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内存泄漏与内存溢出
https://www.cnblogs.com/panxuejun/p/5883044.html
内存溢出 out of memory,是指程序在申请内存时,没有足够的内存空间供其使用,出现out of memory;
内存泄露 memory leak,是指程序在申请内存后,无法释放已申请的内存空间,一次内存泄露危害可以忽略,但内存泄露堆积后果很严重,无论多少内存,迟早会被占光。
memory leak会最终会导致out of memory!
以发生的方式来分类,内存泄漏可以分为4类:
1. 常发性内存泄漏。发生内存泄漏的代码会被多次执行到,每次被执行的时候都会导致一块内存泄漏。
2. 偶发性内存泄漏。发生内存泄漏的代码只有在某些特定环境或操作过程下才会发生。常发性和偶发性是相对的。对于特定的环境,偶发性的也许就变成了常发性的。所以测试环境和测试方法对检测内存泄漏至关重要。
3. 一次性内存泄漏。发生内存泄漏的代码只会被执行一次,或者由于算法上的缺陷,导致总会有一块仅且一块内存发生泄漏。比如,在类的构造函数中分配内存,在析构函数中却没有释放该内存,所以内存泄漏只会发生一次。
4. 隐式内存泄漏。程序在运行过程中不停的分配内存,但是直到结束的时候才释放内存。严格的说这里并没有发生内存泄漏,因为最终程序释放了所有申请的内存。但是对于一个服务器程序,需要运行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不及时释放内存也可能导致最终耗尽系统的所有内存。所以,我们称这类内存泄漏为隐式内存泄漏。
从用户使用程序的角度来看,内存泄漏本身不会产生什么危害,作为一般的用户,根本感觉不到内存泄漏的存在。真正有危害的是内存泄漏的堆积,这会最终消耗尽系统所有的内存。从这个角度来说,一次性内存泄漏并没有什么危害,因为它不会堆积,而隐式内存泄漏危害性则非常大,因为较之于常发性和偶发性内存泄漏它更难被检测到
一、Java内存回收机制
不论哪种语言的内存分配方式,都需要返回所分配内存的真实地址,也就是返回一个指针到内存块的首地址。Java中对象是采用new或者反射的方法创建的,这些对象的创建都是在堆(Heap)中分配的,所有对象的回收都是由Java虚拟机通过垃圾回收机制完成的。GC为了能够正确释放对象,会监控每个对象的运行状况,对他们的申请、引用、被引用、赋值等状况进行监控,Java会使用有向图的方法进行管理内存,实时监控对象是否可以达到,如果不可到达,则就将其回收,
二、Java内存泄露引起原因
内存泄露是指无用对象(不再使用的对象)持续占有内存或无用对象的内存得不到及时释放,从而造成的内存空间的浪费称为内存泄露。内存泄露有时不严重且不易察觉,这样开发者就不知道存在内存泄露,但有时也会很严重,会提示你Out of memory。
那么,Java内存泄露根本原因是什么呢?长生命周期的对象持有短生命周期对象的引用就很可能发生内存泄露,尽管短生命周期对象已经不再需要,但是因为长生命周期对象持有它的引用而导致不能被回收,这就是java中内存泄露的发生场景。具体主要有如下几大类:
1、静态集合类引起内存泄露:
像HashMap、Vector等的使用最容易出现内存泄露,这些静态变量的生命周期和应用程序一致,他们所引用的所有的对象Object也不能被释放,因为他们也将一直被Vector等引用着。

Static Vector v = new Vector(10);
for (int i = 1; i<100; i++)
{
Object o = new Object();
v.add(o);
o = null;
}//

在这个例子中,循环申请Object 对象,并将所申请的对象放入一个Vector 中,如果仅仅释放引用本身(o=null),那么Vector 仍然引用该对象,所以这个对象对GC 来说是不可回收的。因此,如果对象加入到Vector 后,还必须从Vector 中删除,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Vector对象设置为null。
2、当集合里面的对象属性被修改后,再调用remove()方法时不起作用。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et<Person> set = new HashSet<Person>();
Person p1 = new Person("唐僧","pwd1",25);
Person p2 = new Person("孙悟空","pwd2",26);
Person p3 = new Person("猪八戒","pwd3",27);
set.add(p1);
set.add(p2);
set.add(p3);
System.out.println("总共有:"+set.size()+" 个元素!"); //结果:总共有:3 个元素!
p3.setAge(2); //修改p3的年龄,此时p3元素对应的hashcode值发生改变 set.remove(p3); //此时remove不掉,造成内存泄漏 set.add(p3); //重新添加,居然添加成功
System.out.println("总共有:"+set.size()+" 个元素!"); //结果:总共有:4 个元素!
for (Person person : set)
{
System.out.println(person);
}
}

3、监听器
在java 编程中,我们都需要和监听器打交道,通常一个应用当中会用到很多监听器,我们会调用一个控件的诸如addXXXListener()等方法来增加监听器,但往往在释放对象的时候却没有记住去删除这些监听器,从而增加了内存泄漏的机会。
4、各种连接
比如数据库连接(dataSourse.getConnection()),网络连接(socket)和io连接,除非其显式的调用了其close()方法将其连接关闭,否则是不会自动被GC 回收的。对于Resultset 和Statement 对象可以不进行显式回收,但Connection 一定要显式回收,因为Connection 在任何时候都无法自动回收,而Connection一旦回收,Resultset 和Statement 对象就会立即为NULL。但是如果使用连接池,情况就不一样了,除了要显式地关闭连接,还必须显式地关闭Resultset Statement 对象(关闭其中一个,另外一个也会关闭),否则就会造成大量的Statement 对象无法释放,从而引起内存泄漏。这种情况下一般都会在try里面去的连接,在finally里面释放连接。
6、单例模式
如果单例对象持有外部对象的引用,那么这个外部对象将不能被jvm正常回收,导致内存泄露。
如果单例对象持有外部对象的引用,那么这个外部对象将不能被jvm正常回收,导致内存泄露
不正确使用单例模式是引起内存泄露的一个常见问题,单例对象在被初始化后将在JVM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存在(以静态变量的方式),如果单例对象持有外部对象的引用,那么这个外部对象将不能被jvm正常回收,导致内存泄露,考虑下面的例子:

class A{
public A(){
B.getInstance().setA(this);
}
....
}
//B类采用单例模式
class B{
private A a;
private static B instance=new B();
public B(){}
public static B getInstance(){
return instance;
}
public void setA(A a){
this.a=a;
}
//getter...
}

显然B采用singleton模式,它持有一个A对象的引用,而这个A类的对象将不能被回收。想象下如果A是个比较复杂的对象或者集合类型会发生什么情况
java内存泄漏与内存溢出的更多相关文章
- java 内存泄漏和内存溢出
参考:https://blog.csdn.net/eff666/article/details/52784724 1.内存溢出 内存溢出:OOM(OutOfMemoryError)异常,即程序需要内 ...
- Python之内存泄漏和内存溢出
预习知识:python之MRO和垃圾回收机制 一.内存泄漏 像Java程序一样,虽然Python本身也有垃圾回收的功能,但是同样也会产生内存泄漏的问题.对于一个用 python 实现的,长期运行的后台 ...
- (转)从内存管 理、内存泄漏、内存回收探讨C++内存管理
http://www.cr173.com/html/18898_all.html 内存管理是C++最令人切齿痛恨的问题,也是C++最有争议的问题,C++高手从中获得了更好的性能,更大的自由,C++菜鸟 ...
- JAVA 内存泄漏与内存溢出
一.Java内存回收机制 不论哪种语言的内存分配方式,都需要返回所分配内存的真实地址,也就是返回一个指针到内存块的首地址.Java中对象是采用new或者反射或者clone或者反序列化的方法创建的, 这 ...
- [转载]Java应用程序中的内存泄漏及内存管理
近期发现测试的项目中有JAVA内存泄露的现象.虽然JAVA有垃圾回收的机制,但是如果不及时释放引用就会发生内存泄露现象.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使用Jprofiler调用java自带的 jmap来做检测还是很 ...
- [Android随笔]内存泄漏以及内存溢出
名词解释 内存泄漏:memory leak,是指程序在申请内存后,无法释放已申请的内存空间,一次内存泄漏危害能够忽略,但内存泄漏堆积后果非常严重,不管多少内存,迟早会被占光. 内存溢出:out of ...
- C/C++中内存泄漏、内存溢出与野指针的解释与说明
1.内存泄漏 内存泄漏是指我们在堆中申请(new/malloc)了一块内存,但是没有去手动的释放(delete/free)内存,导致指针已经消失,而指针指向的东西还在,已经不能控制这块内存, 所以就是 ...
- 面向开发的内存调试神器,如何使用ASAN检测内存泄漏、堆栈溢出等问题
GreatSQL社区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随意使用,转载请联系小编并注明来源. 目录 介绍 如何使用 ASAN 检测内存泄漏 检测悬空指针访问 检测堆溢出 C++ 中的new/delete不匹配 检测栈 ...
- iOS开发_内存泄漏、内存溢出和野指针之间的区别
今天,在工作群中,被问到了内存泄漏和野指针指向的区别,自己答的不是很好,特意回来查了资料,在博文中总结一下经验,欢迎指正. 内存泄漏:是指在堆区,alloc 或new 创建了一个对象,但是并没有放到自 ...
随机推荐
- 1: process
https://blogs.sap.com/2013/08/20/creating-a-search-page-sap-crm-70-ehp-1/ https://www.cnblogs.com/sa ...
- Ajax与跨域Ajax
Ajax 对于WEB应用程序:用户浏览器发送请求,服务器接收并处理请求,然后返回结果,往往返回就是字符串(HTML),浏览器将字符串(HTML)渲染并显示浏览器上.对于传统的Web应用,一个简单操作需 ...
- java中Long的比较
Long的比较要用equals而不要用== 当Long为常量且常量值小于一个字节(<=127)时,两个Long指向同一个常量内容: Long userId=127L; Long authorId ...
- [LeetCode] 100. Same Tree_Easy tag: DFS
Given two binary trees, write a function to check if they are the same or not. Two binary trees are ...
- rosetta mpi编译时出现 MPI has not been declared 错误
安装openmpi2.1.0版本,编译mpi rosetta时出现 MPI has not been declared 错误,经过一系列的摸索发现安装openmpi-1.6.5就可以顺利编译,降低版本 ...
- java基础(一) -语法
基本语法 编写Java程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大小写敏感:Java是大小写敏感的,这就意味着标识符Hello与hello是不同的. 类名:对于所有的类来说,类名的首字母应该大写.如果类名由若干单词组 ...
- 转git的使用
git的使用(包括创建远程仓库到上传代码到git的详细步骤以及git的一些常用命令) A创建远程仓库到上传代码到git 1)登陆或这注册git账号 https://github.com 2)创建远程仓 ...
- AIX挂载NFS写入效率低效解决
背景: Linux是NFS的Server端,AIX是NFS的Client端(此外,有一个Linux也作为Client端对比测试). 1.NFS对应的底层设备是闪存卡,本地测试I/O写性能可达2GB/s ...
- react native初识
开发的第一步就是搭建rn的开发环境,你可以去官网去查看教程也可以 点击 http://bbs.reactnative.cn/topic/10 进去查看window的开发环境安装的教程:注意:很关键的一 ...
- node.js初识02
node.js相较于那些老的服务器语言,他的优势在于,节省了I/O的时间,主要的特点是单线程,非阻塞和事件驱动,其实三个说的是同一个事情,相较于多线程而言,单线程的特点是,使用的那一条线程的cpu的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