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ext 文件系统(Linux 文件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我们在前面讲解了分区的格式化就是写入文件系统,而 Linux 目前使用的是 ext4 文件系统。如果用一张示意图来描述 ext4 文件系统

  ext4 文件系统会把分区主要分为两大部分(暂时不提超级块):小部分用于保存文件的 inode (i 节点)信息;剩余的大部分用于保存 block 信息。

  inode 的默认大小为 128 Byte,用来记录文件的权限(r、w、x)、文件的所有者和属组、文件的大小、文件的状态改变时间(ctime)、文件的最近一次读取时间(atime)、文件的最近一次修改时间(mtime)、文件的数据真正保存的 block 编号。每个文件需要占用一个 inode。大家如果仔细查看,就会发现 inode 中是不记录文件名的,那是因为文件名记录在文件所在目录的 block 中。

  block 的大小可以是 1KB、2KB、4KB,默认为 4KB。block 用于实际的数据存储,如果一个 block 放不下数据,则可以占用多个 block。例如,有一个 10KB 的文件需要存储,则会占用 3 个 block,虽然最后一个 block 不能占满,但也不能再放入其他文件的数据。这 3 个 block 有可能是连续的,也有可能是分散的。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以下 2 个重要的信息:
  每个文件都独自占用一个 inode,文件内容由 inode 的记录来指向;
  如果想要读取文件内容,就必须借助目录中记录的文件名找到该文件的 inode,才能成功找到文件内容所在的 block 块;

  了解了 Linux 系统底层文件的存储状态后,接下来学习 ln 命令。

2.ln 命令用于给文件创建链接

  根据 Linux 系统存储文件的特点,链接的方式分为以下 2 种:
  软链接:类似于 Windows 系统中给文件创建快捷方式,即产生一个特殊的文件,该文件用来指向另一个文件,此链接方式同样适用于目录。
  硬链接:我们知道,文件的基本信息都存储在 inode 中,而硬链接指的就是给一个文件的 inode 分配多个文件名,通过任何一个文件名,都可以找到此文件的 inode,从而读取该文件的数据信息。

  ln 命令的基本格式如下:

  [root@localhost ~]# ln [选项] 源文件 目标文件

  选项:

    • -s:建立软链接文件。如果不加 "-s" 选项,则建立硬链接文件;
    • -f:强制。如果目标文件已经存在,则删除目标文件后再建立链接文件;

3.注意,软链接文件的源文件必须写成绝对路径,而不能写成相对路径(硬链接没有这样的要求);否则软链接文件会报错。

4.硬链接的原理

在 inode 信息中,是不会记录文件名称的,而是把文件名记录在上级目录的 block 中。也就是说,目录的 block 中记录的是这个目录下所有一级子文件和子目录的文件名及 inode 的对应;而文件的 block 中记录的才是文件实际的数据。

当我们查找一个文件,比如 /root/test 时,要经过以下步骤:
1)首先找到根目录的 inode(根目录的 inode 是系统已知的,inode 号是 2),然后判断用户是否有权限访问根目录的 block。
2)如果有权限,则可以在根目录的 block 中访问到 /root 的文件名及对应的 inode 号。
3)通过 /root/ 目录的 inode 号,可以查找到 /root/ 目录的 inode 信息,接着判断用户是否有权限访问 /root/ 目录的 block。
4)如果有权限,则可以从 /root/ 目录的 block 中读取到 test 文件的文件名及对应的 inode 号。
5)通过 test 文件的 inode 号,就可以找到 test 文件的 inode 信息,接着判断用户是否有权限访问 test 文件的 block。
6)如果有权限,则可以读取 block 中的数据,这样就完成了 /root/test 文件的读取与访问。
按照这个步骤,在给源文件 /root/test 建立了硬链接文件 /tmp/test-hard 之后,在 /root/ 目录和 /tmp/ 目录的 block 中就会建立 test 和 test-hard 的信息,这个信息主要就是文件名和对应的 inode 号。但是我们会发现 test 和 test-hard 的 inode 信息居然是一样的,那么,我们无论访问哪个文件,最终都会访问 inode 号是 262147 的文件信息。

这就是硬链接的原理。硬链接的特点如下:
不论是修改源文件(test 文件),还是修改硬链接文件(test-hard 文件),另一个文件中的数据都会发生改变。
不论是删除源文件,还是删除硬链接文件,只要还有一个文件存在,这个文件(inode 号是 262147 的文件)都可以被访问。
硬链接不会建立新的 inode 信息,也不会更改 inode 的总数。
硬链接不能跨文件系统(分区)建立,因为在不同的文件系统中,inode 号是重新计算的。
硬链接不能链接目录,因为如果给目录建立硬链接,那么不仅目录本身需要重新建立,目录下所有的子文件,包括子目录中的所有子文件都需要建立硬链接,这对当前的 Linux 来讲过于复杂。

硬链接的限制比较多,既不能跨文件系统,也不能链接目录,而且源文件和硬链接文件之间除 inode 号是一样的之外,没有其他明显的特征。这些特征都使得硬链接并不常用,大家有所了解就好。

5.ln创建软链接

  软链接和源文件的 inode 号不一致,软链接通过 -> 明显地标识出源文件的位置
  在软链接的权限位 lrwxrwxrwx 中,l 就代表软链接文件
  软链接的标志非常明显,首先,权限位中"l"表示这是一个软链接文件;其次,在文件的后面通过 "->" 显示出源文件的完整名字。所以软链接比硬链接的标志要明显得多,而且软链接也不像硬链接的限制那样多,比如软链接可以链接目录,也可以跨分区来建立软链接。
  软链接完全可以当作 Windows 的快捷方式来对待,它的特点和快捷方式一样
  软链接主要是为了照顾管理员的使用习惯。比如,有些系统的自启动文件 /etc/rc.local 放置在 /etc 目录中,而有些系统却将其放置在 /etc/rc.d/rc.local 中,那么干脆对这两个文件建立软链接,不论你习惯操作哪一个文件,结果都是一样的。

6.软链接和硬链接在原理上最主要的不同

  在于:硬链接不会建立自己的 inode 索引和 block(数据块),而是直接指向源文件的 inode 信息和 block,所以硬链接和源文件的 inode 号是一致的;

  而软链接会真正建立自己的 inode 索引和 block,所以软链接和源文件的 inode 号是不一致的,而且在软链接的 block 中,写的不是真正的数据,而仅仅是源文件的文件名及 inode 号。

  我们来看看访问软链接的步骤和访问硬链接的步骤有什么不同。
  首先找到根目录的 inode 索引信息,然后判断用户是否有权限访问根目录的 block。
  如果有权限访问根目录的 block,就会在 block 中查找到 /tmp/ 目录的 inode 号。
  接着访问 /tmp/ 目录的 inode 信息,判断用户是否有权限访问 /tmp/ 目录的 block。
  如果有权限,就会在 block 中读取到软链接文件 check-soft 的 inode 号。因为软链接文件会真正建立自己的 inode 索引和 block,所以软链接文件和源文件的 inode 号是不一样的。
  通过软链接文件的 inode 号,找到了 check-soft 文件 inode 信息,判断用户是否有权限访问 block。
  如果有权限,就会发现 check-soft 文件的 block 中没有实际数据,仅有源文件 check 的 inode 号。
  接着通过源文件的 inode 号,访问到源文件 check 的 inode 信息,判断用户是否有权限访问 block。
  如果有权限,就会在 check 文件的 block 中读取到真正的数据,从而完成数据访问。

  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就可以总结出软链接的特点(软链接的特点和 Windows 中的快捷方式完全一致)。
  1)不论是修改源文件(check),还是修改硬链接文件(check-soft),另一个文件中的数据都会发生改变。
  2)删除软链接文件,源文件不受影响。而删除原文件,软链接文件将找不到实际的数据,从而显示文件不存在。
  3)软链接会新建自己的 inode 信息和 block,只是在 block 中不存储实际文件数据,而存储的是源文件的文件名及 inode 号。
  4)软链接可以链接目录。
  5)软链接可以跨分区。

(19)ln命令:在文件之间建立链接(硬链接和软链接)的更多相关文章

  1. Linux命令——ln命令创建和删除软、硬链接(6/29)

      ln命令用来为文件创建链接,连接类型分为硬链接和符号链接两种,默认的连接类型是硬连接.如果要创建符号连接必须使用"-s"选项.  用法:  ln  [options]  sou ...

  2. Linux ln命令:在文件之间建立链接(硬链接和软链接)详解版1

    Linux ln命令:在文件之间建立链接(硬链接和软链接)详解版 < Linux创建文件及修改文件时间戳(touch命令)Linux复制文件和目录(cp命令) > <Linux就该这 ...

  3. 『学了就忘』Linux基础命令 — 22、Linux中的硬链接和软链接

    目录 1.文件和目录的基本存储 2.In命令介绍 (1)我们来看看ln命令的基本信息 (2)ln命令的基本格式 3.创建硬链接 (1)如何创建硬链接 (2)硬链接特征 (3)硬连接原理 4.创建软链接 ...

  4. ln -在文件之间建立连接

    总览 ln [options] source [dest] ln [options] source...directory POSIX 选项: [-f] GNU 选项(缩写): [-bdfinsvF] ...

  5. UNIX环境编程学习笔记(10)——文件I/O之硬链接和符号链接

    lienhua342014-09-15 1 文件系统数据结构 UNIX 文件系统通过 i 节点来存储文件的信息.如图 1 所示为一个磁盘柱面上的 i 节点和数据块示意图.其中 i 节点是一个固定长度的 ...

  6. 每天一个linux命令21之ln: linux 下的软链和硬链

    首先理解一下一下inode:Unix/Linux系统内部不使用文件名,而使用inode号码来识别文件. 表面上,用户通过文件名,打开文件.实际上,系统内部这个过程分成三步:首先,系统找到这个文件名对应 ...

  7. linux中软链接和硬链接的区别与小结

    ln命令 该命令在文件之间创建链接.这种操作实际上是给系统中已有的某个文件指定另外一个可用于访问它的名称.对于这个新的文件名,我们可以为之指定不同的访问权限,以控制对信息的共享和安全性的问题. 如果链 ...

  8. 2017-7-18-每日博客-关于Linux下的软链接和硬链接.doc

    ln命令 该命令在文件之间创建链接.这种操作实际上是给系统中已有的某个文件指定另外一个可用于访问它的名称.对于这个新的文件名,我们可以为之指定不同的访问权限,以控制对信息的共享和安全性的问题. 如果链 ...

  9. 透过inode来理解硬链接和软链接

    什么是inode? 每个文件都对应一个唯一的inode,inode用来存储文件的元信息,包括: 对应的文件 文件字节数 文件数据块的位置 文件的inode号码 文件的硬链接数 文件的读写权限 文件的时 ...

随机推荐

  1. jq 右键菜单在弹出菜单前如果需要显示与否的判断相关操作

    菜单插件(ContextMenu)接收一个额外的参数对象来设置菜单项的样式和绑定鼠标事件. 菜单插件(ContextMenu)支持一下参数设置: bindings 包含id的对象:函数组. 当关联的菜 ...

  2. spark提交至yarn的的动态资源分配

    1.为什么开启动态资源分配 ⽤户提交Spark应⽤到Yarn上时,可以通过spark-submit的num-executors参数显示地指定executor 个数,随后,ApplicationMast ...

  3. 对数几率回归(逻辑回归)原理与Python实现

    目录 一.对数几率和对数几率回归 二.Sigmoid函数 三.极大似然法 四.梯度下降法 四.Python实现 一.对数几率和对数几率回归   在对数几率回归中,我们将样本的模型输出\(y^*\)定义 ...

  4. SqlLoad的简单使用

    sqlload的简单使用: 能实现: 快速导入大量数据 1.先安装oracle 客户端机器.有点大,600M+, 2.安装时选择管理员安装(1.1g) 3.第三步的时候我的出错了.说是环境变量校验不通 ...

  5. Redis 5 配置 Redis sentinel(哨兵模式)

    先了解一下哨兵都 做了什么工作:Redis 的 Sentinel 系统用于管理多个 Redis 服务器(instance), 该系统执行以下三个任务: * 监控(Monitoring): Sentin ...

  6. kali中安装漏洞靶场Vulhub

    一.什么是vulhub? Vulhub是一个基于docker和docker-compose的漏洞环境集合,进入对应目录并执行一条语句即可启动一个全新的漏洞环境,让漏洞复现变得更加简单,让安全研究者更加 ...

  7. unixbench性能测试跑分工具

    UnixBench是一个类unix系(Unix,BSD,Linux)统下的性能测试工具,一个开源工具,被广泛用与测试linux系统主机的性能 所谓跑分工具,不仅各项的测试有得分,最后跑完也会有一个综合 ...

  8. mysql—information_schema数据库

    一.介绍 MySQL中有一个默认数据库名为information_schema,在MySQL中我们把 information_schema 看作是一个数据库,确切说是信息数据库.其中保存着关于MySQ ...

  9. 如何在K8s,Docker-Compose注入镜像Tag

    最近在做基于容器的CI/CD, 一个朴素的自动部署的思路是: 从Git Repo打出git tag,作为镜像Tag ssh远程登录到部署机器 向部署环境注入镜像Tag,拉取镜像,重新部署 下面分享我是 ...

  10. 论super().__init__()的用法

    当我们调用 super() 的时候,实际上是实例化了一个 super 类. super 是个类,既不是关键字也不是函数等其他数据结构,该对象就是专门用来访问父类中的属性的(严格按照继承的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