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a-api源码分析(APP中用到的开源库)
源码版本:H版
1、paste.deploy
参考文章:
http://pythonpaste.org/deploy/
http://blog.csdn.net/xiangmin2587/article/details/8203503
http://www.choudan.net/2013/07/28/OpenStack-paste-deploy%E4%BB%8B%E7%BB%8D.html
用来解析/etc/nova/api-paste.ini文件,加载用于服务的wsgi app。它的功能有:
1)api-paste.ini中配置多个wsgi app,deploy可根据传入的app name加载指定的wsgi app;
deploy.loadapp("config:/etc/nova/api-paste.ini", name="osapi-compute")
加载api-paste.ini中,名为osapi-compute的WSGI APP,并作为结果返回。
2)通过写入api-paste.ini的配置,可方便地实现特定字符开始的url到特定wsgi app的映射。如:
[composite:osapi_compute]
use = call:nova.api.openstack.urlmap:urlmap_factory
/: oscomputeversions
/v2: openstack_compute_api_v2
通过该配置,以“/v2”开始的url将交给名为openstack_compute_api_v2的WSGI APP处理,其它以“/”开的url就交给oscomputerversions处理。其实这并非deploy的功能,而是上面配置的urlmap实现的。不过通过配置文件,再由deploy调用urlmap,使用就更简单了。
3)middle ware的简单加载和去除。
[composite:openstack_compute_api_v2]
use = call:nova.api.auth:pipeline_factory
keystone = faultwrap sizelimit authtoken keystonecontext ratelimit osapi_compute_app_v2
上面的faultwrap sizelimit authtoken keystonecontext ratelimit都为middle ware(在nova代码中称为MiddleWare,deploy中称为filter),osapi_compute_app_v2才是wsgi app。请求先交给middle ware处理,再由middle ware决定要不要或者怎么交给wsgi app处理。这些middle ware是可以添加和去除的,如果不想对osapi_compute_app_v2进行限速,那么去掉ratelimit就可以了。其实这是pipeline_factory实现的功能,不过通过deploy来配置加载更方便。
nova-api中提供了很多服务API:ec2(与EC2兼容的API),osapi_compute(openstack compute自己风格的API),osapi_volume(openstack volume服务API),metadata(metadata 服务API)等。通过配置文件api-paste.ini,可以方便管理这些API。
deploy提供了server、filter、app的概念,其中filter(即middle ware)、app在nova-api被重度使用,的确太好用了。发布每个API时,它们有时需要一些相同的功能,如:keystone验证、限速、错误处理等功能。nova将这些功能实现为middle ware,如果需要,通过api-paste.ini配置,给它加上就可以。比如,我需要记录每个访问nova-api的ip,及它们的访问次数和访问的时间。那么我实现一个middle ware--nova.api.middleware:MonitorMiddleware来记录这些数据。通过下面的api-paste.ini配置,就可对nova-api的访问进行记录了。
[composite:openstack_compute_api_v2]
use = call:nova.api.auth:pipeline_factory
keystone = faultwrap sizelimit authtoken keystonecontext ratelimit <strong>monitor</strong> osapi_compute_app_v2 [filter:<strong>monitor</strong>]
paste.filter_factory = nova.api.middleware:MonitorMiddleware.factory
2、webob
用于对wsgi app进行封装,简化wsgi app的定义与编写。webob主要提供三种功能。
1)Request。该类用于对传给wsgi app的env参数进行封装,简化对HTTP请求参数的访问和设置。这种简化体现在(假设用env对Request实例化了一个对象req):
1) 使用简洁明了的属性名对HTTP参数进行访问,req.method可获取HTTP请求方法(替代REQUEST_METHOD);req.scheme可获取HTTP请求协议http or https(替代wsgi.url_scheme);req.body获取请求body(替代wsgi.input)。
2)大量使用property,省去繁琐细节,简化HTTP参数的访问和设置。req.body直接访问HTTP请求的body,而不用考虑body的长度和字符编码;req.POST以字典形式返回POST请求的参数;req.GET以字典形式返回GET请求的参数。
nova.api.openstack.wsgi.Request继承该类,并加了一个缓存已访问db的记录的功能,和对content_type判断和检测的功能。
2)Response。该类用于对HTTP的返回值进行封装。与Request对象类似,同样使用了property简化对http参数的访问和设置。支持wsgi app一次返回status和body,这样更直观。其实Response实例本身也是一个wsgi app。
3)decorator--wsgify,装饰wsgi app,使其可以以如下方式定义:
@webob.dec.wsgify
def wsgi_app(req):
#do something with req
return req.Response(...)
其中参数req是一个Request(默认)或其子类(通过wsgify(RequestClass=XXX)指定)的实例,是用env初始化的。req.Response默认为webob.Response。以该种方式定义的wsgi app,其结果可以以三种形式返回:
1)返回一个字符串。wsgify将其作为body,并加上一些默认的参数,如status=“200 OK", content_type, content_length等,构造成一个HTTP响应结果并返回;
2)返回一个Response实例,直接返回该resp代表的HTTP请求结果;
3)返回一个wsgi app,wsgify会继续调用该app,并返回app的响应结果。
nova.wsgi.Router就是用第三种返回形式,两次返回wsgi app,最终将HTTP请求根据url映射到对应的controller处理。
3、routes
参考文章:
http://routes.readthedocs.org/en/latest/
用来给服务内部定义url到具体函数的映射。
deploy也有url到服务映射功能,但这个映射层次偏高一点。根据上面配置,deploy将以“/v2”开始的url将交给名为openstack_compute_api_v2处理。但openstack_compute_api_v2怎么将/v2/project_id/servers/的GET请求交给nova.api.openstack.compute.servers.Controller.index()处理,并且将POST请求交给create()处理呢;怎么将/v2/project_id/servers/id的GET请求交给show()处理呢?这个就是routes.mappers所提供的功能,它根据path和请求方法,将请求映射到具体的函数上。如在nova中,添加/v2/project_id/servers/{list_vm_state, os_vmsum}两个GET请求来分别获取指定VM的状态和VM的总数。可在nova.api.openstack.compute.APIRouter中添加如下两行,将请求分别交给list_vm_state和os_vmsum两个函数处理并返回结果:
self.resources['servers'] = servers.create_resource(ext_mgr)
mapper.resource("server", "servers",
controller=self.resources['servers'],
<strong>collection={'list_vm_state': 'GET',
'os_vmsum': 'GET'}</strong>)
这里利用了routes.mapper支持restful api的特性,仅用两条指令,就定义了十多个url到函数的映射。当然你可以如下方式添加接口,不过代码稍多,风格不那么统一:
mapper.connect("server",
"/{project_id}/servers/list_vm_state",
controller=self.resources['servers'],
action='list_vm_state',
conditions={'list_vm_state': 'GET'})
mapper.connect("server",
"/{project_id}/servers/os_vmsum",
controller=self.resources['servers'],
action='os_vmsum',
conditions={'os_vmsum': 'GET'})
nova-api源码分析(APP中用到的开源库)的更多相关文章
- requests库核心API源码分析
requests库是python爬虫使用频率最高的库,在网络请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边文章浅析requests的API源码. 该库文件结构如图: 提供的核心接口在__init__文件中,如下: fr ...
- MapReduce新版客户端API源码分析
使用MapReduce新版客户端API提交MapReduce Job需要使用 org.apache.hadoop.mapreduce.Job 类.JavaDoc给出以下使用范例. // Create ...
- Java源码分析之LinkedList
LinkedList与ArrayList正好相对,同样是List的实现类,都有增删改查等方法,但是实现方法跟后者有很大的区别. 先归纳一下LinkedList包含的API 1.构造函数: ①Linke ...
- Java Collections 源码分析
Java Collections API源码分析 侯捷老师剖析了不少Framework,如MFC,STL等.侯老师有句名言: 源码面前,了无秘密 这句话还在知乎引起广泛讨论. 我对教授程序设计的一点想 ...
- Caching-缓存架构与源码分析
Caching-缓存架构与源码分析 首先奉献caching的开源地址[微软源码] 1.工程架构 为了提高程序效率,我们经常将一些不频繁修改,但是使用了还很大的数据进行缓存.尤其是互联网产品,缓存可以说 ...
- nova创建虚拟机源码分析系列之五 nova源码分发实现
前面讲了很多nova restful的功能,无非是为本篇博文分析做铺垫.本节说明nova创建虚拟机的请求发送到openstack之后,nova是如何处理该条URL的请求,分析到处理的类. nova对于 ...
- 使用react全家桶制作博客后台管理系统 网站PWA升级 移动端常见问题处理 循序渐进学.Net Core Web Api开发系列【4】:前端访问WebApi [Abp 源码分析]四、模块配置 [Abp 源码分析]三、依赖注入
使用react全家桶制作博客后台管理系统 前面的话 笔者在做一个完整的博客上线项目,包括前台.后台.后端接口和服务器配置.本文将详细介绍使用react全家桶制作的博客后台管理系统 概述 该项目是基 ...
- 移动web app开发必备 - Deferred 源码分析
姊妹篇 移动web app开发必备 - 异步队列 Deferred 在分析Deferred之前我觉得还是有必要把老套的设计模式给搬出来,便于理解源码! 观察者模式 观察者模式( 又叫发布者-订阅者模 ...
- nova创建虚拟机源码分析系列之七 传入参数转换成内部id
上一篇博文将nova创建虚机的流程推进到了/compute/api.py中的create()函数,接下来就继续分析. 在分析之前简单介绍nova组件源码的架构.以conductor组件为例: 每个组件 ...
随机推荐
- 一个小时搭建一个全栈 Web 应用框架
把想法变为现实的能力是空想家与实干家的区别.不管你是在一家跨国公司工作,还是正在为自己的创业公司而努力,那些有能力将创意转化为真正产品的人,都具有宝贵的技能并拥有明显的实力.如果你能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 ...
- 把字符串"3,1,2,4"以","分割拆分为数组,数组元素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package com.wangcf; /** * 把字符串"3,1,2,4"以","分割拆分为数组,数组元素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author fan ...
- 用python脚本计算某一个文件的行数
python可以统计文件的行数,你相信吗?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下面我们来看一下python怎样统计文件的行数,代码很简单,我也做了注释,很简单的实现... 1 2 3 4 5 6 7 8 9 10 ...
- C++ Primer Plus学习: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 C++中的代码重用 包含对象成员的类 将类的对象作为新类的成员.称为has-a关系.使用公有继承的时候,类可以继承接口,可能还有实现(纯虚函数不提供实现,只提供接口).使用包含时,可以获得实 ...
- http://deepdish.io/2015/04/28/creating-lmdb-in-python/
http://deepdish.io/2015/04/28/creating-lmdb-in-python/
- python/django将mysql查询结果转换为字典组
使用python查询mysql数据库的时候,默认查询结果没有返回表字段名称,不方便使用.为了方便使用一般会选择将查询结果加上字段名称以字典组的方式返回查询结果. 实现如下: def dict_fetc ...
- 规则引擎之easyRules
规则引擎听起来是蛮高深的一个词语,但透过现象看本质,Martin Fowler 有如下言: You can build a simple rules engine yourself. All you ...
- Windows搭建Log4Net+FileBeat+ELK日志分析系统过程
参考博客:http://udn.yyuap.com/thread-54591-1-1.html ; https://www.cnblogs.com/yanbinliu/p/6208626.html ; ...
- SPOJ PGCD
今天做的一个很有成就感的题目,虽然经过我一个上午的痛苦挣扎,但是我觉得这个时间还是花的挺有意义的. 题目的意思是给你a和b两个数(范围是10^7),从1-a选一个数x,从1-b中间选择一个数,问你能选 ...
- jquery不能是使用普通的for循环 因为普通的for循环通过下表获取对象 如果通过下表获取对象的话 会转成dom对象
jquery不能是使用普通的for循环 因为普通的for循环通过下表获取对象 如果通过下表获取对象的话 会转成dom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