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作为返回值

高阶函数除了可以接受函数作为参数外,还可以把函数作为结果值返回。

我们来实现一个可变参数的求和。通常情况下,求和的函数是这样定义的:

def calc_sum(*args):
i = 0
for n in args:
i = i + n
return i

但是,如果不需要立刻求和,而是在后面的代码中,根据需要再计算怎么办?可以不返回求和的结果,而是返回求和的函数:

def lazy_sum(*args):
def sum():
i = 0
for n in args:
i = i + n
return i return sum

当我们调用lazy_sum()时,返回的并不是求和结果,而是求和函数:

f = lazy_sum(1, 3, 5, 7, 9)
print(f) # <function lazy_sum.<locals>.sum at 0x000002C5C32328C8>

调用函数f时,才真正计算求和的结果:

print(f())

# 25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在函数lazy_sum中又定义了函数sum,并且,内部函数sum可以引用外部函数lazy_sum的参数和局部变量,当lazy_sum返回函数sum时,相关参数和变量都保存在返回的函数中,这种称为“闭包(Closure)”的程序结构拥有极大的威力。

请再注意一点,当我们调用lazy_sum()时,每次调用都会返回一个新的函数,即使传入相同的参数:

f1 = lazy_sum(1, 3, 5, 7, 9)
f2 = lazy_sum(1, 3, 5, 7, 9)
print(f1 == f2)
# False

f1()f2()的调用结果是互不影响的。

闭包

返回的函数在其定义内部引用了局部变量args,所以,当一个函数返回了一个函数后,其内部的局部变量还被新函数引用,所以,闭包用起来简单,实现起来可不容易。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返回的函数并没有立刻执行,而是直到调用了f()才执行。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def count():
fs = []
for i in range(1, 4):
def f():
return i*i
fs.append(f)
return fs f1, f2, f3 = count()

在上面的例子中,每次循环,都创建了一个新的函数,然后,把创建的3个函数都返回了。

你可能认为调用f1()f2()f3()结果应该是149,但实际结果是:

print(f1())
# 9
print(f2())
# 9
print(f3())
# 9

全部都是9!原因就在于返回的函数引用了变量i,但它并非立刻执行。等到3个函数都返回时,它们所引用的变量i已经变成了3,因此最终结果为9

返回闭包时牢记一点:返回函数不要引用任何循环变量,或者后续会发生变化的变量。

如果一定要引用循环变量怎么办?方法是再创建一个函数,用该函数的参数绑定循环变量当前的值,无论该循环变量后续如何更改,已绑定到函数参数的值不变:

def count():
def f(j):
def g():
return j*j
return g
fs = []
for i in range(1, 4):
fs.append(f(i)) # f(i)立刻被执行,因此i的当前值被传入f()
return fs f1, f2, f3 = count()

再看看结果:

print(f1())
# 1
print(f2())
# 4
print(f3())
# 9

缺点是代码较长,可利用lambda函数缩短代码。

由于函数也是一个对象,而且函数对象可以被赋值给变量,所以,通过变量也能调用该函数。

def now():
print('2021-04-17') f = now
f()

__name__属性

函数对象有一个__name__属性,可以拿到函数的名字:

print(now.__name__)  # now
print(f.__name__) # now

装饰器

现在,假设我们要增强now()函数的功能,比如,在函数调用前后自动打印日志,但又不希望修改now()函数的定义,这种在代码运行期间动态增加功能的方式,称之为“装饰器”(Decorator)。

decorator的本质就是闭包。所以,我们要定义一个能打印日志的decorator,可以定义如下:

def log(func):
def wrapper(*args, **kw):
print('call %s():' % func.__name__)
return func(*args, **kw) return wrapper

观察上面的log,因为它是一个decorator,所以接受一个函数作为参数,并返回一个函数。我们要借助Python的@语法,把decorator置于函数的定义处:

@log
def now():
print('2021-04-17')

调用now()函数,不仅会运行now()函数本身,还会在运行now()函数前打印一行日志:

now()

# call now():
# 2021-04-17

@log放到now()函数的定义处,相当于执行了语句:

now = log(now)

由于log()是一个decorator,返回一个函数,所以,原来的now()函数仍然存在,只是现在同名的now变量指向了新的函数,于是调用now()将执行新函数,即在log()函数中返回的wrapper()函数。

wrapper()函数的参数定义是(*args, **kw),因此,wrapper()函数可以接受任意参数的调用。在wrapper()函数内,首先打印日志,再紧接着调用原始函数。

如果decorator本身需要传入参数,那就需要编写一个返回decorator的高阶函数,写出来会更复杂。比如,要自定义log的文本:

def log(text):
def decorator(func):
def wrapper(*args, **kw):
print('%s %s():' % (text, func.__name__))
return func(*args, **kw)
return wrapper
return decorator

这个3层嵌套的decorator用法如下:

@log('execute')
def now():
print('2021-04-17')

执行结果如下:

now()

# execute now():
# 2021-04-17

和两层嵌套的decorator相比,3层嵌套的效果是这样的:

now = log('execute')(now)

我们来剖析上面的语句,首先执行log('execute'),返回的是decorator函数,再调用返回的函数,参数是now函数,返回值最终是wrapper函数。

以上两种decorator的定义都没有问题,但还差最后一步。因为函数也是对象,它有__name__等属性,但你去看经过decorator装饰之后的函数,它们的__name__已经从原来的'now'变成了'wrapper'

print(now.__name__)
# wrapper

因为返回的那个wrapper()函数名字就是'wrapper',所以,需要把原始函数的__name__等属性复制到wrapper()函数中,否则,有些依赖函数签名的代码执行就会出错。

不需要编写wrapper.__name__ = func.__name__这样的代码,Python内置的functools.wraps就是干这个事的,所以,一个完整的decorator的写法如下:

import functools

def log(func):
@functools.wraps(func)
def wrapper(*args, **kw):
print('call %s():' % func.__name__)
return func(*args, **kw) return wrapper

或者针对带参数的decorator:

import functools

def log(text):
def decorator(func):
@functools.wraps(func)
def wrapper(*args, **kw):
print('%s %s():' % (text, func.__name__))
return func(*args, **kw) return wrapper return decorator

import functools是导入functools模块。模块的概念稍候讲解。现在,只需记住在定义wrapper()的前面加上@functools.wraps(func)即可。

python基础(补充):python三大器之装饰器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ython三大器之装饰器

    Python三大器之装饰器 开放封闭原则 一个良好的项目必定是遵守了开放封闭原则的,就比如一段好的Python代码必定是遵循PEP8规范一样.那么什么是开放封闭原则?具体表现在那些点? 开放封闭原则的 ...

  2. Python菜鸟之路:Python基础-逼格提升利器:装饰器Decorator

    一.装饰器 装饰器是一个很著名的设计模式,经常被用于有切面需求的场景,较为经典的有插入日志.性能测试.事务处理等. 装饰器是解决这类问题的绝佳设计,有了装饰器,我们就可以抽离出大量函数中与函数功能本身 ...

  3. python三大器之装饰器的练习

    装饰器 加载顺序从下至上 执行顺序从上至下 ''' 多层装饰器 ''' def deco1(func): #func=deco2 def wrapper1(*args, **kwargs): '''t ...

  4. python基础之闭包函数和装饰器

    补充:全局变量声明及局部变量引用 python引用变量的顺序: 当前作用域局部变量->外层作用域变量->当前模块中的全局变量->python内置变量 global关键字用来在函数或其 ...

  5. python 基础篇 11 函数进阶----装饰器

    11. 前⽅⾼能-装饰器初识本节主要内容:1. 函数名的运⽤, 第⼀类对象2. 闭包3. 装饰器初识 一:函数名的运用: 函数名是一个变量,但他是一个特殊变量,加上括号可以执行函数. ⼆. 闭包什么是 ...

  6. Python-Day4 Python基础进阶之生成器/迭代器/装饰器/Json & pickle 数据序列化

    一.生成器 通过列表生成式,我们可以直接创建一个列表.但是,受到内存限制,列表容量肯定是有限的.而且,创建一个包含100万个元素的列表,不仅占用很大的存储空间,如果我们仅仅需要访问前面几个元素,那后面 ...

  7. Python基础2:反射、装饰器、JSON,接口

    一.反射 最近接触到python的反射机制,遂记录下来已巩固.但是,笔者也是粗略的使用了__import__, getattr()函数而已.目前,笔者的理解是,反射可以使用户通过自定义输入来导入响应的 ...

  8. Python基础(7)闭包函数、装饰器

    一.闭包函数 闭包函数:1.函数内部定义函数,成为内部函数, 2.改内部函数包含对外部作用域,而不是对全局作用域名字的引用 那么该内部函数成为闭包函数 #最简单的无参闭包函数 def func1() ...

  9. python基础编程: 函数示例、装饰器、模块、内置函数

    目录: 函数示例 装饰器 模块 内置函数 一.函数示例: 1.为什么使用函数之模块化程序设计: 不使用模块程序设计的缺点: 1.体系结构不清晰,可主读性差: 2.可扩展性差: 3.程序冗长: 2.定义 ...

随机推荐

  1. 鸿蒙js开发7 鸿蒙分组列表和弹出menu菜单

    鸿蒙入门指南,小白速来!从萌新到高手,怎样快速掌握鸿蒙开发?[课程入口]目录:1.鸿蒙视图效果2.js业务数据和事件3.页面视图代码4.跳转页面后的视图层5.js业务逻辑部分6.<鸿蒙js开发& ...

  2. 获取点击元素的id

    1.onclick="dianji(this.id)" 传入id到方法里function dianji(id){ //这个就是id}2. $(document).click(fun ...

  3. SpringBoot 配置文件以及依赖 加上跨域配置文件

    配置目录: application.properties的配置 #设置服务端口号 server.port = 8090 #配置数据源 spring.datasource.driver-class-na ...

  4. redis.conf 配置说明

    redis.conf 配置项说明如下: 1. Redis默认不是以守护进程的方式运行,可以通过该配置项修改,使用yes启用守护进程 daemonize no 2. 当Redis以守护进程方式运行时,R ...

  5. es6 快速入门 系列 —— 变量声明:let和const

    其他章节请看: es6 快速入门 系列 变量声明:let和const 试图解决的问题 经典的 var 声明让人迷惑 function demo1(v){ if(v){ var color='red' ...

  6. LeetCode392. 判断子序列

    原题链接 1 class Solution: 2 def isSubsequence(self, s: str, t: str) -> bool: 3 lens,lent = len(s),le ...

  7. Excel技巧—开始菜单之格式刷六大功能

    转: Excel技巧-开始菜单之格式刷六大功能 点赞再看,养成习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微信搜索[亦心Excel]关注这个不一样的自媒体人. 本文 GitHub https://github.com ...

  8. const成员函数可以将非const指针作为返回值吗?

    先给出一段代码 class A { int *x; public: int *f() const { return x; } }; 成员函数f返回指向私有成员 x 的非常量指针,我认为这会修改成员x ...

  9. Netty源码 reactor 模型

    翻阅源码时,我们会发现netty中很多方法的调用都是通过线程池的方式进行异步的调用, 这种  eventLoop.execute 方式的调用,实际上便是reactor线程.对应项目中使用广泛的NioE ...

  10. gtk+2.0中函数set_widget_font_size()函数在编译时未定义的解决办法

    自己写一个头文件即可,代码如下: 在.c文件中包含该头文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