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MC基础技术1:MMC简介
[转]http://www.wowotech.net/basic_tech/mmc_sd_sdio_intro.html
1. 前言
熟悉Linux kernel的人都知道,kernel使用MMC subsystem统一管理MMC、SD、SDIO等设备,为什么呢?到底什么是MMC?SD和SDIO又是什么?为什么可以用MMC统称呢?
在分析Linux kernel的MMC subsystem之前,有必要先介绍一些概念,以便对MMC/SD/SDIO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就是本文的目的。
2. 基本概念
MMC是MultiMediaCard的简称,从本质上看,它是一种用于固态非易失性存储的内存卡(memory card)规范[1],定义了诸如卡的形态、尺寸、容量、电气信号、和主机之间的通信协议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从1997年MMC规范发布至今,基于不同的考量(物理尺寸、电压范围、管脚数量、最大容量、数据位宽、clock频率、安全特性、是否支持SPI mode、是否支持DDR mode、等等),进化出了MMC、SD、microSD、SDIO、eMMC等不同的规范(如下面图片1所示)。虽然乱花迷人,其本质终究还是一样的,丝毫未变,这就是Linux kernel将它们统称为MMC的原因。
图片1 MMC/SD/SDIO evolution
关于该图片,这里强调几点(其它的,大家可参考[1][2],不再详细介绍):
MMC、SD、SDIO的技术本质是一样的(使用相同的总线规范,等等),都是从MMC规范演化而来;
MMC强调的是多媒体存储(MM,MultiMedia);
SD强调的是安全和数据保护(S,Secure);
SDIO是从SD演化出来的,强调的是接口(IO,Input/Output),不再关注另一端的具体形态(可以是WIFI设备、Bluetooth设备、GPS等等)。
3. 规范简介
MMC分别从卡(Card Concept)、总线(Bus Concept)以及控制器(Host Controller)三个方面,定义MMC system的行为,如下面图片2所示:
图片2 mmc_sd_sdio_hw_block
不同岗位的工程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重点理解某一部分的规范,下面从嵌入式软件工程师的视角,简单的介绍一下。
3.1 卡的规范
卡的规范主要规定卡的形状、物理尺寸、管脚,内部block组成、寄存器等等,以eMMC为例[3]:
图片3 Card Concept(eMMC)
1)有关形状、尺寸的内容,这里不再介绍,感兴趣的同学可参考[1]。
2)卡的内部由如下几个block组成:
Memory core,存储介质,一般是NAND flash、NOR flash等;
Memory core interface,管理存储介质的接口,用于访问(读、写、擦出等操作)存储介质;
Card interface(CMD、CLK、DATA),总线接口,外界访问卡内部存储介质的接口,和具体的管脚相连;
Card interface controller,将总线接口上的协议转换为Memory core interface的形式,用于访问内部存储介质;
Power模块,提供reset、上电检测等功能;
寄存器(图片1中位于Card interface controller的左侧,那些小矩形),用于提供卡的信息、参数、访问控制等功能。
3)卡的管脚有VDD、GND、RST、CLK、CMD和DATA等,VDD和GND提供power,RST用于复位,CLK、CMD和DATA为MMC总线协议(具体可参考3.2小节)的物理通道:
CLK有一条,提供同步时钟,可以在CLK的上升沿(或者下降沿,或者上升沿和下降沿)采集数据;
CMD有一条,用于传输双向的命令。
DATA用于传说双向的数据,根据MMC的类型,可以有一条(1-bit)、四条(4-bit)或者八条(8-bit)。
4)以eMMC为例,规范定义了OCR, CID, CSD, EXT_CSD, RCA 以及DSR 6组寄存器,具体含义后面再介绍。
3.2 总线规范
前面我们提到过,MMC的本质是提供一套可以访问固态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的通信协议,从产业化的角度看,这些存储介质一般集成在一个独立的外部模块中(卡、WIFI模组等),通过物理总线和CPU连接。对任何有线的通信协议来说,总线规范都是非常重要的。关于MMC总线规范,简单总结如下:
1)物理信号有CLK、CMD和DATA三类。
2)电压范围为1.65V和3.6V(参考上面图片2),根据工作电压的不同,MMC卡可以分为两类:
High Voltage MultiMediaCard,工作电压为2.7V~3.6V。
Dual Voltage MultiMediaCard,工作电压有两种,1.70V~1.95V和2.7V~3.6V,CPU可以根据需要切换。
3)数据传输的位宽(称作data bus width mode)是允许动态配置的,包括1-bit (默认)模式、4-bit模式和8-bit模式。
注1:不使用的数据线,需要保持上拉状态,这就是图片2中的DATA中标出上拉的原因。另外,由于数据线宽度是动态可配的,这要求CPU可以动态的enable/disable数据线的那些上拉电阻。
4)MMC规范定义了CLK的频率范围,包括0-200MHz、0-26MHz、0-52MHz等几种,结合数据线宽度,基本决定了MMC的访问速度。
5)总线规范定义了一种简单的、主从式的总线协议,MMC卡位从机(slave),CPU为主机(Host)。
6)协议规定了三种可以在总线上传输的信标(token):
Command,Host通过CMD线发送给Slave的,用于启动(或结束)一个操作(后面介绍);
Response,Slave通过CMD线发送给Host,用于回应Host发送的Command;
Data,Host和Slave之间通过数据线传说的数据。方向可以是Host到Slave,也可以是Slave到Host。数据线的个数可以是1、4或者8。在每一个时钟周期,每根数据线上可以传输1bit或者2bits的数据。
7)一次数据传输过程,需要涉及所有的3个信标。一次数据传输的过程也称作Bus Operation,根据场景的不同,MMC协议规定了很多类型的Bus Operation(具体可参考相应的规范)。
3.3 控制器规范
Host控制器是MMC总线规范在Host端的实现,也是Linux驱动工程师比较关注的地方,后面将会结合Linux MMC framework的有关内容,再详细介绍。
4. 总结
本文对MMC/SD/SDIO等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有了这些基本概念之后,在Linux kernel中编写MMC驱动将不再是一个困难的事情(因为MMC是一个协议,所有有关协议的事情,都很简单,因为协议是固定的),我们只需要如下步骤即可完成:
1)结合MMC的规范,阅读Host MMC controller的spec,理解有关的功能和操作方法。
2)根据Linux MMC framework的框架,将MMC bus有关的操作方法通过MMC controller实现。
具体可参考后续MMC framework的分析文档。
5. 参考文档
[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ultiMediaCard
[2]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ecure_Digital
[3] eMM spec(注册后可免费下载),http://www.jedec.org/standards-documents/results/jesd84-b51
[4]http://www.wowotech.net/basic_tech/mmc_sd_sdio_intro.html
eMMC基础技术1:MMC简介的更多相关文章
- eMMC基础技术2:eMMC概述
0.前言 本文主要参考eMMC规范,从总体上对eMMC 进行简要介绍.主要包含如下的内容: (1)eMMC系统的总体架构 (2)eMMC的总线协议 (3)device controller (4)fl ...
- eMMC基础技术3:eMMC总线token
1.前言 本文主要介绍eMMC 总线协议相关的内容,主要包括: (1)command token format (2)response token format (3)data packet form ...
- eMMC基础技术11:flash memory
[转]http://www.wowotech.net/basic_tech/367.html 0.前言 eMMC 是 Flash Memory 的一类,在详细介绍 eMMC 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 Fl ...
- eMMC基础技术9:分区管理
[转]http://www.wowotech.net/basic_tech/emmc_partitions.html 0.前言 eMMC 标准中,将内部的 Flash Memory 划分为 4 类区域 ...
- eMMC基础技术7:Bus Speed Modes
1. 前言 eMMC有多种速率模式,主要根据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划分: single rate or dual rate I/O电压 BUS宽度 支持的clock频率范围 最大的传输速率 2. 概览 图 ...
- eMMC基础技术4:eMMC command
1.前言 本文主要对eMMC的command进行详细介绍,主要包含如下内容: (1)command类型 (2)command格式 2.command类型 command类型 说明 bc 不带respo ...
- emmc基础技术8:操作模式3-interrupt mode
1. 前言 eMMC总线操作包含: boot mode, device identification mode interrupt mode data transfer mode 本文主要描述inte ...
- emmc基础技术8:操作模式2-device identification mode
1.前言 eMMC总线操作包含: boot mode, device identification mode interrupt mode data transfer mode 本文主要描述devic ...
- eMMC基础技术6:eMMC data读写
1. 前言 data可以经data线从host发往device,也可以从device发往host 数据线以是1线(DATA0),4线(DATA0~DATA3),8线(DATA0~DATA7) 对每条数 ...
随机推荐
- saltstack grains
saltstack的grains类似于ansible的setup模块,主要作用为手机客户端的主机基本信息(cpu,内核,os,virtual等),定义在客户端 [root@k8s_master ~]# ...
- cmd命令对java程序进行编译时出现:编码GBK的不可映射字符
原因:由于JDK是国际版的,在编译的时候,如果我们没有用-encoding参数指定JAVA源程序的编码格式,则java.exe首先获得我们才做系统默认采用的编码格式,也即在编译JAVA程序时,若我们不 ...
- JAVA核心技术I---JAVA基础知识(Jar文件导入导出)
一:Jar初识 (一)定义 同c++中的DLL一样 jar文件,一种扩展名为jar的文件,是Java所特有的一种文件格式,用于可执行程序文件的传播. jar文件实际上是一组class文件的压缩包 (二 ...
- Python复习笔记(八)迭代器和生成器和协程
1. 迭代器 1.1 可迭代对象 判断xxx_obj是否可以迭代 在第1步成立的前提下,调用 iter 函数得到 xxx_obj 对象的 __iter__ 方法的返回值 __iter__ 方法的返回值 ...
- 解决svn检出后不显示图标的问题
解决svn检出后不显示图标的问题: 此文经过个人验证,可以解决TortoiseSVN图标显示异常问题: 问题出现原因:Windows Explorer Shell 支持 Overlay Icon 最多 ...
- Django-GET和POST小记
import requests requests.get(url='xxx') # 本质上就是: requests.request(method='get',url='xxx') import jso ...
- 细说java之编码
JAVA编程中涉及的编码 1.J2EE中涉及的编码(1) HttpServletResponse响应内容编码: resp.setCharacterEncoding(charset); (2)JSP文件 ...
- SQL Server进阶(六)表表达式--派生表、公用表表达式(CTE)、视图和内联表值函数
概述 表表达式是一种命名的查询表达式,代表一个有效地关系表.可以像其他表一样,在数据处理中使用表表达式. SQL Server支持四种类型的表表达式:派生表,公用表表达式,视图和内联表值函数. 为什么 ...
- HDB3 译码器
一.HDB3译码方案一: 插入V/B的情况是有两种,两个或三个零两端同极性,也就是要把代码二进制表示的“+1 0 0 0 +1”或“-1 0 0 0 -1”变成“1 0 0 0”,把“+1 0 0 + ...
- floyd求最小环
;i<=n;i++) ;j<=n;j++) g[i][j]=g[j][i]=dis[i][j]=dis[j][i]=inf; ;i<=m;i++){ int u,v,w;scan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