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在2.8.0版本新增了众望所归的scan操作,从此再也不用担心敲入了keys*, 然后举起双手看着键盘等待漫长的系统卡死了···

命令的官方介绍在这里, 中文版由huangz同学细心翻译了,作者Antirez的介绍在这里:Finally Redis collections are iterable (我又邪恶的想到了之前他那次机器down机的事故了···)。

具体的使用参考上面的链接即可,这里大概介绍一下Scan操作的实现原理。

Redis的SCAN操作由于其整体的数据设计,无法提供特别准的scan操作,仅仅是一个“can ‘ t guarantee , just do my best”的实现,优缺点如下:

  • 优点:

    • 提供键空间的遍历操作,支持游标,复杂度O(1), 整体遍历一遍只需要O(N);
    • 提供结果模式匹配;
    • 支持一次返回的数据条数设置,但仅仅是个hints,有时候返回的会多;
    • 弱状态,所有状态只需要客户端需要维护一个游标;
  • 缺点:
    • 无法提供完整的快照遍历,也就是中间如果有数据修改,可能有些涉及改动的数据遍历不到;
    • 每次返回的数据条数不一定,极度依赖内部实现;
    • 返回的数据可能有重复,应用层必须能够处理重入逻辑;

所以结论是Scan是一个不错的但也让人又爱又恨的命令···。下面来介绍一下代码。

首先scanCommand 函数处理简单的scan操作,其他类似hscan函数跟这个的区别就是hscan需要取获取一遍key对应的空间或者说域,他们主要都是嚼用了通用的scan操作函数:scanGenericCommand 。

scanGenericCommand 函数分4步:

第一步当然就是解析参数了,比如count, match匹配参数;

第二部是需要去做真正的扫描键 的操作了,redis为了性能考虑,对于小数据结构会转换为ziplist,intset数据结构因此需要区分这2类,对于后者,由于其本身比较小,因此可完全可以在这一次scan操作的时候返还所有的数据,反正不大的。

另外一类就是正常的hash表所代表的扫描了,其扫描路径比较复杂,好吧,我看了好几次都没有看明白这到底是怎么扫描的,这几天啃也要啃出来!

    /* Handle the case of a hash table. */
ht = NULL;
if (o == NULL) {//键扫描
ht = c->db->dict;
} else if (o->type == REDIS_SET && o->encoding == REDIS_ENCODING_HT) {
ht = o->ptr;
} else if (o->type == REDIS_HASH && o->encoding == REDIS_ENCODING_HT) {
ht = o->ptr;
count *= 2; /* We return key / value for this type. */
} else if (o->type == REDIS_ZSET && o->encoding == REDIS_ENCODING_SKIPLIST) {
zset *zs = o->ptr;
ht = zs->dict;
count *= 2; /* We return key / value for this type. */
}
//由于redis的ziplist, intset等类型数据量挺少,所以可用一次返回的。下面的else if 做这个事情。全部返回一个key 。
if (ht) {//一般的存储,不是intset, ziplist
void *privdata[2]; /* We pass two pointers to the callback: the list to which it will
* add new elements, and the object containing the dictionary so that
* it is possible to fetch more data in a type-dependent way. */
privdata[0] = keys;
privdata[1] = o;
do {
//一个个扫描,从cursor开始,然后调用回调函数将数据设置到keys返回数据集里面。
cursor = dictScan(ht, cursor, scanCallback, privdata);
} while (cursor && listLength(keys) < count); } else if (o->type == REDIS_SET) {
int pos = 0;
int64_t ll; while(intsetGet(o->ptr,pos++,&ll))//将这个set里面的数据全部返回,因为它是压缩的intset,会很小的。
listAddNodeTail(keys,createStringObjectFromLongLong(ll));
cursor = 0;
} else if (o->type == REDIS_HASH || o->type == REDIS_ZSET) {//那么一定是ziplist了,字符串表示的数据结构,不会太大。
unsigned char *p = ziplistIndex(o->ptr,0);
unsigned char *vstr;
unsigned int vlen;
long long vll; while(p) {//扫描整个键,然后全部返回这一条。并且返回cursor为0表示没东西了。其实这个就等于没有遍历
ziplistGet(p,&vstr,&vlen,&vll);
listAddNodeTail(keys,
(vstr != NULL) ? createStringObject((char*)vstr,vlen) : createStringObjectFromLongLong(vll));
p = ziplistNext(o->ptr,p);
}
cursor = 0;
} else {
redisPanic("Not handled encoding in SCAN.");
}

上面简单的地方在于如果这个键是已REDIS_SET或者REDIS_HASH或者REDIS_ZSET行事存储的话,那么只需要扫描所有的键,然后一个个将其加入到临时的列表里面,以备返回给客户端。

最难的地方在于dictScan 函数,里面是各种位运算。

随后第三步就是进行结果的过滤了,一般就是用match参数代表的字符串去做匹配,看是否需要过滤数据。

第四步就是将收集到的数据返回给客户端。然后就完成了请求。

dictScan  原理:

好吧,我看了2次,没看懂·····先做饭··

ps: 写着写着发现一篇文章写不完,所以令起一篇了:Redis Scan迭代器遍历操作原理(二)–dictScan反向二进制迭代器  , 希望能讲清楚.

 

Redis Scan迭代器遍历操作原理(一)的更多相关文章

  1. Redis Scan迭代器遍历操作原理(二)

    续上一篇文章 Redis Scan迭代器遍历操作原理(一)–基础 ,这里着重讲一下dictScan函数的原理,其实也就是redis SCAN操作最有价值(也是最难懂的部分). 关于这个算法的源头,来自 ...

  2. Redis Scan命令

    原地址:https://www.cnblogs.com/tekkaman/p/4887293.html [Redis Scan命令] SCAN cursor [MATCH pattern] [COUN ...

  3. Redis SCAN命令实现有限保证的原理

    SCAN命令可以为用户保证:从完整遍历开始直到完整遍历结束期间,一直存在于数据集内的所有元素都会被完整遍历返回,但是同一个元素可能会被返回多次.如果一个元素是在迭代过程中被添加到数据集的,又或者是在迭 ...

  4. Java List中迭代器遍历

    在java中,List接口从Collection接口中继承了 iterator()函数,返回值是一个T类型的迭代器(泛型),T是List中元素的类型 public class TestListAndI ...

  5. java 迭代器遍历List Set Map

    Iterator接口: 所有实现了Collection接口的容器类都有一个iterator方法用以返回一个实现Iterator接口的对象 Iterator对象称作为迭代器,用以方便的对容器内元素的遍历 ...

  6. Java 中List 集合索引遍历与迭代器遍历

    package yzhou.iterator;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HashSet; import java.util.Itera ...

  7. 有关map中使用iterate迭代器遍历的不保序问题和list remove(object)的细节问题

    今天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发现了如下两个问题: 一 使用map的iterator迭代器对map进行遍历得到的结果是不保序的,也就是每次输出结果都是不一样的.针对这个问题,看以下iterator迭代器的源码. ...

  8. 迭代器遍历【List、Set、Map】

    迭代器遍历[List.Set.Map] example package boom.collection;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Ha ...

  9. 迭代器:遍历集合元素的操作. iterator()

    package seday11;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import java.util.Collection;import java.util.Iterator; / ...

随机推荐

  1. TensorFlow(实战深度学习框架)----深层神经网络(第四章)

    深层神经网络可以解决部分浅层神经网络解决不了的问题. 神经网络的优化目标-----损失函数 深度学习:一类通过多层非线性变化对高复杂性数据建模算法的合集.(两个重要的特性:多层和非线性) 线性模型的最 ...

  2. Hexo+gitment

    Gitment是一个基于GitHub问题的评论系统,可以在没有任何服务器端实现的前端使用. 演示页面 中文简介 特征 入门 方法 定制 关于安全 特征 GitHub登录 Markdown / GFM支 ...

  3. 前端之JavaScript(一)

    一.JavaScript前世今生 它最初由Netscape的Brendan Eich设计.JavaScript是甲骨文公司的注册商标.Ecma国际以JavaScript为基础制定了ECMAScript ...

  4. 观察者模式——Java实例

    一.定义 观察者模式(有时又被称为模型-视图(View)模式.源-收听者(Listener)模式或从属者模式)是软件设计模式的一种.观察者模式定义了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让多个观察者对象同时监听某一个 ...

  5. 阿里IPO法律咨询费达1580万美元 为Facebook六倍

    据路透社报道,阿里巴巴集团周五在 IPO (首次公开招股)更新文件中披露,将向美国盛信律师事务所(Simpson Thacher)以及其他为 IPO 提供咨询服务的律师事务所支付 1580 万美元的法 ...

  6. ASP.NET MVC - 启动创建项目,未能加载错误

    VS2012以常规方式创建一ASP.NET MVC internet 项目.创建后F5启动项目,遇一错误: 未能加载文件或程序集“MySql.Web.v20, Version=6.9.4.0, Cul ...

  7. 华为ensp使用

    网络学习目录 AR是() Auto:自动线 copper:双绞线缆  serial:串行线  pos: 光纤  E1:    ATM:    CTL:       STA:    PC:    MCS ...

  8. Scrum立会报告+燃尽图(十月三十日总第二十一次)

    此作业要求参见:https://edu.cnblogs.com/campus/nenu/2018fall/homework/2290 项目地址:https://git.coding.net/zhang ...

  9. Ubuntu中Google Chrome安装

    转载自博客 1. 方法一   1.在ubuntu中启动终端   2.在终端中,输入以下命令: sudo wget http://www.linuxidc.com/files/repo/google-c ...

  10. C#高级编程(第六版)学习:第三十一章:Windows窗体

    第三十一章 Windows窗体 创建Windows窗体应用程序 在文本编辑器中输入: /* * form.cs * a simple windows form * */ using System;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