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背景:

KMP算法是由Donald Knuth和Vaughan Pratt于1970年共同提出的,而James H.Morris也几乎同时间独立提出了这个算法。因此人们将其称作“克努特-莫里斯-普拉特”算法(简称KMP)。

KMP算法的学习,可以在掌握了BF算法原理、并结合“BF算法效率低”作为切入点来理解,这样感觉比较符合大家的思维习惯。

算法原理:

上一篇博文《BF算法》的最后,有提到BF算法每次发现不匹配时,目标字符串只能向后挪动一个字符的距离,隐约感觉这样效率很低。

所以自然想到:发现不匹配时,目标字符串能不能向后多挪动几个字符的距离、从而加快整个算法的速度?甚至说极端一些,直接把目标字符串挪动到不匹配的位置上然后继续呢?

    

观察上面两张图,可以发现,向后挪动太多了是不行的,这样可能错过了原本可以匹配的基准点:

小结一下:

BF算法,是把目标字符串向后挪动一个字符(第一轮在下标0的位置上,第二轮挪到下标1、第三轮挪到下标2、第四轮挪到下标3并匹配成功),这样可以确保不会错过可以匹配的基准点,但效率太低;

我们的新想法,是把目标字符串向后多挪动几个字符,但不确定应该挪动几个字符,如果挪多了,就会错过潜在可以匹配的基准点(就像上面说的极端情况:一次向后挪动了6个位置,结果错过了下标3的那个可以匹配的基准点)

既想把目标字符串向后多挪动几个字符、从而加快速度,但又不能因为挪动的太快太多、而错过了原本可以匹配的字符。怎样才能同时做到这两点?

KMP算法,就是预先计算好这个应该挪动的字符数,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即加快了向后挪动目标字符串的距离,又确保不会错过可能匹配的基准点。


我们仍然借用整个算法的执行过程,来说明“应该挪动的字符数”是如何确定的,然后再说明其是可以提前计算好的。

假定现在的不匹配点在下标6的位置,因此要计算目标字符串前面的字符串“非常地非常地”的最大向后挪动距离。

首先可以看到,下标6前面的字符串是“非常地非常地”,这个字符串在源字符串和目标字符串里是一样的(肯定是一样的,不然也不会到下标6才发现不匹配……),我们将其称作匹配子串。

仔细想一下:此时目标字符串向后挪动一段“恰当”的距离,是因为:挪动后的目标字符串中的匹配子串的前n个字符,与源字符串中的匹配子串的后n个字符有可能会匹配上。

因为我们不能错过这个潜在的匹配,所以才不能像前文说的那样,一次挪动的太多:

将上面两段描述综合起来看,其实就是在寻找:不匹配点前面的匹配子串的相同且最长的前n个字符和后n个字符,我们来实际演示一下寻找过程:

综上,下标6的这个不匹配点,它的匹配子串“非常地非常地”的长度为6,其前3个字符和后3个字符一样,即n=3

所以目标字符串可以向后挪动的距离就是6-3=3个位置(到下标3),这样就加快了挪动速度,又不会错过潜在的匹配基准点。


为了巩固说明,再举一个类似的例子,我们换一个目标字符串为:“非常地喜欢”,则现在不匹配点是在下标3的位置:

拿到下标3前面的字符串“非常地”,计算其相同且最长的前n个字符和后n个字符

进而得到结论,“非常地”没有相同的前、后n个字符,即n=0。

匹配子串的长尾为3,其中没有相同的前后n个字符(n为0),所以就可以直接让目标字符串向后移动3-0=3个位置,并开始新一轮匹配:

类似地,匹配子串长尾是3,相同且最长的前后n个字符没有找到,即n=0,所以目标字符串可以再向后移动3-0=3个字符,并开始新一轮匹配:

最终匹配成功。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几个现象:

1. “可以向后挪动的距离” = 位置 - 最长且相同的前/后缀子串

2. 在实际执行匹配算法之前,1可以只依靠目标字符串得到

3. 在实际使用算法之前无法知道具体在哪个位置不匹配,所以只能假设目标字符串每个位置都可能不匹配,并将不匹配点前面部分作为匹配子串来计算“相同且最长的前、后n个字符”,进而结合当前位置,得到这个不匹配点上可以向后挪动的距离。

进一步,可以将每个位置的【配置子串中最长且相同的前/后缀串】存储成为一个备份表,在实际算法执行时,根据目标字符串不匹配的实际位置,直接查询这张备份表,两者相减就可以得到此时此刻向后挪动的距离。这张备份表的学名就是【部分匹配表】

举个例子,如果目标字符串为“非常地非常地喜欢”,则其【部分匹配表】的内容为:

强调一下:部分匹配表中每一列的部分匹配表的值,是以其前面的子串来计算的。例如:位置6的“喜”字,其部分匹配表的值(3),是根据其前面的匹配子串“非常地非常地”计算来的,而不是“非常地非常地喜”(即不包括本身)!

实际使用时,用对应的位置值 - 备份表的值,就是目标字符串可以向后移动的距离。例如:位置6不匹配了,其目标字符串可以向挪动:6-3=3个位置。如果位置7不匹配了,目标字符串可以向后挪动7-0=7个位置。

类似地,如果目标字符串为“非常地喜欢”,则其部分匹配表的内容为:

这张部分匹配表所有值都是0,说明任何位置不匹配都可以直接跳到不匹配点重新比较,这种情况无疑是速度最快的情况。

由此也可以看出,目标字符串里前后重复的字符越少,目标字符串向后挪动的速度就越快,整个算法的效率就越高。


下面介绍一下【部分匹配表】的计算过程。

(此处稍后补充)

算法实现

KMP的python实现如下:

 #!/usr/bin/env python
#-*- coding: utf-8 -*-
import sys reload(sys)
sys.setdefaultencoding('utf-8') class KMP(object):
"""KMP算法
成员变量:
s: 源字符串
t: 目标字符串
pmt: 部分匹配表(向右挪动了1格, 位置0赋-1)
"""
def __init__(self, s, t):
self.s = s
self.t = t
self.pmt = {} def _get_pmt_1(self):
"""根据目标字符串,计算前后缀的最大重复子串
此方法简单,但dn指针可能回退到-1,且up不是每次都递增,所以while循环次数最多可能是t长度的两倍
"""
self.pmt[0] = -1 # 位置0赋值-1,为了计算方便
up = 0 # up表示上指针,用来向后移动从而实现错位
dn = -1 # dn表示下指针,用来记录匹配的位置 while up < len(self.t):
if dn == -1 or self.t[up] == self.t[dn]:
up += 1
dn += 1
self.pmt[up] = dn
else:
dn = self.pmt[dn] def _get_pmt_2(self):
"""根据目标字符串,计算前后缀的最大重复子串
此方法略复杂,但dn指针不后退且up每次都递增1,所以while循环次数为t的长度
"""
self.pmt[0] = -1 # 位置0赋值-1,为了计算方便
self.pmt[1] = 0 # 位置1赋值0,表示没有匹配
up = 1 # up表示上指针,用来向后移动从而实现错位
dn = 0 # dn表示下指针,用来记录匹配的位置
same_len = 0 # 表示匹配的字符串长度 while up < len(self.t):
if self.t[up] == self.t[dn]:
dn += 1
same_len += 1
else:
same_len = 0
up += 1
self.pmt[up] = same_len def run_1(self):
"""完全匹配则返回源字符串匹配成功的起始点的下标,否则返回-1
此方法简单,但循环次数比run_2多一倍
"""
ptr_s = 0
ptr_t = 0 # 获取pmt
self._get_pmt_1() #也可以用self._get_pmt_2() while ptr_t == -1 or ptr_s < len(self.s) and ptr_t < len(self.t):
if self.s[ptr_s] == self.t[ptr_t]:
ptr_s += 1
ptr_t += 1
else:
ptr_t = self.pmt[ptr_t] if ptr_t == len(self.t):
return ptr_s - ptr_t
return -1 def run_2(self):
"""完全匹配则返回源字符串匹配成功的起始点的下标,否则返回-1
此方法复杂,但循环次数比run_1少一半
"""
base = 0
same_len = 0
len_s = len(str_s)
len_t = len(str_t) # 获取pmt
self._get_pmt_2() #也可以用self._get_pmt_1() while base + len_t <= len_s:
step = 0
while step + same_len < len_t:
if self.t[step + same_len] == self.s[base + step + same_len]:
# 当前字符相同,则继续比较下一个字符
step += 1
continue
# 当前字符不相同,则结束次轮比较,更新base基准位置,启动下一轮比较
same_len = self.pmt[step]
base += step - same_len
break
# 完全匹配成功,算法结论,返回匹配成功的基准点位置下标
if step + same_len == len_t:
return base
# 遍历了所有情况,最终匹配失败,返回-1
return -1 if __name__ == '__main__':
str_s = u"非常地非常地非常地喜欢你"
str_t = u"非常地喜欢"
model = KMP(str_s, str_t)
print model.run_2()

算法评估

假设源字符串长度为m,目标字符串长度为n

KMP的时间复杂度为O(m+n)

KMP的空间复杂度为O(n),因为多了一个和目标字符串相同长度的备份表

 

字符串模式匹配算法系列(二):KMP算法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字符串模式匹配算法--BF和KMP详解

    1,问题描述 字符串模式匹配:串的模式匹配 ,是求第一个字符串(模式串:str2)在第二个字符串(主串:str1)中的起始位置. 注意区分: 子串:要求连续   (如:abc 是abcdef的子串) ...

  2. 常用算法3 - 字符串查找/模式匹配算法(BF & KMP算法)

    相信我们都有在linux下查找文本内容的经历,比如当我们使用vim查找文本文件中的某个字或者某段话时,Linux很快做出反应并给出相应结果,特别方便快捷! 那么,我们有木有想过linux是如何在浩如烟 ...

  3. 字符串模式匹配算法系列(一):BF算法

    算法背景: BF(Brute Force)算法,是一种在字符串匹配的算法中,比较符合人类自然思维方式的方法,即对源字符串和目标字符串逐个字符地进行比较,直到在源字符串中找到完全与目标字符串匹配的子字符 ...

  4. 字符串模式匹配算法系列(三):Trie树及AC改进算法

    Trie树的python实现(leetcode 208) #!/usr/bin/env python #-*- coding: utf-8 -*- import sys import pdb relo ...

  5. [转] 字符串模式匹配算法——BM、Horspool、Sunday、KMP、KR、AC算法一网打尽

    字符串模式匹配算法——BM.Horspool.Sunday.KMP.KR.AC算法一网打尽 转载自:http://dsqiu.iteye.com/blog/1700312 本文内容框架: §1 Boy ...

  6. 字符串模式匹配算法——BM、Horspool、Sunday、KMP、KR、AC算法一网打尽

    字符串模式匹配算法——BM.Horspool.Sunday.KMP.KR.AC算法一网打尽 本文内容框架: §1 Boyer-Moore算法 §2 Horspool算法 §3 Sunday算法 §4 ...

  7. 字符串模式匹配算法——BM、Horspool、Sunday、KMP、KR、AC算法

    ref : https://dsqiu.iteye.com/blog/1700312 本文内容框架: §1 Boyer-Moore算法 §2 Horspool算法 §3 Sunday算法 §4 KMP ...

  8. Java数据结构之字符串模式匹配算法---Brute-Force算法

    模式匹配 在字符串匹配问题中,我们期待察看源串 " S串 " 中是否含有目标串 " 串T " (也叫模式串).其中 串S被称为主串,串T被称为子串. 1.如果在 ...

  9. Java数据结构之字符串模式匹配算法---KMP算法

    本文主要的思路都是参考http://kb.cnblogs.com/page/176818/ 如有冒犯请告知,多谢. 一.KMP算法 KMP算法可以在O(n+m)的时间数量级上完成串的模式匹配操作,其基 ...

随机推荐

  1. C#判断页面中的多个文本框输入值是否有重复的实现方法

    List<string> list = new List<string>();//首先定义一个泛型数组 //这里假如说有四个文本框 string mainseat = this ...

  2. 通过利用immutability的能力编写更安全和更整洁的代码

    通过利用immutability的能力编写更安全和更整洁的代码 原文:Write safer and cleaner code by leveraging the power of "Imm ...

  3. Python之路-Python常用模块-time模块

    一.time模块 常用的一种获取当前时间以及时间格式化的模块,模块名称:time time模块在Python原生安装中就存在所以不需要进行任何安装操作,直接使用即可. 导入方式: import tim ...

  4. Python之列表、元组、字典、集合及字符串的详细使用

    1.列表 列表相当与C++中的数组,是有序的项目, 通过索引进行查找,但使用起来却方便很多,具体的操作看代码,自己实践一次就非常简单了. 注:列表一般用中括号“[ ]” #列表(数组) name_li ...

  5. Linux性能优化从入门到实战:15 文件系统篇:磁盘 I/O

    磁盘   磁盘是可以持久化存储的设备,按照存储介质来分类:   (1)机械磁盘(硬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r,HDD),主要由盘片和读写磁头组成,数据就存储在盘片的环状磁道中.在读写数 ...

  6. head 显示文件头部内容

    1. 命令功能 head 默认显示文件前10行内容. 2.语法格式 head option file 参数说明 参数 参数说明 -n 指定显示行数 -c 指定显示的字节数 -v 总是显示文件名的文件头 ...

  7. cp 复制文件或目录

    1. 命令功能 cp --copy files and directories.复制文件或目录. 2. 语法格式 cp  [option]  source des cp  [option]  sour ...

  8. console.log 不起作用

    devtool console.log 突然不起作用了

  9. Test 6.24 T2 集合

    问题描述 有一个可重集合,一开始只有一个元素 0. 你可以进行若干轮操作,每轮你需要对集合中每个元素 x 执行以下三种操作之一: 将 x 变为 x+1; 选择两个非负整数 y,z 满足 y+z=x , ...

  10. Java浏览器弹出下载框,多个文件导出压缩包

    项目里一直有这个功能,也一直没怎么注意,今天研究了一下 依据逻辑往下走: 首先是要下载的ajax的Java方法,只有返回值需要设定一下,其他的不用管: Map<String, Objec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