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程序员在学习编程的过程中,肯定没少写过main()函数,Python程序员也不例外。本文为大家分享Python之父Guido van Rossum推荐的函数写法,可以大大提高这个函数的灵活性。

一般来说,Python程序员可能是这样写main()函数的:

"""Module docstring.

This serves as a long usage message.

"""

import sys

import getopt

def main():

# parse command line options

try:

opts, args = getopt.getopt(sys.argv[1:], "h", ["help"])

except getopt.error, msg:

print msg

print "for help use --help"

sys.exit(2)

# process options

for o, a in opts:

if o in ("-h", "--help"):

print __doc__

sys.exit(0)

# process arguments

for arg in args:

process(arg) # process() is defined elsewhere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Guido也承认之前自己写的main()函数也是类似的结构,但是这样写的灵活性还不够高,尤其是需要解析复杂的命令行选项时。为此,他向大家提出了几点建议。

添加可选的 argv 参数

首先,修改main()函数,使其接受一个可选参数 argv,支持在交互式shell中调用该函数:

def main(argv=None):

if argv is None:

argv = sys.argv

# etc., replacing sys.argv with argv in the getopt() call.

这样做,我们就可以动态地提供 argv 的值,这比下面这样写更加的灵活:

def main(argv=sys.argv):

# etc.

这是因为在调用函数时,sys.argv 的值可能会发生变化;可选参数的默认值都是在定义main()函数时,就已经计算好的。

但是现在sys.exit()函数调用会产生问题:当main()函数调用sys.exit()时,交互式解释器就会推出!解决办法是让main()函数的返回值指示退出状态(exit status)。因此,最后面的那行代码就变成了这样:

if __name__ == "__main__":

sys.exit(main())

并且,main()函数中的sys.exit(n)调用全部变成return n。

定义一个Usage()异常

另一个改进之处,就是定义一个Usage()异常,可以在main()函数最后的except子句捕捉该异常:

import sys

import getopt

class Usage(Exception):

def __init__(self, msg):

self.msg = msg

def main(argv=None):

if argv is None:

argv = sys.argv

try:

try:

opts, args = getopt.getopt(argv[1:], "h", ["help"])

except getopt.error, msg:

raise Usage(msg)

# more code, unchanged

except Usage, err:

print >>sys.stderr, err.msg

print >>sys.stderr, "for help use --help"

return 2

if __name__ == "__main__":

sys.exit(main())

这样main()函数就只有一个退出点(exit)了,这比之前两个退出点的做法要好。而且,参数解析重构起来也更容易:在辅助函数中引发Usage的问题不大,但是使用return 2却要求仔细处理返回值传递的问题。

python 中name == ‘__main__’ 的作用

经典的英文解释:Make a script both importable and executable

中文解释:使脚本可以被调用import并且也可以直接运行

1、直接运行

# cat test_fun.py

def fun():

print(__name__)

print('this is fun')

if __name__ == '__main__':

fun()

print('this is main')

python test_fun.py

__main__

this is fun

this is main

2、被调用import

>>> import test_fun

>>> test_fun.fun()

test_fun

this is fun

调用导入时:此处输出没有显示”main“,也就是说模块name = ‘main’ 下面的代码并未执行,main函数没有执行。

这个功能还有一个用处:调试代码的时候,在”if name == ‘main‘“中加入一些我们的调试代码,我们可以让外部模块调用的时候不执行我们的调试代码,但是如果我们想排查问题的时候,直接执行该模块文件,调试代码能够正常运行!

python是一种解释型脚本语言,和C/C++语言不同,C/C++程序从main函数开始执行,python程序从开始到结尾顺序执行。先总结下python中的main函数的作用:让模块(函数)可以自己单独执行(调试),相当于构造了调用其它函数的入口,这就类似于C/C++里面的mian函数了。

一方面:我们想要自己单独执行(调试)

这里我们实际调试一下(假设这个文件是test.py):

#test.py

print('Hello World!')

def aaa():

print('this message is from aaa  function')

def main():

print('this message is from main function')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print ('now __name__ is %s' %__name__)

执行python test.py  输出:

Hello World!

this message is from main function

now __name__ is __main__

这里我们看到我们定义的aaa函数没有被执行,而main函数里面的内容被执行了,表明 if __name__ == '__main__': 这条判断语句是通过的,执行了判断条件里的main();

另一方面:外汇返佣http://www.kaifx.cn/,通过import命令就可以使用其它.py文件里面的函数,我们将test.py中的模块(函数)导入call.py,需注意test.py和call.py放在同一个文件夹下;

#call.py

from test import aaa

aaa()

print ('now __name__ is %s' %__name__)

执行python  call.py  输出:

Hello World!

this message is from aaa  function

now __name__ is __main__

所以当我们自己写了.py文件,想要测试里面的函数时,就这样构造一个main函数入口就可以调用测试自己写的函数啦~

python 如何写好main函数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用1、2、2、3、4、5这六个数字,用java写一个main函数,打印出所有不同的排列,如:512234、412345等,要求:"4"不能在第三位,"3"与"5"不能相连。

    最近在看算法,看到这个题,觉得挺经典的,收起. 分析: 1 .把问题归结为图结构的遍历问题.实际上6个数字就是六个结点,把六个结点连接成无向连通图,对于每一个结点求这个图形的遍历路径,所有结点的遍历路 ...

  2. 1、2、2、3、4、5这六个数字,用java写一个main函数,打印出所有不同的排列, 如:512234、212345等. 要求:”4”不能在第三位,”3”与”5”不能相连。

    private static String[] mustExistNumber = new String[] { "1", "2", "2" ...

  3. Python 为什么没有 main 函数?为什么我不推荐写 main 函数?

    毫无疑问 Python 中没有所谓的 main 入口函数,但是网上经常看到一些文章提"Python 的 main 函数"."建议写 main 函数"-- 有些人 ...

  4. [置顶] Embedded Server:像写main函数一样写Web Server

    1.传统的JEE Web Server 传统的JEE中,如果我们想要部署一个Web Application,我们需要首先安装一个Container Server,如JBoss,WebLogic,Tom ...

  5. Python3 Selenium自动化web测试 ==>FAQ:PyCharm中脚本不执行main函数内容解决方案

    FAQ: 情景:之前写好可以正常执行的python脚本,突然main函数下的代码不运行 原因:pycharm中,会设置py脚本按照unittest的方式运行,也就是只运行用例,不运行main函数下代码 ...

  6. 从创建进程到进入main函数,发生了什么?

    前几天,读者群里有小伙伴提问:从进程创建后,到底是怎么进入我写的main函数的? 今天这篇文章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首先先划定一下这个问题的讨论范围:C/C++语言 这篇文章主要讨论的是操作系统层面上对 ...

  7. Spark&Hadoop:scala编写spark任务jar包,运行无法识别main函数,怎么办?

    昨晚和同事一起看一个scala写的程序,程序都写完了,且在idea上debug运行是ok的.但我们不能调试的方式部署在客户机器上,于是打包吧.打包时,我们是采用把外部引入的五个包(spark-asse ...

  8. python 中main函数总结

    Python使用缩进对齐组织代码的执行,所有没有缩进的代码(非函数定义和类定义),都会在载入时自动执行,这些代码,可以认为是Python的main函数. 每个文件(模块)都可以任意写一些没有缩进的代码 ...

  9. python main函数

    关于Python的主(main)函数问题 2007-07-23 19:14 初次接触Python的人会很不习惯Python没有main主函数.这里简单的介绍一下,在Python中使用main函数的方法 ...

随机推荐

  1. 项目案例之Pipeline流水线发布JAVA项目(三)

    项目案例之Pipeline流水线发布JAVA项目(三)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NZZbocZuNwtQS0eGkkglXQ 提取码:z7gj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 ...

  2. 利用ARIMA算法建立短期预测模型

    周五福利日活动是电信为回馈老用户而做的活动,其主要回馈老用户的方式是让用户免费领取对应的优惠券,意在提升老用户的忠诚度和活跃度.今日,为保证仓库备货优惠券资源充足,特别是5元话费券等,需要对该类优惠券 ...

  3. vCenter 6.0 vsca 安装遇到的一些小问题

    在安装vCenter 6.0 vsca的时候,安装插件到第二个的时候,会报出一个windows installer的错误.需要联系软件管理员或者技术支持的一个error. 经过多次的测试,我终于找到了 ...

  4. Oracle 一个表的数据update到另一个表

    A表数据 B表数据         现在要把B表 B_COSTS 的值update到A表 A_COSTS 字段 SQL语法: update a set (a.a_costs) = (select b. ...

  5. git——commit之后一直出现一个>

    在网上搜了半天,也没见过有类似的情况,忘记具体是怎么解决的了,我记得是重新add了一遍,再commit就OK了 更新: 感谢@月下初拥的评论,找到了原因,可能是由于commit的注释结构有误造成的,比 ...

  6. 基础(一):SCSI硬盘与IDE硬盘有什么区别

    硬盘接口是硬盘与主机系统间的连接部件,作用是在硬盘缓存和主机内存之间传输数据.不同的硬盘接口决定着硬盘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速度,在整个系统中,硬盘接口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程序运行快慢和系统性能好坏.从整体的 ...

  7. renren-fast-vue-动态路由-添加路由-方式一(直接在原有结构上添加)

    在原有文件夹夹下新建自己的组件 在 mock/modules/sys-menu.js 中引入 实现路由的添加

  8. fiddler抓包工具详解

    转自:http://www.cnblogs.com/yyhh/p/5140852.html Fiddler 抓包工具总结   阅读目录 1. Fiddler 抓包简介 1). 字段说明 2). Sta ...

  9. f-li.cn

    package org.rx.service.command.impl; import lombok.Getter; import lombok.Setter; import org.rx.core. ...

  10. 用java打开一个本地文件

    以下有三种方式打开 /** * 借助java.awt.Desktop打开 * @see 打开的目录或文件名中允许包含空格 */ private static void useAWTDesk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