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生背景

先看下列一份代码:

//间接基类A
class A{
protected:
int m_a;
}; //直接基类B
class B: public A{
protected:
int m_b;
}; //直接基类C
class C: public A{
protected:
int m_c;
}; //派生类D
class D: public B, public C{
public:
void seta(int a){ m_a = a; } //命名冲突
void setb(int b){ m_b = b; } //正确
void setc(int c){ m_c = c; } //正确
void setd(int d){ m_d = d; } //正确
private:
int m_d;
}; int main(){
D d;
return ;
}

运行:

编译器报错:“reference to 'm_a' is ambiguous”,说明m_a变量指代不清,编译器不知道该为哪个m_a赋值,事实上,B和C均继承于A,所以B和C中均有m_a这个变量,此时在D中为m_a赋值,就搞不清楚究竟是给B中的m_a赋值还是给C中的m_a赋值了,为了解决多继承时的命名冲突和冗余数据问题,C++ 提出了虚继承,使得在派生类中只保留一份间接基类的成员。

二.具体使用

在继承方式前面加上 virtual 关键字就是虚继承,请看下面的例子:

//间接基类A
class A{
protected:
int m_a;
}; //直接基类B
class B: virtual public A{ //虚继承
protected:
int m_b;
}; //直接基类C
class C: virtual public A{ //虚继承
protected:
int m_c;
}; //派生类D
class D: public B, public C{
public:
void seta(int a){ m_a = a; } //正确
void setb(int b){ m_b = b; } //正确
void setc(int c){ m_c = c; } //正确
void setd(int d){ m_d = d; } //正确
private:
int m_d;
}; int main(){
D d;
return ;
}

虚继承的目的是让某个类做出声明,承诺愿意共享它的基类。其中,这个被共享的基类就称为虚基类(Virtual Base Class),本例中的 A 就是一个虚基类。在这种机制下,不论虚基类在继承体系中出现了多少次,在派生类中都只包含一份虚基类的成员。在本例中,B和C两个类已经作出声明,可以共享它们的基类A,所以A中的成员变量m_a,将永远只有一份,因此再次编译就不会报错了。

三.虚继承时的构造函数

先看下列代码: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虚基类A
class A{
public:
A(int a);
protected:
int m_a;
};
A::A(int a): m_a(a){ } //直接派生类B
class B: virtual public A{
public:
B(int a, int b);
public:
void display();
protected:
int m_b;
};
B::B(int a, int b): A(a), m_b(b){ }
void B::display(){
cout<<"m_a="<<m_a<<", m_b="<<m_b<<endl;
} //直接派生类C
class C: virtual public A{
public:
C(int a, int c);
public:
void display();
protected:
int m_c;
};
C::C(int a, int c): A(a), m_c(c){ }
void C::display(){
cout<<"m_a="<<m_a<<", m_c="<<m_c<<endl;
} //间接派生类D
class D: public B, public C{
public:
D(int a, int b, int c, int d);
public:
void display();
private:
int m_d;
};
D::D(int a, int b, int c, int d): A(a), B(, b), C(, c), m_d(d){ }
void D::display(){
cout<<"m_a="<<m_a<<", m_b="<<m_b<<", m_c="<<m_c<<", m_d="<<m_d<<endl;
} int main(){
B b(, );
b.display(); C c(, );
c.display(); D d(, , , );
d.display();
return ;
}

运行结果:

m_a=10, m_b=20
m_a=30, m_c=40
m_a=50, m_b=60, m_c=70, m_d=80

d.display()输出的结果很奇怪,不应该是100,60,70,80么?其实这里面涉及到了一个问题:

子类D的构造函数中,既调用了B和C的构造函数,又调用了A的构造函数,之前子类的构造函数只负责初始化它的直接父类,再由直接父类的构造函数初始化间接父类,用户尝试调用间接父类的构造函数将导致错误,这怎么又调用A的构造函数?

问题的源头是这样的:

现在采用了虚继承,虚基类 A 在最终派生类 D 中只保留了一份成员变量 m_a,如果由 B 和 C 初始化 m_a,那么 B 和 C 在调用 A 的构造函数时很有可能给出不同的实参,这个时候编译器就会犯迷糊,不知道使用哪个实参初始化 m_a。

那么该如何解决呢?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矛盾的情况,C++ 干脆规定必须由最终的派生类 D 来初始化虚基类 A,直接派生类 B 和 C 对 A 的构造函数的调用是无效的。在第 50 行代码中,调用 B 的构造函数时试图将 m_a 初始化为 90,调用 C 的构造函数时试图将 m_a 初始化为 100,但是输出结果有力地证明了这些都是无效的,m_a 最终被初始化为 50,这正是在 D 中直接调用 A 的构造函数的结果。

因此得出虚继承时构造函数的执行顺序是这样的:

虚继承时构造函数的执行顺序与普通继承时不同:在最终派生类的构造函数调用列表中,不管各个构造函数出现的顺序如何,编译器总是先调用虚基类的构造函数,再按照出现的顺序调用其他的构造函数;而对于普通继承,就是按照构造函数出现的顺序依次调用的。

可以将上例中D的构造函数修改成这样:

运行,发现结果仍然是:

m_a=10, m_b=20
m_a=30, m_c=40
m_a=50, m_b=60, m_c=70, m_d=80

所以,虽然我们将 A() 放在了最后,但是编译器仍然会先调用 A(),然后再调用 B()、C(),因为 A() 是虚基类的构造函数,比其他构造函数优先级高。如果没有使用虚继承的话,那么编译器将按照出现的顺序依次调用 B()、C()、A()。

C++语言基础(10)-虚继承的更多相关文章

  1. C++语言基础(12)-虚函数

    一.虚函数使用的注意事项 1.只需要在虚函数的声明处加上 virtual 关键字,函数定义处可以加也可以不加. 2.为了方便,你可以只将基类中的函数声明为虚函数,这样所有子类中具有遮蔽(覆盖)关系的同 ...

  2. C语言基础 (10) 变量作用域,生命周期 内存结构

    01 课程回顾 1.指针数组 注意: 对于数组来说,在使用sizeof的时候a和&a[0]是不一样的, 虽然以%x打印出来他们都是地址 2.值传递 int a; fun(a); int *** ...

  3. C语言基础(10)-数组

    一.数组的定义 数组就是在内存中连续的相同类型的变量空间. 二.数组在内存中的存储方式 同一个数组所有的成员都是相同的数据类型,同时所有的成员在内存中的地址是连续的,数组名是一个地址的常量,代表数组中 ...

  4. C语言基础10

    栈区间:在函数内部声明的变量都存放在栈区间,比如int char 数组 结构体 指针,只管申请,系统会自动帮我们回收,收回的时间是作用域结束之后,遵循的原则是"先进后出". int ...

  5. Java入门 - 语言基础 - 10.条件语句

    原文地址:http://www.work100.net/training/java-if-else.html 更多教程:光束云 - 免费课程 条件语句 序号 文内章节 视频 1 概述 2 if...e ...

  6. Java语言基础(10)

    1 方法(三) 案例:Demo1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Demo1 { static int min(int num1,int num2){ i ...

  7. C++基础 (6) 第六天 继承 虚函数 虚继承 多态 虚函数

    继承是一种耦合度很强的关系 和父类代码很多都重复的 2 继承的概念 3 继承的概念和推演 语法: class 派生类:访问修饰符 基类 代码: … … 4 继承方式与访问控制权限 相对的说法: 爹派生 ...

  8. [Coursera][计算导论与C语言基础][Week 10]对于“数组应用练习”课后习题的思考题的一些想法

    (首先,关于Honor Code,我咨询过了Help Center,分享课后练习的思考题的想法是可以的(注意不是代码),但要标明引用,引用格式来源于https://guides.lib.monash. ...

  9. C语言的10大基础算法

    C语言的10大基础算法 算法是一个程序和软件的灵魂,作为一名优秀的程序员,只有对一些基础的算法有着全面的掌握,才会在设计程序和编写代码的过程中显得得心应手.本文包括了经典的Fibonacci数列.简易 ...

随机推荐

  1. [BZOJ 2809] Dispatching

    Link:https://www.lydsy.com/JudgeOnline/problem.php?id=2809 Algorithm: 很容易看出此题贪心的思路: 只要在每个点的子树中贪心选取费用 ...

  2. Java生成扫描可以生成手机号名片的二维码

    (1)需求:用户通过扫描pc端网站后台管理系统的二维码获取对接人的相关信息,主要是是手机号信息,达到点击可以直接打电话或者将对接人的信息直接保存到通讯录 注:源码来源:https://blog.csd ...

  3. Inno Setup入门(十五)——Inno Setup类参考(1)

    Inno setup脚本能够支持许多的类,这些类使得安装程序的功能得到很大的加强,通过对这些类的使用,将会创建出许多让人惊奇的安装程序,下面开始类的学习. 创建自定义向导页 自定义向导页需要在Init ...

  4. facebook 分享

    在 Android 平台分享 本指南详细介绍如何通过 Android 应用将内容分享到 Facebook.用户通过您的应用分享时,相关内容会在其时间线上显示,并且可能在其好友的动态消息中显示. 用户还 ...

  5. Linux下使用GDB进行调试

    Linux下使用GDB进行调试的常用命令记于此. $ sudo su # g++ -g test.cpp -o test -pthread # gdb test         <------- ...

  6. 一起來玩鳥 Starling Framework(6)Juggler、Tween、以及DelayCall

    這篇開始來講Starling裡的Animation.Juggle是個簡單的Class,用來控制動畫的進行.他負責管理經由add()加進來的實現IAnimatable介面的物件,然後當Juggler的a ...

  7. hive开窗函数over(partition by ......)用法

    一.over(partition by ......)主要和聚合函数sum().count().avg()等结合使用,实现分组聚合的功能 示列:根据day_id日期和mac_id机器码进行聚合分组求每 ...

  8. vmware已经全面支持open-vm-tools

    以后不用再为vmware vm单独安装vmware-tools了,vmware已经全面支持open-vm-tools, 今天突然发现安装vmware-tools时出现deprecated提示,原来vm ...

  9. Kinect 1.8 体感开发,手势,姿态(Pose) 捕捉判断方法以及一些辅方法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Text; using System.T ...

  10. Java 9的14个新特性总结

    Java 9 包含了丰富的特性集.虽然Java 9没有新的语言概念,但是有开发者感兴趣的新的API和诊断命令. 我们将快速的,着重的浏览其中的几个新特性:  模块化系统–Jigsaw 项目 模块化是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