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与算法之比较排序【Java】
比较排序与非比较排序的对比
比较排序
常见的比较排序主要有以下几种:
- 插入排序:直接插入排序、二分法插入排序、希尔排序。
- 选择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堆排序。
- 交换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
- 归并排序
一、插入排序
•思想:每步将一个待排序的记录,按其顺序码大小插入到前面已经排序的字序列的合适位置,直到全部插入排序完为止。
•关键问题:在前面已经排好序的序列中找到合适的插入位置。
•方法:
–直接插入排序
–二分插入排序
–希尔排序
①直接插入排序(从后向前找到合适位置后插入)
1、基本思想:每步将一个待排序的记录,按其顺序码大小插入到前面已经排序的字序列的合适位置(从后向前找到合适位置后),直到全部插入排序完为止。
2、算法实现
package com.allSorts; /**
* Created by Demrystv.
*/
public class ChaRu_ZhiJi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 = {32,63,13,47};
System.out.println("排序前:");
for(int i=0;i<a.length;i++){
System.out.print(a[i]+" ");
} for(int i=1;i<a.length;i++){
int temp = a[i];
int j;
for(j=i-1;j>=0;j--){
if(a[j]>temp){
a[j+1] = a[j];
}else {
break;
}
}
a[j+1] = temp;
} System.out.println("");
System.out.println("排序后:");
for(int i=0;i<a.length;i++){
System.out.print(a[i]+" ");
}
}
}
3、分析
②二分法插入排序(按二分法找到合适位置后插入)
1、基本思想:二分法插入排序的思想和直接插入一样,只是找合适的插入位置的方式不同,这里是按二分法找到合适的位置,可以减少比较的次数。
2、算法实现
package com.allSorts; /**
* Created by Demrystv.
*/
public class ChaRu_ErFenFa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 = {32,86,12,95};
System.out.println("排序前:");
for(int i=0;i<a.length;i++){
System.out.print(a[i]+" ");
} sort(a); System.out.println("");
System.out.println("排序后:");
for(int i=0;i<a.length;i++){
System.out.print(a[i]+" ");
}
} //二分法插入排序
private static void sort(int[] array){
for (int i=0;i<array.length;i++){
int temp = array[i];
int left = 0;
int right = i-1;
int mid = 0; while (left<=right) {
mid = left + (right - left) / 2;
if (array[mid] > temp) {
right = mid - 1;
} else {
left = mid + 1;
}
} for(int j=i-1;j>=left;j--){
array[j+1] = array[j];
} if(left!=i){
array[left] = temp;
}
}
}
}
3、分析
当然,二分法插入排序也是稳定的。
二分插入排序的比较次数与待排序记录的初始状态无关,仅依赖于记录的个数。当n较大时,比直接插入排序的最大比较次数少得多。但大于直接插入排序的最小比较次数。算法的移动次数与直接插入排序算法的相同,最坏的情况为n2/2,最好的情况为n,平均移动次数为O(n2)。
③希尔排序
1、基本思想:先取一个小于n的整数d1作为第一个增量,把文件的全部记录分成d1个组。所有距离为d1的倍数的记录放在同一个组中。先在各组内进行直接插入排序;然后,取第二个增量d2<d1重复上述的分组和排序,直至所取的增量dt=1(dt<dt-l<…<d2<d1),即所有记录放在同一组中进行直接插入排序为止。该方法实质上是一种分组插入方法。
2、算法实现
二、选择排序
•思想:每趟从待排序的记录序列中选择关键字最小的记录放置到已排序表的最前位置,直到全部排完。
•关键问题:在剩余的待排序记录序列中找到最小关键码记录。
•方法:
–直接选择排序
–堆排序
①直接选择排序
1、基本思想:在要排序的一组数中,选出最小的一个数与第一个位置的数交换;然后在剩下的数当中再找最小的与第二个位置的数交换,如此循环到倒数第二个数和最后一个数比较为止。
2、算法实现
3、分析
简单选择排序是不稳定的排序。
时间复杂度:T(n)=O(n2)。
②堆排序
1、基本思想:
堆排序是一种树形选择排序,是对直接选择排序的有效改进。
堆的定义:具有n个元素的序列 (h1,h2,...,hn),当且仅当满足(hi>=h2i,hi>=2i+1)或(hi<=h2i,hi<=2i+1) (i=1,2,...,n/2)时称之为堆。在这里只讨论满足前者条件的堆。由堆的定义可以看出,堆顶元素(即第一个元素)必为最大项(大顶堆)。完全二 叉树可以很直观地表示堆的结构。堆顶为根,其它为左子树、右子树。
思想:初始时把要排序的数的序列看作是一棵顺序存储的二叉树,调整它们的存储序,使之成为一个 堆,这时堆的根节点的数最大。然后将根节点与堆的最后一个节点交换。然后对前面(n-1)个数重新调整使之成为堆。依此类推,直到只有两个节点的堆,并对 它们作交换,最后得到有n个节点的有序序列。从算法描述来看,堆排序需要两个过程,一是建立堆,二是堆顶与堆的最后一个元素交换位置。所以堆排序有两个函数组成。一是建堆的渗透函数,二是反复调用渗透函数实现排序的函数。
2、算法实现
3、分析
堆排序也是一种不稳定的排序算法。
堆排序优于简单选择排序的原因:
直接选择排序中,为了从R[1..n]中选出关键字最小的记录,必须进行n-1次比较,然后在R[2..n]中选出关键字最小的记录,又需要做n-2次比较。事实上,后面的n-2次比较中,有许多比较可能在前面的n-1次比较中已经做过,但由于前一趟排序时未保留这些比较结果,所以后一趟排序时又重复执行了这些比较操作。
堆排序可通过树形结构保存部分比较结果,可减少比较次数。
堆排序的最坏时间复杂度为O(nlogn)。堆序的平均性能较接近于最坏性能。由于建初始堆所需的比较次数较多,所以堆排序不适宜于记录数较少的文件。
三、交换排序
①冒泡排序
1、基本思想:在要排序的一组数中,对当前还未排好序的范围内的全部数,自上而下对相邻的两个数依次进行比较和调整,让较大的数往下沉,较小的往上冒。即:每当两相邻的数比较后发现它们的排序与排序要求相反时,就将它们互换。
2、算法实现
3、分析
冒泡排序是一种稳定的排序方法。
•若文件初状为正序,则一趟起泡就可完成排序,排序码的比较次数为n-1,且没有记录移动,时间复杂度是O(n)
•若文件初态为逆序,则需要n-1趟起泡,每趟进行n-i次排序码的比较,且每次比较都移动三次,比较和移动次数均达到最大值∶O(n2)
•起泡排序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2)
②快速排序
1、基本思想:选择一个基准元素,通常选择第一个元素或者最后一个元素,通过一趟扫描,将待排序列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比基准元素小,一部分大于等于基准元素,此时基准元素在其排好序后的正确位置,然后再用同样的方法递归地排序划分的两部分。
2、算法实现
3、分析
快速排序是不稳定的排序。
快速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logn)。
当n较大时使用快排比较好,当序列基本有序时用快排反而不好。
四、归并排序
1、基本思想:归并(Merge)排序法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序表合并成一个新的有序表,即把待排序序列分为若干个子序列,每个子序列是有序的。然后再把有序子序列合并为整体有序序列。
2、算法实现
3、分析
归并排序是稳定的排序方法。
归并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logn)。
速度仅次于快速排序,为稳定排序算法,一般用于对总体无序,但是各子项相对有序的数列。
数据结构与算法之比较排序【Java】的更多相关文章
- Java数据结构和算法(五)--希尔排序和快速排序
在前面复习了三个简单排序Java数据结构和算法(三)--三大排序--冒泡.选择.插入排序,属于算法的基础,但是效率是偏低的,所以现在 学习高级排序 插入排序存在的问题: 插入排序在逻辑把数据分为两部分 ...
- Java数据结构和算法(三)--三大排序--冒泡、选择、插入排序
三大排序在我们刚开始学习编程的时候就接触过,也是刚开始工作笔试会遇到的,后续也会学习希尔.快速排序,这里顺便复习一下 冒泡排序: 步骤: 1.从首位开始,比较首位和右边的索引 2.如果当前位置比右边的 ...
- 数据结构与算法之--高级排序:shell排序和快速排序
高级排序比简单排序要快的多,简单排序的时间复杂度是O(N^2),希尔(shell)排序大约是O(N*(logN)^2),而快速排序是O(N*logN). 说明:下面以int数组的从小到大排序为例. 希 ...
- 数据结构与算法之PHP排序算法(堆排序)
一.堆的定义 堆通常是一个可以被看做一棵树的数组对象,其任一非叶节点满足以下性质: 1)堆中某个节点的值总是不大于或不小于其父节点的值: 每个节点的值都大于或等于其左右子节点的值,称为大顶堆.即:ar ...
- 数据结构与算法之PHP排序算法(希尔排序)
一.基本思想 希尔排序算法是希尔排序,也称递减增量排序算法,是插入排序的一种更高效的改进版本. 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先将整个待排元素序列分割成若干个子序列(由相隔某个“增量”的元素组成的)分别进行直接 ...
- Java数据结构与算法(2) - ch03排序(冒泡、插入和选择排序)
排序需要掌握的有冒泡排序,插入排序和选择排序.时间为O(N*N). 冒泡排序: 外层循环从后往前,内存循环从前往后到外层循环,相邻数组项两两比较,将较大的值后移. 插入排序: 从排序过程的中间开始(程 ...
- JAVA数据结构和算法 3-简单排序
排序中的两种基本操作是比较和交换.在插入排序中还有移动. 冒泡排序:两两比较相邻元素,如果较大数位于较小数前面,则交换: 每一趟遍历将一个最大的数移到序列末尾,共遍历N-1趟. 如果执行完一趟之后没有 ...
- 【Java数据结构与算法】简单排序、二分查找和异或运算
简单排序 选择排序 概念 首先,找到数组中最小的那个元素,其次,把它和数组的第一个元素交换位置(如果第一个元素就是最小的元素那么它就和自己交换).再次,在剩下的元素中找到最小的元素,将它与数组的第二个 ...
- ZH奶酪:【数据结构与算法】基础排序算法总结与Python实现
1.冒泡排序(BubbleSort) 介绍:重复的遍历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他们顺序错误就进行交换. 2016年1月22日总结: 冒泡排序就是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保证每次遍历最后的元素最大. 排 ...
随机推荐
- 深入理解JVM(二)--垃圾收集算法
一. 概述 说起垃圾收集(Garbage Collection, GC), 大部分人都把这项技术当做Java语言的伴随生产物. 事实上, GC的历史远远比Java久远, 1960年 诞生于MIT的Li ...
- 一起了解 .Net Foundation 项目 No.1
.Net 基金会中包含有很多优秀的项目,今天就和笔者一起了解一下其中的一些优秀作品吧. 中文介绍 中文介绍内容翻译自英文介绍,主要采用意译.如与原文存在出入,请以原文为准. Akka.NET Akka ...
- 《自拍教程6》打开Windows文件后缀
如果你用的是Windows操作系统, 请把文件后缀名打开,千万别隐藏后缀名, 后续有各类 .py, .sh, .bat, .exe等不同文件, 需要你时刻关注文件后缀名. 如果是我看到我手下的测试人员 ...
- 会话技术中的Cookie与session
关于会话技术 会话:一次会话中包含多次请求和响应. 一次会话:浏览器第一次给服务器资源发送请求,会话建立,直到有一方断开为止 功能:在一次会话的范围内的多次请求间,共享数据 方式: 客户端会话技术:C ...
- C#设置自定义文件图标实现双击启动
修改注册表,双击文件直接打开 string strProject = "Exec"; string p_FileTypeName =".cdb";//文件后缀 ...
- 简化MVVM属性设置和修改 - .NET CORE(C#) WPF开发
微信公众号:Dotnet9,网站:Dotnet9,问题或建议:请网站留言, 如果对您有所帮助:欢迎赞赏. 简化MVVM属性设置和修改 - .NET CORE(C#) WPF开发 阅读导航 常用类属性设 ...
- python基础入门之四 —— 列表
1.格式 [数据1,数据2,数据3,...] 列表可以一次性存多个数据,可以为不同的数据类型 2.下标 从0开始循序向下分配 3.常用函数 查找 index():返回指定数据所在位置下标,不存在就报错 ...
- 常用js封装
//获取url参数 function getUrlParams(name, url) { if (!url) url = location.href; name = name.replace(/[\[ ...
- 算法训练 最大获利 注意数据规模(long long)
资源限制 时间限制:1.0s 内存限制:256.0MB 问题描述 Chakra是一位年轻有为的企业家,最近他在进军餐饮行业.他在各地开拓市场,共买下了N个饭店.在初期的市场调研中,他将一天划分为M ...
- 桌面粉笔功能.有window ink功能区开启的快捷键
功能区开启的快捷键 方法1: win+W唤出工作区,可以直接点击,但是没有快捷键.prtsc是直接截取屏幕(国际通用)然后在画图打开或直接粘贴于某处都可以. 方法2:快捷键是 Windows 徽标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