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知识整理

转自:https://www.cnblogs.com/rjzheng/p/9096228.html

1.单线程模型

Redis客户端对服务端的每次调用都经历了发送命令,执行命令,返回结果三个过程。其中执行命令阶段,由于Redis是单线程来处理命令的,所有每一条到达服务端的命令不会立刻执行,所有的命令都会进入一个队列中,然后逐个被执行。并且多个客户端发送的命令的执行顺序是不确定的。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不会有两条命令被同时执行,不会产生并发问题,这就是Redis的单线程基本模型。

TODO 可以看下这个队列的实现

2.单线程模型每秒万级别处理能力的原因

  • 纯内存访问。数据存放在内存中,内存的响应时间大约是100纳秒,这是Redis每秒万亿级别访问的重要基础。
  • TODO 非阻塞I/O,Redis采用epoll做为I/O多路复用技术的实现,再加上Redis自身的事件处理模型将epoll中的连接,读写,关闭都转换为了时间,不在I/O上浪费过多的时间。 --这点不懂

    什么是多路I/O复用(Epoll)?

    (1) 网络IO都是通过Socket实现,Server在某一个端口持续监听,客户端通过Socket(IP+Port)与服务器建立连接(ServerSocket.accept),成功建立连接之后,就可以使用Socket中封装的InputStream和OutputStream进行IO交互了。针对每个客户端,Server都会创建一个新线程专门用于处理

    (2) 默认情况下,网络IO是阻塞模式,即服务器线程在数据到来之前处于【阻塞】状态,等到数据到达,会自动唤醒服务器线程,着手进行处理。阻塞模式下,一个线程只能处理一个流的IO事件 

    (3) 为了提升服务器线程处理效率,有以下三种思路

    • 非阻塞【忙轮询】:采用死循环方式轮询每一个流,如果有IO事件就处理,这样可以使得一个线程可以处理多个流,但是效率不高,容易导致CPU空转

      这个怎么实现?
    • Select代理(无差别轮询):可以观察多个流的IO事件,如果所有流都没有IO事件,则将线程进入阻塞状态,如果有一个或多个发生了IO事件,则唤醒线程去处理。但是还是得遍历所有的流,才能找出哪些流需要处理。如果流个数为N,则时间复杂度为O(N)

      Java NIO的实现是这样吗?
    • Epoll代理:Select代理有一个缺点,线程在被唤醒后轮询所有的Stream,还是存在无效操作。 Epoll会哪个流发生了怎样的I/O事件通知处理线程,因此对这些流的操作都是有意义的,复杂度降低到了O(1)
  • 单线程避免了线程切换和竞态产生的消耗。

    (1).为什么不采用多进程或多线程处理?

    多线程处理可能涉及到锁  多线程处理会涉及到线程切换而消耗CPU

    (2).单线程处理的缺点?

    无法发挥多核CPU性能,不过可以通过在单机开多个Redis实例来完善 --一个redis实例,是一个?

    (3).Redis不存在线程安全问题 ?

    Redis采用了线程封闭的方式,把任务封闭在一个线程,自然避免了线程安全问题,不过对于需要依赖多个redis操作的复合操作来说,依然需要锁,而且有可能是分布式锁
  • Redis采用单线程模型,每条命令执行如果占用大量时间,会造成其他线程阻塞,对于Redis这种高性能服务是致命的,所以Redis是面向高速执行的数据库。

3.缓存和数据库双写一致性问题

分析:一致性问题是分布式常见问题,还可以再分为最终一致性和强一致性。数据库和缓存双写,就必然会存在不一致的问题。答这个问题,先明白一个前提。就是如果对数据有强一致性要求,不能放缓存。我们所做的一切,只能保证最终一致性。另外,我们所做的方案其实从根本上来说,只能说降低不一致发生的概率,无法完全避免。因此,有强一致性要求的数据,不能放缓存。

首先,采取正确更新策略,先更新数据库,再删缓存。其次,因为可能存在删除缓存失败的问题,提供一个补偿措施即可,例如利用消息队列。

4.缓存击穿问题

分析:这个问题,说句实在话,一般中小型传统软件企业,很难碰到这个问题。如果有大并发的项目,流量有几百万左右。这两个问题一定要深刻考虑。

缓存穿透:

缓存穿透,即黑客故意去请求缓存中不存在的数据,导致所有的请求都怼到数据库上,从而数据库连接异常。

解决方案:(TODO 这个需要实操下)

(一)利用互斥锁,缓存失效的时候,先去获得锁,得到锁了,再去请求数据库。没得到锁,则休眠一段时间重试

(二)采用异步更新策略,无论key是否取到值,都直接返回(这里直接返回,但是没有取到值,怎么处理?)。value值中维护一个缓存失效时间,缓存如果过期,异步起一个线程去读数据库,更新缓存。需要做缓存预热(项目启动前,先加载缓存)操作。

(三)提供一个能迅速判断请求是否有效的拦截机制,比如,利用布隆过滤器,内部维护一系列合法有效的key。迅速判断出,请求所携带的Key是否合法有效。如果不合法,则直接返回。

5.缓存雪崩问题

分析:这个问题,说句实在话,一般中小型传统软件企业,很难碰到这个问题。如果有大并发的项目,流量有几百万左右。这两个问题一定要深刻考虑。

缓存雪崩:

缓存雪崩,即缓存同一时间大面积的失效,这个时候又来了一波请求,结果请求都怼到数据库上,从而导致数据库连接异常。

解决方案:

(一)给缓存的失效时间,加上一个随机值,避免集体失效。

(二)使用互斥锁,但是该方案吞吐量明显下降了。

(三)双缓存。我们有两个缓存,缓存A和缓存B。缓存A的失效时间为20分钟,缓存B不设失效时间。自己做缓存预热操作。然后细分以下几个小点

  • I 从缓存A读数据库,有则直接返回
  • II A没有数据,直接从B读数据,直接返回,并且异步启动一个更新线程。
  • III 更新线程同时更新缓存A和缓存B。

6.缓存的并发竞争问题

7.redis的过期策略以及内存淘汰机制

redis采用的是定期删除+惰性删除策略

为什么不用定时删除策略?

定时删除,用一个定时器来负责监视key,过期则自动删除。虽然内存及时释放,但是十分消耗CPU资源。在大并发请求下,CPU要将时间应用在处理请求,而不是删除key,因此没有采用这一策略.

定期删除+惰性删除是如何工作的呢?

定期删除,redis默认每个100ms检查,是否有过期的key,有过期key则删除。需要说明的是,redis不是每个100ms将所有的key检查一次,而是随机抽取进行检查(如果每隔100ms,全部key进行检查,redis岂不是卡死)。因此,如果只采用定期删除策略,会导致很多key到时间没有删除。

于是,惰性删除派上用场。也就是说在你获取某个key的时候,redis会检查一下,这个key如果设置了过期时间那么是否过期了?如果过期了此时就会删除。

内存淘汰机制

如果定期删除没删除key。然后你也没即时去请求key,也就是说惰性删除也没生效。这样,redis的内存会越来越高。那么就应该采用内存淘汰机制。

在redis.conf中有一行配置

maxmemory-policy volatile-lru

该配置就是配内存淘汰策略的

1)noeviction:当内存不足以容纳新写入数据时,新写入操作会报错。应该没人用吧。这个竟然是默认配置,我擦

2)allkeys-lru:当内存不足以容纳新写入数据时,在键空间中,移除最近最少使用的key。推荐使用,目前项目在用这种。

3)allkeys-random:当内存不足以容纳新写入数据时,在键空间中,随机移除某个key。应该也没人用吧,你不删最少使用Key,去随机删。

4)volatile-lru:当内存不足以容纳新写入数据时,在设置了过期时间的键空间中,移除最近最少使用的key。这种情况一般是把redis既当缓存,又做持久化存储的时候才用。不推荐

5)volatile-random:当内存不足以容纳新写入数据时,在设置了过期时间的键空间中,随机移除某个key。依然不推荐

6)volatile-ttl:当内存不足以容纳新写入数据时,在设置了过期时间的键空间中,有更早过期时间的key优先移除。不推荐

ps:如果没有设置 expire 的key, 不满足先决条件(prerequisites); 那么 volatile-lru, volatile-random 和 volatile-ttl 策略的行为, 和 noeviction(不删除) 基本上一致。

8.如何解决redis的并发竞争key问题

分析:这个问题大致就是,同时有多个子系统去set一个key。这个时候要注意什么呢?大家思考过么。需要说明一下,博主提前百度了一下,发现答案基本都是推荐用redis事务机制。博主不推荐使用redis的事务机制。因为我们的生产环境,基本都是redis集群环境,做了数据分片操作。你一个事务中有涉及到多个key操作的时候,这多个key不一定都存储在同一个redis-server上。因此,redis的事务机制,十分鸡肋。

TODO 这里需要看下redis的事务

回答:如下所示

(1)如果对这个key操作,不要求顺序

这种情况下,准备一个分布式锁,大家去抢锁,抢到锁就做set操作即可,比较简单。

(2)如果对这个key操作,要求顺序

假设有一个key1,系统A需要将key1设置为valueA,系统B需要将key1设置为valueB,系统C需要将key1设置为valueC.

期望key1的value值按照 valueA–>valueB–>valueC的顺序变化。这种时候我们在数据写入数据库的时候,需要保存一个时间戳。假设时间戳如下

系统A key 1 {valueA 3:00}

系统B key 1 {valueB 3:05}

系统C key 1 {valueC 3:10}

那么,假设这会系统B先抢到锁,将key1设置为{valueB 3:05}。接下来系统A抢到锁,发现自己的valueA的时间戳早于缓存中的时间戳,那就不做set操作了。以此类推。

其他方法,比如利用队列,将set方法变成串行访问也可以。总之,灵活变通。

Redis知识整理的更多相关文章

  1. Redis 知识 整理

    简介 安装 启动 注意事项 使用命令 通用命令 数据结构 字符串(string) 哈希(hash) 队列(list) 集合(set) 有序集合(zset) 位图(bitcount) 事务 订阅与发布 ...

  2. Redis 知识整理

    1. 什么是Redis Redis是开源的.基于内存的键值对数据库. 2. Redis 的基本操作 set key value => mset, setbit, hset get key =&g ...

  3. Redis相关知识整理

    Redis相关知识整理 1. Redis和MySQL的区别?a).mysql是关系型数据库,而redis是NOSQL,非关系型数据库.mysql将数据持久化到硬盘,读取数据慢,而redis数据先存储在 ...

  4. [Redis知识体系] 一文全面总结Redis知识体系

    本系列主要对Redis知识体系进行详解.@pdai Redis教程 - Redis知识体系详解 知识体系 学习资料 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 相关文章 首先,我们通过学习Redis的概念基础,了解它适用的场 ...

  5. js事件(Event)知识整理

    事件(Event)知识整理,本文由网上资料整理而来,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鼠标事件 鼠标移动到目标元素上的那一刻,首先触发mouseover 之后如果光标继续在元素上移动,则不断触发mousemo ...

  6. Kali Linux渗透基础知识整理(四):维持访问

    Kali Linux渗透基础知识整理系列文章回顾 维持访问 在获得了目标系统的访问权之后,攻击者需要进一步维持这一访问权限.使用木马程序.后门程序和rootkit来达到这一目的.维持访问是一种艺术形式 ...

  7. Kali Linux渗透基础知识整理(二)漏洞扫描

    Kali Linux渗透基础知识整理系列文章回顾 漏洞扫描 网络流量 Nmap Hping3 Nessus whatweb DirBuster joomscan WPScan 网络流量 网络流量就是网 ...

  8. wifi基础知识整理

    转自 :http://blog.chinaunix.net/uid-9525959-id-3326047.html WIFI基本知识整理 这里对wifi的802.11协议中比较常见的知识做一个基本的总 ...

  9. 数据库知识整理<一>

    关系型数据库知识整理: 一,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简介: 1.1使用数据库的原因: 降低存储数据的冗余度 提高数据的一致性 可以建立数据库所遵循的标准 储存数据可以共享 便于维护数据的完整性 能够实现数 ...

随机推荐

  1. 【原】Java学习笔记006 - 流程控制

    package cn.temptation; public class Sample0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需求:写一万次&q ...

  2. linux上修改mysql登陆密码

    1. 修改MySQL的登录设置: # vi /etc/my.cnf     2. 在[mysqld]的段中加上一句:skip-grant-tables  例如: [mysqld] port       ...

  3. 关于 pyspider Web预览界面太小的解决方法

    本人最近在学习pyspider时,遇到Web预览界面太小而无法很好的进行开发,于是在网上搜索解决方法. 准备: css代码: body{margin:;padding:;height:%;overfl ...

  4. idea spring boot

    1 如何使用IntelliJ IDEA 配置Maven https://blog.csdn.net/westos_linux/article/details/78968012 2.Maven将中央仓库 ...

  5. 位(Bit)与字节(Byte)

    字 word 字节 byte 位 bit 字长是指字的长度 1字=2字节(1 word = 2 byte) 1字节=8位(1 byte = 8bit) 一个字的字长为16 一个字节的字长是8 bps ...

  6. python错误和调试

    在程序运行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错误. 有的错误是程序编写有问题造成的,比如本来应该输出整数结果输出了字符串,这种错误我们通常称之为bug,bug是必须修复的. 有的错误是用户输入造成的,比如让用 ...

  7. jeecg字典表—普通表

    创建普通表 同步数据库(创建对应的表) 验证功能效果 添加用户表,并添加对应的级别属性 同步用户表 字典功能测试 然后生成最新代码,添加到菜单即可

  8. 二十八、layui的日历组件使用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 ...

  9. Cards and Joy CodeForces - 999F (贪心+set)

    There are nn players sitting at the card table. Each player has a favorite number. The favorite numb ...

  10. jenkins集成python时出现"Non-ASCII character '\xe6' in file"错误解决方法

    我的问题: 使用python3.5,在Linux环境下手动执行python文件时不报错,但是用jenkins自动执行时就报"Non-ASCII character '\xe6' in fi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