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工说JDK源码(1)--ConcurrentHashMap,扩容前大家同在一个哈希桶,为啥扩容后,你去新数组的高位,我只能去低位?
如何计算,一对key/value应该放在哪个哈希桶
大家都知道,hashmap底层是数组+链表(不讨论红黑树的情况),其中,这个数组,我们一般叫做哈希桶,大家如果去看jdk的源码,会发现里面有一些变量,叫做bin,这个bin,就是桶的意思,结合语境,就是哈希桶。
这里举个例子,假设一个hashmap的数组长度为4(0000 0100),那么该hashmap就有4个哈希桶,分别为bucket[0]、bucket[1]、bucket[2]、bucket[3]。
现在有两个node,hashcode分别是1(0000 0001),5(0000 0101). 我们当然知道,这两个node,都应该放入第一个桶,毕竟1 mod 4,5 mod 4的结果,都是1。
但是,在代码里,可不是用取模的方法来计算的,而是使用下面的方式:
int entryNodeIndex = (tableLength - 1) & hash;
应该说,在tableLength的值,为2的n次幂的时候,两者是等价的,但是因为位运算的效率更高,因此,代码一般都使用位运算,替代取模运算。
下面我们看看具体怎么计算:
此处,tableLength即为哈希表的长度,此处为4. 4 - 1为3,3的二进制表示为:
0000 0011
那么,和我们的1(0000 0001)相与:
0000 0001 -------- 1
0000 0011 -------- 3(tableLength - 1)
相与(同为1,则为1;否则为0)
0000 0001 -------- 1
结果为1,所以,应该放在第1个哈希桶,即数组下标为1的node。
接下来,看看5这个hashcode的节点要放在什么位置,是怎么计算:
0000 0101 -------- 5
0000 0011 -------- 3(tableLength - 1)
相与(同为1,则为1;否则为0)后结果:
0000 0001 -------- 1
扩容时,是怎么对一个hash桶进行transfer的
此处,具体的整个transfer的细节,我们本讲不会涉及太多,不过,大体的逻辑,我们可以来想一想。
以前面为例,哈希表一共4个桶,其中bucket[1]里面,存放了两个元素,假设是a、b,其hashcode分别是1,5.
现在,假设我们要扩容,一般来说,扩容的时候,都是新建一个bucket数组,其容量为旧表的一倍,这里旧表为4,那新表就是8.
那,新表建立起来了,旧表里的元素,就得搬到新表里面去,等所有元素都搬到新表了,就会把新表和旧表的指针交换。如下:
java.util.concurrent.ConcurrentHashMap#transfer
private transient volatile Node<K,V>[] nextTable;
transient volatile Node<K,V>[] table;
if (finishing) {
// 1
nextTable = null;
// 2
table = nextTab;
// 3
sizeCtl = (tabLength << 1) - (tabLength >>> 1);
return;
}
1处,将field:nextTable(也就是新表)设为null,扩容完了,这个field就会设为null
2处,将局部变量nextTab,赋值给table,这个局部变量nextTab里,就是当前已经扩容完毕的新表
3处,修改表的sizeCtl为:假设此处tabLength为4,tabLength << 1 左移1位,就是8;tabLength >>> 1,右移一位,就是2,。8 - 2 = 6,正好就等于 8(新表容量) * 0.75。
所以,这里的sizeCtl就是,新表容量 * 负载因子,超过这个容量,基本就会触发扩容。
ok,接着说,我们要怎么从旧表往新表搬呢? 那以前面的bucket[1]举例,遍历这个链表,计算各个node,应该放到新表的什么位置,不就完了吗?是的,理论上这么写就完事了。
但是,我们会怎么写呢?
用hashcode对新bucket数组的长度取余吗?
jdk对效率的追求那么高,肯定不会这么写的,我们看看,它怎么写的:
java.util.concurrent.ConcurrentHashMap#transfer
// 1
for (Node<K,V> p = entryNode; p != null; p = p.next) {
// 2
int ph = p.hash;
K pk = p.key;
V pv = p.val;
// 3
if ((ph & tabLength) == 0){
lowEntryNode = new Node<K,V>(ph, pk, pv, lowEntryNode);
}
else{
highEntryNode = new Node<K,V>(ph, pk, pv, highEntryNode);
}
}
1处,即遍历旧的哈希表的某个哈希桶,假设就是遍历前面的bucket[1],里面有a/b两个元素,hashcode分别为1,5那个。
2处,获取该节点的hashcode,此处分别为1,5
3处,如果hashcode 和 旧表长度相与,结果为0,则,将该节点使用头插法,插入新表的低位;如果结果不为0,则放入高位。
ok,什么是高位,什么是低位。扩容后,新的bucket数组,长度为8,那么,前面bucket[1]中的两个元素,将分别放入bucket[1]和bucket[5].
ok,这里的bucket[1]就是低位,bucket[5]为高位。
首先,大家要知道,hashmap中,容量总是2的n次方,请牢牢记住这句话。
为什么要这么做?你想想,这样是不是扩容很方便?
以前,hashcode 为1,5的,都在bucket[1];而现在,扩容为8后,hashcode为1的,还是在newbucket[1],hashcode为5的,则在newbucket[5];这样的话,是不是有一半的元素,根本不用动?
这就是我觉得的,最大的好处;另外呢,运算也比较方便,都可以使用位运算代替,效率更高。
好的,那我们现在问题来了,下面这句的原理是什么?
if ((ph & tabLength) == 0){
lowEntryNode = new Node<K,V>(ph, pk, pv, lowEntryNode);
} else{
highEntryNode = new Node<K,V>(ph, pk, pv, highEntryNode);
}
为啥,hashcode & 旧哈希表的容量, 结果为0的,扩容后,就会在低位,也就是维持位置不变呢?而结果不为0的,扩容后,位置在高位呢?
背后的位运算原理(大白话)
代码里用的如下判断,满足这个条件,去低位;否则,去高位。
if ((ph & tabLength) == 0)
还是用前面的例子,假设当前元素为a,hashcode为1,和哈希桶大小4,去进行与
运算。
0000 0001 ---- 1
0000 0100 ---- 旧哈希表容量4
&运算(同为1则为1,否则为0)
结果:
0000 0000 ---- 结果为0
ok,这里算出来,结果为0;什么情况下,结果会为0呢?
那我们现在开始倒推,什么样的数,和 0000 0100 相与,结果会为0?
???? ???? ----
0000 0100 ---- 旧哈希表容量
&运算(同为1则为1,否则为0)
结果:
0000 0000 ---- 结果为0
因为与运算的规则是,同为1,则为1;否则都为0。那么,我们这个例子里,旧哈希表容量为 0000 0100,假设表示为2的n次方,此处n为2,我们仅有第三位(第n+1)为1,那如果对方这一位为0,那结果中的这一位,就会为0,那么,整个数,就为0.
所以,我们的结论是:假设哈希表容量,为2的n次方,表示为二进制后,第n+1位为1;那么,只要我们节点的hashcode,在第n+1位上为0,则最终结果是0.
反之,如果我们节点的hashcode,在第n+1位为1,则最终结果不会是0.
比如,hashcode为5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
0000 0101 ---- 5
0000 0100 ---- 旧哈希表容量
&运算(同为1则为1,否则为0)
结果:
0000 0100 ---- 结果为4
此时,5这个hashcode,在第n+1位上为1,所以结果不为0。
至此,我们离答案好像还很远。ok,不慌,继续。
假设现在扩容了,新bucket数组,长度为8.
a元素,hashcode依然是1,a元素应该放到新bucket数组的哪个bucket里呢?
我们用前面说的这个算法来计算:
int entryNodeIndex = (tableLength - 1) & hash;
0000 0001 ---- 1
0000 0111 ---- 8 - 1 = 7
&运算(同为1则为1,否则为0)
结果:
0000 0001 ---- 结果为1
结果没错,确实应该放到新bucket[1],但怎么推论出来呢?
// 1
if ((ph & tabLength) == 0){
// 2
lowEntryNode = new Node<K,V>(ph, pk, pv, lowEntryNode);
}
也就是说,假设一个数,满足1处的条件:(ph & tabLength) == 0,那怎么推论出2呢,即应该在低位呢?
ok,条件1,前面分析了,可以得出:
这个数,第n+1位为0.
接下来,看看数组长度 - 1这个数。
数组长度 | 2的n次方 | 二进制表示 | 1出现的位置 | 数组长度-1 | 数组长度-1的二进制 |
---|---|---|---|---|---|
2 | 2的1次方 | 0000 0010 | 第2位 | 1 | 0000 0001 |
4 | 2的2次方 | 0000 0100 | 第3位 | 3 | 0000 0011 |
8 | 2的3次方 | 0000 1000 | 第4位 | 7 | 0000 0111 |
好了,两个数都有了,
???????0??????? -- 1 节点的hashcode,第n + 1位为0,此处n为2
000000010000000 -- 2 老数组
000000100000000 -- 3 新数组的长度,等于老数组长度 * 2
000000011111111 -- 4 新数组的长度 - 1
运算:1和4相与
大家注意看红字部分,还有框出来的那一列,这一列为0,导致,最终结果,肯定是比2那一行的数字小,2这行,不就是老数组的长度吗,那你比老数组小;你比这一行小,在新数组里,就只能在低位了。
反之,如果节点的hashcode,这一位为1,那么,最终结果,至少是大于等于2这一行的数字,所以,会放在高位。
参考资料
https://www.jianshu.com/p/2829fe36a8dd
曹工说JDK源码(1)--ConcurrentHashMap,扩容前大家同在一个哈希桶,为啥扩容后,你去新数组的高位,我只能去低位?的更多相关文章
- 曹工说JDK源码(4)--抄了一小段ConcurrentHashMap的代码,我解决了部分场景下的Redis缓存雪崩问题
曹工说JDK源码(1)--ConcurrentHashMap,扩容前大家同在一个哈希桶,为啥扩容后,你去新数组的高位,我只能去低位? 曹工说JDK源码(2)--ConcurrentHashMap的多线 ...
- 曹工说JDK源码(3)--ConcurrentHashMap,Hash算法优化、位运算揭秘
hashcode,有点讲究 什么是好的hashcode,一般来说,一个hashcode,一般用int来表示,32位. 下面两个hashcode,大家觉得怎么样? 0111 1111 1111 1111 ...
- 曹工说JDK源码(2)--ConcurrentHashMap的多线程扩容,说白了,就是分段取任务
前言 先预先说明,我这边jdk的代码版本为1.8.0_11,同时,因为我直接在本地jdk源码上进行了部分修改.调试,所以,导致大家看到的我这边贴的代码,和大家的不太一样. 不过,我对源码进行修改.重构 ...
- 曹工说Redis源码(2)-- redis server 启动过程解析及简单c语言基础知识补充
文章导航 Redis源码系列的初衷,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Redis,更懂Redis,而怎么才能懂,光看是不够的,建议跟着下面的这一篇,把环境搭建起来,后续可以自己阅读源码,或者跟着我这边一起阅读.由于 ...
- 曹工说Redis源码(3)-- redis server 启动过程完整解析(中)
文章导航 Redis源码系列的初衷,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Redis,更懂Redis,而怎么才能懂,光看是不够的,建议跟着下面的这一篇,把环境搭建起来,后续可以自己阅读源码,或者跟着我这边一起阅读.由于 ...
- 曹工说Redis源码(4)-- 通过redis server源码来理解 listen 函数中的 backlog 参数
文章导航 Redis源码系列的初衷,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Redis,更懂Redis,而怎么才能懂,光看是不够的,建议跟着下面的这一篇,把环境搭建起来,后续可以自己阅读源码,或者跟着我这边一起阅读.由于 ...
- 曹工说Redis源码(5)-- redis server 启动过程解析,以及EventLoop每次处理事件前的前置工作解析(下)
曹工说Redis源码(5)-- redis server 启动过程解析,eventLoop处理事件前的准备工作(下) 文章导航 Redis源码系列的初衷,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Redis,更懂Redis ...
- 曹工说Redis源码(6)-- redis server 主循环大体流程解析
文章导航 Redis源码系列的初衷,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Redis,更懂Redis,而怎么才能懂,光看是不够的,建议跟着下面的这一篇,把环境搭建起来,后续可以自己阅读源码,或者跟着我这边一起阅读.由于 ...
- 曹工说Redis源码(7)-- redis server 的周期执行任务,到底要做些啥
文章导航 Redis源码系列的初衷,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Redis,更懂Redis,而怎么才能懂,光看是不够的,建议跟着下面的这一篇,把环境搭建起来,后续可以自己阅读源码,或者跟着我这边一起阅读.由于 ...
随机推荐
- java -> 异常类与自定义异常
异常 什么是异常?Java代码在运行时期发生的问题就是异常. 在Java中,把异常信息封装成了一个类.当出现了问题时,就会创建异常类对象并抛出异常相关的信息(如异常出现的位置.原因等). 异常的继承体 ...
- zip压缩文件(二)
普通压缩文件以20M大小的文件为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ource = "F:\\demo\\择天记 第5季 第 ...
- vue element-ui el-form-item 循环渲染,验证表单内容
data里面如下图:
- linux常用命令---计划定时任务
计划定时任务(crontab) 存放定时任务的文件 /var/spool/cron systemctl status cron ps -ef|grep crond 检测crontab是否开机启动 sy ...
- python函数总结,你值得拥有
目录 函数总结 函数定义与结构 函数名的使用 函数的参数 名称空间与作用域 名称空间 作用域 函数嵌套 内置函数(globals( ),locals( )) global+nonlocal 可迭代对象 ...
- Spring Boot在Docker上的部署
一.准备工作 1.1 安装Docker环境 Docker 给旧版本的WIN系统提供的是Docker Toolbox下载(https://docs.docker.com/toolbox/overview ...
- 【python爬虫】scrapy入门7:Scrapy中runspider和crawl的区别
runspider:不依赖创建项目 命令:scrapy runspider myspider.py 等同于 pyhton myspider.py crawl:使用spider进行爬取,依赖项目创建 ...
- (二)vue的生命周期及相关的运行流程
@ 目录 1. vue的生命周期 经过一系列的初始化过程 需要设置数据监听 编译模板 将实例花在到DOM 并在数据变化时更新DOM 等 这是相应的生命周期函数 在用的时候直接写上, 其实很多人都这样, ...
- Consul+upsync+Nginx实现动态负载均衡
上一篇文章 <C# HttpClient 使用 Consul 发现服务> 解决了内部服务之间的调用问题, 对外提供网关服务还没有解决, 最后我选择了 nginx-upsync-module ...
- 【SocketIoClientDotNet】Nuget包安装问题
问题: Nuget安装[SocketIoClientDotNet]失败 错误信息: Operation failed Expected 1 export(s) with contract nam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