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 树上倍增求LCA
倍增这种东西,听起来挺高级,其实功能还没有线段树强大。线段树支持修改、查询,而倍增却不能支持修改,但是代码比线段树简单得多,而且当倍增这种思想被应用到树上时,它的价值就跟坐火箭一样,噌噌噌地往上涨。
关于倍增思想:
倍增的思想很简单:通过区间[1,2i-1]与[1+2i-1,2i(2i-1+2i-1)]求出区间[1,2i]。
所以它可以用于区间求最值,求和。而到了树上之后,就变成了,求它往上任意次的祖先。
而倍增求LCA,就是用到了倍增这个功能。
倍增求LCA算法思路:
f[i,j],表示结点i,向上跳2j次跳到的点为f[i,j]。
显然f[i,0]中存的是i结点的父亲。
而f[i,j]=f[f[i,j-1],j-1],所以我们可以很简单的就求出f数组。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用它来求LCA呢?
两个结点a,b。(假设a的深度小于b)
首先我们让两个结点跳到同一深度(那个深度小跳到哪儿),这个过程可以用倍增来加速:从大到小枚举i,判断b往上跳2i是否会超过a,如果会,就不跳,不会,就跳。
这个为什么对于每个2i最多只会跳一次呢?
——你跳两次2i,我不会直接跳一次2i+1吗,动动脚趾都知道了嘛!
当它们处于同一高度时会产生两种情况:1、a=b,说明a本来就是b的祖先。2、a<>b,这个时候我们也是从大到小枚举i,判断a和b两者都向上跳2i次(假设此时在结点C,D)会不会重合,若重合,说明它们的LCA在C的下面,不跳,若不重合则说明LCA在C、D的上面,那么就让a跳到C,b跳到D。最后再把a(或b)往上跳1次,就是LCA了!
那么为什么最后要向上跳一次呢?
——如果在某时刻我们往上跳2i次就能跳到LCA的话,那么C就会与D重合,所以并不会跳上去,而是会往上跳(2i-1+2i-2+...+21+20)次。所以我们在最后取其父亲就能够得到LCA了。
代码:
var
f:array[0..100000,0..20]of longint;
next,dist,vet:array[0..200000]of longint;
x,y,z,a,b,i,j,k,n,m,tot,ans,sum:longint;
procedure add(x,y,z:longint);
begin
inc(tot);
next[tot]:=head[x];
vet[tot]:=y;
head[x]:=tot;
dist[tot]:=z;
end;
procedure dfs(u,dep:longint);
var
i,v:longint;
begin
depth[u]:=dep; vis[u]:=true;
for i:=1 to 20 do
f[u,i]:=f[f[u,i-1],i-1];
i:=head[u];
while i<>0 do
begin
v:=vet[i];
if not vis[v] then
begin
f[v,0]:=u;
dfs(v,dep+1);
end;
i:=next[i];
end;
end;
function lca(a,b:longint):longint;
var
i,t:longint;
begin
if depth[a]>depth[b] then begin t:=a; a:=b; b:=t; end;
for i:=20 downto 0 do
if depth[f[b,i]]>=depth[a] then b:=f[b,i];
if a=b then exit(a);
for i:=20 downto 0 do
if f[a,i]<>f[b,i] then
begin
a:=f[a,i]; b:=f[b,i];
end;
exit(f[a,0]);
end;
begin
read(n);
for i:=1 to n-1 do
begin
read(x,y,z);
add(x,y,z); add(y,x,z);
end;
dfs(1,1);
read(m);
for i:=1 to m do
begin
read(x,y);
writeln(lca(x,y));
end;
end.
[学习笔记] 树上倍增求LCA的更多相关文章
- 树上倍增求LCA(最近公共祖先)
前几天做faebdc学长出的模拟题,第三题最后要倍增来优化,在学长的讲解下,尝试的学习和编了一下倍增求LCA(我能说我其他方法也大会吗?..) 倍增求LCA: father[i][j]表示节点i往上跳 ...
- [算法]树上倍增求LCA
LCA指的是最近公共祖先(Least Common Ancestors),如下图所示: 4和5的LCA就是2 那怎么求呢?最粗暴的方法就是先dfs一次,处理出每个点的深度 然后把深度更深的那一个点(4 ...
- 树上倍增求LCA及例题
先瞎扯几句 树上倍增的经典应用是求两个节点的LCA 当然它的作用不仅限于求LCA,还可以维护节点的很多信息 求LCA的方法除了倍增之外,还有树链剖分.离线tarjan ,这两种日后再讲(众人:其实是你 ...
- Codeforces 609E (Kruskal求最小生成树+树上倍增求LCA)
题面 传送门 题目大意: 给定一个无向连通带权图G,对于每条边(u,v,w)" role="presentation" style="position: rel ...
- 树上倍增求LCA详解
LCA(least common ancestors)最近公共祖先 指的就是对于一棵有根树,若结点z既是x的祖先,也是y的祖先(不要告诉我你不知道什么是祖先),那么z就是结点x和y的最近公共祖先. 定 ...
- [luogu3379]最近公共祖先(树上倍增求LCA)
题意:求最近公共祖先. 解题关键:三种方法,1.st表 2.倍增法 3.tarjan 此次使用倍增模板(最好采用第一种,第二种纯粹是习惯) #include<cstdio> #includ ...
- CF 519E(树上倍增求lca)
传送门:A and B and Lecture Rooms 题意:给定一棵树,每次询问到达点u,v距离相等的点有多少个. 分析:按情况考虑: 1.abs(deep[u]-deep[v])%2==1时, ...
- 树上倍增求LCA
大概思想就是,节点$i$的第$2^{j}$个父节点是他第$2^{j-1}$个父亲的第$2^{j-1}$个父亲 然后可以$O(nlogn)$时间内解决…… 没了? //fa[i][j]表示i的第2^j个 ...
- 倍增求LCA学习笔记(洛谷 P3379 【模板】最近公共祖先(LCA))
倍增求\(LCA\) 倍增基础 从字面意思理解,倍增就是"成倍增长". 一般地,此处的增长并非线性地翻倍,而是在预处理时处理长度为\(2^n(n\in \mathbb{N}^+)\ ...
随机推荐
- 记录一道有意思的js题目
偶然机会,在codewars上面开始做题,遇到一道有意思的题目,记录一下: 题目是这样的: In this kata, you will write a function that returns t ...
- SpringMVC实例及注解(二)
@RequestMapping()除了修饰方法,还可以修饰类1.类定义处:提供初步的请求映射信息.相对于WEB应用的根目录2.方法处:提供进一步的细分映射信息.相对于类定义处的URL.若类定义处未标注 ...
- Windows下安装nvm管理多个nodejs版本
平常在工作中难免会有node版本的要求,下面介绍一种利用nvm工具管理多个node版本的方法 下载安装 Github: Download nvm-windows --- nvm-setup.zip 程 ...
- 20190928-01Redis五大数据类型之Hash和Zset 000 029
- 20190923-13Linux企业真实面试题 000 021
百度&考满分 问题:Linux常用命令 参考答案:find.df.tar.ps.top.netstat等.(尽量说一些高级命令) 瓜子二手车 问题:Linux查看内存.磁盘存储.io 读写.端 ...
- jmeter做简单的压测
一.JMeter概述jmeter除了可以做借口测试外,还可以做压力测试:首先介绍jmeter中各个组件在压力测试中扮演的角色 1)线程(Threads(Users))即虚拟用户,线程组里可设置需要模拟 ...
- 面试:为了进阿里,重新翻阅了Volatile与Synchronized
该系列文章收录在公众号[Ccww技术博客],原创技术文章早于博客推出 在深入理解使用Volatile与Synchronized时,应该先理解明白Java内存模型 (Java Memory Model, ...
- JS -- 基础语法1
一.document.write() 输出内容 document.write() 可用于直接在网页中输出内容. 方式1:输出内容用""括起,直接输出""号内的内 ...
- 乔悟空-CTF-i春秋-Web-Backdoor
2020.09.05 每次遇到不会的,想两分钟就放弃了,直接奔wp,一看wp发现,wc,就这?我怎么没想到--心里想着下道题一定自己想,不看wp,然后周而复始
- 我的Python自学之路-002 字典的知识
'''字典是python中唯一的验证类型,采用键值对(key-value)的形式存储数据.python对key进行哈希函数运算.根据计算的结果决定value的存储地址.所以字典是无序存储的.且key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