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上文说了,Vue 是通过 Object.defineProperty 和重写数组的原型方法来达到监控数据的目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上面两种方案无法做到监控数据的变化,例如:

(1):当我们给对象设置一个新属性的时候,obj.newProperty = xxxxx;

(2):当我们删除对象中的某个属性的时候,delete obj.oldProperty;

上面两种情况,Vue 的响应式系统都监控不到,为了弥补这两个缺陷,Vue 提供了 $set 和 $delete API,当我们想设置新的属性,或者删除某个属性的时候,不要用 js 原生的语法操作,而是使用 $set 和 $delete API 来完成任务。

这两个 API 的思路其实和重写数组的原型方法是一样的,都是对 JS 中的某些原生操作进行重写,当我们调用这些重写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操作的时候,Vue 自然就能监控到我们对数据做了哪些事情,进而做相对应的处理就可以了,接下来看源码。

1,这两个 API 是如何挂载到 Vue 原型中的

1-1,首先看 src/core/instance/index.js

function Vue (options) {
// 如果当前的环境不是生产环境,并且当前命名空间中的 this 不是 Vue 的实例的话,
// 发出警告,Vue 必须通过 new Vue({}) 使用,而不是把 Vue 当做函数使用
if (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
!(this instanceof Vue)
) {
warn('Vue is a constructor and should be called with the `new` keyword')
}
// 执行 vm 原型上的 _init 方法,该方法在 initMixin 方法中定义
this._init(options)
} // 写入 vm.$set、vm.$delete、vm.$watch
stateMixin(Vue) export default Vue

挂载这两个 API 到 Vue 原型上是在 stateMixin 方法中。

1-2,src/core/instance/state.js ==> stateMixin()

import {
set,
del
} from '../observer/index' export function stateMixin (Vue: Class<Component>) {
Vue.prototype.$set = set
Vue.prototype.$delete = del
}

从上面的代码可知,$set 和 $del API 的实现定义在 ../observer/index 文件中

2,$set 的实现

Vue.set 或者说是$set 原理如下

因为响应式数据 我们给对象和数组本身都增加了__ob__属性,代表的是 Observer 实例。当给对象新增不存在的属性 首先会把新的属性进行响应式跟踪 然后会触发对象__ob__的 dep 收集到的 watcher 去更新,当修改数组索引时我们调用数组本身的 splice 方法去更新数组

/**
* vm.$set 的底层实现
*/
export function set (target: Array<any> | Object, key: any, val: any): any {
// 如果 target 是一个数组,并且 key 也是一个有效的数组索引值的话
if (Array.isArray(target) && isValidArrayIndex(key)) {
// 设置数组的 length 属性,设置的属性值是 "数组原长度" 和 "key" 中的最大值
target.length = Math.max(target.length, key)
// 然后通过数组原型上的方法,将 val 添加到数组中
// 在前面数组响应式源码的阅读中可以知道,通过数组原型的方法添加的元素,其是会被转换成响应式的
target.splice(key, 1, val)
return val
}
// 这里用于处理 key 已经存在于 target 中的情况
if (hasOwn(target, key)) {
// 由于这个 key 已经存在于对象中了,也就是说这个 key 已经被侦测了变化,在这里,只不过是修改下属性而已
// 所以在这里,直接修改属性,并返回 val 即可
target[key] = val
return val
} const ob = (target: any).__ob__ // 如果 target 没有 __ob__ 属性的话,说明 target 并不是一个响应式的对象
// 所以在这里也不需要做什么额外的处理,将 val 设到 target 上,并且返回这个 val 即可
if (!ob) {
target[key] = val
return val
}
// 如果上面所有的判断条件都不满足的话,说明用户是在响应式数据上新增了一个数据,这种情况需要跟踪这个新增属性的变化
// 在这里使用 defineReactive 将 val 变成 getter/setter 的形式
defineReactive(ob.value, key, val)
// 因为新增了一个属性,所以 ob.value 变化了,所以在这里需要出发依赖的更新
ob.dep.notify()
return val
}

  

3,$delete 的实现

Vue.set 或者说是$set 原理如下

因为响应式数据 我们给对象和数组本身都增加了__ob__属性,代表的是 Observer 实例。当给对象删除一个已经存在的属性 直接触发对象__ob__的 dep 收集到的 watcher 去更新,当修改数组索引时我们调用数组本身的 splice 方法去更新数组

/**
* Delete a property and trigger change if necessary.
*/
// Vue 对数据的监控是通过 Object.defineProperty() 实现的,所以当用户通过 delete 关键字删除某个字段时,Vue 是检测不到的,
//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Vue 提供了 vm.$delete 来解决这个问题
export function del (target: Array<any> | Object, key: any) {
// 如果 target 是一个数组,并且 key 是一个下标值的话
if (Array.isArray(target) && isValidArrayIndex(key)) {
// 执行数组原型上的 splice 方法,该方法会执行删除的操作,并且会出发依赖的更新
target.splice(key, 1)
return
}
const ob = (target: any).__ob__
// 如果 target 上面没有 key 属性的话,直接 return 即可,什么都不用干
if (!hasOwn(target, key)) {
return
}
// 使用 js 中原生的 delete 关键字删除指定的 key
delete target[key]
// 在这里判断 target 是不是响应式的,如果不是的话,就不用出发依赖的更新操作了。在这里,直接 return
if (!ob) {
return
}
// 出发依赖的更新操作
ob.dep.notify()
}

VUE中的$set与$delete的原理的更多相关文章

  1. vue中数据双向绑定的实现原理

    vue中最常见的属v-model这个数据双向绑定了,很好奇它是如何实现的呢?尝试着用原生的JS去实现一下. 首先大致学习了解下Object.defineProperty()这个东东吧! * Objec ...

  2. 浅谈Vue中计算属性computed的实现原理

    虽然目前的技术栈已由Vue转到了React,但从之前使用Vue开发的多个项目实际经历来看还是非常愉悦的,Vue文档清晰规范,api设计简洁高效,对前端开发人员友好,上手快,甚至个人认为在很多场景使用V ...

  3. Vue中MVVM模式的双向绑定原理 和 代码的实现

      今天带大家简单的实现MVVM模式,Object.defineProperty代理(proxy)数据   MVVM的实现方式: 模板编译(Compile) 数据劫持(Observer) Object ...

  4. 理解vue中v-for循环中得key原理及一些错误

    作用:给节点做一个标识,相当于人类的身份证号,虚拟DOM中的标识 下列是key值的一些使用场景和带来的问题:   js:    const vm = new Vue({             el: ...

  5. vue中路由跳转的底层原理

    前端路由是直接找到与地址匹配的一个组件或对象并将其渲染出来.改变浏览器地址而不向服务器发出请求有两种方式: 1. 在地址中加入#以欺骗浏览器,地址的改变是由于正在进行页内导航 2. 使用H5的wind ...

  6. 通俗易懂了解Vue中nextTick的内部实现原理

    1. 前言 nextTick 是 Vue 中的一个核心功能,在 Vue 内部实现中也经常用到 nextTick.在介绍 nextTick 实现原理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 ...

  7. vue中的v-model原理,与组件自定义v-model

    VUE中的v-model可以实现双向绑定,但是原理是什么呢?往下看看吧 根据官方文档的解释,v-model其实是一个语法糖,它会自动的在元素或者组件上面解析为 :value="" ...

  8. 对Vue中的MVVM原理解析和实现

    对Vue中的MVVM原理解析和实现 首先你对Vue需要有一定的了解,知道MVVM.这样才能更有助于你顺利的完成下面原理的阅读学习和编写 下面由我阿巴阿巴的详细走一遍Vue中MVVM原理的实现,这篇文章 ...

  9. Vue中Object和Array数据变化侦测原理

    在学完Vue.js框架,完成了一个SPA项目后,一直想抽时间找本讲解Vue.js内部实现原理的书来看看,经过多方打听之后,我最后选择了<深入浅出Vue.js>这本书.然而惭愧的是,这本书已 ...

  10. Vue中关于数组与对象修改触发页面更新的机制与原理简析

    Vue中关于数组与对象修改触发页面更新的机制与原理简析 相关问题 数组 使用索引直接赋值与直接修改数组length时,不会触发页面更新. 例如: <script> export defau ...

随机推荐

  1. b站——沐神——深度学习

    预备知识 数据操作 MXNet nd:(array函数:得到NDArray) [[1. 1. 1.] [1. 1. 1.]] <NDArray 2x3 @cpu(0)> np:(asnum ...

  2. Docker基本命令之 容器运行命令参数

    容器命令行参数介绍: docker run:顾名思义就是运行一个Docker 以下是具体参数介绍: -a: stdin:指定标准输入输出内容类型,可选 STDIN/STDOUT/STDERR 三项 - ...

  3. 微信小程序 css overflow :hidden 子元素不生效

    原css  .item .right {     width: 70%; }    .item .right .name {     font-size: 32rpx;     font-family ...

  4. css cursor: url() 使用火狐浏览器问题,鼠标没有效果

    在火狐浏览器问题使用cursor: url():鼠标没有效果,需要给使用标签添加一个height

  5. 水印 canvas 实现

    let str = info; let c = document.createElement("canva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c; let ...

  6. 洛谷 P1832 A+B Problem(再升级)题解

    START: 2021-08-09 15:28:07 题目链接: https://www.luogu.com.cn/problem/P1832 给定一个正整数n,求将其分解成若干个素数之和的方案总数. ...

  7. shortcuts

    关闭选项卡 Ctrl+W 关闭当前窗口 alt + F4 alt + 空格 + c alt + 空格 + n 最小化窗口 alt + 空格 + x 最大化窗口 ALT+F4 关闭当前应用程序 ctrl ...

  8. kettle连接mysql报Communications link failure

    添加2个命名参数 1.autoReconnect=true 2.useSSL=false

  9. [C#] Func及Action的快速Demo

    参考代码1: using System;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using System.Linq;namespace FuncActionDemo{    ...

  10. Cmake 把 CGAL的demo 编译生成 .sln文件 遇到的一些问题

    尝试了N个版本后,选择了CGAL5.02 为啥去官网或者github下载的CGAl只是一个库,没有窗口,而这个却有呢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TvrWQRc9yY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