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包报文格式(IP包、TCP报头、UDP报头)
转自: https://blog.51cto.com/lyhbwwk/2162568
一、IP包格式
IP数据包是一种可变长分组,它由首部和数据负载两部分组成。首部长度一般为20-60字节(Byte),其中后40字节是可选的,长度不固定,前20字节格式为固定。数据负载部分的长度一般可变,整个IP数据包的最大长度为65535B。
1、版本号(Version)
长度为4位(bit),IP v4的值为0100,IP v6的值为0110。
2、首部长度
指的是IP包头长度,用4位(bit)表示,十进制值就是[0,15],一个IP包前20个字节是必有的,后40个字节根据情况可能有可能没有。如果IP包头是20个字节,则该位应是20/4=5。
3、服务类型(Type of Service TOS)
长度为8位(bit),其组成:前3位为优先级(Precedence),后4位标志位,最后1位保留未用。优先级主要用于QoS,表示从0(普通级别)到7(网络控制分组)的优先级。标志位可分别表示D(Delay更低的时延)、T(Throughput 更高的吞吐量)、R(Reliability更高的可靠性)、C(Cost 更低费用的路由)。
TOS只表示用户的请求,不具有强制性,实际应用中很少用,路由器通常忽略TOS字段。
4、总长度(Total Length)
指IP包总长度,用16位(bit)表示,即IP包最大长度可以达216=65535字节。在以太网中允许的最大包长为1500B,当超过网络允许的最大长度时需将过长的数据包分片。
5、标识符(Identifier)
长度为16位,用于数据包在分段重组时标识其序列号。将数据分段后,打包成IP包,IP包因走的路由上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到达目地的时间,到达目地的后再根据标识符进行重新组装还原。该字段要与标志、段偏移一起使用的才能达到分段组装的目标。
6、标志(Flags)
长度为3位,三位从左到右分别是MF、DF、未用。MF=1表示后面还有分段的数据包,MF=0表示没有更多分片(即最后一个分片)。DF=1表示路由器不能对该数据包分段,DF=0表示数据包可以被分段。
7、偏移量(Fragment Offset)
也称段偏移,用于标识该数据段在上层初始数据报文中的偏移量。如果某个包含分段的上层报文的IP数据包在传送时丢失,则整个一系列包含分段的上层数据包的IP包都会要求重传。
8、生存时间(TTL)
长度为8位,初始值由操作系统设置,每经过一个路由器转发后其值就减1,减至0后丢弃该包。这种机制可以避免数据包找不到目地时不断被转发,堵塞网络。
9、协议(Protocol)
长度为8位,标识上层所使用的协议。
10、首部校验和(Header Checksum)
长度为16位,首部检验和只对IP数据包首部进行校验,不包含数据部分。数据包每经过一个中间节点都要重新计算首部校验和,对首都进行检验。
11、源IP地址(Source IP)
长度为32位,表示数据发送的主机IP。
12、目的IP地址(Destination IP)
长度为32位,表示数据要接收的主机IP。
13、选项字段(Options)
长度为0-40字节(Byte),主要有:安全和处理限制(Security)、记录路径(Record Route)、时间戳(Timestamps)、宽松源站选路(Loose Source Routing)、严格的源站选路(Strict Source Routing)等。
二、TCP报文
TCP报文由首部和数据两部分组成。首部一般由20-60字节(Byte)构成,长度可变。其中前20B格式固定,后40B为可选。
因为,TCP报文还得传给下层网络层,封装成IP包,而一个IP包最大长度为65535,同时IP包首部也包含最少20B,所以一个IP包或TCP包可以包含的数据部分最大长度为65535-20-20=65495B。
TCP报文中数据部分是可选的,即TCP报文可以不包含数据(同理IP包也可以不包含数据)。不含数据的TCP报文通常是一些确认和控制信息类的报文,如TCP建立连接时的三次握手和TCP终止时的四次挥手等。
1、源端口号(Source Port)
长度为16位,指明发送数据的进程。
2、目的端口号(Destination Port)
长度为16位,指明目的主机接收数据的进程。
3、序号(Sequence Number)
也称为序列号,长度为32位,序号用来标识从TCP发送端向接入端发送的数据字节流进行编号,可以理解成对字节流的计数。
4、确认号(Acknowledgement Number)
长度为32位,确认号包含发送确认的一端所期望收到的下一个序号。确认号只有在ACK标志为1时才有效。
5、首部长度
长度为4位,用于表示TCP报文首部的长度。用4位(bit)表示,十进制值就是[0,15],一个TCP报文前20个字节是必有的,后40个字节根据情况可能有可能没有。如果TCP报文首部是20个字节,则该位应是20/4=5。
6、保留位(Reserved)
长度为6位,必须是0,它是为将来定义新用途保留的。
7、标志(Code Bits)
长度为6位,在TCP报文中不管是握手还是挥手还是传数据等,这6位标志都很重要。6位从左到右依次为:
URG:紧急标志位,说明紧急指针有效;
ACK:确认标志位,多数情况下空,说明确认序号有效;
PSH:推标志位,置位时表示接收方应立即请求将报文交给应用层;
RST:复位标志,用于重建一个已经混乱的连接;
SYN:同步标志,该标志仅在三次握手建立TCP连接时有效
FIN:结束标志,带该标志位的数据包用于结束一个TCP会话。
8、窗口大小(Window Size)
长度为16位,TCP流量控制由连接的每一端通过声明的窗口大小来提供。
9、检验和(Checksum)
长度为16位,该字段覆盖整个TCP报文端,是个强制性的字段,是由发送端计算和存储,到接收端后,由接收端进行验证。
10、紧急指针(Urgent Pointer)
长度为16位,指向数据中优先部分的最后一个字节,通知接收方紧急数据的长度,该字段在URG标志置位时有效。
11、选项(Options)
长度为0-40B(字节),必须以4B为单位变化,必要时可以填充0。通常包含:最长报文大小(MaximumSegment Size,MSS)、窗口扩大选项、时间戳选项、选择性确认(Selective ACKnowlegement,SACK)等。
12、数据
三、UDP数据段
UDP数据段格式比较简单,如下:
UDP数据报由首部和数据两部分组成,其中首部只有8B(字节)。
1、源端口号(Source Port)
长度为16位,指明发送数据的进程。
2、目的端口号(Destination Port)
长度为16位,指明目的主机接收数据的进程。
3、长度
长度为16位,该字段值为报头和数据两部分的总字节数。
4、检验和(Checksum)
长度为16位,UDP检验和作用于UDP报头和UDP数据的所有位。由发送端计算和存储,由接收端校验。
5、数据
数据包报文格式(IP包、TCP报头、UDP报头)的更多相关文章
- TCP/IP 数据包报文格式(IP包、TCP报头、UDP报头)(转)
reference:http://blog.51cto.com/lyhbwwk/2162568 https://blog.csdn.net/wangzhen209 ...
- 一些重要的计算机网络协议(IP、TCP、UDP、HTTP)
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 1.计算机网络发展 与其说计算机改变了世界,倒不如说是计算机网络改变了世界.彼时彼刻,你我都因网络而有了交集,岂非一种缘分? 计算机与网络发展大致经历如下过程:
- 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MAC帧头-IP头-TCP头-UDP头
第0章 数据是如何进行一步步的封装的 第一章:mac帧头定义 帧头数据结构的定义: 一.MAC帧头定义 /*数据帧定义,头14个字节,尾4个字节*/ typedef struct _MAC_FRAME ...
- Sendip 命令行发包工具,支持IP、TCP、UDP等
Sendip是一个linux平台的命令行发数据包工具,目前(2018年2月)支持的协议有ipv4.ipv6.icmp.tcp.udp.bgp.rip.ntp,作者表示其他协议将会后面支持,当他有空写的 ...
- TCP/IP协议 | TCP协议 | UDP协议 | 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TCP/IP协议不仅仅指的是TCP 和IP两个协议,而是指一个由FTP.SMTP.TCP.UDP.IP等协议构成的协议簇, 只是因为在TCP/IP协议中TCP协议和IP协议最具代表性,所以被称为TCP ...
- 使用Python计算IP、TCP、UDP校验和
IP数据报的校验: IP数据报只需要对数据头进行校验,步骤如下: 将接收到的数据的checksum字段设置为0 把需要校验的字段的所有位划分为16位(2字节)的字 把所有16位的字相加,如果遇到进位, ...
- TCP/IP、TCP、UDP、Socket知识汇总
带你了解TCP/IP,UDP,Socket之间关系 https://blog.csdn.net/chaoshenzhaoxichao/article/details/79785318 主要知识点: T ...
- TCP中的粘包问题,以及用TCP和UDP实现多次聊天
TCP协议 在连接内多和客户端说几句 #server端 import socket sk = socket.socket() sk.bind(('127.0.0.1',9001)) sk.listen ...
- TCP、UDP数据包大小的限制(UDP数据包一次发送多大为好)——数据帧的物理特性决定的,每层都有一个自己的数据头,层层递减
1.概述 首先要看TCP/IP协议,涉及到四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其中以太网(Ethernet)的数据帧在链路层 IP包在网络层 TCP或UDP包在传输层 TCP或UDP中的数据(Da ...
随机推荐
- python+tkinter+动画图片+爬虫(查询天气)的GUI图形界面设计
1.完整代码: import time import urllib.request #发送网络请求,获取数据 import gzip #压缩和解压缩模块 import json #解析获得的数据 fr ...
- Python实验案例
Python 运算符.内置函数 实验目的: 1.熟练运用 Python 运算符. 2.熟练运用 Python 内置函数.实验内容: 1.编写程序,输入任意大的自然数,输出各位数字之和. 2.编写程序, ...
- TestNG单元测试与使用详解
TestNG的基本注解与执行顺序 在类里编辑程序时,在@Test后面,摁 alt+回车,选择对应的插件,可以把目前用到的插件自动添加到 pom.xml 文件中,如下面的testng,每摁一次,就多添加 ...
- 【原】移动端vue页面点透事件 - 分析与解决
近期项目遇到了vue页面事件被带到下一个页面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点透事件,主要表现在android机器上,花了不少时间折腾,简单做下总结~ vue页面之间的切换通过Vue Router的route ...
- EntityFramework 插入自增ID主从表数据
原因: 数据库中的两个表是主从表关系,但是没有建外键,而表的id用的是数据库的自增整数,导致在使用EF导入主从表数据时,需要先保存主表数据,取到 主表的自增id后才能插入从表数据,这样循环之下,数据插 ...
- 关于宽搜BFS广度优先搜索的那点事
以前一直知道深搜是一个递归栈,广搜是队列,FIFO先进先出LILO后进后出啥的.DFS是以深度作为第一关键词,即当碰到岔道口时总是先选择其中的一条岔路前进,而不管其他岔路,直到碰到死胡同时才返回岔道口 ...
- git拉取代码
1,用sourcetree拉取的时候 遇到 fatal: repository 'http://gitlab.xxx.com/XXX/XXX.git/' not found 2,可以直接在要存放代码 ...
- 消息队列(四)--- RocketMQ-消息发送2
概述 接着我们上一篇继续分析消息发送,上节讲到消息发送前有可能遇到 broker 失效的情况,RocketMQ 主要是采用两种策略 : 重试发送 broker 故障延迟机制 后者指的是当发送给 ...
- WebRTC的音频编码(转)
一.一个典型的IP通信模型 二.Server2Server技术分类 Server2Server这块也是一个专门的领域,这里只简单分个类. 1.同一国家相同运营商之间: 同一运营商之间也有丢包,在铁通, ...
- 从 0 到 1:Apache APISIX 的 Apache 之路
2019 年 12 月 14 日,又拍云联合 Apache APISIX 社区举办 API 网关与高性能服务最佳实践丨Open Talk 广州站活动,本次活动,邀请了来自Apache APISIX.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