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协议概述

术语

广域网 WAN

局域网 LAN

TCP/IP四层网络模型

TCP/IP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四层协议系统

  • 网络接口层 包括arp,rarp协议,包括操作系统中的网卡驱动程序和对应的网络接口卡,一起处理数据在电缆之间传输的细节,这一层是同一个链路网络内,不同接口之间通过mac地址通信。arp协议是根据ip地址,请求对应的mac地址,rarp协议是根据mac地址,请求ip地址(可以用来做开机获取ip地址,实际现在已经不这么做了),二层的典型设备是交换机,交换机内有一张mac地址和对应的端口规则的表,每当收到一个包,如果是arp广播包,那么就将这个包从这个交换机的所有接口(这里不考虑vlan先),如果不是广播包,交换机根据目的mac地址来匹配应该将数据转发往哪个端口,然后从对应的端口扔出去。网桥是低端版的交换机,也有类似的功能,可以在链路层上对网络进行互联,linux bridge就是虚拟的网桥。交换机和网桥隔离冲突域。
  • 网络层 包括IP,ICMP,IGMP协议,ip地址和路由设备,都是网络层的概念,链路层的通信,只能在一个或者多个交换机连接的网络内,其实算是同一个网络,里面的机器mac地址不能冲突,一个arp包,所有的机器都能收到,所以我们即使不考虑代价的问题,我们也不会把全世界所有的机器都直接接到,一个这样的网络内(wan),我们需要会把自己的网络,链路层上同外界的网络隔离,通过路由设备和他们通信,这样好处多多,后面再分析。路由设备是网络层的设备,它存储ip地址和对应的接口的对应关系,通过路由选择协议,根据目的ip地址选择下一跳的ip地址(也会是个路由设备或者虚拟路由设备或者目的地址),通过arp协议获取到下一跳的mac地址,修改数据包,将目的mac地址设置成这个地址,扔给链路层,由链路层送出。路由器隔离广播域。(笔记五中更详细的介绍了通信过程,以及为什么路由器隔离广播域)
  • 传输层 包括tcp协议,udp协议。网络层的传输主要是一个ip+端口号,将数据发送给另一个ip+端口号,这个端口号,是用来区分不同的应用程序,告诉操作系统,这个包是发给那个程序的,该扔到哪个缓存里面,由哪个程序负责读出。udp是不可靠的传输,不理会传输的过程中是否发生丢包,通常主机内的通讯都使用udp,主机间的通信,如果使用udp,需要自己做好传输可靠性的检验。tcp的设计思想是尽可能可靠的传输,保证数据已定能传输到,尽量避免拥堵,所以tcp设计不是为了占据更多的带宽而设计的,多个链接可以提高传输速度,tcp的设计在网络速度越来越快的情况下,暴漏出很多缺陷,后面再谈。
  • 应用层,各种应用工作的层次

还可以看OSI七层网络模型

互联网的地址

网络地址分类,IPV4的情况,IP地址分为A,B,C,D,E五类,各自所处的范围如下:

类别 格式 最大网络数 IP地址范围 私有地址范围
A 0[7b netNum][24b hostNumber] 126(2^7-2) 0.0.0.0-127.255.255.255 10.0.0.0-10.255.255.255
B 10[14b netNum][16b hostNumber] 16382(2^14-2) 128.0.0.0--191.255.255.255 172.16.0.0-172.31.255.255
C 110[22b netNum][8b hostNumber] 2097150(2^21-2) 192.0.0.0-223.255.255.255 192.168.0.0-192.168.255.255
D 1110[28b multcast number] N/A 224.0.0.0-239.255.255.255 N/A
E 11110[27b reserved number] N/A 240.0.0.0-255.255.255.255 N/A

最大网络数-2是因为全0和全1的网络号(netnum)是非法的。

D类地址是多播地址,E类是预留地址。

私有地址是非Internet网络使用的地址,公网上的路由器不会转发目的地址是私有地址的数据

无类别域间路由

A,B,C等分类地址的划分是最初的设计,后来人们遇到这样的问题

In the early 1990s, after the adoption of subnet addressing to ease one form of growing pains, the Internet started facing a serious set of scaling problems. Three particular issues were considered so important as to require immediate attention:

  1. By 1994, over half of all class B addresses had already been allocated. It was expected that the class B address space would be exhausted by about 1995.
  2. The 32-bit IPv4 address was thought to be inadequate to handle the size of the Internet anticipated by the early 2000s.
  3. The number of entries in the global routing table (one per network number), about 65,000 in 1995, was growing. As more and more class A, B, and C routing entries appeared, routing performance would suffer.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现在我们引入了无类别域间路由的概念,使用cidr的方式,用网络地址加上掩码来表示一个网络,如

172.16.40.128/25,10.0.0.25/32. cidr的本质在于,使用掩码分割网络,表示网络的范围,而不是根据网络类型。cidr的好处在于,提高网络地址的利用率,分配一个网络,可以只分配,2个,4个,8个,16个...地址,而不是256,255256,256256*256。

cidr技术减缓了ipv4地址耗尽的趋势,类似的还有nat技术,nat技术工作在路由设备上,传输层,可以让很多用户共用一个公网ip地址,而不是所有人都接入到Internet中,也起到减缓ipv4地址消耗的作用。

关于cidr和nat,可以看:协议森林14 逆袭 (CIDR与NAT)

cidr同时还能够支持路由汇聚的功能,减少互联网上的路由表项的数目,以解决引用中提到的第三个问题,可以看 cidr_维基百科

各种数据报的格式

tcp的数据包:

link header ip Header tcp Header data link trailer
14bit 20bit 20bit 不固定 4bit

udp的数据包:

link header ip Header tcp Header data link trailer
14bit 20bit 8bit 不固定 4bit

icmp和igmp数据包,主要在ip header中的协议值区分:

link header ip Header data link trailer
14bit 20bit 不固定 4bit

arp和rarp数据包,主要在以太网首部中的的帧类型区分:

link header data link trailer
14bit 不固定 4bit

各种去掉link header和link trailer之外的数据,最大有一个长度,超过这个长度的数据交给链路层,链路层会不处理这个数据,会直接丢弃。

这个最大长度我们称为mtu,ip层交给link层的数据长度一定要小于等于MTU值。

在tcp中,还有mss值得概念,指上图tcp数据包中的data的大小,后面再谈。

参考:

TCP/IP详解 卷一
TCP/IP详解 卷二

tcp/ip 卷一 读书笔记(1)tcp/ip 概述的更多相关文章

  1. tcp/ip 卷一 读书笔记(5)arp和rarp 同网段和不同网段之间的通信过程

    arp和rarp 同网段和不同网段之间的通信过程 IPv6中已经没有arp rarp协议,所以这里都是IPv4. 链路层使用以太网地址来确定目的地址,应用则常使用ip地址通信 arp协议是指从ip地址 ...

  2. tcp/ip 卷一 读书笔记(2)物理层和链路层网络

    物理层和链路层网络 术语 链路 是一对相邻结点间的物理线路,中间没有任何其他的交换结点. 数据链路 除了物理线路外,还必须有通信协议来控制这些数据的传输. 帧 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 串行 ...

  3. tcp/ip 卷一 读书笔记(3)为什么既要有IP地址又要有MAC地址

    网络层 首先明确一点,并不是所有的网络之间传输数据都需要mac地址和ip地址,比如说点对点线路之间的通信就没有MAC地址,网络层使用ipx协议时就没有ip地址,但是在当前的主流网络中,我们都使用ip地 ...

  4. 《图解tcp/ip》读书笔记(二)

    <图解tcp/ip>读书笔记(二) 本周主要阅读的是本书的第三章--数据链路. 当然了,从某些角度讲,我认为这一章就是计算机网络的最基本的内容之一.整章讲述了数据链路层的作用和相关技术,主 ...

  5. 《图解tcp/ip》读书笔记(一)

           我先讲三句话:        一."万物互联的时代到了."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互联网急速发展的时代,也许很快就会发现,你能接触到的一切都可以连接到互联网了,电脑.手机这 ...

  6. 《图解TCP/IP》读书笔记

    一.国际惯例:书托 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网络管理技术书籍,旨在让广大读者理解TCP/IP的基本知识.掌握TCP/IP的基本技能. 书中讲解了网络基础知识.TCP/IP基础知识.数据链路.IP协议.IP协 ...

  7. 《图解TCP/IP》读书笔记(转)

    reference: https://www.cnblogs.com/edisonchou/p/5987827.html 一.国际惯例:书托 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网络管理技术书籍,旨在让广大读者理解TC ...

  8. C#基础知识之图解TCP IP》读书笔记

    一.网络基础知识 1. 计算机使用模式的演变 2.协议 协议就是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通过网络实现通信事先达成的一种“约定”.这种“约定”使那些由不同厂商的设备.不同的CPU以及不同的操作系统组成的计算机 ...

  9. TCP/IP详解 读书笔记:TCP:传输控制协议

    TCP的服务 TCP为应用层提供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字节流服务. 一个TCP连接中,仅有两方进行彼此通信,所以广播和多播不能用于TCP. TCP通过以下方式提供可靠性: 应用数据被切割为TCP认为最 ...

随机推荐

  1. 程序管理与SElinux

    一.程序: 1.在Linux中,触发任何一个事件是,系统都会将他定义为一个程序,并且给予这个程序一PID,同时依据启发这个程序的使用者与相关属性关系,给予这个PID一组有效的权限设定,从此以后,这个P ...

  2. 简单的.editconfig文件

    root = true [*] charset = utf-8 indent_style = space indent_size = 2 end_of_line = lf insert_final_n ...

  3. Linux(CentOS)挂载NTFS格式的U盘、移动硬盘

    以下操作均在root下执行的 1.U盘挂载 mkdir /mnt/usb //创建一个目录,用于挂载U盘 fdisk -l //查看系统中挂载的U盘,若系统有一块硬盘sdb1 代表你的U盘,/dev/ ...

  4. wxpython发布还自己图标的程序

    在py2exe安装脚本文件中,修改代码: setup( windows=[ { 'script': 'myapp.py', 'icon_resources': [(1, 'myicon.ico')] ...

  5. Numpy基础学习

    Numpy(Numerical Python的简称)是高性能科学计算和数据分析的基础包. 主要的功能: 1.ndarray,一个具有矢量运算和复杂广播工能的快速且节省空间的多维数组 2.用于对整组数据 ...

  6. hadoop初学

    Hadoop: 官网(hadoop.apache.org)的定义: 一:Hadoop Common: 为Hadoop其它模块提供通用的支持 二:HDFS: 是Hadoop的分布式文件系统,其特点是高度 ...

  7. SpringMVC源码情操陶冶-ResourcesBeanDefinitionParser静态资源解析器

    解析mvc:resources节点,控制对静态资源的映射访问 查看官方注释 /** * {@link 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xml.BeanDefinit ...

  8. BZOJ 3091: 城市旅行 [LCT splay 期望]

    3091: 城市旅行 Time Limit: 10 Sec  Memory Limit: 128 MBSubmit: 1454  Solved: 483[Submit][Status][Discuss ...

  9. Gentoo(贱兔)Linux安装笔记

      网上对于Gentoo Linux 的教程少之又少,所以这里我将自己的安装记录贴出来 希望对正在研究Gentoo 的小伙伴们有帮助! 1.确认连接到互联网,使用net-setup工具配置网络 roo ...

  10. 【特性】select语句中使用字符串链接获取字段值失败

    坑1 在一个多行的表中,想把其中的一个字段值拿出来,组成一个字符串供后面使用. 按照以往,自己就如以下这么写了: declare @sql varchar(8000) set @sql='inser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