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这次我们来看一下常见的List中的第二个——LinkedList,在前面分析ArrayList的时候,我们提到,LinkedList是链表的结构,其实它跟我们在分析map的时候讲到的LinkedHashMap的结构有一定的相似,但是相对简单很多,今天再详细的看一下它的具体结构,以及使用的场景等。

二、LinkedList结构概览

在看具体的结构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它的继承关系:

与ArrayList不同的是,LinkedList继承了AbstractSequentialList,从Sequential这个单词可以看出,该抽象类实现的是顺序访问的结构,因为可以推测可能和链表有关。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Deque这个接口,这个类名字的由来是“double ended queue”,也就是双向队列,即从头部和尾部都可以进行队列的操作。

所以综上的话,我们可以知道,LinkedList是一个双向链表的数据结构:

从头部和尾部都可以对LinkedList进行遍历。

三、LinkedList源码阅读

3.1 LinkedList成员变量

// list中的元素个数
transient int size = 0;
// 链表的头节点
transient Node<E> first;
// 链表的尾节点
transient Node<E> last;

其中叫做Node的内部类节点就是实现链表的关键:

private static class Node<E> {
// 实际存放的元素
E item;
// 后一个元素
Node<E> next;
// 前一个元素
Node<E> prev;
// 构造函数元素顺序分别为前,自己,后。就像排队一样
Node(Node<E> prev, E element, Node<E> next) {
this.item = element;
this.next = next;
this.prev = prev;
}
}

3.2 LinkedList构造方法

由于采用的是链表结构,所以LinkedList不像ArrayList一样,有指定容量的构造方法,所以这里主要说一下传集合的构造方法。

public LinkedList(Collection<? extends E> c) {
// 调用无参数的构造方法,其实里面什么都没有
this();
// 将c集合里的元素添加进list
addAll(c);
}

考虑到addAll(Collection<? extends E> c)作为public方法,所以要考虑到在list已经存在元素的情况下,在链表末尾添加元素:

public boolean addAll(Collection<? extends E> c) {
return addAll(size, c);
} public boolean addAll(int index, Collection<? extends E> c) {
// 检查index是否在正确,即在0-size之间
checkPositionIndex(index);
// 将collection转为数组
Object[] a = c.toArray();
int numNew = a.length;
if (numNew == 0)
return false;
// pred为前置元素, succ为后继元素
Node<E> pred, succ;
// 对pred,succ进行初始化。
if (index == size) {
// index == size,说明要插入元素的位置就在链表的末尾,后置元素为null,前一个元素就是last
succ = null;
pred = last;
// index != size, 说明在链表的中间插入,这是pred为原来index的prev,succ为原来的元素
} else {
succ = node(index);
pred = succ.prev;
}
// 搞清了前后元素的关系,就是遍历数组,逐个添加
for (Object o : a) {
@SuppressWarnings("unchecked") E e = (E) o;
Node<E> newNode = new Node<>(pred, e, null);
if (pred == null)
first = newNode;
else
pred.next = newNode;
pred = newNode;
} // 如果后继元素为空,那么插入完后的最后一个元素,就prev就是last
if (succ == null) {
last = pred;
// 否则就维护最后一个元素和之前的元素之间的关系
} else {
pred.next = succ;
succ.prev = pred;
} size += numNew;
modCount++;
return true;
}

对于遍历Collection插入链表的逻辑应该是挺清晰的:

  1. 按照前-自己-后的关系调用Node的构造方法,进行初始化。
  2. 由于可能存在前一个元素pred为空的可能(构造函数调用),判断pred为空,则初始化的元素就是头节点
  3. 否则就维护pred与新节点newNode直接的关系。
  4. 将新节点作为pred,为下一个元素插入做准备

另外,作为双向链表,node(int index)方法也利用了这个特性,来更快的遍历:

Node<E> node(int index) {
// 如果index在链表的前半部分,则从头部节点开始遍历
if (index < (size >> 1)) {
Node<E> x = first;
for (int i = 0; i < index; i++)
x = x.next;
return x;
// 如果index在链表的后半部分,则从尾部节点开始遍历
} else {
Node<E> x = last;
for (int i = size - 1; i > index; i--)
x = x.prev;
return x;
}
}

对于前半部分的元素采用从头开始遍历,后半段的元素采用尾部开始遍历。

3.3 LinkedList的重要方法

3.3.1 add(E e)

先说一下具体思路,作为链表结构,那么添加元素就是在链表的末尾插入元素,这个过程中要考虑:

  • 末尾元素为null,该如何处理
public boolean add(E e) {
linkLast(e);
return true;
} void linkLast(E e) {
// 记录last节点
final Node<E> l = last;
// 初始化新的节点
final Node<E> newNode = new Node<>(l, e, null);
last = newNode;
// 对last节点进行判断
if (l == null)
first = newNode;
else
l.next = newNode;
// 元素数量+1
size++;
// 添加修改次数
modCount++;
}

大体处理和LinkedHashMap的linkNodeLast差不多。

3.3.2 remove(Object o)

同样先说一下具体处理的思路:

  1. 由于插入的元素可能为null,所以要对o进行判断,否则不论是o为null还是遍历的时候元素为null,都会导致报空指针异常
  2. 找到元素后,对前后的元素关系重新维护,要考虑到元素是否在头尾的情况
public boolean remove(Object o) {
// 是否为空的判断
if (o == null) {
// 遍历链表寻找元素
for (Node<E> x = first; x != null; x = x.next) {
if (x.item == null) {
// 找到后,重新维护删除元素的前后元素的关系
unlink(x);
return true;
}
}
// 与上相同
} else {
for (Node<E> x = first; x != null; x = x.next) {
if (o.equals(x.item)) {
unlink(x);
return true;
}
}
}
return false;
}

unlink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前面提到的第二点:

E unlink(Node<E> x) {
final E element = x.item;
// 记录前后元素
final Node<E> next = x.next;
final Node<E> prev = x.prev;
// prev为null说明x节点为first节点,则删除后,next为first
if (prev == null) {
first = next;
// 否则 prev的下一个元素为x的next
} else {
prev.next = next;
// 设为null,方便prev的GC
x.prev = null;
}
// 同上
if (next == null) {
last = prev;
} else {
next.prev = prev;
// 设为null,方便next的GC
x.next = null;
}
// 设为null,方便GC
x.item = null;
size--;
modCount++;
return element;
}

3.3.3 listIterator(int index)

最后笔者再对迭代器中的实现做一下简要的分析。

public Iterator<E> iterator() {
// 调用AbstractList中的方法
return listIterator();
} public ListIterator<E> listIterator() {
return listIterator(0);
}

iterator()调用的其实是listIterator()方法,对于不同的实现类,都会实现不同的方法。而在LinkedList中,是怎么样的呢:

public ListIterator<E> listIterator(int index) {
checkPositionIndex(index);
return new ListItr(index);
}

调用的是返回的是ListItr对象。

private class ListItr implements ListIterator<E> {
// 记录上次返回的元素
private Node<E> lastReturned;
// 记录下一个元素
private Node<E> next;
private int nextIndex;
// 用来判断迭代过程中,是否有对元素的改动
private int expectedModCount = modCount; ListItr(int index) {
// 初始化next,以便在next方法中返回
next = (index == size) ? null : node(index);
nextIndex = index;
} public boolean hasNext() {
return nextIndex < size;
} public E next() {
// 判断是否有对元素的改动,有则抛出异常
checkForComodification();
if (!hasNext())
throw new NoSuchElementException();
// next()当中的next元素就是要返回的结果
lastReturned = next;
next = next.next;
nextIndex++;
return lastReturned.item;
} final void checkForComodification() {
if (modCount != expectedModCount)
throw new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
}

从源码就就可以知道为什么我们在迭代的过程中对集合进行了修改,就会抛出异常,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多线程操作同一个集合而出现的问题。

四、LinkedList的使用场景

LinkedList作为链表结构的特性,可以保证其在端点操作:如插入以及删除等,速度比ArrayList快,道理很简单,ArrayList在删除后,每次都要把后面的元素往前移(虽然采用的是拷贝方法),而LinkedList只要重新维护前后元素的关系就可以了。

引用Java编程思想里的话:

最佳的做法可能是将ArrayList作为默认选择,只有你需要使用额外的功能(个人理解为对Queue的操作),或者当程序的性能因为经常从表中间进行插入和删除而变差的时候,才去选择LinkedList。

五、总结

对于在集合中间进行频繁的插入和删除操作,或者需要使用队列特性的时候,我们可以考虑选用LinkedList。最后谢谢各位园友观看,如果有描述不对的地方欢迎指正,与大家共同进步!

【JDK1.8】JDK1.8集合源码阅读——LinkedList的更多相关文章

  1. 【JDK1.8】Java 8源码阅读汇总

    一.前言 ​ 万丈高楼平地起,相信要想学好java,仅仅掌握基础的语法是远远不够的,从今天起,笔者将和园友们一起阅读jdk1.8的源码,并将阅读重点放在常见的诸如collection集合以及concu ...

  2. 【JDK1.8】JDK1.8集合源码阅读——IdentityHashMap

    一.前言 今天我们来看一下本次集合源码阅读里的最后一个Map--IdentityHashMap.这个Map之所以放在最后是因为它用到的情况最少,也相较于其他的map来说比较特殊.就笔者来说,到目前为止 ...

  3. java1.7集合源码阅读: Stack

    Stack类也是List接口的一种实现,也是一个有着非常长历史的实现,从jdk1.0开始就有了这个实现. Stack是一种基于后进先出队列的实现(last-in-first-out (LIFO)),实 ...

  4. java1.7集合源码阅读: Vector

    Vector是List接口的另一实现,有非常长的历史了,从jdk1.0开始就有Vector了,先于ArrayList出现,与ArrayList的最大区别是:Vector 是线程安全的,简单浏览一下Ve ...

  5. 【JDK1.8】JDK1.8集合源码阅读——总章

    一.前言 今天开始阅读jdk1.8的集合部分,平时在写项目的时候,用到的最多的部分可能就是Java的集合框架,通过阅读集合框架源码,了解其内部的数据结构实现,能够深入理解各个集合的性能特性,并且能够帮 ...

  6. 【JDK1.8】JDK1.8集合源码阅读——HashMap

    一.前言 笔者之前看过一篇关于jdk1.8的HashMap源码分析,作者对里面的解读很到位,将代码里关键的地方都说了一遍,值得推荐.笔者也会顺着他的顺序来阅读一遍,除了基础的方法外,添加了其他补充内容 ...

  7. 【JDK1.8】JDK1.8集合源码阅读——ArrayList

    一.前言 在前面几篇,我们已经学习了常见了Map,下面开始阅读实现Collection接口的常见的实现类.在有了之前源码的铺垫之后,我们后面的阅读之路将会变得简单很多,因为很多Collection的结 ...

  8. Java集合源码阅读之HashMap

    基于jdk1.8的HashMap源码分析. 引用于:http://blog.stormma.me/2017/05/31/Java%E9%9B%86%E5%90%88%E6%BA%90%E7%A0%81 ...

  9. 【JDK1.8】JDK1.8集合源码阅读——TreeMap(一)

    一.前言 在前面两篇随笔中,我们提到过,当HashMap的桶过大的时候,会自动将链表转化成红黑树结构,当时一笔带过,因为我们将留在本章中,针对TreeMap进行详细的了解. 二.TreeMap的继承关 ...

随机推荐

  1. Springboot学习记录1--概念介绍以及环境搭建

    摘要:springboot学习记录,环境搭建: 官方文档地址:https://docs.spring.io/spring-boot/docs/current-SNAPSHOT/reference/ht ...

  2. [每天一个Linux小技巧] 强制让内核按单核模式启动

    在启动參数里追加 nosmp nosmp的说明例如以下: nosmp [SMP] Tells an SMP kernel to act as a UP kernel, and disable the ...

  3. android代码混淆笔记

    混淆处理的apk被反编译后代码中包名类名等都变成abcd之类.非常难看懂. 使用代码混淆.启用混淆器,对相关文件进行编辑,然后打包签名就能够了: ------------ 在2.3的版本号中,项目中有 ...

  4. 在应用中更新App版本号

    在应用中, 为了提高用户体验, 会提供更新版本号的功能. 那么怎样实现呢? 我写了一个简单的Demo, 说明一下, 须要注意几个细节. 使用了Retrofit和Rx处理网络请求. Github下载地址 ...

  5. java两种动态代理方式的理解

    要理解动态代理,不妨先来看看一个静态代理的例子. 一.静态代理 以一个电商项目的例子来说明问题,比如我定义了一个订单的接口IOrder,其中有一个方法时delivery,代码如下. package c ...

  6. VirtualBox 安装 Ubuntu 14.04 无法调节分辨率问题

    基础环境 宿主系统:Windows 10 虚拟机系统:Ubuntu 14.04-32bit.Ubuntu 14.04-64bit VirtualBox:5.2.0 r118431 (Qt5.6.2) ...

  7. springboot整合mybatis使用阿里(阿里连接池)和xml方式

    源码地址:https://github.com/wuhongpu/springboot-mybatis.git 1.在pom文件中引入相关依赖包 <?xml version="1.0& ...

  8. selenium.common.exceptions.WebDriverException: Message: 'phantomjs' executab

    该问题博主是在Mac环境遇到的,对应windows找对应解决方案解决即可. 问题原因: phantomjs环境配置有问题,要么是配置错误,要么是没有配置. 解决方案: 1.将下载解压好的phantom ...

  9. django+Python数据库利用Echarts实现网页动态数据显示

    这几天一直在思考前端--服务器--数据库的之间的数据交互,最后决定了用django来做,为什么呢?因为我这只是在开发阶段,所以就用了django自带的web服务器(很方便)而且呢,它还自带了数据库sq ...

  10. 推荐的五款市面上常用的免费CMS建站系统

    我做设计也有不少年头了,很多客户或者朋友找我做网站的时候,一般问我的是用什么软件系统给他们做.大部分客户希望用的软件是免费的.所以今天给大家介绍五款我自己用过还不错的,重点是还免费的建站系统. Met ...