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S/SSL 的功能实现主要依赖于三类基本算法:散列函数 Hash、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其利用非对称加密实现身份认证和密钥协商,对称加密算法采用协商的密钥对数据加密,基于散列函数验证信息的完整性。

散列函数 Hash,常见的有 MD5、SHA1、SHA256,该类函数特点是函数单向不可逆、对输入非常敏感、输出长度固定,针对数据的任何修改都会改变散列函数的结果,用于防止信息篡改并验证数据的完整性。

对称加密,常见的有 AES-CBC、DES、3DES、AES-GCM等,相同的密钥可以用于信息的加密和解密,掌握密钥才能获取信息,能够防止信息窃听,通信方式是1对1。

非对称加密,即常见的 RSA 算法,还包括 ECC、DH 等算法,算法特点是,密钥成对出现,一般称为公钥(公开)和私钥(保密),公钥加密的信息只能私钥解开,私钥加密的信息只能公钥解开。

身份验证-CA 和证书:

解决上述身份验证问题的关键是确保获取的公钥途径是合法的,能够验证服务器的身份信息,为此需要引入权威的第三方机构 CA。CA 负责核实公钥的拥有者的信息,并颁发认证”证书”,同时能够为使用者提供证书验证服务,即 PKI 体系。

基本的原理为,CA 负责审核信息,然后对关键信息利用私钥进行”签名”,公开对应的公钥,客户端可以利用公钥验证签名。CA 也可以吊销已经签发的证书,基本的方式包括两类 CRL 文件和 OCSP

a.服务方 S 向第三方机构CA提交公钥、组织信息、个人信息(域名)等信息并申请认证;

b.CA 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手段验证申请者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如组织是否存在、企业是否合法,是否拥有域名的所有权等;

c.如信息审核通过,CA 会向申请者签发认证文件-证书。

证书包含以下信息:申请者公钥、申请者的组织信息和个人信息、签发机构 CA 的信息、有效时间、证书序列号等信息的明文,同时包含一个签名;

签名的产生算法:首先,使用散列函数计算公开的明文信息的信息摘要,然后,采用 CA 的私钥对信息摘要进行加密,密文即签名;

d.客户端 C 向服务器 S 发出请求时,S 返回证书文件;

e.客户端 C 读取证书中的相关的明文信息,采用相同的散列函数计算得到信息摘要,然后,利用对应 CA 的公钥解密签名数据,对比证书的信息摘要,如果一致,则可以确认证书的合法性,即公钥合法;

f.客户端然后验证证书相关的域名信息、有效时间等信息;

g.客户端会内置信任 CA 的证书信息(包含公钥),如果CA不被信任,则找不到对应 CA 的证书,证书也会被判定非法。

在这个过程注意几点:

a.申请证书不需要提供私钥,确保私钥永远只能服务器掌握;

b.证书的合法性仍然依赖于非对称加密算法,证书主要是增加了服务器信息以及签名;

c.内置 CA 对应的证书称为根证书,颁发者和使用者相同,自己为自己签名,即自签名证书;

d.证书=公钥+申请者与颁发者信息+签名;

CA证书的作用:

作用一,验证你打开的HTTPS网站是不是可信
作用二,验证你所安装的文件是不是遭到篡改

目前大多数知名的公司或组织机构发布的可执行文件(比如软件安装包、驱动程序、安全补丁),都带有数字签名

TLS、SSL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详解HTTPS、TLS、SSL

    HTTPS.TLS.SSL HTTP也称作HTTP over TLS.TLS的前身是SSL,TLS 1.0通常被标示为SSL 3.1,TLS 1.1为SSL 3.2,TLS 1.2为SSL 3.3.下 ...

  2. 详解 HTTPS、TLS、SSL、HTTP区别和关系

    一.什么是HTTPS.TLS.SSL HTTP也称作HTTP over TLS.TLS的前身是SSL,TLS 1.0通常被标示为SSL 3.1,TLS 1.1为SSL 3.2,TLS 1.2为SSL ...

  3. Web通信协议:OSI、TCP、UDP、Socket、HTTP、HTTPS、TLS、SSL、WebSocket、Stomp

    1      各层的位置 1.1      OSI七层模型全景图 OSI是Open System Interconnect的缩写,意为开放式系统互联. 1.2      五层网络协议 在七层的基础上, ...

  4. TLS、SSL、HTTPS以及证书

    转自:http://www.cnblogs.com/kyrios/p/tls-and-certificates.html 最近在研究基于ssl的传输加密,涉及到了key和证书相关的话题,走了不少弯路, ...

  5. 科普:TLS、SSL、HTTPS以及证书(转)

    最近在研究基于ssl的传输加密,涉及到了key和证书相关的话题,走了不少弯路,现在总结一下做个备忘 不少人可能听过其中的超过3个名词,但它们究竟有什么关联呢? TLS是 传输层安全协议(Transpo ...

  6. 关于x509、crt、cer、key、csr、pem、der、ssl、tls 、openssl等

    关于x509.crt.cer.key.csr.pem.der.ssl.tls .openssl等 TLS:传输层安全协议 Transport Layer Security的缩写 TLS是传输层安全协议 ...

  7. openssl、x509、crt、cer、key、csr、ssl、tls process

    今天尝试在mac机上搭建docker registry私有仓库时,杯具的发现最新的registry出于安全考虑,强制使用ssl认证,于是又详细了解linux/mac上openssl的使用方法,接触了一 ...

  8. 密码技术之密钥、随机数、PGP、SSL/TLS

    第三部分:密码技术之密钥.随机数.PGP.SSL/TLS 密码的本质就是将较长的消息变成较短的秘密消息——密钥. 一.密钥 什么是密钥? (1)密钥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字,然而密钥数字本身的大小不重要,重 ...

  9. http、https、SSL、TLS的区别

    一.HTTP和HTTPS之间的区别 HTTP是一种协议,全称叫作: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互联网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网络协议.所有的WWW ...

随机推荐

  1. A Child's History of England.31

    The English in general were on King Henry's side, though many of the Normans were on Robert's. But t ...

  2. A Child's History of England.34

    'Prince!' said Fitz-Stephen, 'before morning, my fifty and The White Ship shall overtake [超过, 别和take ...

  3. Maven 学习第一步[转载]

    转载至:http://www.cnblogs.com/haippy/archive/2012/07/04/2576453.html 什么是 Maven?(摘自百度百科) Maven是Apache的一个 ...

  4. 《C陷阱与缺陷》 第0章导读 第1章词法陷阱

    1.= 与==的区别 赋值运算符= 的优先级要小于逻辑运算符== 也就是说,会进行先逻辑上的比较,然后再把比较结果进行赋值,很合理. getc库是什么??? 1.C语言中有单字符 = 也有多字符单元如 ...

  5. C++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初步认识(2)

    构造函数的三个作用1.构造对象2.对象初始化3.类型转换  //Test1.h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构造对象 //初始化对象 ...

  6. SpringBoot java配置类@Configuration 的两种写法

    首先在Springboot项目中,件一个java类,使用注解@Configuration  ,则这个类是SpringBoot bean的创建的配置文件类,,这种配置文件类有两种写法 1.使用包扫描 , ...

  7. linux查询健康状态,如何直观的判断你的Linux系统是否健康

    一提到对于查看系统运行的健康状况,可能大多数朋友考虑到的就是查看进程或者打开任务管理器,但是对于应用在真实生产环境中服务器的linux系统来说,以上两种方式都不是***效的查看方式,那么今天就给大家推 ...

  8. Spring实现类私有方法测试通用方案

    现实的业务场景中,可能需要对Spring的实现类的私有方法进行测试. 场景描述: 比如XXXService里有 两个函数a.函数b. 而实现类XXXServiceImpl中实现了函数a.函数b,还包含 ...

  9. leetcode,两个排序数组的中位数

    先上题目描述: 给定两个大小为 m 和 n 的有序数组 nums1 和 nums2 . 请找出这两个有序数组的中位数.要求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O(log (m+n)) . 你可以假设 nums1 和  ...

  10. 第一章-Flink介绍-《Fink原理、实战与性能优化》读书笔记

    Flink介绍-<Fink原理.实战与性能优化>读书笔记 1.1 Apache Flink是什么? 在当代数据量激增的时代,各种业务场景都有大量的业务数据产生,对于这些不断产生的数据应该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