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log.csdn.net/guolin_blog/article/details/9400141

今天一大早,你的leader就匆匆忙忙跑过来找到你:“快,快,紧急任务!最近ChinaJoy马上就要开始了,老板要求提供一种直观的方式,可以查看到我们新上线的游戏中每个服的在线人数。”

你看了看日期,不是吧!这哪里是马上要开始了,分明是已经开始了!这怎么可能来得及呢?

“没关系的。”你的leader安慰你道:“功能其实很简单的,接口都已经提供好了,你只需要调用一下就行了。”

好吧,你勉为其难地接受了,对于这种突如其来的新需求,你早已习惯。

你的leader向你具体描述了一下需求,你们的游戏目前有三个服,一服已经开放一段时间了,二服和三服都是新开的服。设计的接口非常轻便,你只需要调用Utility.getOnlinePlayerCount(int),传入每个服对应的数值就可以获取到相应服在线玩家的数量了,如一服传入1,二服传入2,三服则传入3。如果你传入了一个不存在的服,则会返回-1。然后你只要将得到的数据拼装成XML就好,具体的显示功能由你的leader来完成。

好吧,听起来功能并不是很复杂,如果现在就开始动工好像还来得及,于是你马上敲起了代码。

首先定义一个用于统计在线人数的接口PlayerCount,代码如下:

  1. public interface PlayerCount {
  2. String getServerName();
  3. int getPlayerCount();
  4. }

接着定义三个统计类实现了PlayerCount接口,分别对应了三个不同的服,如下所示:

  1. public class ServerOne implements PlayerCount {
  2. @Override
  3. public String getServerName() {
  4. return "一服";
  5. }
  6. @Override
  7. public int getPlayerCount() {
  8. return Utility.getOnlinePlayerCount(1);
  9. }
  10. }
  1. public class ServerTwo implements PlayerCount {
  2. @Override
  3. public String getServerName() {
  4. return "二服";
  5. }
  6. @Override
  7. public int getPlayerCount() {
  8. return Utility.getOnlinePlayerCount(2);
  9. }
  10. }
  1. public class ServerThree implements PlayerCount {
  2. @Override
  3. public String getServerName() {
  4. return "三服";
  5. }
  6. @Override
  7. public int getPlayerCount() {
  8. return Utility.getOnlinePlayerCount(3);
  9. }
  10. }

然后定义一个XMLBuilder类,用于将各服的数据封装成XML格式,代码如下:

  1. public class XMLBuilder {
  2. public static String buildXML(PlayerCount player) {
  3. StringBuilder builder = new StringBuilder();
  4. builder.append("<root>");
  5. builder.append("<server>").append(player.getServerName()).append("</server>");
  6. builder.append("<player_count").append(player.getPlayerCount()).append("</player_count>");
  7. builder.append("</root>");
  8. return builder.toString();
  9. }
  10. }

这样的话,所有代码就完工了,如果你想查看一服在线玩家数只需要调用:

  1. XMLBuilder.buildXML(new ServerOne());

查看二服在线玩家数只需要调用:

  1. XMLBuilder.buildXML(new ServerTwo());

查看三服在线玩家数只需要调用:

  1. XMLBuilder.buildXML(new ServerThree());

咦?你发现查看一服在线玩家数的时候,返回值永远是-1,查看二服和三服都很正常。

你只好把你的leader叫了过来:“我感觉我写的代码没有问题,但是查询一服在线玩家数总是返回-1,为什么会这样呢?”

“哎呀!”你的leader猛然想起,“这是我的问题,前面没跟你解释清楚。由于我们的一服已经开放一段时间了,查询在线玩家数量的功能早就有了,使用的是ServerFirst这个类。当时写Utility.getOnlinePlayerCount()这个方法主要是为了针对新开的二服和三服,就没把一服的查询功能再重复做一遍。”

听到你的leader这么说,你顿时松了一口气:“那你修改一下Utility.getOnlinePlayerCount()就好了,应该没我什么事了吧?”

“晤。。。本来应该是这样的。。。可是,Utility和ServerFirst这两个类都已经被打到Jar包里了,没法修改啊。。。”你的leader有些为难。

“什么?这不是坑爹吗,难道要我把接口给改了?”你已经泪流满面了。

“这倒不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适配器模式,这个模式就是为了解决接口之间不兼容的问题而出现的。”

其实适配器模式的使用非常简单,核心思想就是只要能让两个互不兼容的接口能正常对接就行了。上面的代码中,XMLBuilder中使用PlayerCount这个接口来拼装XML,而ServerFirst并没有实现PlayerCount这个接口,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适配器类来为XMLBuilder和ServerFirst之间搭起一座桥梁,毫无疑问,ServerOne就将充当适配器类的角色。修改ServerOne的代码,如下所示:

  1. public class ServerOne implements PlayerCount {
  2. private ServerFirst mServerFirst;
  3. public ServerOne() {
  4. mServerFirst = new ServerFirst();
  5. }
  6. @Override
  7. public String getServerName() {
  8. return "一服";
  9. }
  10. @Override
  11. public int getPlayerCount() {
  12. return mServerFirst.getOnlinePlayerCount();
  13. }
  14. }

这样通过ServerOne的适配,XMLBuilder和ServerFirst之间就成功完成对接了!使用的时候我们甚至无需知道有ServerFirst这个类,只需要正常创建ServerOne的实例就行了。

需要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适配器模式不并是那种会让架构变得更合理的模式,更多的时候它只是充当救火队员的角色,帮助解决由于前期架构设计不合理导致的接口不匹配的问题。更好的做法是在设计的时候就尽量把以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多考虑一些,在这个问题上不要向你的leader学习。

适配器: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外一个接口。适配器模式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那些类可以一起工作。

Java设计模式之 — 适配器(Adapter)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架构设计之设计模式 (一) 适配器(Adapter)---提高复用性

    简介 简介是为了描述一下该模式是干嘛用的,为了让不了解该模式的人看了之后也有一些新的认识. 本文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适配器模式:第二部分介绍该模式与相近模式的异同. 下午一直在讨论设计模式, ...

  2. Java设计模式之适配器设计模式(项目升级案例)

    今天是我学习到Java设计模式中的第三个设计模式了,但是天气又开始变得狂热起来,对于我这个凉爽惯了的青藏人来说,又是非常闹心的一件事儿,好了不管怎么样,目标还是目标(争取把23种Java设计模式接触一 ...

  3. Java读源代码学设计模式:适配器Adapter

    适配器模式相关源代码:slf4j-1.6.1.hibernate-3.6.7 大家都知道.log4j是一个广泛使用的日志工具,除此之外.sun公司在JDK中也有自己的日志工具,也就是java.util ...

  4. Java设计模式之适配器模式(Adapter)

    转载:<JAVA与模式>之适配器模式 这个总结的挺好的,为了加深印象,我自己再尝试总结一下 1.定义: 适配器模式把一个类的接口变换成客户端所期待的另一种接口,从而使原本因接口不匹配而无法 ...

  5. 设计模式模式适配器(Adapter)摘录

    23种子GOF设计模式一般分为三类:创建模式.结构模型.行为模式. 创建模式抽象的实例,他们帮助建立一个系统,是独立于如何.这是一个这些对象和陈述的组合.创建使用继承一个类架构更改实例,一个对象类型模 ...

  6. java设计模式之六适配器模式(Adapter)

    适配器模式将某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端期望的另一个接口表示,目的是消除由于接口不匹配所造成的类的兼容性问题.主要分为三类:类的适配器模式.对象的适配器模式.接口的适配器模式.首先,我们来看看类的适配器模 ...

  7. [译]Java 设计模式之适配器

    (文章翻译自Java Design Pattern: Adapter) 适配器模式在现在的Java框架中被频繁的用到. 当你想去使用一个存在的类而且它的接口和你需要的不吻合,或者是你想去创建一个可复用 ...

  8. 夜话JAVA设计模式之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

    适配器模式: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期望的另一个接口,让不兼容的接口变成兼容. 1.类适配器模式:通过多重继承来实现适配器功能.多重继承就是先继承要转换的实现类,再实现被转换的接口. 2.对象适配器 ...

  9. Java设计模式-适配器模式(Adapter)

    适配器模式将某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端期望的另一个接口表示,目的是消除由于接口不匹配所造成的类的兼容性问题.主要分为三类:类的适配器模式.对象的适配器模式.接口的适配器模式.首先,我们来看看类的适配器模 ...

随机推荐

  1. Java判断是否为移动端

    以下为常用判断,可直接创建使用 /** * Created by kangao on 2018/3/23. */public class UAgentInfoHelper { // User-Agen ...

  2. 详略。。设计模式1——单例。。。。studying

    设计模式1--单例 解决:保证了一个类在内存中仅仅能有一个对象. 怎么做才干保证这个对象是唯一的呢? 思路: 1.假设其它程序可以任意用new创建该类对象,那么就无法控制个数.因此,不让其它程序用ne ...

  3. IntelliJ IDEA 问题总结之二(待补充) —— 快捷键、主题样式、导出jar、sqlite

    随着对idea的使用,问题越来越多,開始第二篇问题总结. 1.快捷键. 用惯了eclipse再用idea后,快捷键就是一个大问题. 并且网上idea的快捷键有非常多版本号.不知道是不是老版本号和新版本 ...

  4. NTC 家电中的应用1

    NTC应用非常广,特别是家电产品中,基本上凡是涉及到温度控制的都会选择它.本人应用的的产品有打奶器.电烤箱,油炸锅,咖啡机,直发器,暖风机和电壁炉,尽管应用广.但都是千篇一律.当中最基本的要点是应用中 ...

  5. CF 557A(Ilya and Diplomas-贪心)

    A. Ilya and Diplomas time limit per test 1 second memory limit per test 256 megabytes input standard ...

  6. jquery文件批量上传控件Uploadify3.2(java springMVC)

    人比較懒  有用为主 不怎么排版了 先放上Uploadify的官网链接:http://www.uploadify.com/  -->里面能够看到PHP的演示样例,属性说明,以及控件下载地址.分f ...

  7. 《从零開始学Swift》学习笔记(Day 52)——Cocoa错误处理模式

    原创文章,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关东升的博客 Swift错误处理模式,在Swift1.x和Swift 2.0是不同的两种模式. Swift 1.x代码错误处理模式採用Cocoa框架错误处理模式,到如 ...

  8. SetWindowPos函数详解

    //声明:SetWindowPos(hWnd: HWND; {窗口句柄}hWndInsertAfter: HWND; {窗口的 Z 顺序}X, Y: Integer; {位置}cx, cy: Inte ...

  9. 【CodeForces688A】Opponents

    [思路分析] 比较水的模拟题 具体见代码吧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stdio> #include<algorithm> usin ...

  10. javascript跨域的几种方法

    以下的例子包含的文件均为为 http://www.a.com/a.html .http://www.a.com/c.html 与 http://www.b.com/b.html,要做的都是从a.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