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中创建数组有两种方式

(一)使用 Array 构造函数:

var arr1 = new Array(); //创建一个空数组
var arr2 = new Array(20); // 创建一个包含20项的数组
var arr3 = new Array("lily","lucy","Tom"); // 创建一个包含3个字符串的数组

(二)使用数组字面量表示法:

var arr4 = []; //创建一个空数组
var arr5 = [20]; // 创建一个包含1项的数组
var arr6 = ["lily","lucy","Tom"]; // 创建一个包含3个字符串的数组

数组的方法有数组原型方法,也有从object对象继承来的方法,这里我们只介绍数组的原型方法,数组原型方法主要有以下这些:

join()
push()和pop()
shift() 和 unshift()
sort()
reverse()
concat()
slice()
splice()
indexOf()和 lastIndexOf() (ES5新增)
forEach() (ES5新增)
map() (ES5新增)
filter() (ES5新增)
every() (ES5新增)
some() (ES5新增)
reduce()和 reduceRight() (ES5新增)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各个方法的基本功能。

1、join()

join(separator): 将数组的元素组起一个字符串,以separator为分隔符,省略的话则用默认用逗号为分隔符,该方法只接收一个参数:即分隔符。

var arr = [1,2,3];
console.log(arr.join()); // 1,2,3
console.log(arr.join("-")); // 1-2-3
console.log(arr); // [1, 2, 3](原数组不变)

通过join()方法可以实现重复字符串,只需传入字符串以及重复的次数,就能返回重复后的字符串,函数如下:

function repeatString(str, n) {
return new Array(n + 1).join(str);
}
console.log(repeatString("abc", 3)); // abcabcabc
console.log(repeatString("Hi", 5)); // HiHiHiHiHi

2、push()和pop()

push(): 可以接收任意数量的参数,把它们逐个添加到数组末尾,并返回修改后数组的长度。 
pop():数组末尾移除最后一项,减少数组的 length 值,然后返回移除的项。

var arr = ["Lily","lucy","Tom"];
var count = arr.push("Jack","Sean");
console.log(count); //
console.log(arr); // ["Lily", "lucy", "Tom", "Jack", "Sean"]
var item = arr.pop();
console.log(item); // Sean
console.log(arr); // ["Lily", "lucy", "Tom", "Jack"]

3、shift() 和 unshift()

shift():删除原数组第一项,并返回删除元素的值;如果数组为空则返回undefined 。 
unshift:将参数添加到原数组开头,并返回数组的长度 。

这组方法和上面的push()和pop()方法正好对应,一个是操作数组的开头,一个是操作数组的结尾。

var arr = ["Lily","lucy","Tom"];
var count = arr.unshift("Jack","Sean");
console.log(count); //
console.log(arr); //["Jack", "Sean", "Lily", "lucy", "Tom"]
var item = arr.shift();
console.log(item); // Jack
console.log(arr); // ["Sean", "Lily", "lucy", "Tom"]

4、sort()

sort():按升序排列数组项——即最小的值位于最前面,最大的值排在最后面。

在排序时,sort()方法会调用每个数组项的 toString()转型方法,然后比较得到的字符串,以确定如何排序。即使数组中的每一项都是数值, sort()方法比较的也是字符串,因此会出现以下的这种情况:

var arr1 = ["a", "d", "c", "b"];
console.log(arr1.sort()); // ["a", "b", "c", "d"]
arr2 = [13, 24, 51, 3];
console.log(arr2.sort()); // [13, 24, 3, 51]
console.log(arr2); // [13, 24, 3, 51](元数组被改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sort()方法可以接收一个比较函数作为参数,以便我们指定哪个值位于哪个值的前面。比较函数接收两个参数,如果第一个参数应该位于第二个之前则返回一个负数,如果两个参数相等则返回 0,如果第一个参数应该位于第二个之后则返回一个正数。以下就是一个简单的比较函数:

function compare(value1, value2) {
if (value1 < value2) {
return -1;
} else if (value1 > value2) {
return 1;
} else {
return 0;
}
}
arr2 = [13, 24, 51, 3];
console.log(arr2.sort(compare)); // [3, 13, 24, 51]

如果需要通过比较函数产生降序排序的结果,只要交换比较函数返回的值即可:

function compare(value1, value2) {
if (value1 < value2) {
return 1;
} else if (value1 > value2) {
return -1;
} else {
return 0;
}
}
arr2 = [13, 24, 51, 3];
console.log(arr2.sort(compare)); // [51, 24, 13, 3]

5、reverse()

reverse():反转数组项的顺序。

var arr = [13, 24, 51, 3];
console.log(arr.reverse()); //[3, 51, 24, 13]
console.log(arr); //[3, 51, 24, 13](原数组改变)

6、concat()

concat() :将参数添加到原数组中。这个方法会先创建当前数组一个副本,然后将接收到的参数添加到这个副本的末尾,最后返回新构建的数组。在没有给 concat()方法传递参数的情况下,它只是复制当前数组并返回副本。

var arr = [1,3,5,7];
var arrCopy = arr.concat(9,[11,13]);
console.log(arrCopy); //[1, 3, 5, 7, 9, 11, 13]
console.log(arr); // [1, 3, 5, 7](原数组未被修改)

从上面测试结果可以发现:传入的不是数组,则直接把参数添加到数组后面,如果传入的是数组,则将数组中的各个项添加到数组中。但是如果传入的是一个二维数组呢?

var arrCopy2 = arr.concat([9,[11,13]]);
console.log(arrCopy2); //[1, 3, 5, 7, 9, Array[2]]
console.log(arrCopy2[5]); //[11, 13]

上述代码中,arrCopy2数组的第五项是一个包含两项的数组,也就是说concat方法只能将传入数组中的每一项添加到数组中,如果传入数组中有些项是数组,那么也会把这一数组项当作一项添加到arrCopy2中。

7、slice()

slice():返回从原数组中指定开始下标到结束下标之间的项组成的新数组。slice()方法可以接受一或两个参数,即要返回项的起始和结束位置。在只有一个参数的情况下, slice()方法返回从该参数指定位置开始到当前数组末尾的所有项。如果有两个参数,该方法返回起始和结束位置之间的项——但不包括结束位置的项。

var arr = [1,3,5,7,9,11];
var arrCopy = arr.slice(1);
var arrCopy2 = arr.slice(1,4);
var arrCopy3 = arr.slice(1,-2);
var arrCopy4 = arr.slice(-4,-1);
console.log(arr); //[1, 3, 5, 7, 9, 11](原数组没变)
console.log(arrCopy); //[3, 5, 7, 9, 11]
console.log(arrCopy2); //[3, 5, 7]
console.log(arrCopy3); //[3, 5, 7]
console.log(arrCopy4); //[5, 7, 9]

arrCopy只设置了一个参数,也就是起始下标为1,所以返回的数组为下标1(包括下标1)开始到数组最后。

arrCopy2设置了两个参数,返回起始下标(包括1)开始到终止下标(不包括4)的子数组。 
arrCopy3设置了两个参数,终止下标为负数,当出现负数时,将负数加上数组长度的值(6)来替换该位置的数,因此就是从1开始到4(不包括)的子数组。 
arrCopy4中两个参数都是负数,所以都加上数组长度6转换成正数,因此相当于slice(2,5)。

8、splice()

splice():很强大的数组方法,它有很多种用法,可以实现删除、插入和替换。

删除:可以删除任意数量的项,只需指定 2 个参数:要删除的第一项的位置和要删除的项数。例如, splice(0,2)会删除数组中的前两项。

插入:可以向指定位置插入任意数量的项,只需提供 3 个参数:起始位置、 0(要删除的项数)和要插入的项。例如,splice(2,0,4,6)会从当前数组的位置 2 开始插入4和6。
替换:可以向指定位置插入任意数量的项,且同时删除任意数量的项,只需指定 3 个参数:起始位置、要删除的项数和要插入的任意数量的项。插入的项数不必与删除的项数相等。例如,splice (2,1,4,6)会删除当前数组位置 2 的项,然后再从位置 2 开始插入4和6。

splice()方法始终都会返回一个数组,该数组中包含从原始数组中删除的项,如果没有删除任何项,则返回一个空数组。

var arr = [1,3,5,7,9,11];
var arrRemoved = arr.splice(0,2);
console.log(arr); //[5, 7, 9, 11]
console.log(arrRemoved); //[1, 3]
var arrRemoved2 = arr.splice(2,0,4,6);
console.log(arr); // [5, 7, 4, 6, 9, 11]
console.log(arrRemoved2); // []
var arrRemoved3 = arr.splice(1,1,2,4);
console.log(arr); // [5, 2, 4, 4, 6, 9, 11]
console.log(arrRemoved3); //[7]

9、indexOf()和 lastIndexOf()

indexOf():接收两个参数:要查找的项和(可选的)表示查找起点位置的索引。其中, 从数组的开头(位置 0)开始向后查找。 
lastIndexOf:接收两个参数:要查找的项和(可选的)表示查找起点位置的索引。其中, 从数组的末尾开始向前查找。

这两个方法都返回要查找的项在数组中的位置,或者在没找到的情况下返回1。在比较第一个参数与数组中的每一项时,会使用全等操作符。

var arr = [1,3,5,7,7,5,3,1];
console.log(arr.indexOf(5)); //
console.log(arr.lastIndexOf(5)); //
console.log(arr.indexOf(5,2)); //
console.log(arr.lastIndexOf(5,4)); //
console.log(arr.indexOf("5")); //-1

10、forEach()

forEach():对数组进行遍历循环,对数组中的每一项运行给定函数。这个方法没有返回值。参数都是function类型,默认有传参,参数分别为:遍历的数组内容;第对应的数组索引,数组本身。

var arr = [1, 2, 3, 4, 5];
arr.forEach(function(x, index, a){
console.log(x + '|' + index + '|' + (a === arr));
});
// 输出为:
// 1|0|true
// 2|1|true
// 3|2|true
// 4|3|true
// 5|4|true

11、map()

map():指“映射”,对数组中的每一项运行给定函数,返回每次函数调用的结果组成的数组。

下面代码利用map方法实现数组中每个数求平方。

var arr = [1, 2, 3, 4, 5];
var arr2 = arr.map(function(item){
return item*item;
});
console.log(arr2); //[1, 4, 9, 16, 25]

12、filter()

“过滤”功能,数组中的每一项运行给定函数,返回满足过滤条件组成的数组。

var arr = [1, 2, 3, 4, 5, 6, 7, 8, 9, 10];
var arr2 = arr.filter(function(x, index) {
return index % 3 === 0 || x >= 8;
});
console.log(arr2); //[1, 4, 7, 8, 9, 10]

13、every()

every():判断数组中每一项都是否满足条件,只有所有项都满足条件,才会返回true。

var arr = [1, 2, 3, 4, 5];
var arr2 = arr.every(function(x) {
return x < 10;
});
console.log(arr2); //true
var arr3 = arr.every(function(x) {
return x < 3;
});
console.log(arr3); // false

14、some()

some():判断数组中是否存在满足条件的项,只要有一项满足条件,就会返回true。

var arr = [1, 2, 3, 4, 5];
var arr2 = arr.some(function(x) {
return x < 3;
});
console.log(arr2); //true
var arr3 = arr.some(function(x) {
return x < 1;
});
console.log(arr3); // false

15、reduce()和 reduceRight()

这两个方法都会实现迭代数组的所有项,然后构建一个最终返回的值。reduce()方法从数组的第一项开始,逐个遍历到最后。而 reduceRight()则从数组的最后一项开始,向前遍历到第一项。

这两个方法都接收两个参数:一个在每一项上调用的函数和(可选的)作为归并基础的初始值。

传给 reduce()和 reduceRight()的函数接收 4 个参数:前一个值、当前值、项的索引和数组对象。这个函数返回的任何值都会作为第一个参数自动传给下一项。第一次迭代发生在数组的第二项上,因此第一个参数是数组的第一项,第二个参数就是数组的第二项。

下面代码用reduce()实现数组求和,数组一开始加了一个初始值10。

var values = [1,2,3,4,5];
var sum = values.reduceRight(function(prev, cur, index, array){
return prev + cur;
},10);
console.log(sum); //

JS数组常用方法总结的更多相关文章

  1. js数组常用方法汇总

    判断某个对象是否是数组: instanceof.Array.isArray() 对于一个网页或者一个全局作用域可以使用instanceof操作符. if(value instanceof Array) ...

  2. js 数组常用方法

    var arr =[0,1,2,3,4,5,6,7,8,9]; 1,shift() 删除数组的第一个元素,返回删除的值  //这里返回0 2,unshift(1,2)  把参数添加到数组的前面,返回值 ...

  3. js 数组常用方法说明

    //push 向数组最后添加一项 var arr = ['one', 'two', 'three']; arr.push("four"); console.log(arr);//[ ...

  4. JS数组常用方法

      // 来自 http://www.runoob.com/jsref/jsref-obj-array.html   var arr01 = [ "fuc" , "shi ...

  5. js数组常用方法,含es5

    (1)基本的数组方法 1.join() Array.join()方法将数组中所有元素都转化为字符串并连接在一起,返回最后生成的字符串.可以自己指定分隔的符号,如果不指定,默认使用逗号 var arr ...

  6. js数组常用方法整理

    学疏才浅,若有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可以帮忙指正出来. 1. Array.push(),向数组的末尾添加一个或多个元素,并返回新的数组长度.原数组改变. 2. Array.pop(),删除并返回数组的最 ...

  7. 优化 JS 条件语句及JS 数组常用方法, ---- 看完绝对对日后开发有用

    前言: 日常所说的优化优化.最后我们到底优化了哪些,不如让我们从代码质量开始:个人觉得简洁简化代码其实觉得存在感挺强烈的QAQ 1. 获取URL中 ?后的携带参数: 这是我见过最简洁的了,若有更简洁的 ...

  8. es6 js数组常用方法

    一:会改变自身的方法 1.array.push(element1, ...elementN) 添加一个或多个元素到数组的末尾,并返回数组新的长度 2.array.unshift(element1, . ...

  9. js 数组 常用方法

    let arr=[{a:1},{a:2},{a:3}];//forEach 数组循环// 返回void arr.forEach(i=>{ // i为arr中的元素 }) //filter 数组过 ...

随机推荐

  1. 创建触发器(trigger)

    创建触发器 DROP TRIGGER IF EXISTS `ins_table_name`; DELIMITER ;; CREATE TRIGGER `ins_table_name` AFTER IN ...

  2. Java 终结方法 避免使用终结方法

    在Java中,当一个对象变得不可到达时,垃圾回收器会回收与该对象相关联的存储空间.用try-finally块来回收其他的非内存资源. 终结方法的缺点在于不能保证会被及时地执行.从一个对象变得不可到达开 ...

  3. CDATA(不应由XML解析器进行解析的文本数据)、CDATA的使用场景

    1.1. CDATA: CDATA(Unparsed Character Data)指的是不应由XML解析器进行解析的文本数据. 因为XML解析器会将“<”(新元素的开始)和“&”(字符 ...

  4. jmeter接口测试实例7-关联

    Jmeter实例7:关联(牛刀小试中登录.金币充值接口) 必须从网上下载这个插件放在lib的ext目录下才可以用,在登录接口添加此插件 Sign是变量名,其实就是下一步充值金币要取的值:路径是从哪里取 ...

  5. 一个ner的bug

    整个机器人代码之前都是好好的,今天启动的时候,就报Initialization failed! 的错误,然后想着其他模块应该没有问题.然后单独运行或者叫测试吧,测试了下 search_eng.py,发 ...

  6. 用python实现ARP欺骗

    首先介绍一个python第三方库--Scapy,这个库不是标准库,默认是没有的,需要安装,不过在kali-linux里边是默认安装的, 这里我用kali做攻击者,xp做受害者 关于Scapy Scap ...

  7. C#隐藏手机号中间四位为*

    使用正则:Regex.Replace(手机号, "(\\d{3})\\d{4}(\\d{4})", "$1****$2"); 效果:

  8. C#静态代码检查工具StyleCode

    C#静态代码检查工具StyleCode -- 初探 最近我们Advent Data Service (ADS) 在项目上需要按照代码规范进行代码的编写工作,以方便将来代码的阅读与维护. 但是人工检查起 ...

  9. Python3爬虫实例 代理的使用

    现在爬虫越来越难了,一些网站会有相应的反爬虫措施,例如很多网站会检测某一段时间某个IP的访问次数,如果访问频率太快以至于看起来不像正常访客,它可能就会会禁止这个IP的访问. 所以我们需要设置一些代理服 ...

  10. Netty实战 - 1. 基本概念

    1. Netty简介 Netty是由JBOSS提供的一个java开源框架.它提供异步的.事件驱动的网络应用程序框架和工具,用以快速开发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网络服务器和客户端程序.Netty是一个基于N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