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MinGW编译Boost,MSVC编译Boost的几种链接方式 good
1、下载Boost(http://www.boost.org)
我目前用的是1.61.0版本
2、将MinGW下的bin目录完整路径设置到系统环境变量Path中,保证cmd命令行能找到gcc,g++等命令。
3、cmd进入到boost目录下面,执行"bootstrap.bat gcc",目录下会生成一个b2.exe
4、执行b2.exe开始编译。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执行不同的编译命令,比如:
bjam.exe stage –toolset=gcc –with-exception –with-locale –with-program_options –stagedir=E:\Boost\1.61\mingw610 link=static runtime-link=static
我编译1.60,用的命令是:bjam "toolset=gcc" install,结果生成c:\boost\include和 c:\boost\lib和C:\boost\bin.v2 三个文件夹
其他更多编译参数自行上网查询。
http://blog.csdn.net/aqtata/article/details/51780432
折腾了好几个小时,终于理清了Boost链接的组合方式,记录一下。
A1、动态链接Boost的动态库
A2、静态链接Boost的动态库
B1、动态链接VC运行库
B2、静态链接VC运行库
那么这样就有2x2=4种方式链接Boost。但是一般使用Boost的码农们都不会用动态链接的方式吧,因为Boost的头文件默认都是静态链接的
而且动态链接还要附带Boost的DLL文件,另一方面,我们可能并不想让别人知道我们用了Boost。基于这些原因,本文只考虑静态链接Boost库的方式
再说说MSVC,一个项目有Debug和Release模式,还可以设置是动态链接VC库还是静态链接VC库
1、动态链接VC的Boostlib + 动态链接VC库(MD) + Debug
2、动态链接VC的Boostlib + 动态链接VC库(MD) + Release
3、动态链接VC的Boostlib + 静态链接VC库(MT) + Debug
4、动态链接VC的Boostlib + 静态链接VC库(MT) + Release
5、静态链接VC的Boostlib + 动态链接VC库(MD) + Debug
6、静态链接VC的Boostlib + 动态链接VC库(MD) + Release
7、静态链接VC的Boostlib + 静态链接VC库(MT) + Debug
8、静态链接VC的Boostlib + 静态链接VC库(MT) + Release
也就是说,为了编译一个比较通用的,能够适应项目的各种设置的Boost库,每个Boost的模块需要编译8个不同的lib文件。
编译参数中不特别指定variant的话,就是把Debug和Release都编译了,所以我们只需要编译2次就可以获得每个lib的8种不同的文件。
bjam.exe --build-dir=E:/Boost/Boost_1.55.0_VC2013_X64/temp --stagedir=E:/Boost/Boost_1.55.0_VC2013_X64 link=static runtime-link=static address-model=64
bjam.exe --build-dir=E:/Boost/Boost_1.55.0_VC2013_X64/temp --stagedir=E:/Boost/Boost_1.55.0_VC2013_X64 link=static runtime-link=shared address-model=64
--build-dir是临时文件路径。--stagedir是动态库输出目录。address-model=64指定使用x64架构。如果要编译x86的话把address-model去掉就行了。
http://blog.csdn.net/aqtata/article/details/29583259
使用MinGW编译Boost,MSVC编译Boost的几种链接方式 good的更多相关文章
- MSVC编译Boost的几种链接方式
折腾了好几个小时,终于理清了Boost链接的组合方式,记录一下. A1.动态链接Boost的动态库A2.静态链接Boost的动态库 B1.动态链接VC运行库B2.静态链接VC运行库 那么这样就有2x2 ...
- boost的编译
第1步: 先从官网(www.boost.org)下载最新版的BOOST源码,如图所示 我这里下的是zip的那个第2步:编译源代码(放心.这里是傻瓜式的操作,很容易操作)(1)先把源代码放在E盘,例如 ...
- boost:asio编译
参考:http://hi.baidu.com/need_for_dream/blog/item/c14a28086a504c33e92488b5.html 环境: VS2010, boost1.38. ...
- Linux平台Boost的编译方法
本博客(http://blog.csdn.net/livelylittlefish)贴出作 者(三二一@小鱼)相关研究.学习内容所做的笔记,欢迎广大朋友指正! Linux平台Boost的编译方法 Bo ...
- 最近编译POCO 库和 Boost库的笔记
最近在编译POCO库和BOOST库 先讲一下编译POCO库,我编译的是1.9.0,过程相当曲折,要OPENSSL修改版本的,个OPENSSL在这里下载,如果你用一般未修改的OPENSSL 是编译不了, ...
- 使用VS2015 编译 64位的boost库
别人写的编译参考: 目标:使用VS2015 编译 64位的boost库. 一直以来都是在Win32环境下Build和使用boost,但现在基本上每天都在64位Win7下工作,所以很有必要把这几天的经验 ...
- boost.python编译及演示样例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majianfei1023/article/details/46781581 linux编译boost的链接:http://bl ...
- Boost库编译安装
一.Boost库介绍 Boost库是一个经过千锤百炼.可移植.提供源代码的C++库,作为标准库的后备,是C++标准化进程的发动机之一.Boost库由C++标准委员会库工作组成员发起,其 ...
- Boost库编译后命名方式
Boost官网的<Geting Started On Windows>(http://www.boost.org/doc/libs/1_38_0/more/getting_started/ ...
随机推荐
- NOIP模拟 cube - 数学
题目原文: 豆豆还是觉得自己智商太低了,就又去做数学题了.一看到题,他就觉得自己可能真的一点智商都没有.便哭着跑来像 dalao 求教:如果存在正整数 A,B ,满足 A3 - B3 = x ,则称质 ...
- Visual Studio for Mac
Visual Studio for Mac 初体验 你喜爱的 IDE,现在可用于 Mac 来自:https://www.visualstudio.com/zh-hans/vs/visual-stu ...
- 【烽火传递】dp + 单调队列优化
题目描述 烽火台又称烽燧,是重要的防御设施,一般建在险要处或交通要道上.一旦有敌情发生,白天燃烧柴草,通过浓烟表达信息:夜晚燃烧干柴,以火光传递军情.在某两座城市之间有 n 个烽火台,每个烽火台发出信 ...
- nth-child与nth-of-type
nth-of-type这个CSS3伪类还从来没有用过,今天好好研究一番,发现还是有用的.现在下面的Demo <!DOCTYPE html> <html> <head> ...
- spark cogroup算子
java /** *cogroup与join算子不同的是如果rdd中的一个key,对应多个value,则返回<Iterable<key>,Iterable<value>& ...
- Vue中this的绑定
之前写过一篇文章 ES6与React中this完全解惑 其实Vue也是相同的道理.在Vue的官方文档中提到: 不要在选项属性或回调上使用箭头函数,比如 created: () => consol ...
- C 删除字符串1字符串2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h> void main() { char s1[1000],s2[100],b[100]; int i,j ...
- Mint UI 使用指南
上来直接在webpack里将Mint UI引入项目,发现各种问题.饿了么组件库文档太坑了,好多地方写错,有些该说明的地方没说,比如例子里单文件.vue组件里用的类post-css处理器,我一直使用SA ...
- js精确判断数据类型为何用Object.prototype.toString.call()而不是Object.prototype.toString()
有何区别,为何一定要通过call. 我们知道call是用来改变函数作用域的,Object.prototype.toString.call在这儿也是用来改变作用域的. Object.prototype. ...
- Android小游戏:功夫蛇 团队开发经验总结
前言 曾经没有代码管理的习惯,不用回版本控制工具.这种陋习虽然让原来千穿百孔的代码远离了实现,但这种逃避未必就是一件好事吧;). 于是从博客中挖出了原来的文章,并千辛万苦找到了最早的代码贴出来. 这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