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篇文章我们将介绍因式分解机模型(FM),为行文方便后文均以FM表示。FM模型结合了支持向量机与因子分解模型的优点,并且能够用了回归、二分类以及排序任务,速度快,是推荐算法中召回与排序的利器。FM算法和前面我们介绍的LFM模型模型都是基于矩阵分解的推荐算法,但在大型稀疏性数据中FM模型效果也不错。本文首先将阐述FM模型原理,然后针对MovieLens数据集将FM算法用于推荐系统中的ranking阶段,给出示例代码。最后,我们将对该算法进行一个总结。

1. FM算法

FM是一个如SVM一样通用的预测器,并且能够在数据非常稀疏的情况下估算训练出可靠的参数。同时,FM不仅能够利用一阶特征,通过分解参数也能够利用二阶乃至更高阶特征,并且速度相对其它算法更快更可靠。在本章我将介绍FM原理并详细讨论模型方程,然后简短说明如何将之用于多个预测任务。

1.1 FM模型

当d=2,即我们最高阶只关注到二阶交互特征时,FM的模型方程式定义如下:

\[(1)\hat{y} := w_0 + \sum_{i=1}^{n}{w_ix_i}+\sum_{i=1}^{n}\sum_{j=i+1}^{n}<v_i,v_j>x_jx_j
\]

在这里,模型参数的估计空间为:

\[w_0\in R, w\in R^n, V \in R^{n*k}
\]

并且,<·,·>表示两个大小为k的向量的点积:

\[<v_i, v_j> :=\sum_{f=1}^{k}{v_{i,f}·v_{j,f}}
\]

V中\(v_i\)描述了第i个特征,\(k\in N_0^+\)是一个定义模型分解维度的超参数。

2-way FM(degree=2)模型能够捕获所有的一阶特征与二阶交互特征:

  • \(w_0\)是一个全局偏置向量
  • \(w_i\)对第i个变量(特征)进行建模
  • \(w_{ij}\)对第i个变量(特征)与第j个变量(特征)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了建模。在这里,FM并非定义出\(w_{ij} \in R\) ,而是通过分解参数W对交互建模。这也是FM在稀疏情况下能进行高质量参数估计的关键点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一个疑问,FM是如何通过分解参数对交互建模的呢?

众所周知,在当\(k\)足够大的时候,任何一个正定矩阵\(W\)都能存在一个向量\(V\)使得\(W=VV^t\)。这表明,如果选择的\(k\)足够大则FM可以表示任何交互矩阵。然而,在数据十分稀疏的情况下,\(k\)只需要取一个较小的值就行,这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数据来估计复杂的交互矩阵\(W\),并且限制\(k\)的大小反而还能提高模型的泛化性能。

1.2 稀疏数据下的参数估计

在数据十分稀疏的情况下,通常没有充足的数据直接估计变量之间的交互参数\(w_{ij}\)。FM模型在这种场景下能够直接估计变量之间的交互是因为其通过分解交互参数来破坏参数\(w_{ij}\)的独立性,从而间接的达到训练参数的目的。这意味着一个交互数据也有助于估计相关交互的参数。为了让读者理解清晰,我们将通过一个栗子来阐述:

假设我们拥有电影评分系统的评分数据。系统记录了某个时间\(t \in R\)某个用户\(u \in U\)为电影\(i \in I\)评分 \(r\in {1, 2, 3, 4, 5}\).

U = {A, B, C}

I = {TI, NH, SW, ST}

观察到数据形式为:

S = {(A, TI, 2010-1, 5), (A, NH, 2010-2, 3), (A, SW, 2010-4, 1), (B, SW, 2009-5, 4), (B, ST,2009-8,5), (C, TI, 2009-9, 1), (C, SW, 2009-12,5)}

在这里,假设我们要估计A和ST组合下的评分y,显然训练数据中不存在变量\(x_A\)和变量\(x_{ST}\)都不为零的数据\(x\),因此直接估计交互参数\(w_{A,ST}\)没有任何作用(\(w_{A,ST}=0\))。但是通过分解交互参数\(w_{A,ST}\)为\(<v_{A},v_{ST}>\)我们就可以估计出该交互参数值。这是因为用户A对别的电影的评分能够帮助估计到参数\(V_A\),而别的用户对ST的评分也能帮助估计参数\(V_{ST}\)。

1.3 公式演算

如方程(1)所示,其时间复杂度为\(O(kn^2)\),但通过重新演算可将其时间复杂度降低到线性。如下所示:

\[(2)\sum_{i=1}^{n}\sum_{j=i+1}^{n}<v_i,v_j>x_jx_j=\frac{1}{2}\sum_{f=1}{k}\left( \left(\sum_{i=1}^{n}{v_{i,f}x_i}\right)^2 - \sum_{i=1}^{n}{v_{i,f}^2x_i^2} \right)
\]

该等式的时间复杂度与k,n线性相关,为\(O(kn)\)

2. FM用于ranking

在本节,我将针对MovieLens数据集(ml-100k)走完推荐系统的数据预处理、召回、排序阶段并作介绍。其中FM用于ranking阶段。

2.1 数据预处理及召回策略

如图所示,将用户与电影使用one-hot编码,同时提取历史评分矩阵,用户职业进行one-hot编码,性别也是。召回阶段,简单粗暴的基于规则进行匹配item,具体详见github

2.2 ranking阶段

实现FM模型,通过FM模型训练参数得到召回数据中用户对召回物品的评分并进行排序。算法实现代码如下。

# 定义FM模型
class FM_model(torch.nn.Module):
"""FM Model"""
def __init__(self, n, k):
super(FM_model, self).__init__()
self.n = n
self.k = k
self.linear = torch.nn.Linear(self.n, 1, bias=True)
self.v = torch.nn.Parameter(torch.rand(self.n, self.k)) def fm_layer(self, x):
# w_i * x_i 线性部分
linear_part = self.linear(x)
print(linear_part.shape)
# pairwise interactions part 1
inter_part1 = torch.mm(x, self.v)
# pairwise interactions part 2
inter_part2 = torch.mm(torch.pow(x, 2), torch.pow(self.v, 2))
inter_part = 0.5 * torch.sum(torch.sub(torch.pow(inter_part1, 2), inter_part2), dim=1).reshape(-1, 1)
output = linear_part + inter_part
return output def forward(self, x):
output = self.fm_layer(x)
return output

详细代码,请前往github查看FM算法实现

3.小结

在本文中,我们介绍了FM模型。FM将SVM的通用性和因式分解模型的优势结合在一起。与SVM相比,FM能够在数据极其稀疏的情况下估计模型参数,并且时间复杂度与分解维数k和特征量n线性相关,速度较快,是推荐系统中召回与排序的利器。为了方便大家学习,作者特意针对MovieLens数据集走了一遍预处理、召回、排序的流程,希望能够帮助大家理解该算法,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建议直接阅读论文,论文地址:因子分解机,召回和排序的利器,速度快效果好Factorization Machines

推荐算法之因子分解机(FM)的更多相关文章

  1. CTR@因子分解机(FM)

    1. FM算法 FM(Factor Machine,因子分解机)算法是一种基于矩阵分解的机器学习算法,为了解决大规模稀疏数据中的特征组合问题.FM算法是推荐领域被验证效果较好的推荐算法之一,在电商.广 ...

  2. 因子分解机 FM

    特征组合 人工方式的特征工程,通常有两个问题: 特征爆炸 大量重要的特征组合都隐藏在数据中,无法被专家识别和设计 针对上述两个问题,广度模型和深度模型提供了不同的解决思路. 广度模型包括FM/FFM等 ...

  3. 吃透论文——推荐算法不可不看的DeepFM模型

    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来剖析一些推荐广告领域的论文. 今天选择的这篇叫做DeepFM: A Factorization-Machine based Neural Network for CTR Pred ...

  4. 推荐算法之用矩阵分解做协调过滤——LFM模型

    隐语义模型(Latent factor model,以下简称LFM),是推荐系统领域上广泛使用的算法.它将矩阵分解应用于推荐算法推到了新的高度,在推荐算法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笔.本文将对 LFM ...

  5. 分解机(Factorization Machines)推荐算法原理

    对于分解机(Factorization Machines,FM)推荐算法原理,本来想自己单独写一篇的.但是看到peghoty写的FM不光简单易懂,而且排版也非常好,因此转载过来,自己就不再单独写FM了 ...

  6. 推荐算法之---FM算法;

    一,FM算法: 1,逻辑回归上面进行了交叉特征.算法复杂度优化从O(n^3)->O(k*n^2)->O(k*n). 2,本质:每个特征都有一个k维的向量,代表的是每个特征都有k个不可告人的 ...

  7. 推荐算法之: DeepFM及使用DeepCTR测试

    算法介绍 左边deep network,右边FM,所以叫deepFM 包含两个部分: Part1: FM(Factorization machines),因子分解机部分 在传统的一阶线性回归之上,加了 ...

  8. Mahout推荐算法API详解

    转载自:http://blog.fens.me/mahout-recommendation-api/ Hadoop家族系列文章,主要介绍Hadoop家族产品,常用的项目包括Hadoop, Hive, ...

  9. 【笔记3】用pandas实现矩阵数据格式的推荐算法 (基于用户的协同)

    原书作者使用字典dict实现推荐算法,并且惊叹于18行代码实现了向量的余弦夹角公式. 我用pandas实现相同的公式只要3行. 特别说明:本篇笔记是针对矩阵数据,下篇笔记是针对条目数据. ''' 基于 ...

随机推荐

  1. .net Core 使用IHttpClientFactory请求

            导读:本文已添加在晨曦微服务之旅,现在自己在尝试微服务架构,一边学边做项目快速的进入状态.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进行分享. 一.为什么不用HttpClient       ...

  2. UIChatBox模块示例demo

    感谢论坛版主 马浩川 的分享. UIChatBox 模块是一个聊天输入框模块,开发者可自定义该输入框的功能.通过 open 接口可在当前 window 底部打开一个输入框,该输入框的生命属于当前 wi ...

  3. playbooks框架与子文件编写规范

    Test Playbooks框架 ​ 详细目录testenv文件 ​ 主任务文件main.yml ​ 任务入口文件deploy.yml ​ Ansible连接playbooks需要添加ssh协议认证 ...

  4. Redis(二):redis命令构建及关键属性解析

    上一篇文章,我们从框架层面,主要介绍了redis的启动过程,以及主要的命令处理流程逻辑.这些更多的都是些差不多的道理,而要细了解redis,则需要更细节的东西. 今天我们稍微内围的角度,来看看几个命令 ...

  5. matplotlib 折线图

    1.基本要点 # 导入模块 from matplotlib import pyplot as plt # x轴数据 x = range(2, 26, 2) # y轴数据 y = [15, 13, 14 ...

  6. spring boot的日常配置

    配置篇 #数据库连接配置msql spring.datasource.url:jdbc:mysql://127.0.0.1:3306/test spring.datasource.username: ...

  7. poj-1753题题解思路

    今天天气很好! 首先题意是这样的:: 翻盖游戏是在一个长方形的4x4场上进行的,其16个方格中的每一个都放置了双面的棋子.每一块的一边是白色的,另一边是黑色的,每一块都是躺着的,要么是黑色的,要么是白 ...

  8. kuangbin专题专题十一 网络流 POJ 3436 ACM Computer Factory

    题目链接:https://vjudge.net/problem/POJ-3436 Sample input 1 3 4 15 0 0 0 0 1 0 10 0 0 0 0 1 1 30 0 1 2 1 ...

  9. Browser Security-基本概念

    URL格式: scheme://[login[:password]@](host_name|host_address)[:port][/hierarchical/path/to/resource[?s ...

  10. [新详细]让Keil5续签到2032年的办法,不可商用

    # 使用方法和以前的版本一样,MDK 或者C51等均适用,供学习与参考.更多需要到这里购买→ → Keil官网:[http://www.keil.com/](http://www.ke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