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meon进程又被称做守护进程,一般来说他有以下2个特点:
1.生命周期非常长,一旦启动,一般不会终止,直到系统推出,不过dameon进程可以通过stop或者发送信号将其杀死
2.在后台执行,不跟任何控制终端关联,终端信号比如:SIGINT,SIGQUIT,SIGTSTP,以及关闭终端都不会影响deamon

如何编写Daemon进程,需要遵循以下规则:
(1)执行fork()函数,父进程退出,子进程继续
执行这一步,原因有二:
·父进程有可能是进程组的组长(在命令行启动的情况下),从而不能够执行后面要执行的setsid函数,子进程继承了父进程的进程组ID,并且拥有自己的进程ID,一定不会是进程组的组长,所以子进程一定可以执行后面要执行的setsid函数。
·如果daemon是从终端命令行启动的,那么父进程退出会被shell检测到,shell会显示shell提示符,让子进程在后台执行。
(2)子进程执行如下三个步骤,以摆脱与环境的关系
1)修改进程的当前目录为根目录(/)。
这样做是有原因的,因为daemon一直在运行,如果当前工作路径上包含有根文件系统以外的其他文件系统,那么这些文件系统将无法卸载。因此,常规是将当前工作目录切换成根目录,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目录,只要确保该目录所在的文件系统不会被卸载即可。
chdir("/") 
2)调用setsid函数。这个函数的目的是切断与控制终端的所有关系,并且创建一个新的会话。
这一步比较关键,因为这一步确保了子进程不再归属于控制终端所关联的会话。因此无论终端是否发送SIGINT、SIGQUIT或SIGTSTP信号,也无论终端是否断开,都与要创建的daemon进程无关,不会影响到daemon进程的继续执行。
3)设置文件模式创建掩码为0。
  1. umask(0)
这是为了让daemon进程创建的文件权限属性跟shell脱离关系,因为默认情况下,进程的umask来源于父进程shell的umask.如果不执行umask(0),那么父进程shell的umask就会影响daemon进程的umask.如果用户改变了shell的umask,那么也就改变了dameon的umask,就会使得daemon进程每次执行的umask信息可能不一致
(3)再次执行fork,父进程退出,子进程继续
执行完前面两步之后,可以说已经比较圆满了:新建会话,进程是会话的首进程,也是进程组的首进程。进程ID、进程组ID和会话ID,三者的值相同,进程和终端无关联。那么这里为何还要再执行一次fork函数呢?
原因是,daemon进程有可能会打开一个终端设备,即daemon进程可能会根据需要,执行类似如下的代码:
  1. int fd = open("/dev/console", O_RDWR);
这个打开的终端设备是否会成为daemon进程的控制终端,取决于两点:
·daemon进程是不是会话的首进程。
·系统实现。(BSD风格的实现不会成为daemon进程的控制终端,但是POSIX标准说这由具体实现来决定)。
既然如此,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只有确保daemon进程不是会话的首进程,才能保证打开的终端设备不会自动成为控制终端。因此,不得不执行第二次fork,fork之后,父进程退出,子进程继续。这时,子进程不再是会话的首进程,也不是进程组的首进程了。
(4)关闭标准输入(stdin)、标准输出(stdout)和标准错误(stderr)
因为文件描述符0、1和2指向的就是控制终端。daemon进程已经不再与任意控制终端相关联,因此这三者都没有意义。一般来讲,关闭了之后,会打开/dev/null,并执行dup2函数,将0、1和2重定向到/dev/null。这个重定向是有意义的,防止了后面的程序在文件描述符0、1和2上执行I/O库函数而导致报错。
至此,即完成了daemon进程的创建,进程可以开始自己真正的工作了。
上述步骤比较繁琐,对于C语言而言,glibc提供了daemon函数,从而帮我们将程序转化成daemon进程。
  1. #include <unistd.h>
  2. int daemon(int nochdir, int noclose);
该函数有两个入参,分别控制一种行为,具体如下。
其中的nochdir,用来控制是否将当前工作目录切换到根目录。
·0:将当前工作目录切换到/。
·1:保持当前工作目录不变。
noclose,用来控制是否将标准输入、标准输出和标准错误重定向到/dev/null。
·0:将标准输入、标准输出和标准错误重定向到/dev/null。
·1:保持标准输入、标准输出和标准错误不变。
一般情况下,这两个入参都要为0。
  1. ret = daemon(0,0)
成功时,daemon函数返回0;失败时,返回-1,并置errno。因为daemon函数内部会调用fork函数和setsid函数,所以出错时errno可以查看fork函数和setsid函数的出错情形。
glibc的daemon函数做的事情,和前面讨论的大体一致,但是做得并不彻底,没有执行第二次的fork。


进程的终止
在不考虑线程的情况下,进程的退出有以下5种方式。
正常退出有3种:
·从main函数return返回
·调用exit
·调用_exit
异常退出有两种:
·调用abort
·接收到信号,由信号终止


_exit函数的接口定义如下:
  1. #include <unistd.h>
  2. void _exit(int status);
用户调用_exit函数,本质上是调用exit_group系统调用。这点在前面已经详细介绍过,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exit函数
exit函数更常见一些,其接口定义如下:
  1. #include <stdlib.h>
  2. void exit(int status);
exit()函数的最后也会调用_exit()函数,但是exit在调用_exit之前,还做了其他工作:
1)执行用户通过调用atexit函数或on_exit定义的清理函数。
2)关闭所有打开的流(stream),所有缓冲的数据均被写入(flush),通过tmpfile创建的临时文件都会被删除。
3)调用_exit。
图4-11给出了exit函数和_exit函数的差异。
 

下面介绍exit函数和_exit函数的不同之处。
首先是exit函数会执行用户注册的清理函数。用户可以通过调用atexit()函数或on_exit()函数来定义清理函数。这些清理函数在调用return或调用exit时会被执行。执行顺序与函数注册的顺序相反。当进程收到致命信号而退出时,注册的清理函数不会被执行;当进程调用_exit退出时,注册的清理函数不会被执行;当执行到某个清理函数时,若收到致命信号或清理函数调用了_exit()函数,那么该清理函数不会返回,从而导致排在后面的需要执行的清理函数都会被丢弃。
其次是exit函数会冲刷(flush)标准I/O库的缓冲并关闭流。glibc提供的很多与I/O相关的函数都提供了缓冲区,用于缓存大块数据。
缓冲有三种方式:无缓冲(_IONBF)、行缓冲(_IOLBF)和全缓冲(_IOFBF)。
·无缓冲:就是没有缓冲区,每次调用stdio库函数都会立刻调用read/write系统调用。
·行缓冲:对于输出流,收到换行符之前,一律缓冲数据,除非缓冲区满了。对于输入流,每次读取一行数据。
·全缓冲:就是缓冲区满之前,不会调用read/write系统调用来进行读写操作。
对于后两种缓冲,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进程退出时,缓冲区里面可能还有未冲刷的数据。如果不冲刷缓冲区,缓冲区的数据就会丢失。比如行缓冲迟迟没有等到换行符,又或者全缓冲没有等到缓冲区满。尤其是后者,很容易出现,因为glibc的缓冲区默认是8192字节。exit函数在关闭流之前,会冲刷缓冲区的数据,确保缓冲区里的数据不会丢失。
  1. #include <stdio.h>
  2. #include <stdlib.h>
  3. #include <unistd.h>
  4. void foo()
  5. {
  6. fprintf(stderr,"foo says bye.\n");
  7. }
  8. void bar()
  9. {
  10. fprintf(stderr,"bar says bye.\n");
  11. }
  12.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13. {
  14. atexit(foo);
  15. atexit(bar);
  16. fprintf(stdout,"Oops ... forgot a newline!");
  17. sleep(2);
  18. if (argc > 1 && strcmp(argv[1],"exit") == 0)
  19. exit(0);
  20. if (argc > 1 && strcmp(argv[1],"_exit") == 0)
  21. _exit(0);

  22.     return 0;
  23. }
注意上面的示例代码,fprintf打印的字符串是没有换行符的,对于标准输出流stdout,采用的是行缓冲,收到换行符之前是不会有输出的。输出情况如下:
  1. manu@manu-hacks:exit$ ./test exit //调用exit结束,输出了缓冲区的字符
  2. bar says bye.
  3. foo says bye.
  4. Oops ... forgot a newline!manu@manu-hacks:exit$ //调用return 输出了缓冲区字符
  5. manu@manu-hacks:exit$
  6. manu@manu-hacks:exit$ ./test
  7. bar says bye.
  8. foo says bye.
  9. Oops ... forgot a newline!manu@manu-hacks:exit$ //直接调用_exit没有输出缓冲区的字符
  10. manu@manu-hacks:exit$
  11. manu@manu-hacks:exit$ ./test _exit
  12. manu@manu-hacks:~/code/self/c/exit$
尽管缓冲区里的数据没有等到换行符,但是无论是调用return返回还是调用exit返回,缓冲区里的数据都会被冲刷,“Oops...forgot a newline!”都会被输出。因为exit()函数会负责此事。从测试代码的输出也可以看出,exit()函数首先执行的是用户注册的清理函数,然后才执行了缓冲区的冲刷。
第三,存在临时文件,exit函数会负责将临时文件删除.
exit函数的最后调用了_exit()函数,最终殊途同归,走向内核清理。

return退出
return是一种更常见的终止进程的方法。执行return(n)等同于执行exit(n),因为调用main()的运行时函数会将main的返回值当作exit的参数。




 



linux之Deamon进程创建及其进程exit,_exit,return之间的区别的更多相关文章

  1. ASP.NET Core Linux下为 dotnet 创建守护进程(必备知识)

    前言 在上篇文章中介绍了如何在 Docker 容器中部署我们的 asp.net core 应用程序,本篇主要是怎么样为我们在 Linux 或者 macOs 中部署的 dotnet 程序创建一个守护进程 ...

  2. ASP.ENT Core Linux 下 为 donet创建守护进程(转载)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savorboard/p/dotnetcore-supervisor.html 前言 在上篇文章中介绍了如何在 Docker 容器中部署我们的 ...

  3. 进程基本-进程创建,僵尸进程,exec系列函数

    Linux系统中,进程的执行模式划分为用户模式和内核模式,当进程运行于用户空间时属于用户模式,如果在用户程序运行过程中出现系统调用或者发生中断事件,就要运行操作系统(即核心)程序,进程的运行模式就变为 ...

  4. Win32进程创建、进程快照、进程终止用例

    进程创建: 1 #include <windows.h>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 创建打开系统自带记事本进程 STARTUPINF ...

  5. linux fork函数与vfork函数,exit,_exit区别

    man vfork: NAME vfork - create a child process and block parent SYNOPSIS #include <sys/types.h> ...

  6. abort exit _exit return的区别

    exit()函数导致子进程的正常退出,并且参数status&这个值将被返回给父进程.exit()应该是库函数.exit()函数其实是对_exit()函数的一种封装(库函数就是对系统调用的一种封 ...

  7. Linux编程中的坑——C++中exit和return的区别

    今天遇到一个坑,折腾了一天才把这个坑填上,情况是这样的: 写了段代码,在main()函数中创建一个分离线程,结果这个线程什么都没干就直接挂掉了,代码长这样: int main() { 创建一个分离线程 ...

  8. exit()和return语句的区别

    (1)exit用于结束正在运行的程序,exit函数将参数是返回给OS.而return是返回函数值并退出函数. (2)return是语言级别的,它表示了调用堆栈的返回:而exit是系统调用级别的,它表示 ...

  9. Linux软件安装包中devel与非devel包之间的区别

    带devel(develop)的包,俗称开发包.功能上与普通包相同,但体积更大使用rpm -qi看看这两类包的区别: # rpm -qi glibc-devel-2.12-1.149.el6.x86_ ...

随机推荐

  1. VueX源码分析(1)

    VueX源码分析(1) 文件架构如下 /module /plugins helpers.js index.esm.js index.js store.js util.js util.js 先从最简单的 ...

  2. bash编程之循环控制:

    bash编程之循环控制: for varName in LIST; do 循环体 done   while CONDITION; do 循环体 done   until CONDITION; do 循 ...

  3. 【数学 思维题】HDU4473Exam

    过程很美妙啊 Problem Description Rikka is a high school girl suffering seriously from Chūnibyō (the age of ...

  4. 如何用纯 CSS 和 D3 创作一艘遨游太空的宇宙飞船

    效果预览 在线演示 按下右侧的"点击预览"按钮可以在当前页面预览,点击链接可以全屏预览. https://codepen.io/comehope/pen/oMqNmv 可交互视频 ...

  5. Python基础——集合(set)

    集合可以去除掉列表中重复的元素. 创建 list1=[123,123,456,789] list1=set(list1) list1 set1=set() type(set1) set1=set([1 ...

  6. python-闭包函数和装饰器

    目录 闭包函数 什么是闭包? 两种为函数传参的方式 使用参数的形式 包给函数 闭包函数的应用 闭包的意义: 装饰器 无参装饰器 什么是装饰器 为什么要用装饰器 怎么用装饰器 完善装饰器 闭包函数 什么 ...

  7. 笔记-python-*号解包

    笔记-python-*号解包 在码代码时发现*号可以这样使用: str = ["abcd", "abce", "abcf"]st = &qu ...

  8. 金阳光Android自动化测试第一季

    第一季:http://www.chuanke.com/v1983382-106000-218422.html 第一节:Android自动化预备课程基础(上)     1. 基于坐标点触屏:monkey ...

  9. 一个通用的分页存储过程实现-SqlServer(附上sql源码,一键执行即刻搭建运行环境)

    使用前提 查询表必须有ID字段,且该字段不能重复,建议为自增主键 背景 如果使用ADO.NET进行开发,在查询分页数据的时候一般都是使用分页存储过程来实现的,本文提供一种通用的分页存储过程,只需要传入 ...

  10. 记一次WMS的系统改造(1)-分析问题

    海外落地中的困境 目前面临主要的问题是"人",仓储系统主要辅助仓储人员进行生产,所以人变了其实一切就都已经变了,系统在海外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变了. 这套软件是在国内的运营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