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按: 从最简单的计数器开始,按照需求对代码一步步优化,我们可以领会闭包的神奇之处。

原文: Closures are not magic

译者: Fundebug

为了保证可读性,本文采用意译而非直译。另外,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翻译仅用于学习。

对于JavaScript新手来说,闭包(Closures)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这篇博客将通过一个非常浅显的代码示例来解释闭包

计数器

我们的目标是实现一个计数器,它的效果如下:

increment(); // Number of events: 1
increment(); // Number of events: 2
increment(); // Number of events: 3

可知,每次执行increment()都会输出“Number of events: N”,且N每次都会加1

这个计数器最直观的实现方式如下:

var counter = 0;
 
function increment()
{
counter = counter + 1;
console.log("Number of events: " + counter);
}

多个计数器

以上的代码非常简单。但是,当我们需要第二个计数器时,就会遇到问题了。当然,我们可以实现两个重复的计数器:

var counter1 = 0;
 
function incrementCounter1()
{
counter1 = counter1 + 1;
console.log("Number of events: " + counter1);
}
 
var counter2 = 0;
 
function incrementCounter2()
{
counter2 = counter2 + 1;
console.log("Number of events: " + counter2);
}
 
incrementCounter1(); // Number of events: 1
incrementCounter2(); // Number of events: 1
incrementCounter1(); // Number of events: 2

显然,以上的代码非常冗余,有待优化。当我们需要更多计数器时,使用这种方法将不太现实。这时,就需要神奇的闭包了。

使用闭包实现计数器

需要多个计数器,同时希望去除冗余代码的话,就可以使用闭包了:

function createCounter()
{
var counter = 0;
 
function increment()
{
counter = counter + 1;
console.log("Number of events: " + counter);
}
 
return increment;
}
 
var counter1 = createCounter();
var counter2 = createCounter();
 
counter1(); // Number of events: 1
counter1(); // Number of events: 2
counter2(); // Number of events: 1
counter1(); // Number of events: 3

在代码中,我们创建了两个独立的计数器counter1counter2,分别进行计数,互不干挠。代码看着有点奇怪,我们不妨拆分起来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看createCounter

  • 创建了一个局部变量counter
  • 创建了一个局部函数increment(),它可以对counter变量进行加1操作。
  • 将局部函数increment()返回。注意,返回的是函数本身,而不是函数调用的结果。

看起来,createCounter()函数与我们最初定义的计数器非常相似。唯一的不同点在于:createCounter()将计数器封装在一个函数内,于是我们将它称作闭包

难以理解的一点在于,当我们使用createCounter()函数创建计数器时,实际上创建了一个新的函数:

// fancyNewCounter是一个新创建的函数
var fancyNewCounter = createCounter();

闭包的神奇之处在于。每次使用createCounter()函数创建计数器increment时,都会创建一个对应的counter变量。并且,返回的increment函数会始终记住counter变量

更重要的是,这个counter变量是相互独立的。比如,当我们创建2个计数器时,每个计数器都会创建一个新的counter变量:

// 每个计数器都会从1开始计数
var counter1 = createCounter();
counter1(); // Number of events: 1
counter1(); // Number of events: 2
 
// 第1个计数器不会影响第2个计数器
var counter2 = createCounter();
counter2(); // Number of events: 1
 
// 第2个计数器不会影响第1个计数器
counter1(); // Number of events: 3

为计数器命名

多个计数器的输出信息都是“Number of events: N”,这样容易混淆。如果可以为每个计数器命名,则更加方便:

var catCounter = createCounter("cats");
var dogCounter = createCounter("dogs");
 
catCounter(); // Number of cats: 1
catCounter(); // Number of cats: 2
dogCounter(); // Number of dogs: 1

通过给createCounter传递一个新的counterName参数,可以很容易地做到这一点:

function createCounter(counterName)
{
var counter = 0;
 
function increment()
{
counter = counter + 1;
console.log("Number of " + counterName + ": " + counter);
}
 
return increment;
}

这样,createCounter()函数返回的计数器将同时记住两个局部变量:counterNamecounter

优化计数器调用方式

按照之前的实现方式,我们通过调用createCounter()函数可以返回一个计数器,直接调用返回的计数器就可以加1,这样做并不直观。如果可以如下调用将更好:

var dogCounter = createCounter("dogs");
dogCounter.increment(); // Number of dogs: 1

实现代码:

function createCounter(counterName)
{
var counter = 0;
 
function increment()
{
counter = counter + 1;
console.log("Number of " + counterName + ": " + counter);
};
 
return { increment : increment };
}

可知,以上的代码返回了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包含了一个increment方法。

添加decrement方法

现在,我们可以给计数器添加一个decrement()方法

function createCounter(counterName)
{
var counter = 0;
 
function increment()
{
counter = counter + 1;
console.log("Number of " + counterName + ": " + counter);
};
 
function decrement()
{
counter = counter - 1;
console.log("Number of " + counterName + ": " + counter);
};
 
return {
increment : increment,
decrement : decrement
};
}
 
var dogsCounter = createCounter("dogs");
 
dogsCounter.increment(); // Number of dogs: 1
dogsCounter.increment(); // Number of dogs: 2
dogsCounter.decrement(); // Number of dogs: 1

添加私有方法

前面的代码有两行重复的代码,即console.log语句。因此,我们可以创建一个display()方法用于打印counter的值:

function createCounter(counterName)
{
var counter = 0;
 
function display()
{
console.log("Number of " + counterName + ": " + counter);
}
 
function increment()
{
counter = counter + 1;
display();
};
 
function decrement()
{
counter = counter - 1;
display();
};
 
return {
increment : increment,
decrement : decrement
};
}
 
var dogsCounter = createCounter("dogs");
 
dogsCounter.increment(); // Number of dogs: 1
dogsCounter.increment(); // Number of dogs: 2
dogsCounter.decrement(); // Number of dogs: 1

看起来,display()函数与increment()函数以及decrement()函数差不多,但是其实它们很不一样。我们并没有将display()函数添加到返回的对象中,这就意味着以下代码会出错:

var dogsCounter = createCounter("dogs");
dogsCounter.display(); // ERROR !!!

这时,display()相当于一个私有方法,我们只能在createCounter()函数内使用它。

闭包与面向对象编程

如果你接触过面向对象编程(OOP),则应该不难发现本文中所涉及的内容与OOP中的对象对象属性共有方法私有方法等概念非常相似。

闭包,与OOP相似,就是把数据和操作数据的方法绑定起来。因此,在需要OOP的时候,就可以使用闭包来实现。

总结

闭包(Closure)是JavaScript一个非常棒的特性。掌握它,我们可以从容应对一些常见的编程需求。

版权声明:
转载时请注明作者Fundebug以及本文地址:
https://blog.fundebug.com/2017/07/31/javascript-closure/

解密JavaScript闭包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我从来不理解JavaScript闭包,直到有人这样向我解释它...

    摘要: 理解JS闭包. 原文:我从来不理解JavaScript闭包,直到有人这样向我解释它... 作者:前端小智 Fundebug经授权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正如标题所述,JavaScript闭包 ...

  2. 《Web 前端面试指南》1、JavaScript 闭包深入浅出

    闭包是什么? 闭包是内部函数可以访问外部函数的变量.它可以访问三个作用域:首先可以访问自己的作用域(也就是定义在大括号内的变量),它也能访问外部函数的变量,和它能访问全局变量. 内部函数不仅可以访问外 ...

  3. JavaScript 闭包深入浅出

    闭包是什么? 闭包是内部函数可以访问外部函数的变量.它可以访问三个作用域:首先可以访问自己的作用域(也就是定义在大括号内的变量),它也能访问外部函数的变量,和它能访问全局变量. 内部函数不仅可以访问外 ...

  4. JavaScript闭包(Closure)

    JavaScript闭包(Closure) 本文收集了多本书里对JavaScript闭包(Closure)的解释,或许会对理解闭包有一定帮助. <你不知道的JavsScript> Java ...

  5. Javascript闭包和C#匿名函数对比分析

    C#中引入匿名函数,多少都是受到Javascript的闭包语法和面向函数编程语言的影响.人们发现,在表达式中直接编写函数代码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需求,这种语法将比那种必须在某个特定地方定义函数的方式灵活和 ...

  6. javascript闭包理解

    //闭包理解一 function superFun(){ var _super_a='a'; function subfuc(){ console.log(_super_a); } return su ...

  7. Javascript闭包深入解析及实现方法

    1.什么是闭包 闭包,官方对闭包的解释是:一个拥有许多变量和绑定了这些变量的环境的表达式(通常是一个函数),因而这些变量也是该表达式的一部分.闭包的特点:1. 作为一个函数变量的一个引用,当函数返回时 ...

  8. javascript闭包和作用域链

    最近在学习前端知识,看到javascript闭包这里总是云里雾里.于是翻阅了好多资料记录下来本人对闭包的理解. 首先,什么是闭包?看了各位大牛的定义和描述各式各样,我个人认为最容易一种说法: 外部函数 ...

  9. JavaScript闭包深入解析

    for (var i=1; i<=5; i++) { setTimeout( function timer() { console.log( i ); }, i*1000 ); } --上面这段 ...

随机推荐

  1. 第69节:Java中数据库的多表操作

    第69节:Java中数据库的多表操作 前言 学习数据库的多表操作,去电商行业做项目吧!!! 达叔,理工男,简书作者&全栈工程师,感性理性兼备的写作者,个人独立开发者,我相信你也可以!阅读他的文 ...

  2. 从字节码看java类型转换【 深入理解 (T[]) new Object[size] 】

    我们都知道,java中对类型的检查是很严格的,所以我们平操作时,也往往很小心. 如题: (T[]) new Object[size],这种写法是一般我们是不会干的!但是有点经验的同学,还是会遇到这样写 ...

  3. Spark基础-scala学习(二、面向对象)

    面向对象编程之类 //定义一个简单的类 scala> :paste // Entering paste mode (ctrl-D to finish) //类默认public的 class He ...

  4. join和+的区别

    连接字符串的时候可以用join也可以用+,但这两者有没有区别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用join和+连接字符串的例子 str1 = " ".join(["hello" ...

  5. nginx介绍(三) 配置篇

    3. nginx配置 nginx配置系统受益于Igor Sysoev(nginx创始人)在Apache(阿帕奇软件基金会)的经历.Igor Sysoev洞察出可扩展的配置系统对于一个web服务器来说是 ...

  6. Java中的enum枚举类

    首先说说为什么要写这个enum枚举类吧,是群里有个新手问:怎样把enum类中的值遍历得到,其实自己用的也很少.自己也是确实不知道,于是我去网上搜了不少,总结了些,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首先我说说怎样遍历枚 ...

  7. mysql 开发进阶篇系列 4 SQL 优化(各种优化方法点)

    1 通过handler_read 查看索引使用情况 如果索引经常被用到 那么handler_read_key的值将很高,这个值代表了一个行被索引值读的次数, 很低的值表明增加索引得到的性能改善不高,索 ...

  8. 微软新动向之Android和IOS应用 visual studio 2015 Cordova[原创]

    自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上任微软CEO以来,可谓是惊喜不断,仿佛让世界尤其是我们.net程序员心中又燃起了希望.先是免费提供 iOS 版和安卓版 Office:然后在 xbox ...

  9. 1197多行事务要求更大的max_binlog_cache_size处理与优化

    1197多语句事务要求更大的max_binlog_cache_size报错   binlog_cache_size:为每个session 分配的内存,在事务过程中用来存储二进制日志的缓存,提高记录bi ...

  10. 【数据科学】Python数据可视化概述

    注:很早之前就打算专门写一篇与Python数据可视化相关的博客,对一些基本概念和常用技巧做一个小结.今天终于有时间来完成这个计划了! 0. Python中常用的可视化工具 Python在数据科学中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