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蒋涛

6月。WWDC 2014与Google I/O  (大部分演讲视频都公开。Youtube须要FQ。很值得一看)相继召开。

今年是我第三年參加Google I/O大会。三年间,Google积累了许多技术、做出了许多产品。本届Google I/O大会。Google向世界展示了一幅场景:Google正在连接一切。

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Xerox公司PARC研究中心的Mark Weiser提出了普适计算(Ubiquitous computing)的概念。

在普适计算的模式下,人们能够在不论什么时间、不论什么地点、以不论什么方式进行信息的获取与处理。

而早在14年前,微软就曾希望基于普适计算利用Windows统一世界。如今的苹果公司也在依靠iOS走向相同的方向。Google则在本届I/O大会上向我们展示,它离这个未来更近,并告诉我们该怎样走向未来。

Google Now、Knowledge Graph、App Indexing为连接世界铺路


2012年Google I/O的主角是Google Glass,但在Google Glass背后有个很重要的产品:Google Now。Google Now在Google Glass上呈现的是卡片式、响应式交互界面。

随着多屏时代来临,卡片式交互界面将很重要。

比方在眼镜、手表、汽车以及电视等各类屏幕上。交互界面最本质的实现方式应该是语音识别,因此在Google的蓝图中,Google Now是当中最重要的一环。

眼下我们的移动互联网仍然处于原生APP时代,每一个APP之间互不同联,APP内的信息相互分离。

而在未来,信息互通的趋势不可避免,会像如今的Web一样,长远看。信息必定走向连接,而不是封闭隔离。这也是Google一直以来努力促进Chrome与Android融合的原因。

Google最核心的资产是Web,即搜索信息数据,基于此。Google 2013年公布了Knowledge Graph。这一产品能够将搜索结果进行知识系统化。搜索不论什么一个关键词都能获得完整的知识体系。

Knowledge Graph成功后。Google将能够更好的以卡片式交互界面向用户提供服务,比方用户关注一部电影,通过卡片式交互界面将能方便地显示主演、上映时间等信息。非卡片式界面将会使得内容堆积在一起。这类Web时代的信息呈现方式在手机、手表、眼镜等屏幕上的用户体验无法满足用户需求。所以Google早已開始为移动互联网连接世界做准备,Google Now、Knowledge Graph等产品也能够说是为此诞生。

在APP信息互通上,Google还做了不少工作。

在Android 4.4中,Google推出了App Indexing功能,该功能利用深度链接(Deep Link)能够实现应用内的内容搜索。APP中的文章内容能够被URL化,能够被搜索引擎抓取,即实现对APP内容的索引。

举例来说,用户搜索CSDN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在CSDN的移动应用中存在。在搜索结果中点击链接将会自己主动打开CSDN移动应用并跳转到相关内容页。当然,前提是用户必须已经安装了相关应用。

Google 的愿景是让信息唾手可得,Google此举也将相互分离的APP通过搜索引擎打通。眼下,该技术的应用不过针对APP中内容的搜索,但这个技术相同能够利用来实现APP之间的跳转。

2014年3月,国内手机管理软件豌豆荚也曾公布应用内搜索技术协议,兼容App Indexing。

基于此,用户能够在豌豆荚应用中搜索内容,并跳转至相关移动应用。

Android L成为连接Google服务与用户的中枢

Google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做产品有自己的特点,即任意。Google产品的第一个版本号都比較任意,甚至能够说粗糙。从Android 1.0到如今的可穿戴设备操作系统Android Wear、车载系统Android Auto莫不如是。而苹果则是第二种范儿,必须把产品做成功。每次对自己都是一种挑战。

苹果宣称自己是一家有软件基因的硬件公司,而硬件产品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每款产品推出后须要估计销量。

所以它的产品必须做到市场上大部分人能接受的程度。而Google的特点是产品能用就推出,然后在兴许版本号中进行更新。或许会在3.0版本号中才会成熟。互联网公司的特点就是不停迭代。

Google在Android 5.0上下了很大功夫。他们宣称Android 5.0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公布。

尽管有人觉得Android 5.0是Windows Phone与iOS的混合体,但其实。Android 5.0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Android 5.0一次性公布了5000个API,之所以这么做。我觉得是在为未来的跨屏以及与Web结合做准备。这样数量级的API,势必将促进Android成为未来最强大的生态系统。并且,就眼下的市场占有率来看,Android的市场份额已经不可动摇。

在未来的多屏时代。Google的策略很清晰,通过对Android的复制、有针对性的设计。从而产生如Android Wear、Android Auto等系统。结合眼下Google的自身技术资源优势打造全生态系统未尝不可能。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Android 5.0界面的明亮度有了很大改变。

在Andy Rubin主管Android时。团队很独立,他也刻意营造了一个和Google不一致的设计风格。Android 1.0~2.0时代,属于project师时代,界面设计比較丑。

到Android 3.0时代,Matias Duarte增加主导了Android的设计。当时的风格偏黑色。Android 4.0開始。其设计界面逐渐明亮。

Sundar Pichai接替Andy Rubin之后,Android已经成为了Google的中心,成为承载将Google服务与用户连接的中枢。因此Android不再独立与Google团队之外,界面风格也逐渐与Google总体风格趋同。

Chrome与Android将越走越近。这也是多屏时代的必定性。

设计语言Material Design完毕连接一切最后一步


Google积累了大量的资源。首先是Web资源。Web上Google积累的信息内容许多,除了搜索爬虫获得的大量站点信息内容之外。地图数据也是其优势。

尽管在今年的Google I/O上并没有提地图服务。但地图积累了大量优质的信息。如POI(Point of Interest)的信息。其次是大量的第三方开发人员,Google在2005年收购Android,2007-2008年开源Android,经过多年发展后积累了大批开发人员。

最后是Google最核心的云端技术。

而利用这些已有资源,Google怎样走向未来?Knowledge Graph整理信息内容。Google Now展示信息内容。而开发人员则是依照Google定义的规则利用内容为用户开发应用服务。规则定义上,Google在今年的I/O大会上推出了设计语言Material Design。

Material Design是本届I/O大会上谈论最多的东西。设计语言代表了能与用户进行交互的规则,Material Design不仅会只用于Android系统中,在将来的多屏互动、交互设计中都能够适用。提出这套设计语言。是希望帮助开发人员跟上其步伐,将其资源利用好。一旦Material Design成为标准,Google背后的Android和Chrome就能够真正迎来连通世界的机会。由于全部的屏幕。包含智能手机、智能手表、车载系统及智能电视都将在这一套标准设计语言下来设计。比方Android Wear。它是Android裁剪之后的精简版,操作方式仅剩下上下左右滑动、点击,设计风格与Google Now的卡片式风格一样,而动态效果採用的则又是Material Design。

因此,积累了这些之后。全部屏幕都将拥有统一的设计风格、交互界面等。

如今整个多屏市场仍然处于初期,面临挑战很大,比較像2006年的智能手机市场:苹果还没有引领市场、品牌混乱、产品处于0基础阶段、用户量不高……比方汽车市场仍然是各自为阵。电视与手表更不用说。如上面所说,以手机为中心,把全部能够看到的屏幕系统以Android为基础裁剪出来,Google凭借Material Design设计语言将这些屏幕无缝连接的趋势是必定的。

PC上的对话逻辑是基于Link,须要在大量网页之间进行页面跳转,而网页页面实际上是多块化。

这种逻辑在移动互联网世界中一定会被又一次设计,全部的产品和技术将以Mobile为中心进行设计、向外拓展。这也是为什么Google将Material Design的地位提的很高。

Material Design与微软的Metro一样。其核心是打造新的人机交互方式。

基于鼠标的的Web方式是早在三四十年前就定下来的,就像苹果将Objective-C摒弃推出Swift一样。我们在经历一场以手机为中心的技术革命更新换代。这场革命的体现可能就是须要採用新的编程语言、採用新的设计语言、使用许多其它的云服务、用更简洁的交互方式开发新一代应用、新一代的应用会部署在各种屏幕上、它们之间的信息是无缝连接的。

其它

为什么是Google拿到这张船票?在如今这个多屏时代,也是最重要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眼下我们所能见到的各类屏幕中。手机屏幕最核心。首先是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度已经很高,其次是智能手机的便携性很好。Google在今年的I/O大会上推出了Android 5.0,从市场格局来看,移动操作系统的战争已经结束。

微软为什么会落伍?由于它错过了最重要的屏幕。每家公司都在向开发人员、厂商和用户描绘未来的场景。当初微软曾表示Windows会统治世界的,但Windows CE没有成功、Windows Mobile功亏一篑。

苹果在移动方面做的很好,拥有iPhone、iPad这种终端。但苹果在云计算上是短板。2011年6月的WWDC上,苹果推出了iCloud服务,那时的苹果已经開始意识到自己的弱点,即后端没有综合资源的整合能力。旗下Siris的后台也是和Bing结合的。2012年推出地图大失败,但苹果也不得不这么做,否则Google拥有的资源会越来越强。苹果如今最忌惮的就是Google。

Google除了拥有搭载Android操作系统的终端之外,更重要的是拥有内容採集、分析及云计算能力,同一时候还拥有大量第三方开发人员。比如在本次I/O大会上。Google还推出了Data Flow,这是为开发人员提供的工具与服务。这些技术服务,目标是让第三方开发人员开发出的应用服务能够更方便地执行在Google平台上。

尽管眼下来看Google的服务在中国市场短期内无法落地,但Google向我们清晰描写叙述了未来的场景,比方手机、系统应该怎么做、系统应该怎样通联。这对中国公司来讲,在智能汽车领域、智能电视领域存在极大的机会。

即便如此,相信Google的服务以后仍然会在中国落地,当然。这须要时间。

版权声明:本文博主原创文章,博客,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2014 I/O返回:Google连接一切的更多相关文章

  1. 2014 I/O归来:Google连接一切

    6月,WWDC 2014与Google I/O  (大部分演讲视频都公开.Youtube须要FQ,很值得一看)相继召开.今年是我第三年參加Google I/O大会. 三年间.Google积累了非常多技 ...

  2. Laravel 使用Voyager导致多个数据库连接总是返回默认连接?

    问题与分析 最近的项目碰到一个奇怪的问题,在Laravel(5.3)中想建立多个数据库连接连到MySQL的不同数据库(另一个连接名为conn2),执行如下语句得到却发现得到的仍然是默认连接: $con ...

  3. 2014.8.8 CAD系统连接

    CDA数据库连接生产库.研发库.临时库对应3个连接名 cad = (DESCRIPTION = (ADDRESS = (PROTOCOL = TCP)(HOST = backupserver)(POR ...

  4. JS对象 数组连接 concat() 方法用于连接两个或多个数组。此方法返回一个新数组,不改变原来的数组。 语法 arrayObject.concat(array1,array2,.arrayN)

    concat() 方法用于连接两个或多个数组.此方法返回一个新数组,不改变原来的数组. 语法 arrayObject.concat(array1,array2,...,arrayN) 参数说明: 注意 ...

  5. 几个主流java连接池

    池(Pool)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明显优化服务器应用程序的性能,提高程序执行效率和降低系统资源开销.这里所说的池是一种广义上的池,比如数据库连接池.线程池.内存池.对象池等.其中,对象池可以看成保存对 ...

  6. 高效率使用google

    Google良好的搜索和易用性已经得到了广大网友的欢迎,但是除了我们经常使用的Google网站.图像和新闻搜索之外,它还有很多其他搜索功能和搜索技巧.如果我们也能充分利用,必将带来更大的便利.这里我介 ...

  7. C语言连接MySQL数据库(转)

    c++连接MySQL有两种方式,1是原始的方法,2是用 Connector c++ .Connector c++  只是一种封装,使之更加方便. 1.原始方法 这里归纳了C API可使用的函数,并在下 ...

  8. 转载: 几个主流的Java连接池整理

    https://www.cnblogs.com/linjian/p/4831088.html 池(Pool)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明显优化服务器应用程序的性能,提高程序执行效率和降低系统资源开销.这里所 ...

  9. 几个主流的Java连接池整理

    池(Pool)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明显优化服务器应用程序的性能,提高程序执行效率和降低系统资源开销.这里所说的池是一种广义上的池,比如数据库连接池.线程池.内存池.对象池等.其中,对象池可以看成保存对 ...

随机推荐

  1. 关于Opencv2.4.x中stitcher类的简单应用

    1.opencv2.4以上版本有stitcher类,可以简单方便的实现图像的拼接,目前只是简单的测试一下stitcher类的拼接功能,也是纠结了好长时间,最终发现是要在链接库中加上opencv_sti ...

  2. (转)ikvmc的使用

    IKVM.NET是一个针对Mono和微软.net框架的java实现,其设计目的是在.NET平台上运行java程序.本文将比较详细的介绍这个工具的原理.使用入门(如何java应用转换为.NET应用.), ...

  3. ArrayList线程不安全?

    ArrayList是线程不安全的,轻量级的.如何使ArrayList线程安全? 1.继承Arraylist,然后重写或按需求编写自己的方法,这些方法要写成synchronized,在这些synchro ...

  4. 第1次实验——NPC问题(回溯算法、聚类分析)

    题目:八皇后问题,是一个古老而著名的问题,是回溯算法的典型案例.该问题是国际西洋棋棋手马克斯·贝瑟尔于1848年提出:在8X8格的国际象棋上摆放八个皇后,使其不能互相攻击,即随意两个皇后都不能处于同一 ...

  5. SSM框架理解(转)

    SSM框架理解 最近两星期一直在学JavaEE的MVC框架,因为之前学校开的JavaEE课程就一直学的吊儿郎当的,所以现在真正需要掌握就非常手忙脚乱,在此记录下这段时间学习的感悟,如有错误,希望大牛毫 ...

  6. ubuntu oracle jdk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webupd8team/java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oracle-javaX-i ...

  7. hdu 2082 生成函数

    主题链接:http://acm.hdu.edu.cn/showproblem.php?pid=2082 找单词 Time Limit: 1000/1000 MS (Java/Others)    Me ...

  8. 初识缓存以及ehcache初体验

    1.缓存的意义 缓存机制就是将数据库中经常使用的数据取出放入内存中.程序调用时直接从内存中取,丌用每次使用  数据都訪问数据库,这样提高了效率. 2.缓存须要关注的问题 1)  缓存的更新 缓存中的数 ...

  9. zoj 3822 Domination (可能性DP)

    Domination Time Limit: 8 Seconds      Memory Limit: 131072 KB      Special Judge Edward is the headm ...

  10. C#访问MySQL数据库(winform+EF)

    原文:C#访问MySQL数据库(winform+EF) 以前都是C#连接SQLServer,现在MySQL也比较火了,而且是开源跨平台的,这里连接使用一下,主要是体会一下整个流程,这里使用的是win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