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执行计划【explain】详解
本文已经收录到github仓库,仓库用于分享Java相关知识总结,包括Java基础、MySQL、Springboot、mybatis、Redis、rabbitMQ等等,欢迎大家提pr和star!
简介
本文主要讲述如何通过 explain 命令获取 select 语句的执行计划,通过 explain 可以知道 select 语句以下信息:
- 表的加载顺序
- sql 的查询类型
- 可能用到哪些索引,实际上用到哪些索引
- 读取的行数
- ...
explain 执行计划包含字段信息如下:分别是 id、select_type、table、partitions、type、possible_keys、key、key_len、ref、rows、filtered、Extra 12个字段。
通过explain extended + show warnings可以在原本explain的基础上额外提供一些查询优化的信息,得到优化以后的可能的查询语句(不一定是最终优化的结果)。
先搭建测试环境:
CREATE TABLE `blog` (
`blog_id` int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COMMENT '唯一博文id--主键',
`blog_title` varchar(255) NOT NULL COMMENT '博文标题',
`blog_body` text NOT NULL COMMENT '博文内容',
`blog_time` datetime NOT NULL COMMENT '博文发布时间',
`update_time` timestamp NULL DEFAULT NULL ON UPDATE CURRENT_TIMESTAMP,
`blog_state` int NOT NULL COMMENT '博文状态--0 删除 1正常',
`user_id` int NOT NULL COMMENT '用户id',
PRIMARY KEY (`blog_id`)
) ENGINE=InnoDB AUTO_INCREMENT=17 DEFAULT CHARSET=utf8
CREATE TABLE `user` (
`user_id` int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COMMENT '用户唯一id--主键',
`user_name` varchar(30) NOT NULL COMMENT '用户名--不能重复',
`user_password` varchar(255) NOT NULL COMMENT '用户密码',
PRIMARY KEY (`user_id`),
KEY `name` (`user_name`)
) ENGINE=InnoDB AUTO_INCREMENT=17 DEFAULT CHARSET=utf8
CREATE TABLE `discuss` (
`discuss_id` int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COMMENT '评论唯一id',
`discuss_body` varchar(255) NOT NULL COMMENT '评论内容',
`discuss_time` datetime NOT NULL COMMENT '评论时间',
`user_id` int NOT NULL COMMENT '用户id',
`blog_id` int NOT NULL COMMENT '博文id',
PRIMARY KEY (`discuss_id`)
) ENGINE=InnoDB AUTO_INCREMENT=61 DEFAULT CHARSET=utf8
id
表示查询中执行select子句或者操作表的顺序,id的值越大,代表优先级越高,越先执行。
explain select discuss_body
from discuss
where blog_id = (
select blog_id from blog where user_id = (
select user_id from user where user_name = 'admin'));
三个表依次嵌套,发现最里层的子查询 id最大,最先执行。

select_type
表示 select 查询的类型,主要是用于区分各种复杂的查询,例如:普通查询、联合查询、子查询等。
- SIMPLE:表示最简单的 select 查询语句,在查询中不包含子查询或者交并差集等操作。
- PRIMARY:查询中最外层的SELECT(存在子查询的外层的表操作为PRIMARY)。
- SUBQUERY:子查询中首个SELECT。
- DERIVED:被驱动的SELECT子查询(子查询位于FROM子句)。
- UNION:在SELECT之后使用了UNION。
table
查询的表名,并不一定是真实存在的表,有别名显示别名,也可能为临时表。当from子句中有子查询时,table列是 <derivenN>的格式,表示当前查询依赖 id为N的查询,会先执行 id为N的查询。

partitions
查询时匹配到的分区信息,对于非分区表值为NULL,当查询的是分区表时,partitions显示分区表命中的分区情况。

type
查询使用了何种类型,它在 SQL优化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system
当表仅有一行记录时(系统表),数据量很少,往往不需要进行磁盘IO,速度非常快。比如,Mysql系统表proxies_priv在Mysql服务启动时候已经加载在内存中,对这个表进行查询不需要进行磁盘 IO。

const
单表操作的时候,查询使用了主键或者唯一索引。

eq_ref
多表关联查询的时候,主键和唯一索引作为关联条件。如下图的sql,对于user表(外循环)的每一行,user_role表(内循环)只有一行满足join条件,只要查找到这行记录,就会跳出内循环,继续外循环的下一轮查询。

ref
查找条件列使用了索引而且不为主键和唯一索引。虽然使用了索引,但该索引列的值并不唯一,这样即使使用索引查找到了第一条数据,仍然不能停止,要在目标值附近进行小范围扫描。但它的好处是不需要扫全表,因为索引是有序的,即便有重复值,也是在一个非常小的范围内做扫描。

ref_or_null
类似 ref,会额外搜索包含NULL值的行。
index_merge
使用了索引合并优化方法,查询使用了两个以上的索引。新建comment表,id为主键,value_id为非唯一索引,执行explain select content from comment where value_id = 1181000 and id > 1000;,执行结果显示查询同时使用了id和value_id索引,type列的值为index_merge。

range
有范围的索引扫描,相对于index的全索引扫描,它有范围限制,因此要优于index。像between、and、'>'、'<'、in和or都是范围索引扫描。

index
index包括select索引列,order by主键两种情况。
order by主键。这种情况会按照索引顺序全表扫描数据,拿到的数据是按照主键排好序的,不需要额外进行排序。

select索引列。type为index,而且extra字段为using index,也称这种情况为索引覆盖。所需要取的数据都在索引列,无需回表查询。

all
全表扫描,查询没有用到索引,性能最差。

possible_keys
此次查询中可能选用的索引。但这个索引并不定一会是最终查询数据时所被用到的索引。
key
此次查询中确切使用到的索引。
rows
估算要找到所需的记录,需要读取的行数。评估SQL 性能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数据,mysql需要扫描的行数,很直观的显示 SQL 性能的好坏,一般情况下 rows 值越小越好。
filtered
存储引擎返回的数据在经过过滤后,剩下满足条件的记录数量的比例。
extra
表示额外的信息说明。为了方便测试,这里新建两张表。
CREATE TABLE `t_order` (
`id` int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user_id` int DEFAULT NULL,
`order_id` int DEFAULT NULL,
`order_status` tinyint DEFAULT NULL,
`create_date` datetime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KEY `idx_userid_order_id_createdate` (`user_id`,`order_id`,`create_date`)
) ENGINE=InnoDB AUTO_INCREMENT=99 DEFAULT CHARSET=utf8
CREATE TABLE `t_orderdetail` (
`id` int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order_id` int DEFAULT NULL,
`product_name` varchar(100) DEFAULT NULL,
`cnt` int DEFAULT NULL,
`create_date` datetime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KEY `idx_orderid_productname` (`order_id`,`product_name`)
) ENGINE=InnoDB AUTO_INCREMENT=152 DEFAULT CHARSET=utf8
using where
查询的列未被索引覆盖,where筛选条件非索引的前导列。对存储引擎返回的结果进行过滤(Post-filter,后过滤),一般发生在MySQL服务器,而不是存储引擎层。

using index
查询的列被索引覆盖,并且where筛选条件符合最左前缀原则,通过索引查找就能直接找到符合条件的数据,不需要回表查询数据。

Using where&Using index
查询的列被索引覆盖,但无法通过索引查找找到符合条件的数据,不过可以通过索引扫描找到符合条件的数据,也不需要回表查询数据。
包括两种情况:
where筛选条件不符合最左前缀原则

where筛选条件是索引列前导列的一个范围

null
查询的列未被索引覆盖,并且where筛选条件是索引的前导列,也就是用到了索引,但是部分字段未被索引覆盖,必须回表查询这些字段,Extra中为NULL。

using index condition
索引下推(index condition pushdown,ICP),先使用where条件过滤索引,过滤完索引后找到所有符合索引条件的数据行,随后用 WHERE 子句中的其他条件去过滤这些数据行。
不使用ICP的情况(set optimizer_switch='index_condition_pushdown=off'),如下图,在步骤4中,没有使用where条件过滤索引:

使用ICP的情况(set optimizer_switch='index_condition_pushdown=on'):

下面的例子使用了ICP:
explain select user_id, order_id, order_status
from t_order where user_id > 1 and user_id < 5\G;

关掉ICP之后(set optimizer_switch='index_condition_pushdown=off'),可以看到extra列为using where,不会使用索引下推。

using temporary
使用了临时表保存中间结果,常见于 order by 和 group by 中。典型的,当group by和order by同时存在,且作用于不同的字段时,就会建立临时表,以便计算出最终的结果集。
filesort
文件排序。表示无法利用索引完成排序操作,以下情况会导致filesort:
- order by 的字段不是索引字段
- select 查询字段不全是索引字段
- select 查询字段都是索引字段,但是 order by 字段和索引字段的顺序不一致

using join buffer
Block Nested Loop,需要进行嵌套循环计算。两个关联表join,关联字段均未建立索引,就会出现这种情况。比如内层和外层的type均为ALL,rows均为4,需要循环进行4*4次计算。常见的优化方案是,在关联字段上添加索引,避免每次嵌套循环计算。
本文参考了一些优秀的博客,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下:
码字不易,如果本文写的不错,可以点个赞,让我知道,支持我写出更好的文章!
MySQL执行计划【explain】详解的更多相关文章
- MySQL 执行计划explain详解
MySQL 执行计划explain详解 2015-08-10 13:56:27 分类: MySQL explain命令是查看查询优化器如何决定执行查询的主要方法.这个功能有局限性,并不总会说出真相,但 ...
- 0912MySQL 执行计划explain详解
转自http://blog.itpub.net/29773961/viewspace-1767044/ 该博客内容是比较全的,虽然写的比较晦涩,多读几遍还是不错的 explain命令是查看查询优化器如 ...
- MySQL执行计划 EXPLAIN参数
MySQL执行计划参数详解 转http://www.jianshu.com/p/7134286b3a09 MySQL数据库中,在SELECT查询语句前边加上“EXPLAIN”或者“DESC”关键字,即 ...
- MySQL慢查询优化 EXPLAIN详解
我们平台过一段时间就会把生产数据库的慢查询导出来分析,要嘛修改写法,要嘛新增索引.以下是一些笔记.总结整理 慢查询排查 show status; // 查询mysql ...
- SQL Server 执行计划操作符详解(3)——计算标量(Compute Scalar)
接上文:SQL Server 执行计划操作符详解(2)--串联(Concatenation ) 前言: 前面两篇文章介绍了关于串联(Concatenation)和断言(Assert)操作符,本文介绍第 ...
- SQL Server 执行计划操作符详解(2)——串联(Concatenation )
本文接上文:SQL Server 执行计划操作符详解(1)--断言(Assert) 前言: 根据计划,本文开始讲述另外一个操作符串联(Concatenation),读者可以根据这个词(中英文均可)先幻 ...
- MYSQL EXPLAIN执行计划命令详解(支持更新中)
本文来自我的github pages博客http://galengao.github.io/ 即www.gaohuirong.cn 摘要: 本篇是根据官网中的每个一点来翻译.举例.验证的:英语不好,所 ...
- MySQL 优化之EXPLAIN详解(执行计划)
学习MySQL时我们都知道索引对于一个SQL的优化很重要,而EXPLAIN关键字在分析是否正确以及高效的增加了索引时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这篇文章显示了如何调用“EXPLAIN”来获取关于查询执行计划的 ...
- MongoDB执行计划分析详解
要保证数据库处于高效.稳定的状态,除了良好的硬件基础.高效高可用的数据库架构.贴合业务的数据模型之外,高效的查询语句也是不可少的.那么,如何查看并判断我们的执行计划呢?我们今天就来谈论下MongoDB ...
- MySQL执行计划explain的key_len解析
前言:当用Explain查看SQL的执行计划时,里面有列显示了 key_len 的值,根据这个值可以判断索引的长度,在组合索引里面可以更清楚的了解到了哪部分字段使用到了索引.下面演示中,表结构的合理性 ...
随机推荐
- DHCP的简单介绍与配置
一.DHCP简介 二.DHCP报文类型 三.DHCP工作原理 四.实例操作 一.DHCP简介 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是一 ...
- IDEA搭建一个SpringBoot项目——十分详细(web+mysql)
前排提示: IDEA版本:IntelliJ IDEA 2021.1.1 专业版(是否为专业版影响不大) 搭建目的:前端web页面能够获取到MySQL数据库中的数据 详细步骤: 1. 创建一个新项目 ...
- .Net Core:限流
一.环境 1.vs2019 2..Net Core 3.1 3.引用 AspNetCoreRateLimit 4.0.1 二.基础使用 1.设置 在Startup文件中配置如下,把配置项都放在前面: ...
- CAS你知道吗?底层如何实现?ABA问题又是什么?关于这些你知道答案吗
CAS你知道吗?如何实现? 1. compareAndSet 在volatile当中我们提到,volatile不能保证原子语义,所以当用到变量自增时,如果用到synchronized会太"重 ...
- Linux + .net core 开发升讯威在线客服系统:同时支持 SQL Server 和 MySQL 的实现方法
前段时间我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开始介绍基于 .net core 的在线客服系统开发过程. 有很多朋友一直提出希望能够支持 MySQL 数据库,考虑到已经有朋友在用 SQL Server,我在升级的过程中 ...
- POJ 1279 Art Gallery 半平面交 多边形的核
题意:求多边形的核的面积 套模板即可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stdio> #include <cmath> #define ...
- POJ 3304 Segments 叉积
题意: 找出一条直线,让给出的n条线段在这条直线的投影至少有一个重合的点 转化一下,以重合的点作垂线,那么这条直线一定经过那n条线段.现在就是求找到一条直线,让这条直线经过所有线段 分析: 假设存在这 ...
- mysql json_extract函数获取json字段中某个key的值
参考:https://www.cnblogs.com/chuanzhang053/p/9139624.html json_extract函数可以获取json对象中指定key的值,用法:json_ext ...
- docker挂载数据卷
1.Docker中的数据可以存储在类似于虚拟机磁盘的介质中,在Docker中称为数据卷,简单的理解就是将数据持久化的工具. 2.在使用docker容器的时候,会产生一系列的数据文件,这些数据文件在我们 ...
- PYTHON3.4.4 升级pip
python -m pip install --upgrade pipupgrade 前面是两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