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学习之响应式原理的demo实现
Vue.js 核心:
1、响应式的数据绑定系统
2、组件系统。
访问器属性
访问器属性是对象中的一种特殊属性,它不能直接在对象中设置,而必须通过 defineProperty() 方法单独定义。
var obj = { };
// 为obj定义一个名为 hello 的访问器属性
Object.defineProperty(obj, "hello", {
get: function () {return sth},
set: function (val) {/* do sth */}
})
obj.hello // 可以像普通属性一样读取访问器属性
访问器属性的"值"比较特殊,读取或设置访问器属性的值,实际上是调用其内部特性:get和set函数。
obj.hello // 读取属性,就是调用get函数并返回get函数的返回值
obj.hello = "abc" // 为属性赋值,就是调用set函数,赋值其实是传参
get 和 set 方法内部的 this 都指向 obj,这意味着 get 和 set 函数可以操作对象内部的值。另外,访问器属性的会"覆盖"同名的普通属性,因为访问器属性会被优先访问,与其同名的普通属性则会被忽略。
预期达到的效果:
1、随文本框输入文字的变化,span 中会同步显示相同的文字内容;
2、在js或控制台显式的修改 obj.hello 的值,视图会相应更新。这样就实现了 model => view 以及 view => model 的双向绑定。
模型图:
子任务:
1、输入框以及文本节点与 data 中的数据绑定
2、输入框内容变化时,data 中的数据同步变化。即 view => model 的变化。
3、data 中的数据变化时,文本节点的内容同步变化。即 model => view 的变化。
1、输入框以及文本节点与 data 中的数据绑定
这里需要对 DOM 进行编译,这里引入一个知识点:DocumentFragment。
DocumentFragment
DocumentFragment(文档片段)可以看作节点容器,它可以包含多个子节点,当我们将它插入到 DOM 中时,只有它的子节点会插入目标节点,所以把它看作一组节点的容器。使用 DocumentFragment 处理节点,速度和性能远远优于直接操作 DOM。Vue 进行编译时,就是将挂载目标的所有子节点劫持(真的是劫持,通过 append 方法,DOM 中的节点会被自动删除)到 DocumentFragment 中,经过一番处理后,再将 DocumentFragment 整体返回插入挂载目标。
<!DOCTYPE html>
<html>
<head>
<title></title>
</head>
<body>
<div id="app">
<input type="text" id="a">
<span id="b"></span>
</div>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ar dom = nodeToFragment(document.getElementById('app'));
console.log(dom);
function nodeToFragment (node) {
var flag = document.createDocumentFragment();
var child;
while (child = node.firstChild) {
flag.append(child); // 劫持node的所有子节点
}
return flag;
}
document.getElementById('app').appendChild(dom); // 返回到app中
</script>
</body>
</html>
数据初始化绑定
function compile (node, vm) {
var reg = /\{\{(.*)\}\}/;
// 节点类型为元素
if (node.nodeType === 1) {
var attr = node.attributes;
// 解析属性
for (var i = 0; i < attr.length; i++) {
if (attr[i].nodeName == 'v-model') {
var name = attr[i].nodeValue; // 获取v-model绑定的属性名
node.value = vm.data[name]; // 将data的值赋值给该node
node.removeAttribute('v-model');
}
}
}
// 节点类型为text
if (node.nodeType === 3) {
if (reg.test(node.nodeValue)) {
var name = RegExp.$1; // 获取匹配到的字符串
name = name.trim();
node.nodeValue = vm.data[name];
}
}
}
function nodeToFragment (node, vm) {
var flag = document.createDocumentFragment();
var child;
while (child = node.firstChild) {
compile(child, vm);
flag.append(child);
}
return flag;
}
function Vue (options) {
this.data = options.data;
var id = options.el;
var dom = nodeToFragment(document.getElementById(id), this);
// 编译完成后,将dom返回到app中
document.getElementById(id).appendChild(dom);
}
var vm = new Vue({
el: 'app',
data: {
text: 'hello world'
}
})
效果
响应式的数据绑定
2、输入框内容变化时,data 中的数据同步变化。即 view => model 的变化。
思路:当我们在输入框输入数据的时候,首先触发 input 事件(或者 keyup、change 事件),在相应的事件处理程序中,我们获取输入框的 value 并赋值给 vm 实例的 text 属性。我们利用 defineProperty 将 data 中的 text 设置为 vm 的访问器属性,因此给 vm.text 赋值,就会触发 set 方法。这里set主要做了跟新属性值得操作。
function defineReactive (obj, key, val) {
Object.defineProperty(obj, key, {
get: function () {
return val
},
set: function (newVal) {
if (newVal === val) return
val = newVal;
console.log(val); // console
}
});
}
function observe (obj, vm) {
Object.keys(obj).forEach(function (key) {
defineReactive(vm, key, obj[key]);
});
}
function Vue (options) {
this.data = options.data;
var data = this.data;
observe(data, this);
var id = options.el;
var dom = nodeToFragment(document.getElementById(id), this);
// 编译完成后,将dom返回到app中
document.getElementById(id).appendChild(dom);
}
function compile (node, vm) {
var reg = /\{\{(.*)\}\}/;
// 节点类型为元素
if (node.nodeType === 1) {
var attr = node.attributes;
// 解析属性
for (var i = 0; i < attr.length; i++) {
if (attr[i].nodeName == 'v-model') {
var name = attr[i].nodeValue; // 获取v-model绑定的属性名
node.addEventListener('input', function (e) {
// 给相应的data属性赋值,进而触发该属性的set方法
vm[name] = e.target.value;
});
node.value = vm[name]; // 将data的值赋给该node
node.removeAttribute('v-model');
}
};
new Watcher(vm, node, name, 'input');
}
// 节点类型为text
if (node.nodeType === 3) {
if (reg.test(node.nodeValue)) {
var name = RegExp.$1; // 获取匹配到的字符串
name = name.trim();
node.nodeValue = vm[name];
}
}
}
第二部完成效果
订阅/发布模式(subscribe&publish)
data 中的数据变化时,文本节点的内容同步变化。即 model => view 的变化。
订阅发布模式(又称观察者模式)定义了一种一对多的关系,让多个观察者同时监听某一个主题对象,这个主题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就会通知所有观察者对象。
发布者发出通知 => 主题对象收到通知并推送给订阅者 => 订阅者执行相应操作
var pub = {
publish: function() {
def.notify():
}
}
// 三个订阅者subscribers
var sub1 = {updata: function () {console.log(1)} }
var sub2 = {updata: function () {console.log(2)} }
var sub3 = {updata: function () {console.log(3)} }
// 一个主题对象
funciton Dep () {
this.subs = [sub1, sub2, sub3];
}
Dep.prototype.notify = function () {
this.subs.forEach(function (sub) {
sub.update();
})
}
// 发布者发布消息,主题对象执行notify方法,然后会触发订阅者实现更函数
var dep = new Dep();
pub.publish(); // 1, 2, 3
set在这里的作用是:作为发布者发出通知,而文本节点在这里是订阅者,收到消息之后执行相应的更新操作。
双向绑定的实现
每当 new 一个 Vue,主要做了两件事:
1.是监听数据:observe(data),
2.第二个是编译 HTML:nodeToFragement(id)。
在监听数据的过程中,会为 data 中的每一个属性生成一个主题对象 dep。
在编译 HTML 的过程中,会为每个与数据绑定相关的节点生成一个订阅者 watcher,watcher 会将自己添加到相应属性的 dep 中。
现在效果:修改输入框内容 => 在事件回调函数中修改属性值 => 触发属性的 set 方法。
下一步实现:发出通知 dep.notify() => 触发订阅者的 update 方法 => 更新视图。
关键逻辑:如何将 watcher 添加到关联属性的 dep 中。
在编译 HTML 过程中,为每个与 data 关联的节点生成一个 Watcher。
Watcher函数实现思路:
function Watcher (vm, node, name, nodeType) {
Dep.target = this;
this.name = name;
this.node = node;
this.vm = vm;
this.update();
Dep.target = null;
}
Watcher.prototype = {
update: function () {
this.get();
this.node.nodeValue = this.value;
},
// 获取data中的属性值
get: function () {
this.value = this.vm[this.name]; // 触发相应属性的get
}
}
首先,将自己赋给了一个全局变量 Dep.target;
其次,执行了 update 方法,进而执行了 get 方法,get 的方法读取了 vm 的访问器属性,从而触发了访问器属性的 get 方法,get 方法中将该 watcher 添加到了对应访问器属性的 dep 中;
再次,获取属性的值,然后更新视图。
最后,将 Dep.target 设为空。因为它是全局变量,也是 watcher 与 dep 关联的唯一桥梁,任何时刻都必须保证 Dep.target 只有一个值。
function defineReactive (obj, key, val) {
var dep = new Dep(); // !!
Object.defineProperty(obj, key, {
get: function () {
// 添加订阅者watcher到主题对象Dep // !!
if (Dep.target) dep.addSub(Dep.target); // !!
return val
},
set: function (newVal) {
if (newVal === val) return
val = newVal;
// 作为发布者发出通知
dep.notify();
}
});
}
function Dep () {
this.subs = []
}
Dep.prototype = {
addSub: function(sub) {
this.subs.push(sub);
},
notify: function() {
this.subs.forEach(function(sub) {
sub.update();
});
}
};
最终效果:
文本内容会随输入框内容同步变化,在控制器中修改 vm.text 的值,会同步反映到文本内容中。
感悟
1.异步更新带来的数据响应式误解
<div id="app">
<h2>{{dataObj.text}}</h2>
</div>
new Vue({
el: '#app',
data: {
dataObj: {}
},
ready: function () {
var self = this;
/**
* 异步请求模拟
*/
setTimeout(function () {
self.dataObj = {};
self.dataObj['text'] = 'new text';
}, 3000);
}
})
上面的代码非常简单,我们都知道vue中在data里面声明的数据才具有响应式的特性,所以我们一开始在data中声明了一个dataObj空对象,然后在异步请求中执行了两行代码,如下:
self.dataObj = {};
self.dataObj['text'] = 'new text';
模板更新了,应该具有响应式特性,如果这么想那么你就已经走入了误区,一开始我们并没有在data中声明.text属性,所以该属性是不具有响应式的特性的。
但模板切切实实已经更新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那是因为vue的dom更新是异步的,即当setter操作发生后,指令并不会立马更新,指令的更新操作会有一个延迟,当指令更新真正执行的时候,此时.text属性已经赋值,所以指令更新模板时得到的是新值。
具体流程如下所示:
self.dataObj = {};发生setter操作
vue监测到setter操作,通知相关指令执行更新操作
self.dataObj['text'] = 'new text';赋值语句
指令更新开始执行
所以真正的触发更新操作是self.dataObj = {};这一句引起的,所以单看上述例子,具有响应式特性的数据只有dataObj这一层,它的子属性是不具备的。
2.Vue 不允许在已经创建的实例上动态添加新的根级响应式属性(root-level reactive property)。然而它可以使用Vue.set(object, key, value) 方法将响应属性添加到嵌套的对象上或者使用$set
vue学习之响应式原理的demo实现的更多相关文章
- Vue数据绑定和响应式原理
Vue数据绑定和响应式原理 当实例化一个Vue构造函数,会执行 Vue 的 init 方法,在 init 方法中主要执行三部分内容,一是初始化环境变量,而是处理 Vue 组件数据,三是解析挂载组件.以 ...
- Vue 2.0 与 Vue 3.0 响应式原理比较
Vue 2.0 的响应式是基于Object.defineProperty实现的 当你把一个普通的 JavaScript 对象传入 Vue 实例作为 data 选项,Vue 将遍历此对象所有的 prop ...
- 【Vue源码学习】响应式原理探秘
最近准备开启Vue的源码学习,并且每一个Vue的重要知识点都会记录下来.我们知道Vue的核心理念是数据驱动视图,所有操作都只需要在数据层做处理,不必关心视图层的操作.这里先来学习Vue的响应式原理,V ...
- vue 数据劫持 响应式原理 Observer Dep Watcher
1.vue响应式原理流程图概览 2.具体流程 (1)vue示例初始化(源码位于instance/index.js) import { initMixin } from './init' import ...
- 手写实现vue的MVVM响应式原理
文中应用到的数据名词: MVVM ------------------ 视图-----模型----视图模型 三者与 Vue 的对应:view 对应 te ...
- 学习 vue 源码 -- 响应式原理
概述 由于刚开始学习 vue 源码,而且水平有限,有理解或表述的不对的地方,还请不吝指教. vue 主要通过 Watcher.Dep 和 Observer 三个类来实现响应式视图.另外还有一个 sch ...
- vue核心之响应式原理(双向绑定/数据驱动)
实例化一个vue对象时, Observer类将每个目标对象(即data)的键值转换成getter/setter形式,用于进行依赖收集以及调度更新. Observer src/core/observer ...
- Vue.js响应式原理
写在前面 因为对Vue.js很感兴趣,而且平时工作的技术栈也是Vue.js,这几个月花了些时间研究学习了一下Vue.js源码,并做了总结与输出. 文章的原地址:answershuto/learnV ...
- Vue 数据响应式原理
Vue 数据响应式原理 Vue.js 的核心包括一套“响应式系统”.“响应式”,是指当数据改变后,Vue 会通知到使用该数据的代码.例如,视图渲染中使用了数据,数据改变后,视图也会自动更新. 举个简单 ...
随机推荐
- Android群英传笔记——第一章:Android体系与系统架构
Android群英传笔记--第一章:Android体系与系统架构 图片都是摘抄自网络 今天确实挺忙的,不过把第一章的笔记做一下还是可以的,嘿嘿 1.1 Google的生态圈 还是得从Android的起 ...
- The 16th tip of DB Query Analyzer
The 16th tip of DB Query Analyzer ---- SQL Schedule will be executed even DBMS h ...
- Linux IPC - Shared memory
http://blog.163.com/muren20062094@yeah/blog/static/161844416201161974646434/ 1. Create shared memory ...
- django-debug-tools 使用
用django开发很快也很容易,但是很多时候我们的经验并不是很足,就会给自己挖下很多坑,不管是性能问题,还是开发语言使用技巧问题都会给应用的稳定带来危害, 开发之后的调试和调优就显得很重要,今天就尝试 ...
- 在GitHub上创建代码仓库
目前在GitHub上管理托管带代码的人越来越多了,今天也尝试了一次,顺便记下来,备用. 首先是在GitHub上创建一个代码仓库,创建完之后,GitHub上会有提示,这时进入项目目录执行下面的命令,顺便 ...
- JSP 分页显示数据 (Oracle)
要实现分页,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来编写SQL语句,网上也有很多,大家可以搜一下.在这里,我们使用一种比较常用的方式来编写SQL语句.代码如下: ----分页显示 select * from (sel ...
- 【Web页面测试】测试点和测试用例
1. 需求符合度测试 1. 各级菜单名称显示是否按照需求说明书规定的设计,并且没有遗漏和多余 2. 各级菜单所完成的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说明书规定的设计,并且没有遗漏和多余 3. 各级菜单的操作顺序和操作 ...
- Centos7 时区的设置
Linux 系统(我特指发行版, 没说内核) 下大部分软件的风格就是不会仔细去考虑向后 的兼容性, 比如你上个版本能用这种程序配置, 没准到了下一个版本, 该程序已经不见了. 比如 sysvinit ...
- jjava Date格式是 May 07 17:44:06 CST 2018,怎么插入数据库中的timestamp格式中
首先 我来记录下错误 死在时间格式转换错误手里了 大致就是时间格式转化失败 java代码中的May 07 17:44:06 CST 2018 是这个格式转换为 数据库的 yyyy-MM-dd HH: ...
- 大型进销存管理系统源码 家电业 电器类进销存 asp.net C#框架
系统详细信息点击查看 系统功能模块,系统管理: 部门管理 ,用户管理 ,角色管理 ,菜单管理 ,参数设置 商品管理: 类型管理 ,品牌管理 ,名称管理 ,型号管理 ,仓库管理 ,商家管理 ,单位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