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RA: Low-Rank Adaptation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

动机

大模型的参数量都在100B级别,由于算力的吃紧,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所有参数的微调变得不可能。LoRA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提出的解决方案。

原理

虽然模型的参数众多,但其实模型主要依赖低秩维度的内容(low intrinsic dimension),由此引出低秩自适应方法lora,通过低秩分解来模拟参数的改变量,从而以极小的参数量来实现大模型的间接训练。

LoRA的思想也很简单,在原始PLM旁边增加一个旁路,做一个降维再升维的操作,来模拟所谓的 intrinsic rank 。

训练的时候固定PLM的参数,只训练降维矩阵A与升维矩阵B。而模型的输入输出维度不变,输出时将BA与PLM的参数叠加。

用随机高斯分布初始化A,用0矩阵初始化B,保证训练的开始此旁路矩阵依然是0矩阵。

这种思想有点类似于残差连接,同时使用这个旁路的更新来模拟full finetuning的过程。并且,full finetuning可以被看做是LoRA的特例(当r等于k时)

LoRA详细过程

  • 在原模型旁边增加一个旁路,通过低秩分解(先降维再升维)来模拟参数的更新量;
  • 训练时,原模型固定,只训练降维矩阵A和升维矩阵B;
  • 推理时,可将BA加到原参数上,不引入额外的推理延迟;
  • 初始化,A采用高斯分布初始化,B初始化为全0,保证训练开始时旁路为0矩阵;
  • 可插拔式的切换任务,当前任务W0+B1A1,将lora部分减掉,换成B2A2,即可实现任务切换;
  • 秩的选取:对于一般的任务,rank=1,2,4,8足矣,而对于一些领域差距比较大的任务可能需要更大的rank。

总的来说,lora就是冻结预先训练的模型权重,并将可训练的秩分解矩阵注入Transformer架构的每一层。

目前对于大多数实验只在 Wq 和 Wv使用LoRA,可训练参数的数量由秩r和原始权值的形状决定。

代码

源码:https://github.com/microsoft/LoRA

LoRALayer层

class LoRALayer():
def __init__(
self,
r: int,
lora_alpha: int,
lora_dropout: float,
merge_weights: bool,
):
self.r = r
self.lora_alpha = lora_alpha
# Optional dropout
if lora_dropout > 0.:
self.lora_dropout = nn.Dropout(p=lora_dropout)
else:
self.lora_dropout = lambda x: x
# Mark the weight as unmerged
self.merged = False
self.merge_weights = merge_weights

Linear层

class Linear(nn.Linear, LoRALayer):
# LoRA implemented in a dense layer
def __init__(
self,
in_features: int,
out_features: int,
r: int = 0,
lora_alpha: int = 1,
lora_dropout: float = 0.,
fan_in_fan_out: bool = False, # Set this to True if the layer to replace stores weight like (fan_in, fan_out)
merge_weights: bool = True,
**kwargs
):
nn.Linear.__init__(self, in_features, out_features, **kwargs)
LoRALayer.__init__(self, r=r, lora_alpha=lora_alpha, lora_dropout=lora_dropout,
merge_weights=merge_weights) self.fan_in_fan_out = fan_in_fan_out
# Actual trainable parameters
if r > 0:
self.lora_A = nn.Parameter(self.weight.new_zeros((r, in_features)))
self.lora_B = nn.Parameter(self.weight.new_zeros((out_features, r)))
self.scaling = self.lora_alpha / self.r
# Freezing the pre-trained weight matrix
self.weight.requires_grad = False
self.reset_parameters()
if fan_in_fan_out:
self.weight.data = self.weight.data.transpose(0, 1) def reset_parameters(self):
nn.Linear.reset_parameters(self)
if hasattr(self, 'lora_A'):
# initialize A the same way as the default for nn.Linear and B to zero
nn.init.kaiming_uniform_(self.lora_A, a=math.sqrt(5))
nn.init.zeros_(self.lora_B) def train(self, mode: bool = True):
def T(w):
return w.transpose(0, 1) if self.fan_in_fan_out else w
nn.Linear.train(self, mode)
if mode:
if self.merge_weights and self.merged:
# Make sure that the weights are not merged
if self.r > 0:
self.weight.data -= T(self.lora_B @ self.lora_A) * self.scaling
self.merged = False
else:
if self.merge_weights and not self.merged:
# Merge the weights and mark it
if self.r > 0:
self.weight.data += T(self.lora_B @ self.lora_A) * self.scaling
self.merged = True def forward(self, x: torch.Tensor):
def T(w):
return w.transpose(0, 1) if self.fan_in_fan_out else w
if self.r > 0 and not self.merged:
result = F.linear(x, T(self.weight), bias=self.bias)
if self.r > 0:
result += (self.lora_dropout(x) @ self.lora_A.transpose(0, 1) @ self.lora_B.transpose(0, 1)) * self.scaling
return result
else:
return F.linear(x, T(self.weight), bias=self.bias)

Peft实现

from peft import LoraConfig, get_peft_model, prepare_model_for_int8_training, TaskType

# Define LoRA Config
lora_config = LoraConfig(
r=16,
lora_alpha=32,
target_modules=["q", "v"],
lora_dropout=0.05,
bias="none",
task_type=TaskType.SEQ_2_SEQ_LM
)
# prepare int-8 model for training
model = prepare_model_for_int8_training(model) # add LoRA adaptor
model = get_peft_model(model, lora_config)
model.print_trainable_parameters() # trainable params: 18874368 || all params: 11154206720 || trainable%: 0.16921300163961817

参考链接:

https://zhuanlan.zhihu.com/p/631077870

https://zhuanlan.zhihu.com/p/636759194

https://zhuanlan.zhihu.com/p/514033873

QLoRA:Efficient Finetuning of Quantized LLMs

动机

微调非常大的模型的成本过高;对650亿参数的LLaMA模型进行进行16位微调需要超过780GB的GPU内存,QLORA使用一种新的高精度技术将预训练模型量化为int4,然后添加一小组可学习的低秩适配器权重。它是通过量化权重反向传播梯度来调整的。QLORA将65B参数模型进行微调的平均内存需求从 >780GB 的 GPU 内存减少到 <48GB,而不会降低运行时间或预测性能。这标志着LLM微调可访问性的显著转变:现在最大的公开可用的模型,迄今为止在单个GPU上进行微调。

创新

首先分析下LoRA微调中的痛点:

  1. 参数空间小:LoRA中参与训练的参数量较少,解空间较小,效果相比全量微调有一定的差距。

  2. 微调大模型成本高:对于上百亿参数量的模型,LoRA微调的成本还是很高。

  3. 精度损失:针对第二点,可以采用int8或int4量化,进一步对模型基座的参数进行压缩。但是又会引发精度损失的问题,降低模型性能。

今天的主角QLoRA优点:

  1. 4-bit NormalFloat:提出一种理论最优的4-bit的量化数据类型,优于当前普遍使用的FP4与Int4。对于正态分布权重而言,一种信息理论上最优的新数据类型,该数据类型对正态分布数据产生比 4 bit整数和 4bit 浮点数更好的实证结果。QLORA包含一种低精度存储数据类型(通常为4-bit)和一种计算数据类型(通常为BFloat16)。在实践中,QLORA权重张量使用时,需要将将张量去量化为BFloat16,然后在16位计算精度下进行矩阵乘法运算。模型本身用4bit加载,训练时把数值反量化到bf16后进行训练。

  2. Double Quantization:对第一次量化后的那些常量再进行一次量化,减少存储空间。相比于当前的模型量化方法,更加节省显存空间。每个参数平均节省0.37bit,对于65B的LLaMA模型,大约能节省3GB显存空间。

  3. Paged Optimizers:使用NVIDIA统一内存特性,该特性可以在在GPU偶尔OOM的情况下,进行CPU和GPU之间自动分页到分页的传输,以实现无错误的 GPU 处理。该功能的工作方式类似于 CPU 内存和磁盘之间的常规内存分页。使用此功能为优化器状态(Optimizer)分配分页内存,然后在 GPU 内存不足时将其自动卸载到 CPU 内存,并在优化器更新步骤需要时将其加载回 GPU 内存。

  4. 增加Adapter:4-bit的NormalFloat与Double Quantization,节省了很多空间,但带来了性能损失,作者通过插入更多adapter来弥补这种性能损失。在LoRA中,一般会选择在query和value的全连接层处插入adapter。而QLoRA则在所有全连接层处都插入了adapter,增加了训练参数,弥补精度带来的性能损失。

参考:

https://zhuanlan.zhihu.com/p/632164305

https://zhuanlan.zhihu.com/p/636215898

https://zhuanlan.zhihu.com/p/634256206

https://zhuanlan.zhihu.com/p/632229856

https://blog.csdn.net/qq_39970492/article/details/131048994

总结

QLORA 可以使用 4 位基础模型和低秩适配器 (LoRA) 复制 16 位完全微调性能。QLORA将微调65B参数模型的平均内存需求从>780GB的GPU内存降低到<48GB,与完全微调的16位基准相比,既不降低运行时间也不降低预测性能,这意味着可以在单个GPU上微调迄今为止最大的公开可用模型。

大模型微调技术LoRA与QLoRA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千亿参数开源大模型 BLOOM 背后的技术

    假设你现在有了数据,也搞到了预算,一切就绪,准备开始训练一个大模型,一显身手了,"一朝看尽长安花"似乎近在眼前 -- 且慢!训练可不仅仅像这两个字的发音那么简单,看看 BLOOM ...

  2. DeepSpeed Chat: 一键式RLHF训练,让你的类ChatGPT千亿大模型提速省钱15倍

    DeepSpeed Chat: 一键式RLHF训练,让你的类ChatGPT千亿大模型提速省钱15倍 1. 概述 近日来,ChatGPT及类似模型引发了人工智能(AI)领域的一场风潮. 这场风潮对数字世 ...

  3. 华为高级研究员谢凌曦:下一代AI将走向何方?盘古大模型探路之旅

    摘要:为了更深入理解千亿参数的盘古大模型,华为云社区采访到了华为云EI盘古团队高级研究员谢凌曦.谢博士以非常通俗的方式为我们娓娓道来了盘古大模型研发的"前世今生",以及它背后的艰难 ...

  4. 无插件的大模型浏览器Autodesk Viewer开发培训-武汉-2014年8月28日 9:00 – 12:00

    武汉附近的同学们有福了,这是全球第一次关于Autodesk viewer的教室培训. :) 你可能已经在各种场合听过或看过Autodesk最新推出的大模型浏览器,这是无需插件的浏览器模型,支持几十种数 ...

  5. 中国大数据六大技术变迁记(CSDN)

    大会召开前期,特别梳理了历届大会亮点以记录中国大数据技术领域发展历程,并立足当下生态圈现状对即将召开的BDTC 2014进行展望: 追本溯源,悉大数据六大技术变迁 伴随着大数据技术大会的发展,我们亲历 ...

  6. 《Spark大数据处理:技术、应用与性能优化 》

    基本信息 作者: 高彦杰 丛书名:大数据技术丛书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483861 上架时间:2014-11-5 出版日期:2014 年11月 开本:16开 页码:255 ...

  7. 《Spark大数据处理:技术、应用与性能优化》【PDF】 下载

    内容简介 <Spark大数据处理:技术.应用与性能优化>根据最新技术版本,系统.全面.详细讲解Spark的各项功能使用.原理机制.技术细节.应用方法.性能优化,以及BDAS生态系统的相关技 ...

  8. 《Spark大数据处理:技术、应用与性能优化》【PDF】

    内容简介 <Spark大数据处理:技术.应用与性能优化>根据最新技术版本,系统.全面.详细讲解Spark的各项功能使用.原理机制.技术细节.应用方法.性能优化,以及BDAS生态系统的相关技 ...

  9. 大数据 --> 大数据关键技术

    大数据关键技术 大数据环境下数据来源非常丰富且数据类型多样,存储和分析挖掘的数据量庞大,对数据展现的要求较高,并且很看重数据处理的高效性和可用性. 传统数据处理方法的不足 传统的数据采集来源单一,且存 ...

  10. PowerDesigner 学习:十大模型及五大分类

    个人认为PowerDesigner 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就是1)提供了一整套的解决方案,面向了不同的人员提供不同的模型工具,比如有针对企业架构师的模型,有针对需求分析师的模型,有针对系统分析师和软件架构师 ...

随机推荐

  1. 使用kubeadm初始化IPV4/IPV6集群

    使用kubeadm初始化IPV4/IPV6集群 图片 CentOS 配置YUM源 cat <<EOF > /etc/yum.repos.d/kubernetes.repo [kube ...

  2. [Linux]Linux发展历程

    古人云,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马哲思想指导着我们,任何事物.问题,离不开:为什么(Why,事物从哪里来?).是什么(What,事物的定位?).怎么做(How,到哪里去?)的哲学3问. 继上个月算是相对彻底 ...

  3. [Java SE]Java8新特性——默认方法

    1 简述 默认方法就是接口可以有实现方法,而且可以不需要实现类去实现其方法 默认方法(default void hello()) := 一个在接口里面有了一个(默认)实现的方法 1. 子类优先继承父类 ...

  4. 【AIGC未来的发展方向】面向人工智能的第一步,一文告诉你人工智能是什么以及未来的方向分析

    人工智能的概念 当人们提到"人工智能(AI)"时,很多人会想到机器人和未来世界的科幻场景,但AI的应用远远不止于此.现在,AI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和生活领域,为我们带来了无限可能 ...

  5. 多线程socketserver

    模块:socketserver tcp协议: 服务端: import socketserver class MyRequestHandle(socketserver.BaseRequestHandle ...

  6. Java:一篇学好设计模式

    什么是设计模式 简单理解,设计模式是前人多年写代码踩坑总结出来的优秀代码攻略,目的是减少大量无用代码,让项目更好维护 七大设计原则 接下来要讲的23种设计模式,但遵循下面的七大原则: 单一职责原则 2 ...

  7. php7的一些新特性

    php7的一些特性 打破一切 PHP7要打破一切. PHP开发人员应该接受打破版本之间向下兼容的定律.只要不允许大量的向后兼容,PHP7将是一个高度尊重的语言. 1.创建一个具体的核心语言 删除所有库 ...

  8. Java的对象克隆

    本节我们会讨论 Cloneable 接口,这个接口指示一个类提供了一个安全的 clone() 方法. Object 类提供的 clone() 方法是 "浅拷贝",并没有克隆对象中引 ...

  9. shell基本命令与参数

    1:一行可以有多个命令,用";"分开 如: cd ..; ls -l 2:先项用"-"开始,多个连接可连在一起,如:ls -lh, 3:"--&quo ...

  10. 机器学习02-(损失函数loss、梯度下降、线性回归、评估训练、模型加载、岭回归、多项式回归)

    机器学习-02 回归模型 线性回归 评估训练结果误差(metrics) 模型的保存和加载 岭回归 多项式回归 代码总结 线性回归 绘制图像,观察w0.w1.loss的变化过程 以等高线的方式绘制梯度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