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包头长度(Header Length):长度4比特。这个字段的作用是为了描述IP包头的长度,因为在IP包头中有变长的可选部分。该部分占4个bit位,单位为32bit(4个字节),即本区域值= IP头部长度(单位为bit)/(8*4),因此,一个IP包头的长度最长为“1111”,即15*4=60个字节。IP包头最小长度为20字节

IP包总长(Total Length):长度16比特。 以字节为单位计算的IP包的长度 (包括头部和数据),所以IP包最大长度65535字节。

标识符(Identifier):长度16比特。该字段和Flags和Fragment Offest字段联合使用,对较大的上层数据包进行分段(fragment)操作。路由器将一个包拆分后,所有拆分开的小包被标记相同的值,以便目的端设备能够区分哪个包属于被拆分开的包的一部分。

标记(Flags):长度3比特。该字段第一位不使用。第二位是DF(Don't Fragment)位,DF位设为1时表明路由器不能对该上层数据包分段。如果一个上层数据包无法在不分段的情况下进行转发,则路由器会丢弃该上层数据包并返回一个错误信息。第三位是MF(More Fragments)位,当路由器对一个上层数据包分段,则路由器会在除了最后一个分段的IP包的包头中将MF位设为1。

片偏移(Fragment Offset):长度13比特。表示该IP包在该组分片包中位置,接收端靠此来组装还原IP包。

生存时间(TTL):长度8比特。当IP包进行传送时,先会对该字段赋予某个特定的值。当IP包经过每一个沿途的路由器的时候,每个沿途的路由器会将IP包的TTL值减少1。如果TTL减少为0,则该IP包会被丢弃。这个字段可以防止由于路由环路而导致IP包在网络中不停被转发。

协议(Protocol):长度8比特。标识了上层所使用的协议。
以下是比较常用的协议号:
    1    ICMP
    2    IGMP
    6    TCP
   17    UDP
   88    IGRP
   89    OSPF

头部校验(Header Checksum):长度16位。用来做IP头部的正确性检测,但不包含数据部分。 因为每个路由器要改变TTL的值,所以路由器会为每个通过的数据包重新计算这个值。

起源和目标地址(Source and Destination Addresses):这两个地段都是32比特。标识了这个IP包的起源和目标地址。要注意除非使用NAT,否则整个传输的过程中,这两个地址不会改变。

至此,IP包头基本的20字节已介绍完毕,此后部分属于可选项,不是必须的部分。

可选项(Options):这是一个可变长的字段。该字段属于可选项,主要用于测试,由起源设备根据需要改写。可选项目包含以下内容:

    松散源路由(Loose source routing):给出一连串路由器接口的IP地址。IP包必须沿着这些IP地址传送,但是允许在相继的两个IP地址之间跳过多个路由器。

    严格源路由(Strict source routing):给出一连串路由器接口的IP地址。IP包必须沿着这些IP地址传送,如果下一跳不在IP地址表中则表示发生错误。

    路由记录(Record route):当IP包离开每个路由器的时候记录路由器的出站接口的IP地址。

    时间戳(Timestamps):当IP包离开每个路由器的时候记录时间。

填充(Padding):因为IP包头长度(Header Length)部分的单位为32bit,所以IP包头的长度必须为32bit的整数倍。因此,在可选项后面,IP协议会填充若干个0,以达到32bit的整数倍。

 typedef struct _iphdr //定义IP首部

  {  

unsigned char h_lenver; //4位首部长度+4位IP版本号  

unsigned char tos; //8位服务类型TOS  

unsigned short total_len; //16位总长度(字节)  

unsigned short ident; //16位标识  

unsigned short frag_and_flags; //3位标志位  

unsigned char ttl; //8位生存时间 TTL  

unsigned char proto; //8位协议 (TCP, UDP 或其他)  

unsigned short checksum; //16位IP首部校验和  

unsigned int sourceIP; //32位源IP地址  

unsigned int destIP; //32位目的IP地址  

}IP_HEADER;

IP_HEADER总计20个字节。

IP头详解的更多相关文章

  1. ip头、tcp头、udp头详解及定义,结合Wireshark抓包看实际情况

    公司的同事们在分析网页加载慢的问题,忽然使用到了Wireshark工具,我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好奇,赶紧看了看,顺便复习了一下相关协议.上学时学的忘的差不多了,汗颜啊! 报文封装整体结构 mac帧头定义 ...

  2. 【转载】TCP /IP协议详解

    首先,TCP/IP不是一个协议,而是一个协议族的统称. 里面包括了IP协议,IMCP协议,TCP协议,以及http.ftp.pop3协议等等. TCP/IP协议分层 提到协议分层,我们很容易联想到IS ...

  3. TCP /IP协议详解【转】

    转自:https://www.jianshu.com/p/0cf648510bce?utm_campaign=maleskine&utm_content=note&utm_medium ...

  4. TCP/IP协议详解概述

    TCP/IP协议详解卷1--第一章概述--读书笔记 作者:vpoet 日期:2015/06/25 注:本系列的文章只是作者对TCP/IP协议的理解,难免会出现纰漏或者不完整,当然也有可能很肤浅,希望大 ...

  5. IP协议详解(转)

    本文转载自博文协议森林05 我尽力 (IP协议详解).这篇博文写的很有趣味,特转载! IPv4与IPv6头部的对比 我们已经在IP接力中介绍过,一个IP包分为头部(header)和数据(payload ...

  6. IP地址和子网划分学习笔记之《IP地址详解》

    2018-05-03 18:47:37   在学习IP地址和子网划分前,必须对进制计数有一定了解,尤其是二进制和十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对于我们掌握IP地址和子网的划分非常有帮助,可参看如下目录详文. ...

  7. TCP/IP协议详解---概述

        工作之后,才发现以前在学校里学的东西忘得太快太干净了,现在需要一点点地捡起来了,要不然写几行程序会闹很多笑话会出现很多bug的.从今天开始,翻一翻<TCP/IP协议详解 卷1>这本 ...

  8. 第二章 IP协议详解

    第二章 IP协议详解 2.1 IP服务的特点 它为上层协议提供了无状态,无连接,不可靠的服务 名称 简介 优点 缺点 对付缺点的方法 无状态 IP通信双方不同步传输数据的状态信息 无须为保持通信的状态 ...

  9. linux高性能服务器编程 (二) --IP协议详解

    第二章 IP协议详解 什么是IP协议:IP 协议是TCP/IP协议族的动力,它为上层提供了无状态.无连接.不可靠的服务. IP 头部信息:头部信息会出现在每一个IP数据报上,便于记录IP通信的源端IP ...

随机推荐

  1. html拖动元素排序(插件版)

    1 <!DOCTYPE html> 2 <html> 3 <head> 4 <meta charset="utf-8"> 5 < ...

  2. MySQL Schema 与数据类型优化

    良好的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是高性能的基石,应该根据系统将要执行的查询语句来设计schema,这往往需要权衡各种因素. 例如,反范式的设计可以加快某些类型的查询,但同时可能使另一些类型的查询变慢:添加计数 ...

  3. Vulhub-Mysql 身份认证绕过漏洞(CVE-2012-2122)

    前言 当连接MariaDB/MySQL时,输入的密码会与期望的正确密码比较,由于不正确的处理,会导致即便是memcmp()返回一个非零值,也会使MySQL认为两个密码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只要知道用户名, ...

  4. 三年Android开发,竟只会增删改查,被面试官一顿怼!

    最近看到某公司面试官发的这样一个帖子: 我面试了一个有三年Android开发经验的小伙子,也是我有史以来给别人面试时间最短的一次,不到十分钟就结束了,原因很简单,底子太差只会curd,很多技术性的问题 ...

  5. GitHub标星8k,字节跳动高工熬夜半月整理的“组件化实战学习手册”,全是精髓!

    前言 什么是组件化? 最初的目的是代码重用,功能相对单一或者独立.在整个系统的代码层次上位于最底层,被其他代码所依赖,所以说组件化是纵向分层. 为什么要使用组件化? 当我们的项目越做越大的时候,有时间 ...

  6. js中其他数据类型的值转为字符串的相关总结

    有这样一个面试题: 此题考查的是其他类型的值转换为字符串后的结果 下面我们就由此来总结一下其他类型的值转为字符串后的值都是什么? 从上面的实例可以看出,基本数据类型的值转换成字符串都如我们预期的那样. ...

  7. 040_Spring注解开发

    目录 Spring注解开发 bean注册到Spring容器中 applicationContext.xml添加包扫描注解 实体类添加注解@Component 属性注入 属性添加注解@Value(&qu ...

  8. MySQL学习02(操作数据库)

    操作数据库 结构化查询语句分类 名称 解释 命令 DDL(数据库定义语言) 定义和管理数据对象,例如数据库和数据表 create.drop.alter DML(数据操作语言) 用于操作数据库对象中所包 ...

  9. HTTP和HTTPS是什么 二者区别是什么

    HTTP简介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是网络上最为广泛的传输协议,被用于在web浏览器和网站服务器之间的传输协议.HTTP是一个简单的请求-响应协议,它通常运行在TCP之上.它指定了客户端可能发送给 ...

  10. Java通过SSLEngine与NIO实现HTTPS访问

    Java使用NIO进行HTTPS协议访问的时候,离不开SSLContext和SSLEngine两个类.我们只需要在Connect操作.Connected操作.Read和Write操作中加入SSL相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