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Java内部类
内部类就是定义在一个类中的另外一个类,是一种从属关系。在没有实际了解内部类之前,我始终困惑,为什么要在一个类中定义另外一个类,这不是增加代码结构复杂度么?现在才大致能知道这种设计的优势是大于其劣势的。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内部类解决类的单继承问题,外部类不能再继承的类可以交给内部类继承。我们可以通过定义内部类来实现一个类私属于一个类,实现更好的封装性。具体的我们接下来介绍,本文主要通过介绍内部类的四种不同类型的定义,实例的创建,内部实现原理以及使用场景几种不同角度来学习内部类。
- 静态内部类
- 成员内部类
- 方法内部类
- 匿名内部类
一、静态内部类
静态内部类的定义和普通的静态变量或者静态方法的定义方法是一样的,使用static关键字,只不过这次static是修饰在class上的,一般而言,只有静态内部类才允许使用static关键字修饰,普通类的定义是不能用static关键字修饰的,这一点需要注意一下。下面定义一个静态内部类:
public class Out {
private static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ublic static class In{
private int age;
public void sayHello(){
System.out.println("my name is : "+name);
//--编译报错---
//System.out.println("my age is :"+ age);
}
}
}
在上述代码中,In这个类就是一个静态内部类。我们说内部类是可以访问外部类的私有字段和私有方法的,对于静态内部类,它遵循一致的原则,只能访问外部类的静态成员。上述代码中,外部类的非静态私有字段age在静态内部类中使不允许访问的,而静态字段name则是可访问的。下面我们看,如何创建一个静态内部类的实例对象。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 args){
Out.In innerClass = new Out.In();
innerClass.sayHello();
}
静态内部类的实例对象创建还是比较简洁的,不同于成员内部类,它不需要关联外部类实例(具体的下文介绍),下面我们再看一段代码:
public class Out {
private static String name;
public static class In{
public void sayHello(){
System.out.println(name);
showName();
}
}
private static void showName(){
System.out.println(name);
}
}
上述代码在内部类中两次访问了外部类的静态成员,第一次访问了静态字段name,第二次访问的静态方法showName。在我们反编译这个类之前,首先需要知道的是,所谓的内部类的概念只是出现在编译阶段,对于jvm层是没有内部类这个概念的。也就是说,编译器会将一个类编译成一个源文件,对于内部类也是一样,它会从它的外部类中抽离出来,增加一些与外部类的联系,然后被编译成一个单独的源文件。下面我们先编译运行之后,利用Dj反编译class文件看看编译器都做了些什么事情。
//这是我们的Out外部类
public class Out
{
//省去了一些不重要的部分
private static void showName()
{
System.out.println(name);
}
private static String name;
static String access$000(){return name;}
static void access$100(){showName();}
}
//这是我们的内部类
public static class Out$In
{
public void sayHello()
{
System.out.println(Out.access$000());
Out.access$100();
}
public Out$In()
{
}
}
相信大家也已经看出来这两者之间的某种联系,编译器将Out这个类编译成两个独立的class源文件。对于Out中所有的私有成员(也就是内部类分离出去之后不能访问的成员),增设了可供调用的access$xxx方法,从而实现内部类与外部类之间的联系。这就是他们的本质。
至于使用场景,一般来说,对于和外部类联系紧密但是并不依赖于外部类实例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定义成静态内部类。下面我们看稍显复杂的成员内部类。
二、成员内部类
我们说了,四种不同类型的内部类都各自有各自的使用场景,静态内部类适合于那种和外部类关系密切但是并不依赖外部类实例的情况。但是对于需要和外部类实例相关联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将内部类定义成成员内部类。以下代码定义了一个简单的成员内部类:
public class Out {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void showName(){
System.out.println("my name is : "+name);
}
public class In{
public void sayHello(){
System.out.println(name);
Out.this.showName();
}
}
}
以上定义了一个简单的内部类In,我们的成员内部类可以直接访问外部类的成员字段和成员方法,因为它是关联着一个外部类实例的。下面我们看看在外部是如何创建该内部类实例的。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 args){
Out out = new Out();
Out.In in = out.new In();
in.sayHello();
}
因为成员内部类是关联着一个具体的外部类实例的,所以它的实例创建必然是由外部类实例来创建的。对于实例的创建,我们只需要记住即可,成员内部类的实例创建需要关联外部类实例对象,静态内部类实例创建相对简单。下面我们主要看看在编译阶段编译器是如何保持内部类对外部类成员信息可访问的。
//反编译的Out外部类源码
public class Out
{
//省略部分非核心代码
public void showName()
{
System.out.println((new StringBuilder()).append("my name is : ").append(name).toString());
}
private String name;
static String access$000(Out o){return o.name;}
}
//反编译的内部类In源码
public class Out$In
{
public void sayHello()
{
System.out.println(Out.access$000(Out.this));
showName();
}
final Out this$0;
public Out$In()
{
this.this$0 = Out.this;
super();
}
}
由上述代码其实我们可以知道,当我们利用外部类实例创建内部类实例的时候,会将外部类实例作为初始资源传入内部类构造过程。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该实例访问外部类所有的成员信息,包括私有成员。(显式增加了暴露方法)
至于使用场景,对于那种要高度依赖外部类实例的情况下,定义一个成员内部类则会显的更加明智。
三、方法内部类
方法内部类,顾名思义,定义在一个方法内部的类。方法内部类相对而言要复杂一些,下面定义一个方法内部类:
public class Out {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void sayHello(){
class In{
public void showName(){
System.out.println("my name is : "+name);
}
}
In in = new In();
in.showName();
}
}
我们定义了一个类,在该类中又定义了一个方法sayHello,然而在该方法中我们定义了一个内部类,类In就是一个方法内部类。我们的方法内部类的生命周期不超过包含它的方法的生命周期,也就是说,方法内部类只能在方法中使用。所以在声明的时候,任何的访问修饰符都是没有意义的,于是Java干脆不允许使用任何的访问修饰符修饰方法内部类。其中还需要注意一点的是,定义和使用时两回事,别看那一大串定义类的代码,你实际想要使用该类,就必须new对象,而对于方法内部类而言,只能在方法内部new对象。这就是方法内部类的简单介绍,下面我们看看其实现原理。
有关方法内部类的实现原理其实是和成员内部类差不太多的,也是在内部类初始化的时候为其传入一个外部类实例,区别在哪呢?就在于方法内部类是定义在具体方法的内部的,所以该类除了可以通过传入的外部实例访问外部类中的字段和方法,对于包含它的方法中被传入的参数也会随着外部类实例一起初始化给内部类。
毋庸置疑的是,方法内部类的封装性比之前介绍的两种都要完善。所以一般只有在需要高度封装的时候才会将类定义成方法内部类。
四、匿名内部类
可能内部类的所有分类中,匿名内部类的名号是最大的,也是我们最常用到的,多见于函数式编程,lambda表达式等。下面我们重点看看这个匿名内部类。
匿名内部类就是没有名字的内部类,在定义完成同时,实例也创建好了,常常和new关键字紧密结合。当然,它也不局限于类,也可以是接口
,可以出现在任何位置。下面我们定义一个匿名内部类:
//首先定义一个普通类
public class Out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void sayHello(){
System.out.println("my name is :" + name);
}
}
//定义和使用一个匿名内部类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 args){
Out out = new Out(){
@Override
public void sayHello(){
System.out.println("my name is cyy");
}
public void showName(){
System.out.println("hello single");
}
};
out.sayHello();
}
从上述代码中可以很显然的让我们看出来,我们的匿名内部类必定是要依托一个父类的,因为它是没有名字的,无法用一个具体的类型来表示。所以匿名内部类往往都是通过继承一个父类,重写或者重新声明一些成员来实现一个匿名内部类的定义。实际上还是利用了里式转换原理。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个匿名内部类定义的完成就意味着该内部类实例创建的完成。下面我们看看其实现原理:
//反编译出来的匿名内部类
static class Test$1 extends Out
{
Out out;
public void sayHello()
{
System.out.println("my name is cyy");
}
Test$1(Out o)
{
this.out = o;
}
}
其实在看了上述三种内部类的原理之后,反而觉得匿名内部类的实现较为简单了。主要思路还是将内部类抽离出来,通过初始化传入外部类的实例以达到对外部类所有成员的访问。只是在匿名内部类中,被依托的父类不是他的外部类。匿名内部类的主要特点在于,没有名字,对象只能被使用一次,可以出现在任意位置。所以它的使用场景也是呼之欲出,对于一些对代码简洁度有所要求的情况下,可首选匿名内部类。
以上完成了对四种内部类的简单介绍,对于他们各自实现的原理也都已经介绍过了。其实大致相同,由于jvm对每个类都要求一个单独的源码文件,所以编译阶段就完成了分离的操作,但是在分离的过程中又要保持内部类和外部类之间的这种联系,于是编译器添加了一些接口保持这种信息共享的结构。使用内部类可以大大增加程序的封装性,使得代码整体简洁度较高。
本文主要来自于多篇文章的学习,总结不到之处,望指出!
深入理解Java内部类的更多相关文章
- 夯实Java基础系列18:深入理解Java内部类及其实现原理
本系列文章将整理到我在GitHub上的<Java面试指南>仓库,更多精彩内容请到我的仓库里查看 https://github.com/h2pl/Java-Tutorial 喜欢的话麻烦点下 ...
- Java 干货之深入理解Java内部类
可以将一个类定义在另一个类或方法中,这样的类叫做内部类 --<Thinking in Java> 说起内部类,大家并不陌生,并且会经常在实例化容器的时候使用到它.但是内部类的具体细节语法, ...
- 从反编译深入理解JAVA内部类类结构以及finalkeyword
1.为什么成员内部类能够无条件訪问外部类的成员? 在此之前,我们已经讨论过了成员内部类能够无条件訪问外部类的成员,那详细到底是怎样实现的呢?以下通过反编译字节码文件看看到底.其实,编译器在进行编译的时 ...
- 深入理解Java:内部类
什么是内部类? 内部类是指在一个外部类的内部再定义一个类.内部类作为外部类的一个成员,并且依附于外部类而存在的.内部类可为静态,可用protected和private修饰(而外部类只能使用public ...
- java内部类理解使用
这是我学习Java内部类的笔记 1.为什么使用内部类?使用内部类最吸引人的原因是:每个内部类都能独立地继承一个(接口的)实现,所以无论外围类是否已经继承了某个(接口的)实现,对于内部类都没有影响1.1 ...
- 深入理解Java 8 Lambda(语言篇——lambda,方法引用,目标类型和默认方法)
作者:Lucida 微博:@peng_gong 豆瓣:@figure9 原文链接:http://zh.lucida.me/blog/java-8-lambdas-insideout-language- ...
- Java内部类final语义实现
本文描述在java内部类中,经常会引用外部类的变量信息.但是这些变量信息是如何传递给内部类的,在表面上并没有相应的线索.本文从字节码层描述在内部类中是如何实现这些语义的. 本地临时变量 基本类型 fi ...
- Java内部类详解
Java内部类详解 说起内部类这个词,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但是又会觉得不熟悉.原因是平时编写代码时可能用到的场景不多,用得最多的是在有事件监听的情况下,并且即使用到也很少去总结内部类的用法.今天我们就 ...
- java 内部类 *** 最爱那水货
注: 转载于http://blog.csdn.net/jiangxinyu/article/details/8177326 Java语言允许在类中再定义类,这种在其它类内部定义的类就叫内部类.内部类又 ...
随机推荐
- javaSE_07Java中类和对象-封装特性
一.谈谈什么是面向对象的思维 理解面向对象,重点是要思考以下的问题 面向过程 vs 面向对象 Ø 谈谈什么是面向过程的编程思想? Ø 为什么有面向过程还要有面向对象? Ø 谈谈什么是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 ...
- 【MyBatis源码分析】insert方法、update方法、delete方法处理流程(下篇)
Configuration的newStatementHandler分析 SimpleExecutor的doUpdate方法上文有分析过: public int doUpdate(MappedState ...
- 【Python中if __name__ == '__main__': 的解析】
在很多Python代码中,在代码的最下方会看到 if __name__ == '__main__':,这段代码到底有什么用呢? 在理解这个语句的作用前,需要知道的是,一般的Python文件后缀为.p ...
- vue入门须知
1.vue基本结构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 & ...
- Mac OSX 搭建 Apache php mySql phpMyAdmin 开发环境
基本环境和配置 Mac 系统: OS X EI Caption 10.11.4 当前Mac用户名: ceshi 需要熟知的几个基本概念和操作: 1. 新建一个终端默认的是路径是: /Users/当 ...
- django使用model创建数据库表使用的字段
Django通过model层不可以创建数据库,但可以创建数据库表,以下是创建表的字段以及表字段的参数.一.字段1.models.AutoField 自增列= int(11) 如果没有的话,默认会生成一 ...
- Spring学习(22)--- AOP之Advice应用(下)
(六)Advice parameters(advice带参数的情况) 例子: 修改MyAspect(添加around_init方法): package com.aop.schema; import o ...
- C++构造函数(一)
本篇是介绍C++的构造函数的第一篇(共二篇),属于读书笔记,对C++进行一个系统的复习. 构造函数的概念和作用 全局变量未初始化时为0,局部变量未初始化时的值却是无法预测的.这是因为,全局变量的初始化 ...
- C#的命名管道(named pipe)
命名管道是一种从一个进程到另一个进程用内核对象来进行信息传输.和一般的管道不同,命名管道可以被不同进程以不同的方式方法调用(可以跨权限.跨语言.跨平台).只要程序知道命名管道的名字,发送到命名管道里的 ...
- WebService小记
这个问题找了好多地方都没有结果,自己暂且总结一下吧,也不算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但是也不失为一种办法.当时用了wsimport wsdl2java xfire 都没有解决,大牛能解决的话,欢迎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