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的6种方式实现单例模式
单例模式是一个软件的设计模式,为了保证一个类,无论调用多少次产生的实例对象,都是指向同一个内存地址,仅仅只有一个实例(只有一个对象)。
实现单例模式的手段有很多种,但总的原则是保证一个类只要实例化一个对象,下一次再实例的时候就直接返回这个对象,不再做实例化的操作。所以这里面的关键一点就是,如何判断这个类是否实例化过一个对象。
这里介绍两类方式:
- 一类是通过模块导入的方式;
- 一类是通过魔法方法判断的方式;
# 基本原理:
- 第一类通过模块导入的方式,借用了模块导入时的底层原理实现。
- 当一个模块(py文件)被导入时,首先会执行这个模块的代码,然后将这个模块的名称空间加载到内存。
- 当这个模块第二次再被导入时,不会再执行该文件,而是直接在内存中找。
- 于是,如果第一次导入模块,执行文件源代码时实例化了一个类,那再次导入的时候,就不会再实例化。
- 第二类主要是基于类和元类实现,在'对象'的魔法方法中判断是否已经实例化过一个对象
- 这类方式,根据实现的手法不同,又分为不同的方法,如:
- 通过类的绑定方法;通过元类;通过类下的__new__;通过装饰器(函数装饰器,类装饰器)实现等。
下面分别介绍这几种不同的实现方式,仅供参考实现思路,不做具体需求。
通过模块导入
# cls_singleton.py
class Foo(object):
pass
instance = Foo()
# test.py
import cls_singleton
obj1 = cls_singleton.instance
obj2 = cls_singleton.instance
print(obj1 is obj2)
# 原理:模块第二次导入从内存找的机制
通过类的绑定方法
class Student:
_instance = None # 记录实例化对象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classmethod
def get_singleton(cls, *args, **kwargs):
if not cls._instance:
cls._instance = cls(*args, **kwargs)
return cls._instance
stu1 = Student.get_singleton('jack', 18)
stu2 = Student.get_singleton('jack', 18)
print(stu1 is stu2)
print(stu1.__dict__, stu2.__dict__)
# 原理:类的绑定方法是第二种实例化对象的方式,
# 第一次实例化的对象保存成类的数据属性 _instance,
# 第二次再实例化时,在get_singleton中判断已经有了实例对象,直接返回类的数据属性 _instance
通过魔法方法__new__
class Student:
_instance = None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def __new__(cls, *args, **kwargs):
# if cls._instance:
# return cls._instance # 有实例则直接返回
# else:
# cls._instance = super().__new__(cls) # 没有实例则new一个并保存
# return cls._instance # 这个返回是给是给init,再实例化一次,也没有关系
if not cls._instance: # 这是简化的写法,上面注释的写法更容易提现判断思路
cls._instance = super().__new__(cls)
return cls._instance
stu1 = Student('jack', 18)
stu2 = Student('jack', 18)
print(stu1 is stu2)
print(stu1.__dict__, stu2.__dict__)
# 原理:和方法2类似,将判断的实现方式,从类的绑定方法中转移到类的__new__中
# 归根结底都是 判断类有没有实例,有则直接返回,无则实例化并保存到_instance中。
通过元类
class Mymeta(type):
def __init__(cls, name, bases, dic):
super().__init__(name, bases, dic)
cls._instance = None # 将记录类的实例对象的数据属性放在元类中自动定义了
def __call__(cls, *args, **kwargs): # 此call会在类被调用(即实例化时触发)
if cls._instance: # 判断类有没有实例化对象
return cls._instance
else: # 没有实例化对象时,控制类造空对象并初始化
obj = cls.__new__(cls, *args, **kwargs)
obj.__init__(*args, **kwargs)
cls._instance = obj # 保存对象,下一次再实例化可以直接返回而不用再造对象
return obj
class Student(metaclass=Mymeta):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stu1 = Student('jack', 18)
stu2 = Student('jack', 18)
print(stu1 is stu2)
print(stu1.__dict__, stu2.__dict__)
# 原理:类定义时会调用元类下的__init__,类调用(实例化对象)时会触发元类下的__call__方法
# 类定义时,给类新增一个空的数据属性,
# 第一次实例化时,实例化之后就将这个对象赋值给类的数据属性;第二次再实例化时,直接返回类的这个数据属性
# 和方式3的不同之处1:类的这个数据属性是放在元类中自动定义的,而不是在类中显示的定义的。
# 和方式3的不同之处2:类调用时触发元类__call__方法判断是否有实例化对象,而不是在类的绑定方法中判断
函数装饰器
def singleton(cls):
_instance_dict = {} # 采用字典,可以装饰多个类,控制多个类实现单例模式
def inner(*args, **kwargs):
if cls not in _instance_dict:
_instance_dict[cls] = cls(*args, **kwargs)
return _instance_dict.get(cls)
return inner
@singleton
class Student: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 def __new__(cls, *args, **kwargs): # 将方法3的这部分代码搬到了函数装饰器中
# if not cls._instance:
# cls._instance = super().__new__(cls)
# return cls._instan
stu1 = Student('jack', 18)
stu2 = Student('jack', 18)
print(stu1 is stu2)
print(stu1.__dict__, stu2.__dict__)
类装饰器
class SingleTon:
_instance_dict = {}
def __init__(self, cls_name):
self.cls_name = cls_name
def __call__(self, *args, **kwargs):
if self.cls_name not in SingleTon._instance_dict:
SingleTon._instance_dict[self.cls_name] = self.cls_name(*args, **kwargs)
return SingleTon._instance_dict.get(self.cls_name)
@SingleTon # 这个语法糖相当于Student = SingleTon(Student),即Student是SingleTon的实例对象
class Student: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stu1 = Student('jack', 18)
stu2 = Student('jack', 18)
print(stu1 is stu2)
print(stu1.__dict__, stu2.__dict__)
# 原理:在函数装饰器的思路上,将装饰器封装成类。
# 程序执行到与语法糖时,会实例化一个Student对象,这个对象是SingleTon的对象。
# 后面使用的Student本质上使用的是SingleTon的对象。
# 所以使用Student('jack', 18)来实例化对象,其实是在调用SingleTon的对象,会触发其__call__的执行
# 所以就在__call__中,判断Student类有没有实例对象了。
Python的6种方式实现单例模式的更多相关文章
- PHP类名获取的几种方式及单例模式实现
参考:https://www.cnblogs.com/water0729/p/5803217.html <?php class foo { static public function test ...
- python学习-- 两种方式查看自己的Django版本
[第一种方式] Windows系统下 按住Windows按键 + R 进入搜索:搜索CMD进入控制台:输入Python进入Python解释器 Linux系统下 直接使用终端调用Python解释器 接下 ...
- bat批处理执行python 的几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echo off C: cd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start python apidemo.py exit第二种方式: start cmd /K ...
- 四、执行Python的两种方式
第一种 交互式 ,在cmd中运行 · jupyter对这一种进行了封装 优点: 直接输出结果 缺点: 无法保存 第二种 命令式,通过cmd中输入python3文本 txt文件可以,py文件也可以,命令 ...
- Beanutils工具类,封装数据的三种方式,单例模式
org.apache.commons.beanutils.Beanutils; Beanutils setProperty(Object obj,String name,Object value) O ...
- PyCharm 中文教程 01:运行 Python 的四种方式
<PyCharm 中文指南>在线阅读: http://pycharm.iswbm.com/ Github 项目主页: https://github.com/iswbm/pych... 1. ...
- Python之面向对象之单例模式的四种方式
一.内容 保证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访问它的全局访问点 二.角色 单利 三.使用场景 当类只有一个实例而且客户可以从一个众所周知的访问点访问它时 比如:数据库链接.Socket创建链接 四.优 ...
- 执行python解释器的两种方式
执行python解释器的两种方式 1.交互式 python是高级语言,是解释型语言,逐行翻译,写一句翻译一句 print ('hello world') 2.命令行式 python和python解释器 ...
- [Python]xlrd 读取excel 日期类型2种方式
有个excle表格须要做一些过滤然后写入数据库中,可是日期类型的cell取出来是个数字,于是查询了下解决的办法. 主要的代码结构 data = xlrd.open_workbook(EXCEL_PAT ...
随机推荐
- angular中$q用法, $q多个promise串行/同步/等待), $q.all用法,使用
$q的基本用法 function fn() { var defer = $q.defer(); setTimeout(function () { console.log(1); defer.resol ...
- 多GPU使用详解
目录: 介绍 记录设备状态 手动分配状态 允许GPU内存增长 在多GPU系统是使用单个GPU 使用多个 GPU 一.介绍 在一个典型的系统中,有多个计算设备.在 TensorFlow 中支持的设备类型 ...
- 1+1>2:MIT&IBM提出结合符号主义和连接主义的高效、准确新模型
自人工智能的概念提出以来,关于符号主义和连接主义的争论就不绝于耳.究竟哪一种方式可以实现更好的人工智能?这一问题目前还没有定论.深度学习的快速发展让我们看到连接主义在构建 AI 系统中的优势,但其劣势 ...
- VBScript - 动态 Array 实现方法大全!
记录一些方法,关于 VBScript 中,动态 Array 的实现 ,也适用于 VBA, 很久以前,写 VBA 的时候,就觉得使用 Array 很不方便,因为大小固定, 当时想的是,要是 Array ...
- coding++:java操作 FastDFS(上传 | 下载 | 删除)
开发工具 IDEAL2017 Springboot 1.5.21.RELEASE --------------------------------------------------------- ...
- Docker容器入门-基本命令的使用
目前容器技术使用相当广泛 不会或者没有使用过容器感觉都不像是个搞技术的 所以,我也就docker相关内容做一个整理 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保持自己的竞争力 什么是容器? 容器是一种轻量级.可移植.自包含 ...
- 面向对象编程基础(java)
面向对象编程基础 1.1 面向对象概述 在程序开发初期,大家使用的是结构化开发语言,也就是面向过程(opp),但随着市场需求剧增,软件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结构化语言的弊端也暴露出来. 开发周期无休止的拖 ...
- Python学习-第三节part1: 关于函数
一 为何要用函数之不用函数的问题 #1.代码的组织结构不清晰,可读性差 #2.遇到重复的功能只能重复编写实现代码,代码冗余 #3.功能需要扩展时,需要找出所有实现该功能的地方修改之,无法统一管理且维护 ...
- 你还不知道Vue的生命周期吗?带你从Vue源码了解Vue2.x的生命周期(初始化阶段)
作者:小土豆biubiubiu 博客园:https://www.cnblogs.com/HouJiao/ 掘金:https://juejin.im/user/58c61b4361ff4b005d9e8 ...
- M - 诡异的楼梯 HDU - 1180(BFS + 在某个点等待一下 / 重复走该点)
M - 诡异的楼梯 HDU - 1180 Hogwarts正式开学以后,Harry发现在Hogwarts里,某些楼梯并不是静止不动的,相反,他们每隔一分钟就变动一次方向. 比如下面的例子里,一开始楼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