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5):迪米特法则
转贴: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5):迪米特法则
- 21楼 chenshufei2 2012-09-23 12:47发表 [回复]
- 上个例子,就是方法的界定。通常从现实中可以抽取多个对象名词,又有多个动作方法。到底这些动作应该是哪个对象的,我个人觉得,要看动作操作的数据是谁的,那谁就应该负责提供方法。
像上面的打印子公司的员工ID,只有子公司自己才知道他的员工ID,所以打印子公司的ID,理应由子公司处理。
问题由来:类与类之间的关系越密切,耦合度越大,当一个类发生改变时,对另一个类的影响也越大。
解决方案:尽量降低类与类之间的耦合。
自从我们接触编程开始,就知道了软件编程的总的原则:低耦合,高内聚。无论是面向过程编程还是面向对象编程,只有使各个模块之间的耦合尽量的低,才能提高 代码的复用率。低耦合的优点不言而喻,但是怎么样编程才能做到低耦合呢?那正是迪米特法则要去完成的。
迪米特法则又叫最少知道原则,最早是在1987年由美国Northeastern University的Ian Holland提出。通俗的来讲,就是一个类对自己依赖的类知道的越少越好。也就是说,对于被依赖的类来说,无论逻辑多么复杂,都尽量地的将逻辑封装在类 的内部,对外除了提供的public方法,不对外泄漏任何信息。迪米特法则还有一个更简单的定义:只与直接的朋友通信。首先来解释一下什么是直接的朋友:每个对象都会与其他对象有耦合关系,只要两个对象之间有耦合关系,我们就说这两个对象之间是朋友关系。耦合的方式很多,依赖、关联、组合、聚合等。其中,我们称出现成员变量、方法参数、方法返回值中的类为直接的朋友,而出现在局部变量中的类则不是直接的朋友。也就是说,陌生的类最好不要作为局部变量的形式出现在类的内部。
举一个例子:有一个集团公司,下属单位有分公司和直属部门,现在要求打印出所有下属单位的员工ID。先来看一下违反迪米特法则的设计。
- //总公司员工
- class Employee{
- private String id;
- public void setId(String id){
- this.id = id;
- }
- public String getId(){
- return id;
- }
- }
- //分公司员工
- class SubEmployee{
- private String id;
- public void setId(String id){
- this.id = id;
- }
- public String getId(){
- return id;
- }
- }
- class SubCompanyManager{
- public List<SubEmployee> getAllEmployee(){
- List<SubEmployee> list = new ArrayList<SubEmployee>();
- for(int i=0; i<100; i++){
- SubEmployee emp = new SubEmployee();
- //为分公司人员按顺序分配一个ID
- emp.setId("分公司"+i);
- list.add(emp);
- }
- return list;
- }
- }
- class CompanyManager{
- public List<Employee> getAllEmployee(){
- List<Employee> list = new ArrayList<Employee>();
- for(int i=0; i<30; i++){
- Employee emp = new Employee();
- //为总公司人员按顺序分配一个ID
- emp.setId("总公司"+i);
- list.add(emp);
- }
- return list;
- }
- public void printAllEmployee(SubCompanyManager sub){
- List<SubEmployee> list1 = sub.getAllEmployee();
- for(SubEmployee e:list1){
- System.out.println(e.getId());
- }
- List<Employee> list2 = this.getAllEmployee();
- for(Employee e:list2){
- System.out.println(e.getId());
- }
- }
- }
-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mpanyManager e = new CompanyManager();
- e.printAllEmployee(new SubCompanyManager());
- }
- }
现在这个设计的主要问题出在CompanyManager中,根据迪米特法则,只与直接的朋友发生通信,而SubEmployee类并不是 CompanyManager类的直接朋友(以局部变量出现的耦合不属于直接朋友),从逻辑上讲总公司只与他的分公司耦合就行了,与分公司的员工并没有任 何联系,这样设计显然是增加了不必要的耦合。按照迪米特法则,应该避免类中出现这样非直接朋友关系的耦合。
(我的注释:SubEmployee类并不是 CompanyManager类的直接朋友,而Employee却是CompanyManager的直接朋友,因为它是getAllEmployee的返回值)
修改后的代码如下:
- class SubCompanyManager{
- public List<SubEmployee> getAllEmployee(){
- List<SubEmployee> list = new ArrayList<SubEmployee>();
- for(int i=0; i<100; i++){
- SubEmployee emp = new SubEmployee();
- //为分公司人员按顺序分配一个ID
- emp.setId("分公司"+i);
- list.add(emp);
- }
- return list;
- }
- public void printEmployee(){
- List<SubEmployee> list = this.getAllEmployee();
- for(SubEmployee e:list){
- System.out.println(e.getId());
- }
- }
- }
- class CompanyManager{
- public List<Employee> getAllEmployee(){
- List<Employee> list = new ArrayList<Employee>();
- for(int i=0; i<30; i++){
- Employee emp = new Employee();
- //为总公司人员按顺序分配一个ID
- emp.setId("总公司"+i);
- list.add(emp);
- }
- return list;
- }
- public void printAllEmployee(SubCompanyManager sub){
- sub.printEmployee();
- List<Employee> list2 = this.getAllEmployee();
- for(Employee e:list2){
- System.out.println(e.getId());
- }
- }
- }
修改后,为分公司增加了打印人员ID的方法,总公司直接调用来打印,从而避免了与分公司的员工发生耦合。
迪米特法则的初衷是降低类之间的耦合,由于每个类都减少了不必要的依赖,因此的确可以降低耦合关系。但是凡事都有度,虽然可以避免与非直接的类通信,但是 要通信,必然会通过一个“中介”来发生联系,例如本例中,总公司就是通过分公司这个“中介”来与分公司的员工发生联系的。过分的使用迪米特原则,会产生大 量这样的中介和传递类,导致系统复杂度变大。所以在采用迪米特法则时要反复权衡,既做到结构清晰,又要高内聚低耦合。
- 上一篇:设计模式六大原则(4):接口隔离原则
- 下一篇:设计模式六大原则(6):开闭原则
ZT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5):迪米特法则的更多相关文章
- ZT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6):开闭原则
ZT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6):开闭原则 分类: 设计模式 2012-02-27 08:48 24870人阅读 评论(72) 收藏 举报 设计模式扩展框架编程测试 定义:一个软件实体如类.模块和函数应该 ...
- ZT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1):单一职责原则
zt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1):单一职责原则 分类: 设计模式 2012-02-21 09:52 25059人阅读 评论(65) 收藏 举报 设计模式stringclass编程 (THERE SHOUL ...
- zt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3):依赖倒置原则
下面说法对不对? 父类将算法(逻辑)封装起来,子类实现细节:这个就叫DIP(依赖倒置:Dependency Inversion Principles),模板模式就是这个原则的实现.如果在父类中加一个t ...
- ZT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4):接口隔离原则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4):接口隔离原则 分类: 设计模式 2012-02-27 08:32 17948人阅读 评论(21) 收藏 举报 设计模式classinterfacecstring框架 定义:客户 ...
- ZT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2):里氏替换原则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2):里氏替换原则 分类: 设计模式 2012-02-22 08:46 23330人阅读 评论(41) 收藏 举报 设计模式class扩展string编程2010 肯定有不少人跟我刚 ...
- GOF提出的23种设计模式是哪些 设计模式有创建形、行为形、结构形三种类别 常用的Javascript中常用设计模式的其中17种 详解设计模式六大原则
20151218mark 延伸扩展: -设计模式在很多语言PHP.JAVA.C#.C++.JS等都有各自的使用,但原理是相同的,比如JS常用的Javascript设计模式 -详解设计模式六大原则 设计 ...
- PHP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
http://www.cnblogs.com/yujon/p/5536118.html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1):单一职责原则 不要存在多于一个导致类变更的原因.通俗的说,即一个类只负责一项职责 设计模 ...
- Java设计模式六大原则-2
Java设计模式六大原则-2 做Java程序开发的每天都在使用JDK,Spring,SpringMvc,Mybatis,Netty,MINA等框架,但很少有人懂得背后的原理.即使打开跟下原码也是一头雾 ...
-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 All In one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 All In one 开闭原则: 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 设计模式的六大原则: 0.总原则-开闭原则 对扩展开放, 对修改封闭; 在程序需要进行拓展的时候, 不能去修改原有的代码, ...
随机推荐
- Mac下使用wireshark解决Interface为空的办法
Terminal中运行chown <user-name> /dev/bpf*命令 <user-name>处替换为当前mac用户名
- Android开发环境搭建步骤-【Android】
本教程是android开发环境在windows下的安装配置,经本人测试完全正确无误.这个教程是史上最详细的android开发环境搭建教程. 工具/原料 Eclipse 3.7.0.Java Jdk6. ...
- emacs 配置 clojure
安装JDK,Version >= 6.0 java -version 2 安装EMACS,Version>=24 在脚本~/.emacs.d/init.el中增加如下内容 (require ...
- 更好的理解MVC
mvc除了将数据层和逻辑层分离外,还有更好的优化了代码结构 m只和c交互,v也只和c交互,m与v的交互需要通过c,一共只用考虑4条路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m v c需要考虑和每个人交互,那么就是要考虑 ...
- java里面如何提升编写速度
一般情况下,编写程序,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并且在一段时间内很好的按成,那么就必须要套用现成的东西.在一个新的功能中,如何调用现成的东西呢,那么就是使用第三方包或者是使用自己总结的代码库.接来下是自己看到 ...
- mysql 5.6 windows7 解压缩版安装的坑
从官网下载了解压缩版的mysql ,解压缩后,配置好环境变量,运行安装命令,提示我 缺失ddl文件,然后百度,找到了一个windows 系统组件扫描安装缺失组件的程序,然后继续安装,遇到了 初始化密码 ...
- Java线程池——ThreadPoolExecutor的使用
1 线程池的创建 ThreadPoolExecutor有以下四个构造方法 ThreadPoolExecutor(int corePoolSize, int maximumPoolSize, long ...
- 个人多年经典收藏集合(SQL) 推荐大家收藏
1.SQL经典问题 查找连续日期 2.sqlserver 中charindex/patindex/like 的比较 3.SQL Server 跨服务器查询 4.SQLserver中字符串查找功能pat ...
- RabbitMQ - 任务队列
这次我们试着实现这样一个小程序: 嗯,就是任务队列(task queue).不是将任务集中在一堆并一直等到所有任务一并完成为止,而是将每一个任务封装为一个消息,并将其发送到队列,后台的workers就 ...
- nginx+nodejs+mysql+memcached服务器后台架设centos6.5
需要的下面四个工具最好都采用yum安装,不要采用编译安装的方法,因为编译安装会导致某些依赖关系丢失. nginx 作为HTTP和反向代理,处理静态页面,动态服务交由nodejs服务. nodejs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