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和对象是什么
创建类
新式类 和 经典类
面向对象三大特性
继承
封装
多态
 
  • 面向对象是一种编程方式,此编程方式的实现是基于对  和 对象 的使用
  • 类 是一个模板,模板中包装了多个“函数”供使用(可以讲多函数中公用的变量封装到对象中)
  • 对象,根据模板创建的实例(即:对象),实例用于调用被包装在类中的函数
  • 面向对象三大特性:封装、继承和多态
  • 面向过程:根据业务逻辑从上到下写垒代码
  • 函数式:将某功能代码封装到函数中,日后便无需重复编写,仅调用函数即可
  • 面向对象:对函数进行分类和封装,让开发“更快更好更强...”

创建类和对象

  面向对象编程是一种编程方式,此编程方式的落地需要使用 “类” 和 “对象” 来实现,所以,面向对象编程其实就是对 “类” 和 “对象” 的使用。

  类就是一个模板,模板里可以包含多个函数,函数里实现一些功能

  对象则是根据模板创建的实例,通过实例对象可以执行类中的函数

  • class是关键字,表示类
  • 创建对象,类名称后加括号即可
  • 类中的函数第一个参数必须是self(详细见:类的三大特性之封装)类中定义的函数叫做 “方法”
  • 面向对象:【创建对象】【通过对象执行方法】
  • 函数编程:【执行函数】

函数式的应用场景 --> 各个函数之间是独立且无共用的数据

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是指:封装、继承和多态。

一、封装

封装,顾名思义就是将内容封装到某个地方,以后再去调用被封装在某处的内容。

所以,在使用面向对象的封装特性时,需要:

  • 将内容封装到某处
  • 从某处调用被封装的内容

第一步:将内容封装到某处

self 是一个形式参数,当执行 obj1 = Foo('wupeiqi', 18 ) 时,self 等于 obj1

当执行 obj2 = Foo('alex', 78 ) 时,self 等于 obj2

所以,内容其实被封装到了对象 obj1 和 obj2 中,每个对象中都有 name 和 age 属性,在内存里类似于下图来保存。

第二步:从某处调用被封装的内容

调用被封装的内容时,有两种情况:

  • 通过对象直接调用
  • 通过self间接调用

1、通过对象直接调用被封装的内容

上图展示了对象 obj1 和 obj2 在内存中保存的方式,根据保存格式可以如此调用被封装的内容:对象.属性名

class Foo: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obj1 = Foo('wupeiqi', 18)
print obj1.name # 直接调用obj1对象的name属性
print obj1.age # 直接调用obj1对象的age属性 obj2 = Foo('alex', 73)
print obj2.name # 直接调用obj2对象的name属性
print obj2.age # 直接调用obj2对象的age属性

2、通过self间接调用被封装的内容

执行类中的方法时,需要通过self间接调用被封装的内容

class Foo: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def detail(self):
print self.name
print self.age obj1 = Foo('wupeiqi', 18)
obj1.detail() # Python默认会将obj1传给self参数,即:obj1.detail(obj1),所以,此时方法内部的 self = obj1,即:self.name 是 wupeiqi ;self.age 是 18 obj2 = Foo('alex', 73)
obj2.detail() # Python默认会将obj2传给self参数,即:obj1.detail(obj2),所以,此时方法内部的 self = obj2,即:self.name 是 alex ; self.age 是 78

综上所述,对于面向对象的封装来说,其实就是使用构造方法将内容封装到对象中,然后通过对象直接或者self间接获取被封装的内容。

  • 小明,10岁,男,上山去砍柴
  • 小明,10岁,男,开车去东北
  • 小明,10岁,男,最爱大保健
  • 老李,90岁,男,上山去砍柴
  • 老李,90岁,男,开车去东北
  • 老李,90岁,男,最爱大保健
  • 老张...
def kanchai(name, age, gender):
print "%s,%s岁,%s,上山去砍柴" %(name, age, gender) def qudongbei(name, age, gender):
print "%s,%s岁,%s,开车去东北" %(name, age, gender) def dabaojian(name, age, gender):
print "%s,%s岁,%s,最爱大保健" %(name, age, gender) kanchai('小明', 10, '男')
qudongbei('小明', 10, '男')
dabaojian('小明', 10, '男') kanchai('老李', 90, '男')
qudongbei('老李', 90, '男')
dabaojian('老李', 90, '男')
class Foo: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gender):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self.gender = gender def kanchai(self):
print "%s,%s岁,%s,上山去砍柴" %(self.name, self.age, self.gender) def qudongbei(self):
print "%s,%s岁,%s,开车去东北" %(self.name, self.age, self.gender) def dabaojian(self):
print "%s,%s岁,%s,最爱大保健" %(self.name, self.age, self.gender) xiaoming = Foo('小明', 10, '男')
xiaoming.kanchai()
xiaoming.qudongbei()
xiaoming.dabaojian() laoli = Foo('老李', 90, '男')
laoli.kanchai()
laoli.qudongbei()
laoli.dabaojian()

上述对比可以看出,如果使用函数式编程,需要在每次执行函数时传入相同的参数,如果参数多的话,又需要粘贴复制了...  ;而对于面向对象只需要在创建对象时,将所有需要的参数封装到当前对象中,之后再次使用时,通过self间接去当前对象中取值即可。

二、继承

继承,面向对象中的继承和现实生活中的继承相同,即:子可以继承父的内容。

例如:

  猫可以:喵喵叫、吃、喝、拉、撒

  狗可以:汪汪叫、吃、喝、拉、撒

如果我们要分别为猫和狗创建一个类,那么就需要为 猫 和 狗 实现他们所有的功能。吃、喝、拉、撒是猫和狗都具有的功能,而我们却分别的猫和狗的类中编写了两次。

如果使用 继承 的思想,如下实现:

  动物:吃、喝、拉、撒

     猫:喵喵叫(猫继承动物的功能)

     狗:汪汪叫(狗继承动物的功能)

class Animal:

    def eat(self):
print "%s 吃 " %self.name def drink(self):
print "%s 喝 " %self.name def shit(self):
print "%s 拉 " %self.name def pee(self):
print "%s 撒 " %self.name class Cat(Animal):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self.breed = '猫' def cry(self):
print '喵喵叫' class Dog(Animal):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self.breed = '狗' def cry(self):
print '汪汪叫' # ######### 执行 ######### c1 = Cat('小白家的小黑猫')
c1.eat() c2 = Cat('小黑的小白猫')
c2.drink() d1 = Dog('胖子家的小瘦狗')
d1.eat()

所以,对于面向对象的继承来说,其实就是将多个类共有的方法提取到父类中,子类仅需继承父类而不必一一实现每个方法。

注:除了子类和父类的称谓,你可能看到过 派生类 和 基类 ,他们与子类和父类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学习了继承的写法之后,我们用代码来是上述阿猫阿狗的功能:

class Animal:

    def eat(self):
print "%s 吃 " %self.name def drink(self):
print "%s 喝 " %self.name def shit(self):
print "%s 拉 " %self.name def pee(self):
print "%s 撒 " %self.name class Cat(Animal):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self.breed = '猫' def cry(self):
print '喵喵叫' class Dog(Animal):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self.breed = '狗' def cry(self):
print '汪汪叫' # ######### 执行 ######### c1 = Cat('小白家的小黑猫')
c1.eat() c2 = Cat('小黑的小白猫')
c2.drink() d1 = Dog('胖子家的小瘦狗')
d1.eat()

那么问题又来了,多继承呢?

  • 是否可以继承多个类
  • 如果继承的多个类每个类中都定了相同的函数,那么那一个会被使用呢?

1、Python的类可以继承多个类,Java和C#中则只能继承一个类

2、Python的类如果继承了多个类,那么其寻找方法的方式有两种,分别是:深度优先广度优先

  • 当类是经典类时,多继承情况下,会按照深度优先方式查找
  • 当类是新式类时,多继承情况下,会按照广度优先方式查找

经典类和新式类,从字面上可以看出一个老一个新,新的必然包含了跟多的功能,也是之后推荐的写法,从写法上区分的话,如果 当前类或者父类继承了object类,那么该类便是新式类,否则便是经典类。

 

class D:

    def bar(self):
print 'D.bar' class C(D): def bar(self):
print 'C.bar' class B(D): def bar(self):
print 'B.bar' class A(B, C): def bar(self):
print 'A.bar' a = A()
# 执行bar方法时
# 首先去A类中查找,如果A类中没有,则继续去B类中找,如果B类中么有,则继续去D类中找,如果D类中么有,则继续去C类中找,如果还是未找到,则报错
# 所以,查找顺序:A --> B --> D --> C
# 在上述查找bar方法的过程中,一旦找到,则寻找过程立即中断,便不会再继续找了
a.bar()
class D(object):

    def bar(self):
print 'D.bar' class C(D): def bar(self):
print 'C.bar' class B(D): def bar(self):
print 'B.bar' class A(B, C): def bar(self):
print 'A.bar' a = A()
# 执行bar方法时
# 首先去A类中查找,如果A类中没有,则继续去B类中找,如果B类中么有,则继续去C类中找,如果C类中么有,则继续去D类中找,如果还是未找到,则报错
# 所以,查找顺序:A --> B --> C --> D
# 在上述查找bar方法的过程中,一旦找到,则寻找过程立即中断,便不会再继续找了
a.bar()

经典类:首先去A类中查找,如果A类中没有,则继续去B类中找,如果B类中么有,则继续去D类中找,如果D类中么有,则继续去C类中找,如果还是未找到,则报错

新式类:首先去A类中查找,如果A类中没有,则继续去B类中找,如果B类中么有,则继续去C类中找,如果C类中么有,则继续去D类中找,如果还是未找到,则报错

注意:在上述查找过程中,一旦找到,则寻找过程立即中断,便不会再继续找了

三、多态 

Pyhon不支持多态并且也用不到多态,多态的概念是应用于Java和C#这一类强类型语言中,而Python崇尚“鸭子类型”。

class F1:
pass class S1(F1): def show(self):
print 'S1.show' class S2(F1): def show(self):
print 'S2.show' def Func(obj):
print obj.show() s1_obj = S1()
Func(s1_obj) s2_obj = S2()
Func(s2_obj)

函数式编程 和 面向对象 如何选择?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答:须知:对于 C# 和 Java 程序员来说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该两门语言只支持面向对象编程(不支持函数式编程)。而对于 Python 和 PHP 等语言却同时支持两种编程方式,且函数式编程能完成的操作,面向对象都可以实现;而面向对象的能完成的操作,函数式编程不行(函数式编程无法实现面向对象的封装功能)。

所以,一般在Python开发中,全部使用面向对象 或 面向对象和函数式混合使用

面向对象的应用场景:

  1. 多函数需使用共同的值,如:数据库的增、删、改、查操作都需要连接数据库字符串、主机名、用户名和密码
class SqlHelper:

    def __init__(self, host, user, pwd):

        self.host = host
self.user = user
self.pwd = pwd def 增(self):
# 使用主机名、用户名、密码(self.host 、self.user 、self.pwd)打开数据库连接
# do something
# 关闭数据库连接 def 删(self):
# 使用主机名、用户名、密码(self.host 、self.user 、self.pwd)打开数据库连接
# do something
# 关闭数据库连接 def 改(self):
# 使用主机名、用户名、密码(self.host 、self.user 、self.pwd)打开数据库连接
# do something
# 关闭数据库连接 def 查(self):
# 使用主机名、用户名、密码(self.host 、self.user 、self.pwd)打开数据库连接
# do something
# 关闭数据库连接# do something

     2.需要创建多个事物,每个事物属性个数相同,但是值的需求
如:张三、李四、杨五,他们都有姓名、年龄、血型,但其都是不相同。即:属性个数相同,但值不相同

class Person: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blood_typ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self.blood_type = blood_type def detail(self):
temp = "i am %s, age %s , blood type %s " % (self.name, self.age, self.blood_type)
print temp zhangsan = Person('张三', 18, 'A')
lisi = Person('李四', 73, 'AB')
yangwu = Person('杨五', 84, 'A')

类和对象在内存中是如何保存?

答:类以及类中的方法在内存中只有一份,而根据类创建的每一个对象都在内存中需要存一份,大致如下图:

如上图所示,根据类创建对象时,对象中除了封装 name 和 age 的值之外,还会保存一个类对象指针,该值指向当前对象的类。

当通过 obj1 执行 【方法一】 时,过程如下:

  1. 根据当前对象中的 类对象指针 找到类中的方法
  2. 将对象 obj1 当作参数传给 方法的第一个参数 self 

python面向对象(类和对象及三大特性)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ython: 面向对象:类和对象调用类中的变量和方法

    一. 面向对象初识 我们在生活中做事都是面向过程的,前面实现一些基本逻辑功能代码也是用面向过程的语句实现的,后来学了函数,把这些功能又装到了函数里.但用面向过程的方法去写程序,只能实现一个功能,我们要 ...

  2. python面向对象——类和对象

    一.三大编程范式 编程范式即编程的方法论,标识一种编程风格 三大编程范式: 1.面向过程编程(流水线式) 优点:极大的降低了程序的复杂度 缺点:应用场景固定住了,可扩展性差 2.函数式编程 特点: a ...

  3. python面向对象:类空间,对象空间, 组合

    一. 类空间,对象空间 1. 类空间,对象空间 创建一个类就会创建一个类的名称空间,用来存储类中定义的所有名字,这些名字称为类的属性 而类有两种属性:静态属性和动态属性 静态属性就是直接在类中定义的变 ...

  4. 1.面向过程编程 2.面向对象编程 3.类和对象 4.python 创建类和对象 如何使用对象 5.属性的查找顺序 6.初始化函数 7.绑定方法 与非绑定方法

    1.面向过程编程 面向过程:一种编程思想在编写代码时 要时刻想着过程这个两个字过程指的是什么? 解决问题的步骤 流程,即第一步干什么 第二步干什么,其目的是将一个复杂的问题,拆分为若干的小的问题,按照 ...

  5. Python之面向对象类和对象

    Python之面向对象类和对象 定义一个类:class 定义类的语法: class Test(object): """ 类里定义一类事物共同的技能. 可以是变量,也可是函 ...

  6. Python学习day24-面向对象的三大特征之继承

    figure:last-child { margin-bottom: 0.5rem; } #write ol, #write ul { position: relative; } img { max- ...

  7. python的类和对象2(self参数)

    python的类和对象2(self参数) 1.python里面对象的方法都会有self参数,它就相当于C++里面的this指针:绑定方法,据说有了这个参数,Python 再也不会傻傻分不清是哪个对象在 ...

  8. Java面向对象-类与对象

    Java面向对象-类与对象 类与对象的关系 我们通俗的举个例子,比如人类是一种类,张三这个人就是人类的具体的一个个体,也就是java中的对象:这就是一个类与对象的关系: 类的定义 下面看实例 类的创建 ...

  9. Python初识类与对象

    Python初识类与对象 类与对象 世界观角度分析类与对象 类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对象是一个实体的存在,对象由类创造而出,每个对象之间互相独立互不影响,一个对象可以同时拥有多个类的方法,实例化就是通过 ...

随机推荐

  1. log4j配置 logging.xml (转载)

    Log4J的配置文件(Configuration File)就是用来设置记录器的级别.存放器和布局的,它可接key=value格式的设置或xml格式的设置信息.通过配置,可以创建出Log4J的运行环境 ...

  2. delphi程序热键

    要定义一个全局热键,通常有三个步骤:      1.定义Windows的消息WM_HOTKEY的HOOK链,即            procedure MyShortCut(Var Message: ...

  3. Sprite和UI Image的区别

    Unity3D最初是一个3D游戏引擎,而从4.3开始,系统加入了Sprite组件,Unity也终于有了2D游戏开发的官方解决方案.4.6更是增加了新的UI系统uGUI,使得使用Unity开发2D游戏效 ...

  4. Windows网络编程Internet Gopher了解下

    Gopher:中文译“地鼠”,是迪士尼卡通人物之一(谷佛). 英文原义:The Internet Gopher Protocol 中文释义:(RFC-1436)网际Gopher协议 该系统是在明尼苏达 ...

  5. C语言中do...while(0)的妙用-避免goto

    使用goto的优雅并避免结构的混乱 将要跳转到的语句用do{-}while(0) 包起来就可以. reference #defien N 10 bool Execute() { // 分配资源 int ...

  6. /etc/hostname

    我们可以使用 hostname 命令来修改主机名,但只是临时生效,如果想永久生效可以编辑 /etc/hostname 文件,注意不是每个 Linux 发行版都有该文件 root@Ubuntu_Lee: ...

  7. Serlvet学习笔记之二—不同页面共享数据

    一共有四种方法实现共享页面共享数据 1.cookie 2.sendRedirect 3.session 4.隐藏表单提交(form) 5.ServletContex 1.cookie:服务器在客户端保 ...

  8. Unity和虚幻的比较

    很多人从Unity开始转向虚幻4了,我目前则相反,从研究使用虚幻4,回到了Unity 5上. 前端总结的Unity和Unreal 4的一些优缺点,自己做的对比图.就先放这里了. 其实,作为引擎,各有优 ...

  9. UEditor整合代码高亮插件SyntaxHighlighter

    1  下载UEditor : http://ueditor.baidu.com/website/download.html 下载SyntaxHighlighter :https://github.co ...

  10. delphi 获取网卡信息(支持多网卡)

    delphi 获取网卡信息(支持多网卡) unit LGetAdapterInfo; interface uses Windows, SysUtils, Classes; const MAX_HO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