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bernetes网络插件Flannel的三种工作模式
跨主机通信的一个解决方案是Flannel,由CoreOS推出,支持3种实现:UDP、VXLAN、host-gw
一、UDP模式(性能差)
核心就是通过TUN设备flannel0实现(TUN设备是工作在三层的虚拟网络设备,功能是:在操作系统内核和用户应用程序之间传递IP包)
相比两台宿主机直接通信,多出了flanneld的处理过程,这个过程,使用了flannel0这个TUN设备,仅在发出IP包的过程中就要经过了三次用户态到内核态的数据拷贝(linux的上下文切换代价比较大),所以性能非常差
原理如下:
以flanel0为例,操作系统将一个IP包发给flanel0,flanel0把IP包发给创建这个设备的应用程序:flanel进程(内核态->用户态)
相反,flanel进程向flanel0发送一个IP包,IP包会出现在宿主机的网络栈中,然后根据宿主机的路由表进行下一步处理(用户态->内核态)
当IP包从容器经过docker0出现在宿主机,又根据路由表进入flanel0设备后,宿主机上的flanneld进程就会收到这个IP包
flannel管理的容器网络里,一台宿主机上的所有容器,都属于该宿主机被分配的“子网”,子网与宿主机的对应关系,存在Etcd中(例如Node1的子网是100.96.1.0/24,container-1的IP地址是100.96.1.2)
当flanneld进程处理flannel0传入的IP包时,就可以根据目的IP地址(如100.96.2.3),匹配到对应的子网(比如100.96.2.0/24),从Etcd中找到这个子网对应的宿主机的IP地址(10.168.0.3)
然后flanneld在收到container-1给container-2的包后,把这个包直接封装在UDP包里,发送给Node2(UDP包的源地址,就是Node1,目的地址是Node2)
每台宿主机的flanneld都监听着8285端口,所以flanneld只要把UDP发给Node2的8285端口就行了。然后Node2的flanneld再把IP包发送给它所管理的TUN设备flannel0,flannel0设备再发给docker0
二、VXLAN模式(性能较好)
什么是VXLAN?
VXLAN,即Virtual Extensible LAN(虚拟可扩展局域网),是Linux本身支持的一网种网络虚拟化技术。VXLAN可以完全在内核态实现封装和解封装工作,从而通过“隧道”机制,构建出覆盖网络(Overlay Network)
VXLAN的设计思想是:
在现有的三层网络之上,“覆盖”一层虚拟的、由内核VXLAN模块负责维护的二层网络,使得连接在这个VXLAN二nfcu网络上的“主机”(虚拟机或容器都可以),可以像在同一个局域网(LAN)里那样自由通信。
为了能够在二nfcu网络上打通“隧道”,VXLAN会在宿主机上设置一个特殊的网络设备作为“隧道”的两端,叫VTEP:VXLAN Tunnel End Point(虚拟隧道端点)
原理如下:
flanel.1设备,就是VXLAN的VTEP,即有IP地址,也有MAC地址
与UPD模式类似,当container-发出请求后,上的地址10.1.16.3的IP包,会先出现在docker网桥,再路由到本机的flannel.1设备进行处理(进站)
为了能够将“原始IP包”封装并发送到正常的主机,VXLAN需要找到隧道的出口:上的宿主机的VTEP设备,这个设备信息,由宿主机的flanneld进程维护
VTEP设备之间通过二层数据桢进行通信
源VTEP设备收到原始IP包后,在上面加上一个目的MAC地址,封装成一个导去数据桢,发送给目的VTEP设备(获取 MAC地址需要通过三层IP地址查询,这是ARP表的功能)
封装过程只是加了一个二层头,不会改变“原始IP包”的内容
这些VTEP设备的MAC地址,对宿主机网络来说没什么实际意义,称为内部数据桢,并不能在宿主机的二层网络传输,Linux内核还需要把它进一步封装成为宿主机的一个普通的数据桢,好让它带着“内部数据桢”通过宿主机的eth0进行传输,Linux会在内部数据桢前面,加上一个我死的VXLAN头,VXLAN头里有一个重要的标志叫VNI,它是VTEP识别某个数据桢是不是应该归自己处理的重要标识。
在Flannel中,VNI的默认值是1,这也是为什么宿主机的VTEP设备都叫flannel.1的原因
一个flannel.1设备只知道另一端flannel.1设备的MAC地址,却不知道对应的宿主机地址是什么。
在linux内核里面,网络设备进行转发的依据,来自FDB的转发数据库,这个flannel.1网桥对应的FDB信息,是由flanneld进程维护的
linux内核再在IP包前面加上二层数据桢头,把Node2的MAC地址填进去。这个MAC地址本身,是Node1的ARP表要学习的,需
Flannel维护,这时候Linux封装的“外部数据桢”的格式如下
然后Node1的flannel.1设备就可以把这个数据桢从eth0发出去,再经过宿主机网络来到Node2的eth0
Node2的内核网络栈会发现这个数据桢有VXLAN Header,并且VNI为1,Linux内核会对它进行拆包,拿到内部数据桢,根据VNI的值,所它交给Node2的flannel.1设备
三、host-gw模式(性能最高)
这是一种纯三层网络的方案,性能最高
howt-gw模式的工作原理,就是将每个Flannel子网的下一跳,设置成了该子网对应的宿主机的IP地址,也就是说,宿主机(host)充当了这条容器通信路径的“网关”(Gateway),这正是host-gw的含义
所有的子网和主机的信息,都保存在Etcd中,flanneld只需要watch这些数据的变化 ,实时更新路由表就行了。
核心是IP包在封装成桢的时候,使用路由表的“下一跳”设置上的MAC地址,这样可以经过二层网络到达目的宿主机
总结
udp模式:使用设备flannel.0进行封包解包,不是内核原生支持,上下文切换较大,性能非常差
vxlan模式:使用flannel.1进行封包解包,内核原生支持,性能较强
host-gw模式:无需flannel.1这样的中间设备,直接宿主机当作子网的下一跳地址,性能最强
host-gw的性能损失大约在10%左右,而其他所有基于VXLAN“隧道”机制 的网络方案,性能损失在20%~30%左右
Kubernetes网络插件Flannel的三种工作模式的更多相关文章
- VMWare虚拟机网络的三种工作模式
VMWare提供了三种工作模式: 1.bridged(桥接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VMWare虚拟出来的操作系统就像是局域网中的一台独立的主机,它可以访问网内任何一台机器.在桥接模式下,需要手工为虚拟系 ...
- VMWare提供了三种工作模式上网
VMWare提供了三种工作模式,它们是bridged(桥接模式).NAT(网络地址转换模式)和host-only(主机模式).要想在网络管理和维护中合理应用它们,你就应该先了解一下这三种工作模式. 1 ...
- VMWare三种工作模式 :bridge、host-only、nat
VMWare提供了三种工作模式,它们是bridged(桥接模式).NAT(网络地址转换模式)和host-only(主机模式).要想在网络管理和维护中合理应用它们,你就应该先了解一下这三种工作模式.这里 ...
- 转载-LVS的三种工作模式
来源地址:http://www.uml.org.cn/zjjs/201211124.asp 1.lvs简介 lvs是一个开源的软件,由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的章文嵩博士于1998年5月创立 ...
- LVS集群的三种工作模式
LVS的三种工作模式: 1)VS/NAT模式(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2)VS/TUN模式(tunneling) 3)DR模式(Direct routing) 1.N ...
- LVS负载均衡(LVS简介、三种工作模式、十种调度算法)
一.LVS简介 LVS(Linux Virtual Server)即Linux虚拟服务器,是由章文嵩博士主导的开源负载均衡项目,目前LVS已经被集成到Linux内核模块中.该项目在Linux内核中实现 ...
- LVS 负载均衡 三种工作模式 十种调度算法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40470303/article/details/80541639 一.LVS简介 LVS(Linux Virtual Server ...
- Apache的三种工作模式及相关配置
Apache的三种工作模式 作为老牌服务器,Apache仍在不断地发展,就目前来说,它一共有三种稳定的MPM(Multi-Processing Module,多进程处理模块).它们分别是 prefor ...
- httpd2.4.6三种工作模式(如何配置),防止占用内存暴增的策略
之前偷懒默认用yum安装了httpd.后来发现服务器内存暴增,一度达到75% 打开一看,好嘛后台休眠进程全是httpd. 重启之后再度访问发现内存还是稳步增长. [root@iz2ze3ayxs2yp ...
随机推荐
- [Vue 牛刀小试]:第十七章 - 优化 Vue CLI 3 构建的前端项目模板(1)- 基础项目模板介绍
一.前言 在上一章中,我们开始通过 Vue CLI 去搭建属于自己的前端 Vue 项目模板,就像我们 .NET 程序员在使用 asp.net core 时一样,我们更多的会在框架基础上按照自己的开发习 ...
- Docker竟然还能这么玩?商业级4G代理搭建实战!
时间过得真快,距离这个系列的上一篇文章<商业级4G代理搭建指南[准备篇]>发布的时间已经过了两个星期了,上个星期由于各种琐事缠身,周二开始就没空写文章了,所以就咕咕咕了. 那么在准备篇中, ...
- Day 15 文件打包与压缩
1.什么是文件压缩? 将多个文件或目录合并成为一个特殊的文件.比如: 搬家...脑补画面 img. 2.为什么要对文件进行压缩? 当我们在传输大量的文件时,通常都会选择将该文件进行压缩,然后在进行传输 ...
- 06: RGB、YUV和HSV颜色空间模型
RGBA是代表Red(红色)Green(绿色)Blue(蓝色)和Alpha的色彩空间 YUV:Y"表示明亮度(Luminance或Luma),也就是灰阶值:而"U"和&q ...
- Android四大组件之服务的两种启动方式详解
Service简单概述 Service(服务):是一个没有用户界面.可以在后台长期运行且可以执行操作的应用组件.服务可由其他应用组件启动(如:Activity.另一个service).此外,组件可以绑 ...
- smartbits国产版本minismb – windows 10 用户界面无法正常显示
Minismb测试仪表是复刻smartbits的国产版本,是一款专门用于测试智能路由器,网络交换机的性能和稳定性的软硬件相结合的工具.可以通过此工具测试任何ip网络设备的端口吞吐率,带宽,并发连接数和 ...
- 使用SpringDataRedis的入门
在使用ssm框架下,我们会到redis做缓存. 1> 第一步,导包. <!-- Redis客户端 --> <dependency> <groupId>redi ...
- koa和exprsss区别
koa和exprsss区别 koa没有内置中间件 express有几个内置的中间件,如express.static()//加载静态资源 koa不再有req,res请求,它是封装在context里面 c ...
- js之捕捉冒泡和事件委托
以下为转载内容 一.事件流(捕获,冒泡) 事件流:指从页面中接收事件的顺序,有冒泡流和捕获流. 当页面中发生某种事件(比如鼠标点击,鼠标滑过等)时,毫无疑问子元素和父元素都会接收到该事件,可具体 ...
- springboot 使用freemarker自定义标签
1.pom依赖引入 <dependencies>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