于形成数据处理管道。
(3)每个中间件的职责单一(即函数代码尽量少),通过嵌套组合完成复杂功能。
利用ES6中的箭头函数能将middleware()函数改写得更加简洁,如下所示。
const middleware = store => next => action => {
return next(action);
};
二、applyMiddleware()
Redux提供了组织中间件的applyMiddleware()函数,在阅读过此函数的源码(如下所示)之后,才能更好的理解中间件的开发模式。
function applyMiddleware(...middlewares) {
return createStore => (...args) => {
const store = createStore(...args);
let dispatch = () => {
throw new Error(
"Dispatching while constructing your middleware is not allowed. " +
"Other middleware would not be applied to this dispatch."
);
};
const middlewareAPI = {
getState: store.getState,
dispatch: (...args) => dispatch(...args)
};
const chain = middlewares.map(middleware => middleware(middlewareAPI));
dispatch = compose(...chain)(store.dispatch);
return { ...store, dispatch };
};
}
1)源码分析
接下来会分析函数中的代码,为了便于理解,在说明中还会给出相应的语句。
(1)利用剩余参数(...middlewares)的方式,applyMiddleware()函数可以接收任意多个中间件。
(2)返回一个接收createStore参数的函数,在函数体中调用Redux的createStore()函数,得到一个store实例。
const store = createStore(...args);
(3)middlewareAPI变量包含了中间件需要的参数,即store.getState()和dispatch()方法。
const middlewareAPI = {
getState: store.getState,
dispatch: (...args) => dispatch(...args)
};
(4)将middlewareAPI变量传递给每个中间件并调用一次,再将返回的函数组成一个新数组。
const chain = middlewares.map(middleware => middleware(middlewareAPI));
(5)通过compose()增强dispatch()方法,compose()是Redux内置的函数,可从右向左合成多个函数,例如compose(f1, f2, f3)(arg)相当于f1(f2(f3(arg)))。
dispatch = compose(...chain)(store.dispatch);
(6)最终得到一个对象,包含store实例的方法和增强后的dispatch()方法。
return { ...store, dispatch };
2)使用方式
applyMiddleware()函数有两种使用方式,下面用一个例子来演示,先定义两个中间件:m1和m2,以及一个Reducer函数:caculate()。
const m1 = store => next => action => {
console.log("m1");
return next(action);
};
const m2 = store => next => action => {
console.log("m2");
return next(action);
};
function caculate(previousState = {digit:0}, action) {
let state = Object.assign({}, previousState);
switch (action.type) {
case "ADD":
state.digit += 1;
break;
case "MINUS":
state.digit -= 1;
}
return state;
}
(1)applyMiddleware()是一个三级柯里化的函数,如果要使用,那么可以像下面这样调用,先传两个中间件,再传createStore()函数,最后传caculate()函数。
let store = applyMiddleware(m1, m2)(createStore)(caculate);
(2)applyMiddleware()函数还可以作为createStore()的最后一个参数,如下代码所示,第一个参数是caculate()函数,第二个参数是applyMiddleware()函数的结果。
let store = createStore(caculate, applyMiddleware(m1, m2));
在applyMiddleware()函数的内部,chain数组的值是[m1(next), m2(next)],由m1和m2返回的包含next参数的函数组成。增强后的dispatch()方法通过m1(m2(store.dispatch))得到,具体如下所示。
dispatch = action => {
console.log("m1");
return next(action);
};
当调用store实例的dispatch()方法(如下代码所示)时,会先输出“m1”;然后调用next()函数,也就是m2(next),输出“m2”;最后调用m2中的next()函数,也就是dispatch()方法。注意,不能在中间件中直接调用dispatch()方法,以免造成死循环。
store.dispatch({ type: "ADD" });
三、redux-thunk
如果要在Redux中处理异步请求,那么可以借助中间件实现,目前市面上已有很多封装好的中间件可供使用,例如redux-thunk、redux-promise或redux-saga等。本节将着重讲解redux-thunk中间件,其核心代码如下所示。
function createThunkMiddleware(extraArgument) {
return ({ dispatch, getState }) => next => action => {
if (typeof action === "function") {
return action(dispatch, getState, extraArgument);
}
return next(action);
};
}
首先检测action的类型,如果是函数,那么就直接调用并将dispatch、getState和extraArgument作为参数传入;否则就调用next参数,转移控制权。redux-thunk其实扩展了dispatch()方法,使其参数既可以是JavaScript对象,也可以是函数。
接下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演示redux-thunk的用法,如下代码所示,首先通过import引入redux-thunk,并定义一个异步Action。
import thunk from "redux-thunk";
function asynAction() {
return dispatch => {
fetch("server.php").then(
response => response.json(),
error => console.log(error)
).then(data => {
dispatch(data); //{type: "ADD"}
});
};
}
然后让asynAction()函数返回一个接收dispatch参数的函数,在函数体内通过fetch()函数请求服务端的资源,再利用得到的Promise处理获取到的数据。在第二个then()方法中,data参数被赋为{type: "ADD"},也就是server.php响应的数据,其代码如下所示。
<?php
$json = [
'type' => 'ADD'
];
echo json_encode($json);
再接入redux-thunk中间件,即将thunk传给applyMiddleware()函数,最后发送一个异步Action,如下所示。
let store = createStore(caculate, applyMiddleware(thunk));
store.dispatch(asynAction());
React躬行记(12)——Redux中间件的更多相关文章
- React躬行记(11)——Redux基础
Redux是一个可预测的状态容器,不但融合了函数式编程思想,还严格遵循了单向数据流的理念.Redux继承了Flux的架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精简.优化和扩展,力求用最少的API完成最主要的功能,它 ...
- React躬行记(5)——React和DOM
React实现了一套与浏览器无关的DOM系统,包括元素渲染.节点查询.事件处理等机制. 一.ReactDOM 自React v0.14开始,官方将与DOM相关的操作从React中剥离,组成单独的rea ...
- React躬行记(8)——样式
由于React推崇组件模式,因此会要求HTML.CSS和JavaScript混合在一起,虽然这与过去的关注点分离正好相反,但是更有利于组件之间的隔离.React已将HTML用JSX封装,而对CSS只进 ...
- React躬行记(9)——组件通信
根据组件之间的嵌套关系(即层级关系)可分为4种通信方式:父子.兄弟.跨级和无级. 一.父子通信 在React中,数据是自顶向下单向流动的,而父组件通过props向子组件传递需要的信息是组件之间最常见的 ...
- React躬行记(3)——组件
组件(Component)由若干个React元素组成,包含属性.状态和生命周期等部分,满足独立.可复用.高内聚和低耦合等设计原则,每个React应用程序都是由一个个的组件搭建而成,即组成React应用 ...
- React躬行记(10)——高阶组件
高阶组件(High Order Component,简称HOC)不是一个真的组件,而是一个没有副作用的纯函数,以组件作为参数,返回一个功能增强的新组件,在很多第三方库(例如Redux.Relay等)中 ...
- React躬行记(13)——React Router
在网络工程中,路由能保证信息从源地址传输到正确地目的地址,避免在互联网中迷失方向.而前端应用中的路由,其功能与之类似,也是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只不过来源变成URL,目的地变成HTML页面. 在传统的前端 ...
- React躬行记(16)——React源码分析
React可大致分为三部分:Core.Reconciler和Renderer,在阅读源码之前,首先需要搭建测试环境,为了方便起见,本文直接采用了网友搭建好的环境,React版本是16.8.6,与最新版 ...
- React躬行记(2)——JSX
JSX既不是字符串,也不是HTML,而是一种类似XML,用于描述用户界面的JavaScript扩展语法,如下代码所示.在使用JSX时,为了避免自动插入分号时出现问题,推荐在其最外层用圆括号包裹,并且必 ...
随机推荐
- exports、module.exports 和 export、export default
先了解他们的使用范围. require: node 和 es6 都支持的引入export / import : 只有es6 支持的导出引入module.exports / exports: 只有 no ...
- php与Redis实现一个100万用户的投票项目,如何实现实时查看投票情况?
好了,什么是冷热数据交换呢? 很土的解释一下,冷数据就是之前使用的数据,有种过去式的感觉,而热数据就是当前的数据,理解为现在进行时吧.如何交换呢?就是将Redis的数据周期存储到mysql中! 整体的 ...
- SpringBoot微服务电商项目开发实战 --- 模块版本号统一管理及Redis集成实现
上一篇文章总结了基于SpringBoot实现分布式微服务下的统一配置.分环境部署配置.以及服务端模块的分离(每一个提供者就是一个独立的微服务).微服务落地.Dubbo整合及提供者.消费者的配置实现.本 ...
- 从AlexNet(2012)开始
目录 写在前面 网络结构 创新点 其他有意思的点 参考 博客:blog.shinelee.me | 博客园 | CSDN 写在前面 本文重点在于回顾深度神经网络在CV领域的First Blood--A ...
- Python活力练习Day2
Day2:求1000以内的素数 #素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不能被其他自然数整除 #判断素数的方法:1).暴力法:从2到n-1每个数均整除进行判断 2).开根号法:从2到sqrt(n)均做整除判断( ...
- hadoop伪分布模式的配置和一些常用命令
大数据的发展历史 3V:volume.velocity.variety(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value(价值密度低) 大数据带来的技术挑战 存储容量不断增加 获取有价值的信息的难度:搜索.广告.推 ...
- JS---封装缓动(变速)动画函数---增加任意一个属性
封装缓动(变速)动画---增加任意一个属性 1. 本来的变速动画函数,是获取特定的属性(之前案例是向右移动,所以获取的是left属性) 2. 现在改变为,获取任意一个属性,使其移动到指定的target ...
- wx-一个简单页面
一个具有顶部,底部和中间的html页面,但没有js <view class="root"> <!-- 标签栏的页签 固定高度 --> <view cl ...
- 简单看看es6解构赋值
哎,我真的是太难了,今天就被这个解构赋值(也可以叫做析构,貌似析构是在c++中的,所以我这里叫做解构赋值吧)弄的我很烦,本来以为很容易的,结果还是弄了好久...就总结一下解构吧! 1.解构的基本使用 ...
- ArcGIS Runtime SDK for WPF学习笔记(一)
本节主要讲解如何安装ArcGIS Runtime SDK,以及移除注释与水印. 附上ArcGIS Runtime SDK for .NET的官方操作手册网址:https://developers.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