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M学习记录
本博客是为了自己学习JVM而建立,只记录一些自己学习的经过。
最近在看《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这本书,里面的内容,很是乏味,因为看不懂所以就会觉得很枯燥,觉得很枯燥看着看着就犯困,然后就睡过去了,再醒来就没心思看书了。不过自己还是要坚持学习,虽然计划赶不上变化,但是还是有自己的小目标的。加油吧。
看到第二章的时候,前半部分就开始看不懂了,然后就一边看一边在网上搜索相关的知识,后来自己也根据书上的介绍和自己的一些理解把下面这个关系图看明白了一些。
弄明白了这张图,我才想到,怪不得我在看介绍java的关键字volatile深入解析的时候,说的那些线程共享,线程隔离看不懂呢,原来是自己的基础没有打好。看来要学好基础以后才能看懂更深层的东西。
先概括的说一下,JVM内存主要分三大块:堆、方法区、栈。
堆内存是JVM管理的内存中最大的一块儿,又分为年轻代和老年代,其中年轻代又分为三部分,Eden区、From Survivor区、To Survivor区。默认情况下年轻代按照8:1:1的比例来分配;
方法区存储类信息、常量、静态变量等数据,是线程共享的区域,为与Java堆区分,方法区也被称为Non-Heap(非堆);
栈又分为java虚拟机栈和本地方法栈主要用于方法的执行。
设置各个区域大小的参数:
--Xms设置堆的最小空间大小。
--Xmx设置堆的最大空间大小。
--XX:NewSize设置新生代最小空间大小。
--XX:MaxNewSize设置新生代最大空间大小。
--XX:PermSize设置永久代(非堆)最小空间大小。
--XX:MaxPermSize设置永久代(非堆)最大空间大小。
--Xss设置每个线程的堆栈大小。
虽然没有直接设置老年代的参数,但是可以设置堆空间大小和新生代空间大小两个参数来间接控制。
老年代空间大小=堆空间大小-年轻代大空间大小
根据书里的内容归纳一下各个区域的详细作用
Java堆(Heap)
对于大多数应用来说,Java堆(Java Heap)是Java虚拟机所管理的内存中最大的一块。Java堆是被所有线程共享的一块内存区域,在虚拟机启动时创建。此内存区域的唯一目的就是存放对象实例,几乎所有的对象实例都在这里分配内存。
Java堆是垃圾收集器管理的主要区域,因此很多时候也被称做“GC堆”。如果从内存回收的角度看,由于现在收集器基本都是采用的分代收集算法,所以Java堆中还可以细分为:新生代和老年代;再细致一点的有Eden空间、From Survivor空间、To Survivor空间等。从内存分配的角度来看,线程共享的Java堆中可能划分出多个线程私有的分配缓冲区(Thread Local Allocation Buffer , TLAB)
根据Java虚拟机规范的规定,Java堆可以处于物理上不连续的内存空间中,只要逻辑上是连续的即可,就像我们的磁盘空间一样。在实现时,既可以实现成固定大小的,也可以是可扩展的,不过当前主流的虚拟机都是按照可扩展来实现的(通过-Xmx和-Xms控制)。
如果在堆中没有内存完成实例分配,并且堆也无法再扩展时,将会抛出OutOfMemoryError异常。
方法区(Method Area)
方法区(Method Area)与Java堆一样,是各个线程共享的内存区域,它用于存储已被虚拟机加载的类信息、常量、静态变量、即时编译器编译后的代码等数据。虽然Java虚拟机规范把方法区描述为堆的一个逻辑部分,但是它却有一个别名叫做Non-Heap(非堆),目的应该是与Java堆区分开来。
对于习惯在HotSpot虚拟机上开发和部署程序的开发者来说,很多人愿意把方法区称为“永久代”(Permanent Generation),本质上两者并不等价,仅仅是因为HotSpot虚拟机的设计团队选择把GC分代收集扩展至方法区,或者说使用永久代来实现方法区而已。
Java虚拟机规范对这个区域的限制非常宽松,除了和Java堆一样不需要连续的内存和可以选择固定大小或者可扩展外,还可以选择不实现垃圾收集。相对而言,垃圾收集行为在这个区域是比较少出现的,但并非数据进入了方法区就如永久代的名字一样“永久”存在了。这个区域的内存回收目标主要是针对常量池的回收和对类型的卸载,一般来说这个区域的回收“成绩”比较难以令人满意,尤其是类型的卸载,条件相当苛刻,但是这部分区域的回收确实是有必要的。
根据Java虚拟机规范的规定,当方法区无法满足内存分配需求时,将抛出OutOfMemoryError异常。
程序计数器(Program Counter Register)
程序计数器(Program Counter Register)是一块较小的内存空间,它的作用可以看做是当前线程所执行的字节码的行号指示器。在虚拟机的概念模型里(仅是概念模型,各种虚拟机可能会通过一些更高效的方式去实现),字节码解释器工作时就是通过改变这个计数器的值来选取下一条需要执行的字节码指令,分支、循环、跳转、异常处理、线程恢复等基础功能都需要依赖这个计数器来完成。
由于Java虚拟机的多线程是通过线程轮流切换并分配处理器执行时间的方式来实现的,在任何一个确定的时刻,一个处理器(对于多核处理器来说是一个内核)只会执行一条线程中的指令。因此,为了线程切换后能恢复到正确的执行位置,每条线程都需要有一个独立的程序计数器,各条线程之间的计数器互不影响,独立存储,我们称这类内存区域为“线程私有”的内存。
如果线程正在执行的是一个Java方法,这个计数器记录的是正在执行的虚拟机字节码指令的地址;如果正在执行的是Natvie方法,这个计数器值则为空(Undefined)。
此内存区域是唯一一个在Java虚拟机规范中没有规定任何OutOfMemoryError情况的区域。
JVM栈(JVM Stacks)
与程序计数器一样,Java虚拟机栈(Java Virtual Machine Stacks)也是线程私有的,它的生命周期与线程相同。虚拟机栈描述的是Java方法执行的内存模型:每个方法被执行的时候都会同时创建一个栈帧(Stack Frame)用于存储局部变量表、操作栈、动态链接、方法出口等信息。每一个方法被调用直至执行完成的过程,就对应着一个栈帧在虚拟机栈中从入栈到出栈的过程。
局部变量表存放了编译期可知的各种基本数据类型(boolean、byte、char、short、int、float、long、double)、对象引用(reference类型,它不等同于对象本身,根据不同的虚拟机实现,它可能是一个指向对象起始地址的引用指针,也可能指向一个代表对象的句柄或者其他与此对象相关的位置)和returnAddress类型(指向了一条字节码指令的地址)。
其中64位长度的long和double类型的数据会占用2个局部变量空间(Slot),其余的数据类型只占用1个。局部变量表所需的内存空间在编译期间完成分配,当进入一个方法时,这个方法需要在帧中分配多大的局部变量空间是完全确定的,在方法运行期间不会改变局部变量表的大小。
在Java虚拟机规范中,对这个区域规定了两种异常状况:如果线程请求的栈深度大于虚拟机所允许的深度,将抛出StackOverflowError异常;如果虚拟机栈可以动态扩展(当前大部分的Java虚拟机都可动态扩展,只不过Java虚拟机规范中也允许固定长度的虚拟机栈),当扩展时无法申请到足够的内存时会抛出OutOfMemoryError异常。
本地方法栈(Native Method Stacks)
本地方法栈(Native Method Stacks)与虚拟机栈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常相似的,其区别不过是虚拟机栈为虚拟机执行Java方法(也就是字节码)服务,而本地方法栈则是为虚拟机使用到的Native方法服务。虚拟机规范中对本地方法栈中的方法使用的语言、使用方式与数据结构并没有强制规定,因此具体的虚拟机可以自由实现它。甚至有的虚拟机(譬如Sun HotSpot虚拟机)直接就把本地方法栈和虚拟机栈合二为一。
与虚拟机栈一样,本地方法栈区域也会抛出StackOverflowError和OutOfMemoryError异常。
上面的各个区域的介绍内容都是摘自《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书上的内容。
JVM学习记录的更多相关文章
- JVM学习记录-线程安全与锁优化(二)
前言 高效并发是程序员们写代码时一直所追求的,HotSpot虚拟机开发团队也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为了在线程之间更高效地共享数据,以及解决竞争问题,HotSpot开发团队做出了各种锁的优化技术常见的有: ...
- jvm学习记录-对象的创建、对象的内存布局、对象的访问定位
简述 今天继续写<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的对象创建的理解.这次和上次隔的时间有些长,是因为有些东西确实不好理解,就查阅各种资料,然后弄明白了才来做记录. (此文中所阐述的内容都是以Hot ...
- JVM学习记录-垃圾收集器
先回顾一下上一篇介绍的JVM中常见几种垃圾收集算法: 标记-清除算法(Mark-Sweep). 复制算法(Copying). 标记整理算法(Mark-Compact). 分代收集算法(Generati ...
- JVM学习记录1--JVM内存布局
先上个图 这是根据<Java虚拟机规范(第二版)>所画的jvm内存模型. 程序计数器:程序计数器是用来记录当前线程方法执行顺序的,对应的就是我们编程中一行行代码的执行顺序,如分支,跳转,循 ...
- JVM学习记录-对象已死吗
前言 先来回顾一下,在jvm运行时数据区,分为两部分,一个部分是线程共享区,主要包括堆和方法区,另一部是线程私有区分包括本地方法栈,虚拟机栈和程序计数器.在线程私有部分的三个区域是随着线程生和灭的.栈 ...
- JVM学习记录-垃圾回收算法
简述 因为各个平台的虚拟机的垃圾收集器的实现各有不同,所以只介绍几个常见的垃圾收集算法. JVM中常见的垃圾收集算法有以下四种: 标记-清除算法(Mark-Sweep). 复制算法(Copying). ...
- JVM学习记录-类加载时机
虚拟机把描述类的数据从Class文件加载到内存,并对数据进行校验.转换解析和初始化,最终形成可以被虚拟机直接使用的Java类型,这就是类的加载机制. 在Java语言里面,类型的加载.连接和初始化过程都 ...
- JVM学习记录-类加载的过程
类的整个生命周期的7个阶段是:加载(Loading).验证(Verification).准备(Preparation).解析(Resolution).初始化(Initialization).使用(Us ...
- JVM学习记录-线程安全与锁优化(一)
前言 线程:程序流执行的最小单元.线程是比进程更轻量级的调度执行单位,线程的引入,可以把一个进程的资源分配和执行调度分开,各个线程既可以共享进程资源(内存地址.文件I/O等),又可以独立调度(线程是C ...
随机推荐
- 关于KPM算法
[转]从头到尾彻底理解KMP http://blog.csdn.net/v_july_v/article/details/7041827 int* GetNextval(char* p){ int p ...
- Hadoop之Secondary NameNode
NameNode存储文件系统的变化作为log追加在本地的一个文件里:这个文件是edits.当一个NameNode启动时,它从一个映像文件:FsImage,读取HDFS的状态,使用来自edits日志文件 ...
- 忘记root密码---单用户模式进入及操作
修改root密码----------------单用户模式操作 个人原创博客,转载请注明,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1,开机后,迅速按下任意键 2,选择第二个:内核,按e 3,在quient后面按空格 1 或 ...
- gdb命令调试技巧
gdb命令调试技巧 一.信息显示1.显示gdb版本 (gdb) show version2.显示gdb版权 (gdb) show version or show warranty3.启动时不显示提示信 ...
- Mycat 分片规则详解--枚举分片
实现方式:切分规则根据文件(partition-hash-int.txt)配置的可能的枚举来进行分片,此种分片规则理解为枚举分区,会比较适合于取值固定的场合,比如说省份(固定值) 优点:适用于按照省份 ...
- Spring boot 应用打包部署
1.Spring Boot内置web spring Boot 其默认是集成web容器的,启动方式由像普通Java程序一样,main函数入口启动.其内置Tomcat容器或Jetty容器,具体由配置来决定 ...
- JS时间处理由CST格式转成GMT格式时间
问题描述:js接收java后台的时间数据时,时间格式的CST时间,而js默认的是GMT时间格式,js 需要对这个时间进行处理才能使用,具体处理方法如function dateToGMT(sDate){ ...
- Java基础学习笔记二十三 Java核心语法之反射
类加载器 类的加载 当程序要使用某个类时,如果该类还未被加载到内存中,则系统会通过加载,链接,初始化三步来实现对这个类进行初始化. 加载就是指将class文件读入内存,并为之创建一个Class对象.任 ...
- IntelliJIDEA中如何使用JavaDoc
IntelliJ IDEA 12.1.6,本身提供了很好的 JavaDoc 生成功能,以及标准 JavaDoc 注释转换功能,其实质是在代码编写过程中,按照标准 JavaDoc 的注释要求,为需要暴露 ...
- 201621123060 《Java程序设计》第五周学习总结
1. 本周学习总结 1.1 写出你认为本周学习中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关键词 继承.多态.抽象类与接口 1.2 尝试使用思维导图将这些关键词组织起来.注:思维导图一般不需要出现过多的字. 2. 书面作业 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