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csdn.net/xingjiarong/article/details/50559768

在上一节中我们一起搭建了一个单节点的FastDFS系统,但是仅仅将系统搭建起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对FastDFS进行配置才能使系统正确的运行。

一、环境声明

我们还是像上一次一样首先说一下环境。我们采用VirtualBox安装了Ubuntu 14.04 TLS 64位虚拟机,采用网桥网卡,所以虚拟机会有一个和本机在同一网段的IP地址,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配置完成后在本机访问虚拟机的服务器,检查文件是否真正的能够下载下来。

本文所有的命令均在root用户下执行。

二、配置Tracker Server

修改%FastDFS%/conf/tracker.conf文件,修改如下

base_path=/home/xing/fastdfs  

可以自己指定目录位置,但目录必须存在,用于存储日志及storage server等信息,否则tracker server无法启动

如果你的http端口已经被占用了,那么就要将它改成其他的端口,默认的端口为8080,如果你的机器中8080被apache占用,那么这里也可以用8080,因为FastDFS实际上就是用的apache,我这里保持不变

http.server_port=8080 

为系统保留的存储区域,默认为10%,这里我保持默认

reserved_storage_space = 10%

这里是tracker server对storage server供服务的端口,使用默认的即可

port=22122  

其他的选项都保持默认。执行下面的命令来启动Tracker Server。

fdfs_trackerd %FastDFS%/conf/tracker.conf

进入/home/xing/fastdfs/logs/trackerd.log查看tracker的启动日志,如果看到类似的信息,则说明启动成功。

三、配置Storage Server

修改%FastDFS%/conf/storage.conf文件。

与tracker.conf一样,我们设置相同的目录,这个目录用来存储log和group内的相关信息。

base_path=/home/xing/fastdfs  

文件的存储位置,在一台storage server上可以指定多个存储位置,为了便于管理我简单的将存储位置和刚刚的存储日志的目录设为一样的,其实你可以根据的自己的需要变更这个目录,上传到服务器的文件就存储在这个目录下。

store_path0=/home/xing/fastdfs

这个服务器所属的group,必须指定,默认就为group1。

group_name=group1  

修改成tracker server的IP和端口信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每个人的都不一样。

tracker_server=211.87.226.134:22122

配置完成后,我们使用如下的命令来启动Storage Server。

fdfs_storaged %FastDFS%/conf/storage.conf

这个时候会创建一大堆目录,等待完成时到/home/xing/fastdfs/logs/storage.log下查看log,如果看到类似的信息就说明成功了。

 

(转)分布式文件存储FastDFS(三)FastDFS配置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分布式文件存储:FastDFS简单使用与原理分析

    引言 FastDFS 属于分布式存储范畴,分布式文件系统 FastDFS 非常适合中小型项目,在我接手维护公司图片服务的时候开始接触到它,本篇文章目的是总结一下 FastDFS 的知识点. 用了 2 ...

  2. .Net平台下,分布式文件存储的实现

    遇到的问题 对于Web程序,使用一台服务器的时候,客户端上传的文件一般也都是存储在这台服务器上.但在集群环境中就行不通了,如果每个服务器都存储自己接受到的文件,就乱套了,数据库中明明有这个附件的记录, ...

  3. 【网络爬虫入门05】分布式文件存储数据库MongoDB的基本操作与爬虫应用

    [网络爬虫入门05]分布式文件存储数据库MongoDB的基本操作与爬虫应用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欧浩源 1.引言 网络爬虫往往需要将大量的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常用的有MySQL.MongoDB和Red ...

  4. 分布式文件存储数据库 MongoDB

    MongoDB 简介 Mongo 并非芒果(Mango)的意思,而是源于 Humongous(巨大的:庞大的)一词. MongoDB 是一个基于分布式文件存储的 NoSQL 数据库.由 C++ 语言编 ...

  5. (转)分布式文件存储FastDFS(六)FastDFS多节点配置

    http://blog.csdn.net/xingjiarong/article/details/50759918 前面几篇关于FastDFS的博客中介绍了如何在一台机器上搭建一个简易的FastDFS ...

  6. (转)分布式文件存储FastDFS(四)配置fastdfs-apache-module

    http://blog.csdn.net/xingjiarong/article/details/50560605 在前边我们已经配置好了FastDFS的环境,但是此时的FastDFS还不能通过htt ...

  7. (转) 分布式文件存储FastDFS(一)初识FastDFS

    http://blog.csdn.net/xingjiarong/article/details/50559849 一.FastDFS简介 FastDFS是一款开源的.分布式文件系统(Distribu ...

  8. 分布式文件存储FastDFS(一)初识FastDFS

    一.FastDFS简单介绍 FastDFS是一款开源的.分布式文件系统(Distributed File System),由淘宝开发平台部资深架构师余庆开发.作为一个分布式文件系统,它对文件进行管理. ...

  9. 分布式文件存储FastDFS(七)FastDFS配置文件具体解释

    配置FastDFS时.改动配置文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理解配置文件里每一项的意义更加重要,所以我參考了大神的帖子,整理了配置文件的解释.原帖例如以下:http://bbs.chinaunix.net ...

随机推荐

  1. sql server 2016

    https://www.microsoft.com/zh-cn/server-cloud/products/sql-server/

  2. Neutron中的网络I/O虚拟化

    为了提升网络I/O性能.虚拟化的网络I/O模型也在不断的演化: 1,全虚拟化网卡(emulation).如VMware中的E1000用来仿真intel 82545千兆网卡,它的功能更完备,如相比一些半 ...

  3. Linux内核之于红黑树and AVL树

    为什么Linux早先使用AVL树而后来倾向于红黑树?       实际上这是由红黑树的有用主义特质导致的结果,本短文依旧是形而上的观点.红黑树能够直接由2-3树导出.我们能够不再提红黑树,而仅仅提2- ...

  4. 自然语言处理中的Attention Model:是什么及为什么

    /* 版权声明:能够随意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 .*/ author: 张俊林 要是关注深度学习在自然语言处理方面的研究进展,我相信你一定听说过Attention Model(后文有 ...

  5. R语言学习笔记-Error in ts(x):对象不是矩阵问题解决

    1.问题 在对时间序列进行拟合操作时,发生:Error in ts(x):对象不是矩阵的错误,而直接在arima()函数中使用时没有问题的. > sample<-c2 > sampl ...

  6. SD和SDHC和SDXC卡的差别是什么

    SD内存卡和SDHC内存卡有什么差别? SDHC和SD的差别事实上也就是SD 1.0/1.1规范和SD 2.0规范的差别.尽管编编手上有一份SD 1.1规范的文件.只是因为SD 2.0规范仅仅有SDA ...

  7. CVPR2015一些文章整理

    简单看了一部分CVPR2015的文章.整理了一下. 当中我决定把精彩的文章加粗. 主要是认为有些文章仅仅读了一遍,没有发现非常多非常有道理的point(虽然我承认他们的工作都花了非常大的功夫.可是没有 ...

  8. Bing Maps进阶系列二:使用GeocodeService进行地理位置检索

    Bing Maps进阶系列二:使用GeocodeService进行地理位置检索 在<Bing Maps进阶系列一:初识Bing Maps地图服务>里已经对GeocodeService的功能 ...

  9. 【Bzoj2456】mode

    Position: http://www.lydsy.com/JudgeOnline/problem.php?id=2456 List Bzoj2456 mode List Description S ...

  10. getElementByTagName的使用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